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花样肥皂小制作方法

1、在150毫升烧杯里,盛6克猪油和5毫升 95%的酒精,然后加10毫升40%的氢氧化钠溶液。用玻棒搅拌,使其溶解(必要时可用微火加热)。

2、把烧杯放在石棉网上(或水浴中),用小火加热,并不断用玻璃捧搅拌。在加热过程中,倘若酒精和水被蒸发而减少应随时补充,以保持原有体积。为此可预先配制酒精和水的混合液(1∶1)20毫升,以备添加。

3、加热约20分钟后,皂化反应基本完全。若须检验,可用玻棒取出几滴试样放入试管,在试管中加入蒸馏水5~6毫升,加热振荡。静置时,有油脂分出,说明皂化不完全,可滴加碱液继续皂化。

4、将20毫升热的蒸馏水慢慢加到皂化完全的粘稠液中,搅拌使它们互溶。然后将该粘稠液慢慢倒入盛入150热毫升的饱和食盐溶液中,边加边搅拌。静置后,肥皂便盐析上浮,待肥皂全部析出、凝固后可用玻棒取出,肥皂即制成。

幼儿园手工制作香皂的详细教案

第一章

手工、 手工、学前专业手工及其教育

学习要点: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基本概念和基本学习要求;了解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 学习要点: 造型规律和常用工具、材料及其选用原则;掌握手工制品欣赏和评价的标准。 教学重点: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和评判标准。 教学重点 第一节 手工概述

手工是指以双手为主或借助工具,按照一定的构思和工艺程序对物质材料进行加工改 造,创造出具有实用或观赏价值的手工艺品的造型活动。如:纸艺、布艺、陶艺、玩 具、根雕、泥玩、刺绣、编织等。 第二节 学前专业手工与手工学习的基本要求

学前专业手工是专门研究学前手工制作特点、造型规律、表现媒材和学前手工教育的 一门学科。是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育技能课程之一。 一、 ( 一) 学科特点 造型性

造型是内在意义和外在显现的结合体,是手工的本质特征之一。即所要表现的一切内 容都必须通过外部形态来展现,并以固有、具体可感、可触的形态诉诸于视知觉,呈 现出制作者内在的精神境界情绪情感、意愿和思想等,揭示客观事实、现象,以及人 类的心理、生活状态。 ( 二) 视觉性

两个层面理解:一是直观性,二是审美性。 ( 三) 表现媒介

手工制作常常致力于物质材料及其表现价值的发掘,以充分发挥和增强作品及材质的 感染力和表现力。 二、 造型规律

(一)学前专业手工的种类

1

1、从使用材料的物理性质划分,有纸工、泥工、布工、竹木工、金石工、塑料工、废 旧品工等。 2、从使用材料的形态划分,有点状材料成型、线状材料成型、面状材料成型和块状材 料成型。 3、从制作工艺上划分,有编织、刺绣、缝纫、印染、雕刻、插接、模具、重构等。 4、从造型物的空间占有形态划分,有平面和立体两种。 5、从手工作品的用途划分,有实用手工、玩赏手工和装饰手工。 (二)学前专业手工的造型规律 1、构思与设计规律 构思与设计即制作前通过想象和思考在头脑中形成关于造型物的用途、形象、结构、 材料选择、制作条件、成品效果等心理操作的总和。 一般过程: (1)以用途为构思依据:是实用的、装饰的、玩耍的 (2)确定造型物的艺术表现手法和具体形象:夸张、变形、写实;并从造型、结构、 色彩等方面形成比较具体完善的内在加工形象。 (3)选择造型材料,体现创作意图并适合所塑形象,同时考虑材料经济易得、便于加 工制作 (4)采用适合的加工方法,明确制作步骤,成品的装饰手法和艺术效果要符合造型美 的规律。 2、材料选择与使用规律 (1)因意选材:根据造型物的构思与主题,选择使用能够准确而充分表达造型物形象 的材料进行创作。如,制作皮毛类动物时,选择毛绒类材料就比较适宜。

(2)因才施意:选择材料自身所呈现的物理性质、材料特点及外在形状、联想到某一 具体事物,并穿凿出该事物来。 迁想状物:根据材料的外在形状、纹理、色彩等非具象痕迹联想到与某物相像。 借物造像:借助材料已有的非具象加工条件,将联想到的形象塑造出来。 3、材料加工规律 (1)加一加:通过材料添加进行造型的方法。如,粘贴、接插、编织、缠绕、串联、 钉铆、镶嵌等;

2

(2)减一减:消减或剔除材料中与形象塑造无关部分的造型方法。如,撕剪、雕刻、 削切、刮刨等; (3)变一变:加工材料形变量不变的造型方法。如,弯曲、冲压、折叠、团涅、卷曲、 浇注等。 三、常用工具和材料 (一)常用工具:在手工实践中,关键是要因地制宜,工具的选择与使用要适用、便 利,也可自制。 1、剪。2、刀。3、锯

4、烙具。5、钳子 6、榔头 7、针、锥或钻 8、夹子 9、尺 10、笔 11、其他。如圆规、泥蓖、泥工板、木锉、钢锉、砂纸、糨糊、胶带、订书机、小盆、 水桶、毛巾、打孔机等。 (二)材料及其种类 1、材料分类 (1)从材料的形成方式分:天然材料(如石、木)和加工材料(如塑料、铁皮)。 (2)从质地上可分为软质材料(海绵、泥)和硬质(竹、石)材料。 (3)从透明度上可分为透明材料(玻璃、有机玻璃)、半透明材料(塑料、有色有机 板、薄纸)和不透明材料(木板、布)。 (4)从形状上可分为点状材料、线状材料、面状材料、块状材料。 (5)从材料的属性上可分为纸、布、泥、竹、木、石、塑料等。 2、常用材料 (1)纸。(2)布、线类。(3)泥类。(4)竹、木类。 (5)石。(6)金属皮、丝。(7)塑料类。 (8)其他材料。自然物的叶、茎、干、根、花、果实;农作物主副产品,如籽粒、棉 花、萝卜等;动物加工的副产品和边角料,如角各种贝壳、毛、骨等;无毒无害的废 旧物品,如包装电视、冰箱、洗衣机、鞋子、成衣、牙膏、香皂、羽毛球难过的大大 小小的各种盒子、纸筒、纸袋等。 3、选材原则 要注意开发和选择身边的物品进行手工创作活动,所谓“身边的物品”即周围环境、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品。

怎样制作鲜花香皂片

工具/原料

香皂、蜂蜜、花茶、香精、模具、一次性手套、保鲜袋等

方法

1、切香皂

将香皂用刀切成薄片

2、把切好的香皂放到不锈钢碗里,隔水加热,加热的同时,放入蜂蜜、花茶、香精,用木棍调和,用小火煮,直到香皂溶解成粘稠状

3、停止加热后,在糊里加上花茶充分搅拌,让它冷却并揉成团

4、加入橄榄油

5、加入干花香料

6、将混合物制作成形,可以用手捏,也可以放如模具里

7、20分钟后,把香皂从模具中取出,由于刚才加入的干花已经和香皂混合,花形和色彩都已产生变化,假如在外边用干花再进行一下装饰,就会好看很多

8、最后把香皂放在炎热干燥的地方,存放一周或两周就可以使用了。放在毛巾或织品中间可以让香皂的香味更加持久。

玫瑰花形手工皂制作

你好,百度百科面,词条“玫瑰手工皂”有详细的制作步骤,我先说明出处,再转过来给你,共10个步骤

第一步: 准备好做手工皂的材料: 油泥(植物榨油厂的下脚料,也叫油脚、油渣), 动物油(牛、马、羊、猪油均可), 火碱,松香,水玻璃(泡花碱),食盐、皂用香精, 皂黄。 就要开始准备别的了如:口罩、手套、围裙、眼睛。缺一不可呀。 那个钠有强烈腐蚀性的,学过化学的MM应该明白吧,我就不多说了。 还有什么锅碗瓢盆什么的, 你们看图就明白了。 这是精油,不过这次只需要用了一种—-玫瑰精油

第二步: 第二步就要选精油了,精油分很多种,有玫瑰精油、薰衣草精油、茉莉精油、茶树精油、洋甘菊精油、柠檬精油等。不过这次我们只需要用了一种—-玫瑰精油 最好垫张报纸.

第三步: 把东西全铺在一张大桌子上,可以选择一张大点的废弃报纸放在桌子上 垫着,这样怎么就不会搞的很脏了哦。 测量(一定要测量好了哦)

第四步: 第四就是测量了,切记测量要精准。 搅拌(带着口罩和墨镜)

第五步: 拿着不锈钢的盆和搅蛋器到阳台去混合氢氧化钠和水,要钠入水哦,水最好是常温或者冰的,千万不能用温水或者热水,也不能水入钠.不然家里阳台不保…..爆了…. 最好捂着嘴或带着口罩和墨镜。(防止你流口水) 融合的很快,水变的浑浊了,水达到50度了。 完全融合好了,水边得清澈了。把水温计放在里面,等到38-41度之间就开始和调配好的基础油一起混合 调配

第六步: 把蜜蜡和基础油配好后,因为蜜蜡是固体,不能很快融化,于是隔温加热,旁边是棕榈油,这个遇冷就成了块状了,所以也一起先热下。 加入精油

第七步: 都加热好了,滴入玫瑰精油后,用搅蛋器一起搅动一会. 加入玫瑰花瓣

第八步: 把玫瑰干花准备好. 放入容器里

第九步: 先到一层皂液,然后撒入玫瑰花。可是郁闷的事情来了—-当铺好一层后,在接着到入皂液,皂液把玫瑰花冲一边去了。所以我总结了一下经验:倒的时候一定要快,不能像开始一样那么慢了。 皂皂入模

第十步: 最后的半成品。皂皂入模后,还不是很硬,需要把它放在保温箱里24小时保持25左右的温度,可是家里没有保温箱,我把它用保鲜膜和纸巾裹了几层放在暖气上面了。哈哈。 皂皂就快好了,24小时以后自己用到切块就行。

希望帮到你了

幼儿健康活动可以吃的鲜花教学反思

 活动目标:

1、在认识多种常见的蔬菜基础上,了解蔬菜的生长环境和种植收获的过程。

2、知道人为什么要吃各种各样的蔬菜,培养幼儿不挑食的饮食习惯。

3、让幼儿在动手制作过程中,体验快乐及成功的愉悦。

活动准备:

1、多媒体课件《好吃的蔬菜》。常见蔬菜的归类;蔬菜生长环境、种植、收获的相关多媒体图片。

2、教师演示的蔬菜串一串。

3、已加工好的各种蔬菜:西红柿、黄瓜、青菜叶、南瓜、胡萝卜、莴苣、包菜、白萝卜等半成品若干。

4、盛器、消毒竹签、消毒湿巾若干。

活动过程:

(一)活动开始部分:老师出示一串色、香、味俱全的蔬菜串。

1、提示幼儿认真观察这串蔬菜的颜色。

2、让部分幼儿品尝蔬菜,并说出它是什么菜、什么颜色和味道。

3、引导幼儿回忆在幼儿园或家里还吃过哪些蔬菜(让幼儿互相交流)。

(二)活动进行:

1、引导幼儿观察辨认常见蔬菜,巩固已有经验,展示图象照片并逐一提问和归类。

第一组:

(1)这是什么菜?(青菜、包菜、生菜)

(2)这些蔬菜我们吃它的哪个部分?(叶子)

第二组:

引导、观看图象,“有些蔬菜我们不是吃它的叶子,那是吃它的哪个部位?”(胡萝卜、洋葱、莲藕——根茎)

第三组:

教师提示,还有些蔬菜我们既不吃叶子,也不吃根块而是吃它的另一个部分。(辣椒、西红柿、茄子——果实)。

教师小结归纳,并做简单的归类:有的吃叶子、有的吃根块、有的吃果实。

2、讨论我们每天为什么要吃各种蔬菜?

小结:原来蔬菜里有各种丰富的营养,多吃蔬菜长得结实、健康,不生病。

3、讨论:我们每天吃到的蔬菜是从哪里来的?

教师提出悬念:它们究竟从哪里来的?引导幼儿观察图象,了解它们的种植与收获的过程。

(1)这是什么地方?(菜地)

逐一观察青菜、白萝卜、洋葱、包菜地。并与前面的已有实物经验对应。

(2)让幼儿知道蔬菜生长需要阳光、空气、湿度、温度、养料。如一年四季要吃各种新鲜蔬菜,人们就运用大棚培植蔬菜。

(3)看图象认识大棚中的豆角、黄瓜。

(4)引导幼儿观察了解菜农们种植、养护蔬菜的图象。(观察、交流)

(5)引导幼儿看图象观察了解菜农们收获、挑选、运送直至让蔬菜进入农贸市场。

小结:菜农的劳动很辛苦,有了他们的劳动,我们一年四季才能吃到各种各样有营养的蔬菜,我们应该谢谢他们。

4、幼儿自制蔬菜串,并体验与同伴一起动手操作的快乐和成功的愉悦。

操作前,教师提示操作要求:

(1)用干净的手操作。

(2)注意使用竹签的安全。

(3)自由选择材料,各种蔬菜要搭配,做出又好看、又好吃、又有营养的蔬菜串,这样才能吃出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