鲜花花的寓意,这句诗说的是个什么道理?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这是《金陵五题》第一首的开头。

当年,白居易看到它时就曾说过:“后世为文,无复措辞”。

你这么写,后来人没办法写了。若论怀古诗,刘禹锡称第二,可能没人敢称第一。而我更喜欢《金陵五题》的第二首《乌衣巷》:

朱雀桥边野草花,

乌衣巷口夕阳斜。

旧时王谢堂前燕,

飞入寻常百姓家。

这首诗几乎妇孺皆知,看起来平平淡淡,却回味无穷,可以说:“不著一字,尽得风流”。

它里面提到了魏晋时期两个最有名的世族:琅琊王氏和陈郡谢氏。

这两个家族有多牛呢?

《南史·侯景传》记载了一件事,侯景就是“侯景之乱”的侯景,在南朝时期也算是个人物,他想聘妻于王、谢门庭。梁武帝说:“王谢门高非偶,可于朱张以下访之”。

意思是说:王、谢恐怕你高攀不起,还是看看别的人家吧。朱、张、顾、陆是当时江南的四大世家。唐代诗人羊士谔有诗:“山阴路上桂花初,王谢风流满晋书。”可见王、谢两家在当时如何风光。

二十四孝中“卧冰求鲤”的王祥就是琅琊王氏的早期人物,王祥是一个大孝子,而且晚景很好,德高望重。

当然“卧冰求鲤”这事儿如果真的像书上写的似的,看起来有点儿过。

王氏真正崛起主要是在“永嘉之乱”,也就是“衣冠南渡”之后,王导于内为相,王敦于外掌兵,可以说权倾朝野。

谢氏的辉煌来自于“淝水之战”,当时谢安为相,其侄谢玄掌北府兵,以八万军力大胜苻坚八十余万的前秦军,给东晋带来了几十年的相对安宁,也使之在“五胡乱华”后得到修整和喘息。

鲜花花的寓意,这句诗说的是个什么道理?

王、谢世家在抵抗外侮,保证民族独立和续延中华文化上有着不朽的功勋。但王、谢中的琅琊王氏,最有名的不是官做得最大的,也不是最有事功的,而是王羲之,世称“书圣”。

在书法方面是不可超越的存在,可以说前无古人,也几乎可以肯定后无来者。

为什么这么说呢?

因为书法没有绝对的客观标准,王羲之的书法在绝大多数人的心中是书法的巅峰。

王羲之的轶事比较多,大家熟知的东床快婿,说的就是他。

当时郗鉴为太尉,在建康时听说琅琊王氏的子侄多青年才俊,就派门生送信给王导,想在琅琊王氏家族中挑选女婿,王导让送信的门生去自家的东厢房随便选择。

门生回去后对郗鉴说:“王家的年轻人都很值得称赞,他们听说来选女婿,都仔细打扮了一番,竭力保持庄重,只有一个青年在东边的床上露出肚皮看书,神色自若,漠不关心。”

郗鉴打听这个青年是谁,原来是王羲之,随后就把女儿郗璿嫁给了他。

郗鉴这个人晚景很好,德高望重,看看他的谥号:文成,已经很不错了,王阳明的谥号也不过是文成。

王羲之的背景,才能和学识都很好,可惜在仕途上并不是很得意,政治抱负并没有得到施展,有些可惜。

王、谢两家颇多渊源,王羲之儿子王凝之的妻子,就是历史上鼎鼎大名的咏絮之才谢道韫。人们熟知的就是那句“未若柳絮因风起”。

有的人写了很多东西,都不如这半句诗有名。谢道韫的才情究竟如何,她存世的诗太少,无法确切判断。

但在卢循孙恩之乱时,丈夫王凝之为会稽内史,守备不力,逃出被抓被杀,谢道韫听闻敌至,举措自若,拿刀出门手刃数人才被抓。

只凭这一行为就可称之为女中豪杰。

谢家还出了两位才华横溢的诗人:谢灵运,人称大谢;另一个是谢眺,人称小谢。

才高八斗这个成语就是谢灵运说的。

谢灵运怎么说的呢?“

魏晋以来,天下的文学之才共有一石,其中曹子建独占八斗,我得一斗,自古至今其他的人共分一斗。”这句话翻译过来就是,我天下第二,天下第一死了100多年了,第三没有,你们全加起来也就和我差不多。

这其实是吹自己的,可惜为他人作了嫁衣裳。不过,这并不影响大谢的名气。元好问曾夸赞过:“池塘春草谢家春,万古千秋五字新”。

小谢呢,谢脁,谢玄晖,脁是名,玄晖是字。脁就是月尾的月亮,玄晖,就是微弱的光亮。

谢脁写过“大江流日夜,客心悲未央”。

明王世禛论诗有“青莲才笔九州横,一生低首谢宣城。”说的就是他。

孟子说:“君子之泽,五世而斩”。

王谢两家风光数百年,算是难能可贵了。

可有开始就有结束,繁华落尽,终归平淡。

你方唱罢我登场,中华民族的历史舞台上,从不缺少出色的演员,只是上演的确总是同样的剧情:“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我们的历史在迷途中不断地轮回。

同样,燕子依旧飞来,太阳依旧升起,“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为什么造个名册叫花名册?

我们常说“花名册”,那为什么叫花名册?花名是什么?

一、“花名册”有几种意思。

1、记载合格的或适于某种特殊目的或服务的人员名册。

2、指军队的官兵名册。

3、人员名册。“花名”就是“绰号”的意思。

二、“花名”的来历

1、花名册是旧时登录户口册子时,把人的名叫做“花名”,户叫做“花户”。花的意思,就是说里面的名字错乱繁多。这就是“花名册”的由来。

2、一个记录人名的本子,因为里面有五花八门各种各样人的名字,所以称为花名册 。

3、中国一些方言中“花名”一般相当于人的绰号。花名有时也被称做化名,主要是为了隐藏身份而使用的。

注:图片来自网络

投资是什么?

投资是特某一经济主体为了在一定时期内获得资金增值而投资一定数额的资金或实物的经济行为。

投资包括实物投资、资本投资和证券投资等,从实质上讲,投资投的是企业的未来价值,而未来价值是不确定的,投资的目的是增值,但这只是预期的,最终是否增值很难确定,在这个意义上,投资是在投自己的一种想象,当然,这是一种有根据的想象,投资前,你会尽量找到支持你让投资的资金增值的依据,所以,投资带来增值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否则,你不会去投资。

因此,投资不等于投机,尽管投资和投机都有博弈的成分,但投资博赢的预期应该比较大,而投机一旦赢了会赢得比较多,但失败的可能性也比较大。

投资者应该避免投机行为,尽量能根据企业价值来投资。投资者应该在获取收益与防范风险方面尽可能取得平衡,买国库券收益比较稳定,但其收益率没有买热炒的股票大,可是,热炒的股票一旦跌了,亏的可能性很大。所以,必须再投资“稳”与投资“赚”之间找到有效的平衡点。

证券投资一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它指的是投资者(法人或自然人)购买股票、债券、基金等有价证券以及有价证券的衍生品,以获取红利、利息及资本利得的投资行为和投资过程,是间接投资的重要形式。证券投资反应了投资活动的一些很有典型性的特点,一般说来,熟悉证券投资,也比较容易掌握其他的投资形式,所以,要学习投资,可以通过投资证券而进行尝试,当然,起步阶段,投资金额不能大,小试牛刀,学习技巧,积累经验。

要记住:投资有险境,投资有风险,避险是投资的第一原则,避开风险才能让投资行动继续下去,一旦亏大了,甚至亏空了,哪来再投资呢?

投资要特别重视收益的累积,因为相较于投机而言,投资的时间段更长一些,更趋向是为了在未来一定时间段内获得某种比较持续稳定的现金流收益,而复利是投资收益的重要手段,不要嫌收益少,而要看连续收益的优势。历来,成功的投资者都是非常重视复利的,在这方面巴菲特是投资者最杰出的榜样,他注重价值投资,并特别重视利润的积累。巴菲特有著名的“滚雪球”理论:“人生如滚雪球,重要的是找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山坡。”“复利有点像从山上往下滚雪球。最开始时雪球很小,但是往下滚的时间足够长,而且雪球黏得适当紧,最后雪球会很大很大。”

那么生命的意义在哪儿?

生老病死,自然规律。生命的意义在于真正感悟生命的美好,当你身处其中,真实地活在当下,为情所活,用心体验作为一个人不同阶段的经历、感受,不虚此行……

花鸟画一般以什么为表现主题?

宋代是中国花鸟画的成熟和极盛时期,在应物象形、营造意境、笔墨技巧等方面都臻于完美。据《宣和画谱》记载,当时宫廷藏画见于著录的作品有6396幅,其中花鸟画就占一半以上,可见花鸟画在宋代创作之盛况和宫廷对花鸟画的重视程度。

宋 赵佶 瑞鹤图 局部北宋时期的花鸟画

北宋政权建立后,不少皇帝都爱好文艺,大力倡导发展文化艺术。北宋初期就建立了翰林书画院(后人简称画院),为全国画学最高学术机构。直至南宋末年经久不衰,为两宋绘画艺术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花鸟画方面,北宋初期“黄、徐”两种风格,分别被黄居寀和徐崇嗣加以继承和发展。徐崇嗣在其祖父徐熙“落墨花”的基础上,再创用颜色直接迭色渍染的“没骨法”。此法虽具有创新意义,但在帝王喜好黄家风格的风气下,并未受到应有的重视,其影响范围不大。黄居寀不但保持了其父黄筌精工艳丽的风格,而且再创勾勒填彩法,在我国绘画史上有着深远的影响。

五代 徐熙 雪竹图轴 绢本墨笔 151.1x99.2cm 上海博物馆藏

由于审美趣味的不同,徐熙的阔笔、浓墨淡彩等略带野趣的画格不为当时宫廷所接受,而“黄家富贵”则适应了贵族的审美时尚,被奉为绘画艺术的典范。黄居寀秉承父艺,使“黄家富贵”风格的花鸟画艺术风格成为当时画坛的主流,深受宋初诸帝的欣赏,并左右了花鸟花坛。据宋《宣和画谱》记载:北宋内府所藏黄居寀作品有332幅之多,但流传至今的已是凤毛麟角。

宋 黄居寀 山鹧棘雀图 绢本设色 97×53.6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台北故宫藏的《山鹧棘雀图》轴是黄居寀唯一的传世真迹。此图绢本设色,纵99、横53.6厘米。画幅近处上立着一只尾长体大的山鹧正俯身饮水,情态十分自然。远处一群鸟雀嬉游于泉石棘竹丛中,活泼生动。所描绘的对象有远近、动静、大小、疏密之分,妙趣横生。画面构图紧凑而完整,兼具透视效果。用笔沉稳工致,设色精细富丽,画法与黄筌《写生珍禽图》卷相似,而技法更为成熟洗练,物态的生动程度亦更胜一筹。此图虽无名款,然可信为黄派画风无疑。图上方宋徽宗赵佶所题“黄居寀山鹧棘雀图”八字,更增加了此图的可靠性。

五代 黄筌 写生珍禽图卷 41.5x70.8cm 故宫博物院藏

黄氏一派画法风格在历近百年尊崇之后,由于创作上的程序化,缺少创新等原因,愈来愈趋于板滞,因而到了北宋中期,以崔白、赵昌、吴元瑜为代表的一批花鸟画家“稍稍放笔墨以出胸臆”,使宫廷花鸟画风格为之一变。徐熙野逸的画风,受到了院外士大夫画家的推崇。徐熙画法的奥妙,在沈括的《梦溪笔谈》中有所记载:“徐熙以墨笔画之,殊草草,略施丹青而已,神气迥出,别开生动之意。”又《宣和画谱》卷一七《花鸟三》云:“盖(黄)筌之画则神而不妙,(赵)昌之画妙而不神,兼二者一洗而空之,其为(徐)熙欤!”可谓一语中的。

宋 崔白 寒雀图卷 故宫博物院藏

但徐熙没有作品传世,而近似徐熙画法的传世作品则有崔白《寒雀图》卷。此图构思突出一个“寒”字,画出了在严寒饥饿困境中的一群群小麻雀或飞或栖,顾盼呼应,在动静之间既有分割又有联系,布局巧妙。着墨干湿兼用、用笔松动灵活,敷色清新淡雅,无刻画的痕迹,自然而富生意。

宋 崔白 双喜图 绢本设色 193.7×103.4cm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

崔白的另一幅作品《双喜图》轴(台北故宫藏)是他57岁左右所作,正是他艺术成熟时期。画面描写郊野里秋末冬初大风骤起的刹那,两只寒鹊栖飞噪鸣于枯木荆树之巅,下端一只野兔正在引首回顾,一动一静形成鲜明对比。双鹊因为风霜的来临,未能营巢,无处栖身而感到烦躁忧虑。画家就是这样把自然具体之景和鸟鹊的特定之情有机结合在一起,创造出生动感人的艺术形象。画面设色较清淡,很少用浓艳的色彩,正如《图画见闻志》《宣和画谱》所说:“体制清澹,作用疏通”“放笔恣呈以出胸臆”是其艺术特色,与黄居寀《山鹧棘雀图》轴描写鸟雀飞鸣啄止的工细艳丽相比,此幅更着重描绘动物的神情,而不满足于形似,在表现真实性、生动性方面获得新的进步,属生动野逸一路,这都显示出崔白在花鸟画创作中新的突破。

宋 赵昌 鸟 23cm×30cm 英国大不列颠博物馆藏

崔白以前的赵昌、易元吉重视写生,注意观察自然生物,故他们的画,兼黄、徐二家之风,这对崔白的花鸟画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赵、易注重笔墨,追求简淡、野逸天真之趣,比起画院中一味沿袭“黄体”的花鸟画,他们的作品更多地倾注了对野景野趣的描绘。从崔白的传世作品看,尽管在形式风格上还十分工致优雅,但北宋花鸟画中占主要地位的安乐、平和、富丽的景色,在崔白的几幅作品中已看不见了。这种变化反映了北宋宫廷花鸟画,在表现人对自然的审美感受上,进入了新的自觉阶段。崔白以他创新的花鸟画代替了流传近百年的黄筌画派的一统格局,这一变化,在当时来说,是一种了不起的进步,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宋 赵佶 听琴图轴 147.2x51.3cm 故宫博物院藏

北宋后期,虽然政治腐败,内忧外患不断,并出现了历史上著名的昏君徽宗赵佶。但在艺术方面,尤其是绘画艺术方面,赵佶却是少见的天才,这主要源于赵佶的个人喜好。赵佶酷爱古玩字画,他的书法受唐代薛稷等人书风的影响而最终独创“瘦金体”,他又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个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他在位期间,下令广罗书画名作,著录为《宣和书谱》《宣和画谱》等图书,对记载传统遗存起到很好的作用。他下令改进和完善了画院的各种管理制度,提高画院画家社会地位与生活待遇。由于他要求画家注重描绘对象的真实性,使得刻意求工、高度写实的画风得到极大发展。

宋 赵佶 芙蓉锦鸡图 绢本设色 81.5×53.6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赵佶本人的绘画作品也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成就最大的是他的花鸟画。他的《芙蓉锦鸡图》注重表现对象的写实性。美术理论家邓白对《芙蓉锦鸡图》评论说:“它那华丽的长尾和丰润的颈部的羽毛,把那珍禽的特质精细的勾画出来。由于鸟的运动而产生的较大的重量,使芙蓉微微弯垂,更显得花枝的柔美,把主体的锦鸡,衬托得越加突出,花、鸟、蝶密切的联系起来。在静穆的秋色中,同时也展示了生命的活跃。至于芙蓉的花朵,色泽鲜妍,渲染精妙;叶子的正侧反折,无一相同,也无不真实,充分掌握了对象的生长规律。小菊也摇曳多姿,细腻中有‘傲骨凌霜’的气概。这全是从现实观察得来,运用他熟练的技巧和流畅的笔调,创造了花和鸟的优美动人的形象。”这种刻意求真的描绘和笔墨风格,把花鸟画从古朴天真之趣变为精微灵动,从而使作品达到“画写物外形,要物形不改”的艺术格调。画面徽宗赵佶以瘦金体题“秋劲拒霜盛,峨冠锦羽鸡。已知全五德,安逸胜凫鹥。”据《韩诗外传》载:“鸡有五德:头戴冠者,文也;足搏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夜不失者,信也。”很显然,赵佶借鸡的五种自然天性宣扬人的五种道德品性。此图充分反映了花鸟画具有喻人、喻德、教化习俗的人文含义。

宋 赵佶 梅花绣眼图册页 故宫博物院藏宋 赵佶 枇杷山鸟图 绢本设色 22.7×24.7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从赵佶传世作品看,有极为精细工丽和比较粗简拙朴的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精细工丽者如《芙蓉锦鸡图》《梅花绣眼图》页等,粗简拙朴者如《枇杷山鸟图》页,后者画家纯以水墨勾染而成,略似没骨画效果,格调高雅。

南宋时期的花鸟画

发展到了南宋时,花鸟画开始出现了新的变化。在布局上,逐步摆脱五代北宋黄家体制“重彩满填”的做法,而更多地注重“空间灵活”的应用;在技法上,则以工笔画翎毛、粗笔写树石,用工细和粗放相结合的笔法,来描绘不同对象的神情,并已注意到了花枝穿插于空间的关系。这种风格,是南宋花鸟画转变时期的特色。具有代表性的有李迪、李安忠、林椿、马远、马麟等。

马远 梅石凫溪图册页 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的曾祖、祖父、伯、兄及本人均为画院待诏,从北宋一直延续到南宋。马远大致的活动时间在南宋光宗、宁宗间。以山水成就最为突出,在花鸟画方面也很有创造性。他以山水之法画花鸟,布局灵巧,遂在构图上摒弃北宋时的中景布局,而以边角取景,称之为“马一角”。如《梅石凫溪图》页,此幅集山水花鸟为一体,构图剪裁十分轻巧,写意绘形富有新意。画面侧崖石一角、春水一湾,显示出环境的清幽,向下探出的梅枝既丰富了画面的层次,又把石与自然联系起来。三五成群的野凫溯流而进,或安闲浮泛着,或拍打相追逐,或半身没水觅食,彼此回首照应,情态优美生动,一幅“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景象,跃然绢素。梅枝用笔转折方硬,曲攀有力。野凫的画法,稍作细密的用笔,但和一般院体的工致画风又有不同。溪口和远石用淡墨渲染,与远景形成深远的空间效果,有无穷的旷阔之感。

马远 白蔷薇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另一件《白蔷薇图》页,绘几朵硕大白蔷薇,深色枝叶相衬,夺目显眼。全图以细笔勾出花形,白粉晕染,枝叶用嫩绿深浅二色涂染,粗细相同,画风活泼,颇具生气,是代表了南宋画院花鸟画的典型风貌。

马麟 层叠冰绡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马远之子马麟,能传家学,人物、山水、花鸟俱精,但传世作品很少。著名的《层叠冰绡图》轴,梅花的画法精工巧丽,而梅枝略为粗放,其花瓣用细笔双钩,淡绿染出萼片和花瓣的底部,再用白粉迭迭晕出花瓣,以表现白梅那种冷艳风韵、冰清玉洁的姿容,与其父马远的《白蔷薇图》一脉相承,但又有自己清劲秀润、内蕴的特色。画中杨皇后的题诗“浑如冷蝶宿花房,拥抱檀心忆旧香。开到寒梢尤可爱,此般必是汉宫妆”,将梅花比作汉宫中的美女一样可爱,诗情画意,婉约动人。

李迪 枫鹰雉鸡图轴 故宫博物院藏

李迪的《枫鹰雉鸡图》轴,是南宋时期罕见的巨幅作品。作者以劲健精确的笔墨,刻画了居高临下神气贯注的苍鹰及惊慌奔逃的雉鸡之间紧张瞬间的情景。形象生动逼真,气势雄伟,笔力挺健结实,细笔画翎毛和粗笔写树石的画法在北宋是没有的,为李氏花鸟画精作。

梁楷 秋柳双鸦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梁楷创作的《秋柳双鸦图》页,以“减笔”画法引人注目。梁楷活动于宁宗嘉泰年间,任画院待诏,并赐佩金带,但其性格豪放不羁,不耐画院规矩,将金带悬壁而去,人称梁疯子。梁楷的花鸟画作品很少,《南宋院画录》记载只有几幅。此图为纨扇小景。以行云流水般的优美曲线,勾画出秋夜空寂的意境。从构图、笔墨到形象刻画上,用笔均简到不能再简的地步,寥寥几笔就把花鸟的精神面貌和意境生动地勾画出来。疏落的柳条,萧索的秋夜,宁静的气氛与柳、鸦的动感对比十分成功,使一幅孤柳冻禽的深秋小景跃然纸上,耐人寻味。

像梁楷这样的“减笔”画,虽然带有文人笔墨情趣,但能对物象做到高度概括,具有传神的效果,在两宋花鸟画中是绝无仅有的。这种画法,对元代颜辉,明代徐渭、朱耷,清代的金农、黄慎,近代的任伯年,现代的齐白石等影响很大,从他们的画中均可看出梁楷的影子。

法常 水墨写生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法常 水墨写生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法常继承梁楷画法而又有所发展变化。他本姓李,号牧溪,南宋末期僧人,善画龙、虎、猿、鹤、芦雁、山水等。元人记载他尝以蔗渣、草结作画,随笔点墨,意思简当,不费妆缀。《水墨写生图》卷,杂绘果蔬、花卉、禽鸟、鱼虾20余种。纯用水墨勾染,不加色彩,俨然若生,这在南宋画坛上极具创造性,为后世写意花卉的发展大开法门。他的画在日本产生重大的影响,南宋时就有法常十余件作品流入日本。《观音图》《猿图》《鹤图》至今仍珍藏在东京大德寺,被称为“国宝”。在日本江户时代(1603~1867),大收藏家要以有无牧溪画作为衡量的标准,因此牧溪也被称为日本“画道的大恩人”。这在中日文化交流史上传为佳话。

宋人 百花图卷(局部)故宫博物院藏

宋人《百花图》卷,是南宋水墨花卉的重要作品。此图为水墨纸本,画四季花卉约60种,长近17米,堪称巨制。图中花鸟之间穿插有序,宛若天成,其间又点缀蜂、蚊、蜻蜓、蝴蝶、游鱼、青蛙及多种鸟雀,生意盎然。在构图上,取“折枝花”形式,即截取自然花卉中最具特征的局部入画,较之整体描绘更见细腻动人。正如唐代诗人吴融在《题壁画折竹杂言》中所赞“不是从来无本根,画工取势教摧折”。全卷除卷首的梅花近似扬无咎的画法略带写意笔外,其他全用墨笔工写,既保留宋工笔花鸟精密不苟的画风,又以单纯的水墨代替艳丽的设色,呈现出一种清淡典雅的情趣,使花鸟画摆脱繁复刻板的院体末路,进一步突破了时空观念的限制。这种技法对元代钱选、王渊、赵衷墨笔花卉以及后来文人水墨花卉都有一定的影响。

李嵩 花篮图册页 故宫博物院藏林椿 果熟来禽图册页 故宫博物院藏

此外,折枝花卉和纨扇、册页小幅画异军突起,质地以绢本为多,构图简洁、主题突出、描绘精密,虽都是设色之作,但画法上有区别。李嵩《花篮图》页,重彩敷染细腻,画法精丽严谨,画面充实饱满,层次分明,是一幅精彩的静物写生。林椿《果熟来禽图》页,用笔圆劲于松动之中,描绘欲飞还止的枝头小鸟与枝叶果实的细节意趣,可见宋代画院画家细微的观察力和精于细节表现的技能。在构图上删繁就简,明洁奇巧,既保持了画院花鸟画“要物形不改”状物精微的写实精神,又表现出作者蕴藉空灵的审美追求。

宋人 出水芙蓉图 故宫博物院藏宋人 红蓼水禽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还有很多作品的作者已不可考。如《出水芙蓉图》纨扇,画面盛开的荷花,碧绿的荷叶,匀细笔柔美渲染出轻盈腴润的质感,显示了画家极强的写实功底和用粉技巧。《红蓼水禽图》纨扇,画面简洁灵动,花鸟勾描精致,敷色雅丽,技巧娴熟。《白头丛竹图》纨扇、《海棠蛱蝶图》页、《霜筱寒雏图》页、《梅竹双雀图》页等都为勾勒填色之作。

宋人 绣羽鸣春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宋人 驯禽俯啄图页 故宫博物院藏

近于没骨画法的《群鱼戏藻图》页、《写生草虫图》页、《蓼龟图》页等,别具情调。还有无衬景的表现方式,如李迪《鸡雏待饲图》页、佚名《绣羽鸣春图》页、佚名《驯禽俯啄图》页等,这些都是南宋时期艺术水平很高的精工之作,造型严谨、色彩鲜丽,运笔洒脱、风格多样,技艺高超。其画风既能看出黄氏体制的遗风,又有南宋“空间灵活”的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