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早期火炮的制作方法大揭秘!其方法简单实用,随时随地都可以制作

火炮是战争之王,是人类用于屠杀同类的大杀器,大都非常精密可靠,制造工艺也非常科学、复杂,但在人类应用火炮的早期阶段,火炮制造却比较简单,当时的工匠们甚至可以在行军营地里迅速制作出火炮,以便及时参与到战争里。 早期火炮 下面我就来给大家详细介绍欧洲人如何用泥模法制作早期火炮的!本来我打算给大家介绍中国古代的铸炮工艺,但奈何国内这方面的图片资料不多,不直观。 早期铜炮 人类制造的早期金属火炮、火门枪最初都是铜质(青铜、黄铜、红铜都有),因为铜和青铜的熔点低,延展性能好,质地坚韧,不易炸膛,是铸炮的优质材料,所以当时各国都流行铸造铜炮,而整体浇铸铁炮的技术,欧洲人直到1540年左右才掌握,而且这一技术还被英国保密了很久,等到十七世纪时才在全欧洲流传开来! 铸铜炮 至于为什么后来铁炮成为了主流,那是因为铜炮的价钱实在是太过昂贵了!铜炮的价格最低也是铁炮的五倍!是价格逼迫着人类不得不提高金属处理技术,将钢铁变成铸炮的主要原料! 人类最早的铸炮技术是从制作火门枪、铸钟等技术延伸、发展而来的,所以在当时,很多的铸炮师老本行都是为教堂铸钟的!因为这两者的制作工艺是相通的! 人类的铸炮技术源自铸造铜钟 以下是正文: 第一步,要铸造铜炮首先要制作一个用来熔化铜料的熔炉,如果有坩埚更好,若是没有坩埚等工具也不要紧,只要有熔炉就行! 制作熔炉的泥土,可以直接扒白蚁丘上的粘土,要是找不到白蚁丘,选用普通的粘土也可以,只要将泥土中的石子、木棒等杂物挑出即可。 白蚁丘上的粘土没有太多的杂志 1.添水将泥土湿润,并不断的和泥,使其熟化,在这期间可以加入草茎。 和泥 2.把熟化完成的泥土捏制成泥砖,然后围垒成一个圆型的熔炉,熔炉不需要制作太高,有个半人多高就行,周围可以打入几根木棍加固一下,防止其倒塌。 垒熔炉 3.熔炉垒好后,让其自然阴干几天,然后在其底部开出三个通气孔,输风管将会通过这三个小洞往熔炉内部输送空气!为了不让铜水意外从通气孔流出,这三个输风管都要倾斜45度 *** 熔炉内。 倾斜插入三根输风管 4.在熔炉上开好三个通气孔后,还要在其最底部开出一个出料口,当铜料融化成铜水后,就会从这个孔排除,但这个出料口在铜料未完全熔化为铜水之前,要先用泥土封上,等到需要时再打开。 在熔炉底部挖一个出料口,然后用泥土堵上,需要时再打开 第二步,制作早期铜炮需要用到泥模。 泥模由模芯和模壳两部分组成,推荐使用失蜡法制作! 1.首先取一块合适大小的蜡块,长、宽、高都要和准备制作的炮管规格差不多大,然后将其雕刻成炮管的模样,并钻出炮膛,其整体大小要和真正的金属炮管一般无二,形制如下图。 炮管的结构图 2.当炮管的蜡膜制作完成后,用粘土包裹住蜡膜,连其内部也要填充上泥沙,只在炮管尾部留下进料口,下图是泥膜的剖面图。 大概就是这样制作出的炮管泥模 红箭头所指的的部分就是蜡模 3.下图右侧的两个圆柱型泥土疙瘩就是制作完成的炮管泥模,匠人们接下来会加热使其内部的蜡模熔化流出,这样泥模的内部就留下了炮管形状的空腔。 炮管泥模 泥模内的蜡制炮管会受热熔化排出,只留下炮管形状的空腔 这种失蜡法制作炮管泥模的方法因为简单可靠,在欧亚都很流行,但也有的地方使用其他方法制作炮管的泥模,他们的制作方法如下: 1首先找一块大小合适的木头,把其雕刻成炮管的形状(内部中空),接着准备两个比木制炮管大一些的「 ”木箱”,并将木质炮管放进其中一个木箱内,然后往木箱里填充调好的泥沙(即型砂,泥、沙的比例、干湿度都要注意)。 因为没找到此方法的视频,所以用制作斧子的代替一下 2.使用木棍敲打、挤压木箱内的泥沙,使其和木质炮管紧密相接。 3.将木箱上多余的泥沙挂掉。 4.把木箱整个翻过来,然后就能看见泥沙上已经印出了炮管的形状。 5.若是木质炮管和泥沙意外分离,出现了毛边、缺口,还要将炮管重新填回泥沙内,然后另用泥沙修补毛边。 修补毛边 6.在木箱上撒一些石灰粉后,然后另取一个木箱放在模具上,并往木箱内填充新的泥沙,当然为了让铜料一会儿能流进模具内,还要在泥沙上留下进料的孔洞。 7.泥沙填充完新的木箱后,使用木锤将其锤紧。 8.经过木锤锤紧后的泥沙会变得比较结实,只要小心翼翼地将两个木箱分开,其内部的泥沙就不会散开。 取下木箱 9.将泥沙里嵌着的木质炮管取下,并把刚刚取下的木箱重新盖回原处,如此就能得到一个炮管形状的空心凹槽了! 小心翼翼地将木箱盖回原处 10.另取一些泥沙放入木质炮管的炮膛内,把其填满后,再用锤子将其锤紧,接着慢慢地将木质炮管取下,如此就能得到炮膛形状的泥质炮芯了!然后将泥质炮芯准确无误的放入之前做好的炮管泥模内(在其中轴线上),这样整个铸炮泥模就制作完成了。 炮芯 一般情况下,制炮匠人会将制作好的泥模自然阴干数月后再进行浇铸(炮模越大则等的时间越久),古人记载泥模铸炮「 ”非一月不能干透,若值冬令雨雪阴寒,晴霁绝少,则非三两月不能干透”,因为炮管的外范和炮芯都是用压紧的粘土制成的,其透气性低,内部湿气很难干透,就算使用炭火烘烤也常常是外干内湿,而泥膜内部的潮气会使炮管上产生蜂窝状的孔穴,使其有炸膛的危险,所以当时制作一门大炮常常要等几个月,而且还经常出现残次品。 第三步,制作完成炮管的泥模后,就可以燃起熔炉,熔化铜料,进行铸炮了。 1.首先往熔炉内部倒入木炭。 2.当熔炉内的木炭被点燃后,直接向熔炉内加入铜料或青铜料。 将铜料直接倒入熔炉内,不需要坩埚 3.放完木炭和铜料后,就可以为熔炉鼓风了,使其炉内的温度升高,以将铜料熔化为铜水! 鼓风 第四步,在熔炉的出料口旁边挖一个能装下炮管泥模的大坑,然后将泥膜埋入坑内。 泥模上的进料口 1.当泥模放入坑内后,就使用泥土回填,只漏出泥模的进料口在外。 回填泥土 2.炮管泥模被埋入泥坑后,找一些湿泥制作出一条连接熔炉出料口和炮管泥模进料口的「 ”通道”,并确保熔炉内的铜水能安全的通过这条通道流进泥模内。 制作连接熔炉出料口和炮管泥模进料口的通道 3.当熔炉内的铜料全部融化为铜水后,打开出料口,让铜水顺着通道流进炮管泥模,将泥膜内的空腔全部填满!在这一过程中铜水有可能将泥模内的炮芯冲歪,使其铸造出的火炮炮膛不在炮身的中轴线上!所以最好把控一下铜水流出的速度。 铜水流进泥模 第四步,等到铜水全部流进炮管泥模后,就将其放置一段时间。 1.当泥模内的铜水自然冷却下来后,将泥膜从坑中取出,并用锤子将泥模砸开。 砸开泥模 2.接着使用其他工具将金属炮管表面和炮膛内的泥沙全部挂出倒掉,如此就能获得一个粗糙不平的金属炮管了! 表面粗糙不平的炮管 3.使用锉刀和其他打磨工具对金属炮管表面进行打磨,将多余的毛边和砂眼都打磨掉,然后使用镗刀对炮管内部进行镗光处理,使其尽可能的平直,这样炮弹才能更好的从炮管 *** 出。等到炮管炮膛和表面都加工好以后,使用钻头在炮管的尾部钻出火门。 打磨后的金属炮管,尾部有火门 第五步,经过上述的工艺以后,火炮炮管就基本制作好了,可以为其配上炮车了!当然,在交付使用之前,还要进行质量检测,确保其没有致命的瑕疵。 1.首先要目测炮管,看其有无明显的缺陷,然后用铁锤适度的敲打炮管,看其是否出现裂纹,如果没有发现裂纹或其他瑕疵,就将炮管上的火门堵住,然后往炮管的内部倒水,若是发现有水从炮管上渗出,则意味着炮管上有裂纹,这种炮管是万万不能用的!会炸膛的! 实弹测试火炮 2.经过上述的检查方法过一遍后,若是没有发现瑕疵,就可以「 ”实弹测试”了!当然,要慢慢来,要先装入少量火药引爆,然后不断的加大火药分量,一直测试到火药和炮弹等重为止!经过这些测试却没有出现裂纹、炸膛等问题的火炮才算合格!才能用于战争! 以上就是古人使用泥模法制作早期火炮的全部流程了,总的来说这种铸炮方法比较简陋,制作出的火炮也存在一定地质量问题,而且制作的火炮越大,则出现的问题越多,中国甚至有「 ”铸十得二三者,即为国手”的夸张说法!并且每制作一门火炮就要重新制作一个新的泥模,这样不但耗时耗力,且每门火炮的口径、规格都会有一些差别,这也是为什么很多「 ”同等口径”的火炮炮弹不能通用的主要原因! 青铜炮 求关注、转发、点赞、评论,以后我给你们介绍佛朗基炮的制作方法!我可是全头条最硬核的作者~

有关烟花爆竹来历的故事

1、鞭炮起源于爆竹

自古以来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很久以前,每年农历除夕的晚上会出现一种叫“年”的猛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

于是,人们在家门口燃烧竹节(或者用红色的物品贴在房外),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使得竹腔爆裂,从而发出巨响,借此驱赶年兽。随着火药的发明,火药爆竹取代了过去的竹节爆竹。

2、“年”的怪兽

相传,中国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的伤害。

这年除夕,桃花村的人们正扶老携幼上山避难,从村外来了个乞讨的老人,只见他手拄拐杖,臂搭袋囊,银须飘逸,目若朗星。

乡亲们有的封窗锁门,有的收拾行装,有的牵牛赶羊,到处人喊马嘶,一片匆忙恐慌景象。这时,谁还有心关照这位乞讨的老人。

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老人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那老人捋髯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呆一夜,我一定把“年”兽撵走。老婆婆惊目细看,见他鹤发童颜、精神矍铄,气宇不凡。可她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笑而不语。婆婆无奈,只好撇下他,上山避难去了。

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年”朝婆婆家怒视片刻,随即狂叫着扑过去。

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的家门大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大惊失色,狼狈逃蹿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才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

乡亲们一齐拥向老婆婆家,只见婆婆家门上贴着红纸,院里一堆未燃尽的竹子仍在“啪啪”炸响,屋内几根红蜡烛还发着余光……欣喜若狂的乡亲们为庆贺吉祥的来临,纷纷换新衣戴新帽,到亲友家道喜问好。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了,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

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爆竹;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中国民间最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3、独脚山鬼

传说很久很久以前,“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以竹著火中,火扑哗有声,而上悔惮远去”。这是关于鞭炮的前身——爆竹的神话故事。所以,鞭炮有的地方又叫爆竹。

4、李畋先师

唐朝有个皇帝叫李世民,李世民有个宰相叫魏征。据说,魏征权力很大,“日管人间,夜辖阴曹”。一次,一个叫八河都总管泾河龙王的,犯了天条,被判死罪。

玉帝命魏征去执行斩刑。当时正值炎热夏季的子夜,魏征昏昏入睡后,突然全身大汗淋淋,原来是他正在斩杀犯了天条的罪龙,被累出汗来的。

正在这时,李世民用扇子对着魏征连扇三扇。这么一扇,风助魏征,终于帮助他斩杀了罪龙。于是,罪龙的阴魂怪罪李世民,经常兴风作案,扰的李世民坐卧不安,夜夜不得安宁。

朝廷只得派大将秦叔宝、尉迟恭守护李世民的寝宫,才算平安无事。但是,一年365个夜晚,夜夜要守护,实在苦了秦叔宝和尉迟恭。正在为难之际,有个叫李畋的人想出一个办法:用小竹筒内装些硝磺,点燃爆响,山叫谷鸣,将鬼怪邪魅全都吓跑了。

这样一来,鬼怪邪魅是吓跑了,可是爆竹发出大声,仍然使李世民不能很好安寝。后来,又有人想出办法,将大将秦叔宝和尉迟恭的画像贴在李世民的寝宫的门上,一镇鬼怪邪魅。

所以,秦叔宝、尉迟恭后来就成了门神。李畋除用爆竹守护李世民的寝宫外,他还用爆竹驱岚散瘴。因为当时唐朝征战频繁,疫病盛行,贫民遭殃。李畋使用这个办法后,果然灵验。所以,后来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辟邪驱瘴了。

后人为了纪念李畋,都尊捧他为鞭炮的祖师爷。每逢农历四月十八日李畋先师会,在祖师爷生日这天,大办宴席,铳炮齐鸣,叩头下跪,隆重庆祝一番。

这种习俗,千百年来,代代相传,一宣沿袭到解放初期。2010年上栗国际花炮节4月16-18日在花炮鼻祖李略故乡上栗举行。

主题以“科技烟花、神奇上栗”为主题,展现了现代科技在烟花制作和燃放技术。实现烟花燃放由电脑控制,电子,遥控点火,使现代烟花,焰火燃放更加安全,表演形式也更加艳丽,丰富多彩。

5、孙隐崖和炼丹台

中国隋末唐初,出了个著名的炼丹家和医药家孙思邈。孙思邈才学超群,不但医术高明,而且炼丹技艺清湛,多次拒绝朝廷的赐封。据传,孙思邈为了专心专意炼丹和行医,先隐居在太行山的深山老林中,后又迢迢数千里南下避隐到湘东山区,最后在浏阳定居下来。

在浏阳县城的东门外,沿河而上,有一条小河与浏阳河相汇,在山岭的树林丛中,有一个岩洞,传说,孙思邈就隐居在这里。后人为了纪念这位著名的医药家和炼丹家,就把这个岩洞叫孙隐崖。

孙思邈在这个崖洞中隐栖下来后,经常到浏阳县城动边30公里外盛产硫磺矿的七宝山采挖硫磺,把采挖回的硫磺,加上硝石和木炭等物料,装入丹炉,日夜炼制。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孙思邈终于炼制出了火药,成为烟花、鞭炮的奠定人。

人们为了铭记孙思邈对烟花、鞭炮的伟大贡献,将他炼丹的地方尊称为炼丹台,洗药的井和泉分别尊称为洗药井和洗药泉。

时至今日,历史的巨轮已飞转了一千多个年头,但孙隐崖、炼丹台、洗药井、洗药泉仍保存完好,仿佛在悠悠地叙述着这古老的传说,真令人古思飞扬。传统的鞭炮制作过程分为三部分:炮身制作,火药制作和引线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