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中国古代女子发饰做法

发饰艺术,点缀中华文明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是中华文明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随着中国女性发型的改变,传统的簪钗渐行渐远。留传下来的中国古代妇女的发饰簪钗,都具有很高的历史、文化和艺术价值。

中国古代妇女的发簪,在流传过程中,因时代的变迁和地域的不同,不断融入新的技法、样式和风格。它是高雅的,也是世俗的;它是历史的,也是现代的。

这些簪钗,充满着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和审美意趣。一件件久远的,早已成陈迹的古代发饰,仍能感染着我们的原因,正是它们所表现出的生动神韵、精湛技艺和广泛内容令人叹服,在民族文化传承上,具有良好的借鉴意义,继续给我们以启迪和思考。

中国古代发饰的起源,来自于劳动、御寒遮羞、装饰悦目,也来自于模仿和传感,它的类型有许多,簪、簪花,钗、梳钗、步摇、篦、金钿、银钿、冠,其中最古老的,是梳饰。

一、梳篦:篦,是一种比梳子密的梳头工具,初时用以去除发垢。

自从人类结束蓬头垢面的生活,开始注重自己的颜面和修整头发后,就有了梳。

梳篦,古时是人手必备的发饰,尤其是妇女,几乎梳不离身,时间一久,便形成插梳的风气。

唐李贺《秦宫》诗:“鸾篦夺得不还人醉睡氍毹满堂月。”

王琦汇解:“篦,所以去发垢,以竹为之,鸾篦必鸾形象之也。”

二、簪:中国古人用来固定发髻或发冠的一种长针,后来专指妇女插髻的首饰。

簪的本名是“笄”,《说文》:“笄,簪也。”

中国古代,汉族的结发方式,无论是辫发盘髻,还是束发戴冠,均须以簪钗约束固定。

女子年满十五岁,如已许嫁,便将头发绾成一个髻,即以簪插发髻,以示成人“年以及笄”,此为“及笄之礼”。簪钗还常被用于男女间定情的信物。

三、钗:由两股簪子交叉组合成,也有用它把帽子别在头发上。

在簪的基础上发展演化而来。簪多用于别、盘发髻,而钗主要用来插戴,起装饰作用。

珠钗,最早要朔源到上古时期的人类,用动物的肢骨、玉石、象牙等材料制作发饰物,到商周时期,中国的冠服制度初步建立,逐步走向完善。

五代五缟《中华古今注•钗子》:“钗子,盖古笄之遗象也,至秦穆公以象牙为之,敬王以玳瑁为之,始皇又金银作凤头,以玳瑁为脚,号曰凤钗。”

钗在中国古典诗词中常常用来描绘女性的风情韵致。

苏轼有词:“人未寝,倚枕钗横鬓乱。”银钗对乌发,钗的冷白与鬓发的乌黑形成对比,互为映衬,具有极佳的视觉效果;

还有温庭筠传神的句子:“翠钗金作股,钗上蝶双舞”,轻纤造型仿佛触手可及。

中国传统美学认为,平直多滞板,横斜姿态,所以钗的插戴多横斜,以营造摇摇欲坠、温婉可人的柔美韵味。中国古代传统审美观点,也感染和陶冶着当今的人们。

簪钗是中国古代妇女束发美发的工具,体现了民族文化的个性特色,反映了中国传统的审美情结。

  在古代绘画、历史影视作品中,会看到扫黛眉、施胭脂、梳高髻,配以满头的金银花钗的婀娜女子。在诗词歌赋的描述中,我们也会想像到那发饰上的缤纷世界,这好像一直是中国古代仕女的经典形象。发饰是她们美发极其重要的部分,梳好的发髻,要用花和宝钿簪钗来装饰。

皇室贵族女子,可以用珍奇的材料做发饰,一般小户人家,只能戴荆钗(荆条编织的发钗),“拙荆” 便是古代中国男子对外人称自己的妻子的谦词。

四、步摇:单股笄,称“簪”,双股笄,为“钗”,笄首有垂珠坠饰,称“步摇”。

起源于先秦时代,是附着在簪钗之上、既贵重又华美的金玉首饰。

一般用金银丝编为花枝,上缀珠宝华饰,有的还有五彩珠玉垂下,随着步履的颤动,珠玉也随之摇动。

金镶玉步摇 五代高28.3厘米

步摇是中国古代女子插于鬓发之侧以作装饰之物,同时也有固定发髻的作用。

插步摇者,多为身份高贵之妇女,因为步摇所用材质高贵,制作精美,造型漂亮,故而非一般妇女所能使用。

步摇的制作工艺复杂,能充分体现出金银首饰加工制作水平。同时,我们也能由此推断出当时理想的妇女形象。

《释名》曰:“步摇,上有垂珠,步则动摇也”。

步摇乃以黄金为首,如桂枝般相缠,下垂以珠,用各种兽形绕以翡翠为花胜。

汉代的步摇,是以金为凤,下有鸱,前有笄,缀五彩玉以垂下,行则动摇。因步摇上有垂珠,再加以翡翠金玉之饰,益臻行步动态之美。

唐代《簪花仕女图》中,那位手揭纱领的女子,其乌发上便是展翅金鸟饰的步摇,想来随着人的走动或轻风吹过而微微颤动,多么生动!

民间工匠这种巧妙的造型构思和丰富的艺术想像,为中国古代女性的头饰增添了无限的风情。

五、华胜:即花胜。一种花形发饰,通常制成花草的形状,插于髻上或缀于额前。

《释名•释首饰》:“华胜,华,象草木之华也;胜,言人形容正等,一人著之则胜,蔽发前为饰也。”

《汉书•司马相如传下》:“暠然白首戴胜而穴处兮。”

唐颜师古注;“胜,妇人之首饰也,汉代谓之华胜。”

汉代,在华胜上贴金叶,或贴上翡翠鸟毛,使之呈现闪光的翠绿色,这种工艺称为贴翠。

六、钿花:用金,银,玉,贝等做成的花朵状装头饰。

明宋应星《天工开物•玉》:“凡玉器琢余碎,取入钿花用。”

钟广言注:“钿花:用贵重物品做成花朵状的装饰品,如金钿,螺钿,宝钿,翠钿,玉钿等。”

发饰的传统文化意趣

流传至今的簪钗实物而言,发簪样式工艺丰富多彩,用于别盘发髻之外,有的簪首上部,还做成耳挖。

簪钗所带来的美感,平添了女性的妩媚,高雅。更重要的是,其图形纹饰反应了中国文化的传统寓意及艺术。处处体现出浓郁的中国文化情结,渗透着传统文化意趣。

从簪钗上的图形纹饰上看,簪钗的装饰大致可以分为祥禽瑞兽、花卉果木、人物神仙、吉祥符号等。花卉果木中常见的有牡丹、莲花、梅竹、石榴、桃等。

如明代的一支“水仙簪”,名中有“仙”字,是吉利的花卉,人们认为用它作吉祥图案可避邪祛秽,给家庭带来吉祥;

祥禽瑞兽有龙凤、仙鹤、鹿、十二生肖等;

如“梅花与鹿” 簪,因梅花分五瓣,比喻“福、禄、寿、喜、财”五种福。鹿借“陆”之谐音,“陆”与“六”同音,鹿又谐音“禄”,寓意六六大顺。

吉祥符号有八吉祥、八宝、琴棋书画、文房四宝以及各种传统几何纹样等。

银簪的装饰方面不仅展现了精美的图纹,也体现了古人们深深的文化情结。这些簪钗上的图案纹样运用形象符号的组合,传达着祈福纳祥、爱情美满的愿望。

如“喜鹊登梅”纹样由两只喜鹊和几枝梅花构成,民间有“喜鹊登梅,喜上(梅)眉梢”的说法。“鸳鸯戏莲”纹样,比喻志同道合的恩爱夫妻。

就情感而言,这些均表达为吉祥、富贵等,这是人类基于生存前提的普遍思想。

明清时期,女性发饰达到了传统精湛工艺与优秀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成为历史上民间簪钗中最精美的发饰。当时民间流传的簪钗多以鲜明的世俗吉祥含义蓬勃发展。将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寓意表现得淋漓尽致。

像蝴蝶、蜻蜓、蝉等灵巧的昆虫都能够活跃在女性的钗头上,形成独特风景。有一组发饰中的白菜蝈蝈银制发簪造形生动,工艺精良。白菜与“百财”谐音,蝈蝈谐音“哥哥”,隐喻生男之意。

再如鸭纹中鸭子的偏旁是“甲”字,甲是天下的第一位。故以一只鸭子喻状元及第。

再如“三多”纹银质发簪,“三多”是指石榴、佛手与桃三种果实的组合。石榴多子,佛手的“佛”谐音“福”,而桃比喻长寿。所以“三多”象征多子、多福、多寿。

所有这些精心设计的花卉、植物纹样都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多是对生命繁衍、前程似锦的期盼。

花草纹也是簪钗中十分常见的题材。以牡丹花为领衔的各种花草有几十种之多。例如一枚银簪中的“瓜田纹”,它的构思以田字为中心,与丰收的瓜果相簇拥,揭示了农田是丰收之源的深刻主题。

现实生活人物的题材也十分精彩。一幅表现男女喜结良缘的图纹十分宏大,两对新人在庭院中喜庆欢舞,景物中的亭阁石栏、小桥流水、奇花异草一览无遗,这种诗情画意的图纹,极具审美情趣。

还有一枚清代“蹴鞠纹”银簪,描绘的是古代军营中踢球的游戏场面,这也是足球起源于中国的一个佐证。

民间发簪丰富的纹饰题材,从不同角度反映了古人的文化生活情趣和习俗,把这些图纹融合起来,犹如一幅民间民俗画卷,给世人以无限的遐想空间。整体来看,它们风格写实,古拙浑厚,较之皇家贵族发簪更直接得展示了传统文化的意趣。

传统等级观念的缩影

中国古代女子的发饰讲究的是精巧而华美,而且所佩戴的头饰和女子的身份地位也是有很大的关系的,不同地位的人在不同场合所佩戴的头饰也是不一样的。

簪钗作为的中国古代妇女最为寻常的发饰,与各个级层的女性生活息息相关,无论哪个朝代,上层宫廷贵族多追求精美、绚丽。

以唐代宫廷贵族中的妇女为例,发饰中的簪钗不仅品种繁多,使用材料贵重,多以金银珠玉为主。而且插戴数目也极多,而钿钗礼衣制的实行,更将其推向极致。

钿钗礼衣是妇女在婚嫁等重要时刻,须穿戴花钗礼衣,不同等级的妇女戴钗有所不同。

陆游有诗:“负笼银钗女,锄畲鹤发翁”,插戴簪钗已成为民间妇女的普遍习俗。人们把自己对生活中最朴素的认知及最熟悉的生活体验用艺术形式表达出来,并抒发对理想生活的向往。

请问牡丹花的做法

牡丹花的做法如下:

1、从颜色最深的彩色纸上剪下6个大花瓣。从颜色不是很深的纸上切下8个中等花瓣。再从颜色最浅的纸上切下8个小花瓣和5个泪滴状花瓣。

2、从黄色纸上剪出一个长条。

3、从长边的一边剪出一排细条。

4、卷起来,并在末端涂胶粘合固定。

5、把顶部向外压一下,就做好了花蕊。

6、把颜色最深的花瓣做出褶皱,然后粘贴到底部的圆片上。接着是颜色不太深的花瓣。

7、继续层层粘贴花瓣,按照颜色深浅来。最后把花蕊和花瓣组合粘贴在一起。

牡丹的插花技术

插花是一种室内装饰艺术。在我国最初源于佛教的供花,早在东汉年间的洛阳白马寺内,就有了在佛像前的瓶插供献应时花卉,以示虔诚之意,称为“佛花”。

唐宋以后,“佛花”逐渐摆脱了原来的宗教色彩,演变成一种花卉造型艺术,随着当时牡丹的兴盛,无论在宫廷寺院,还是在民间小宅,牡丹作为插花已是很普遍了。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在《洛阳牡丹记》中说:“洛阳之俗,大抵好花,春时,城中无贵贱皆插花。”这里的“花”指的就是牡丹。

那时,宫廷贵族的插花以华丽富贵,装饰趣味浓厚为主要特色,往往又以色丽型美的牡丹为主要花材,南宋文人张邦基在《墨庄漫录》中写道:“两京牡丹闻天下,花盛时,太守作万花会。宴及之所,以花为屏障,主梁、栋、柱、拱、以筒储水,簪花钉挂,举目皆花也。”这也许是我国最早用牡丹和“壁挂式”、“悬吊式”插花吧!

元代,已出现了以研究牡丹插花保鲜的技术,如元代俞宗本的《种树花》中记载:“芍药、牡丹摘下烧其柄,插瓶中后入水,其柄以蜡封之尤妙。”清代·邝 著的《便民图篡》一书中记述得更为详尽,“牡丹、芍药插瓶中,先烧枝断处,溶蜡封之,水浸,可数日不萎”,这些技术,我们至今仍在采用。

牡丹插花技术

牡丹插花是中国传统插花艺术的代表之一,它以牡丹花为主要素材(主题),以其它花材为陪衬,其寓意和意境十分讲究。例如以松表现高洁、长青、刚强;以竹表表现刚直、清高、平安;以梅表现坚骨、孤高、迎春;以荷表现一尘不染、洁身自好等;以兰表现脱俗清雅、与世无争等。而牡丹则表现吉祥、富贵、昌盛等。

牡丹插花的特点

线条造型:以自然式的线条型为主。线的表现力极为丰富,不同的线条,表现不同的形态。

讲究意境:如同国画的“画尽意在”。

崇尚自然:在艺术手段上,以装饰美反映自然美。由于牡丹插花讲究自然,因此,在构图上多采用不对称的均衡手法,避免机械的对称。每朵花和每片叶的姿态都要在作品中得到展示。在一件作品中,植物品种、用材数量、色彩变化均宜少不宜多。

花器的选择

牡丹插花所用花器较一般插花讲究些。无论瓶、钵、盘、鼎、壶、碟,还是箕、竹篮等等,都要选用精制的。如景德镇出产的彩瓷、青花瓷,北京出产的景泰蓝花瓶,汝州出产的青汝瓷,以及四川出产的竹篮等。用精美的花器来衬托牡丹的富贵、雍容。

花材的选切

在牡丹花枝与其它衬材的选切前,必须先考虑到花材的长短、姿态、色彩等方面。采切时,应选在清晨日出前,最好带露水采切,这样可以保持花的鲜度,若在花店选购时,也应以当天送来的鲜花为宜。根据创作意图的需要,可切取不同程度的花朵,如未绽的花蕾、半开的花苞、盛开的花朵并用,表现牡丹生命过程的自然变化。

插花枝法

在插花创作时,可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性趣来插,但是,在构图上,必须掌握插花的配置,即高低错落、疏密有致、虚实结合、仰俯呼应,上轻下重,上散下聚等等。如上轻下重,即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大花在下,小花在上。可采用L形、图形、放射形、S形插花构图。在色彩的配置上,要有一个主色调,色彩不宜过什。选用相近的颜色,注重调和色的配置。在对比色的配置时,要用中性色进行调和。

另外,还要注意色彩的感情效果,由于人们对大自然联想的精神因素,以及民族传统习惯等因素,人们对不同的色彩会产生不同的感情效果,如红色热情;白色纯洁、清高;黟以庄严、肃穆;蓝色沉静、雅爽;绿色安静、平和;黄色轻快、活泼等。

花材与花器的比例要适宜,大瓶插大花、小瓶插小花。插时,花数尽可能用单数。如三、五、七、九。一般为三朵花,一朵为主、二朵为次、三朵为从。使观者一目了然,主次分明。传统插花就在于花不在多、少而精、以姿韵取胜,有时一、二枝或数枝即可构成桂作。

当然,与优美造型,良好的质地和色泽的器皿,精制的几座,以及花、器、之间谐调统一,是一悠扬作品成功的关键。

插花保鲜

为了保持器皿中牡丹花的鲜度,并将花期延长,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下面介绍几种简便易行的保鲜方法。

水中剪切:将花枝主入水盆中剪切,可避免空气侵入枝茎导管内,阻碍吸取水分。

斜切法:将花枝切成斜口,增大它的吸水量。

灼焦法:将花枝剪口用火烧焦,防止枝梗中的液汁流出来,过早凋谢。并起到消毒杀菌的作用。

蔗糖保鲜法:用高浓度糖处理切花,可使切花吸水增加,防止蛋白质分解,而使老化延迟。

阿斯匹林保鲜:用250毫升水溶以一片阿斯匹林,可延长鲜花寿命。

油用牡丹的价值|油用牡丹的种植技术

牡丹全身都是宝,尤其是牡丹籽油的重要价值被卫生部认可后,油用牡丹生产才正式起步,现在说产业还为时尚早。正如前文所言,油用牡丹是铁杆庄稼,一旦种植,几十年不换茬,所以选择良种的思路不能动摇。当前,油用牡丹种苗价格在高位运行,前期介入的企业目前多以销售种苗获利来支撑发展,靠生产牡丹籽油获利目前还不现实。专家提醒,大家在种植油用牡丹之前,有几个问题一定要想清楚。

一要考虑投入产出比能否撑得住。油用牡丹是高投入、长周期的项目,前期风险务必充分考虑,三五年内只投入没产出,你的资金链能撑得住吗?一般来讲,地租每亩800元以上的地区原则上不适合大规模自有种植,因为单纯油用牡丹花色单一、花期短(只有15天左右),投入产出周期要4年,如果种植技术不过硬,周期还要长。当然,大城市近郊配合生态农业或休闲景观另当别论。

二要考察项目所在地是否有配套资源可借用。菏泽是全世界最大的牡丹种植基地,牡丹年产值不过3亿元,而洛阳牡丹仅观赏旅游一项,年产值就高达10亿元,虽然其种植面积远没有菏泽多,但有九朝古都的文化背景,有少林寺、龙门石窟等旅游资源可依托整合,由此形成洛阳牡丹独一无二的特色。你选择油用牡丹,能做出自己的特色,自己的品牌吗?没有特色,未来市场怎么办?

三要调研种植油用牡丹是否符合当地的产业方向。油用牡丹作为木本油料,涉及退耕还林、荒山绿化、水土涵养、新农业转型、林下经济、药材、林业合作社等多重政策性项目,在不同的地区有不同的扶持政策。种植油用牡丹前要了解当地的产业方向,省、市、县逐层调研,摸清各级政府的涉林涉农产业政策,让你的油用牡丹项目纳入政府规划,既能减轻资金压力,还可帮当地政府完成既定的产业发展,实现双赢。

四要确保技术到位,保障产量。发展油用牡丹的首要环节是种植管理,要确保种下的是良种壮苗,同时加强种植管理,提高苗木成活率。国家林业局牡丹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张延龙说,尽管牡丹抗性强,当花栽和当药栽的时候基本不用打药,即使得了病到秋天加强修剪就可以了,但如果作为油料作物大面积种植,就需要加强对病害的预防,否则会影响产量和品质。

五要考虑油用牡丹种下去后的变现途径。当前,很多牡丹籽油的生产还处于小作坊加工阶段,菏泽市一家万吨牡丹籽油自动化生产线由于原料不足至今未能投产,市场上牡丹籽油的品牌鱼龙混杂。一个企业如果掌握了牡丹深加工核心技术,能打造高附加值的产品,创造自己的独有品牌,那加入油用牡丹行业就有了生存、盈利和壮大的基础。

插花技艺中插花的配置方法

花在家居中占有美化的作用。可以没有,但是家居缺会空洞,无任何生气。现代家庭生活中,花占有越来越大的地位了,家庭插花也是方兴未艾。下面帮您介绍一下插花的配置方法。

1、上轻下重:花苞在上,盛花在下;浅色在上,深色在下,先后有序,浑然天成。

2、上散下聚:花朵枝叶,下部繁盛,根茎牢固;上部疏散,千姿百态。

3、高低错落:花朵的位置要前后高低错开,切忌插在同一横线或直线上。

4、疏密有致:花和叶忌等距离安排,而应有疏有密,富于节奏感。

5、俯仰呼应:要确立中心,周围的花朵枝叶围绕中心互相呼应,既突出主题又不乏均衡感。

6、虚实结合:花为实、叶为虚,有花无叶欠陪衬,有叶无花缺实体。即所谓红花尚须绿叶扶。

7、动静相宜:既要有静态的对称,又要有动态的错落。

8、亦庄亦谐:既要有古典的端庄、均衡,又要通过选材、构图的变化,营造出独特的艺术意境。

掌握以上六法,能使插花造型既有韵律又稳定,在动势中取得平衡,在装饰中取得自然。

除了掌握六法外,还要注意插花艺术的配置原则:

韵律变化原则 就是运用不同花卉种类、色彩、花型、花朵大小、高低、开放程度的差异,以及枝曲横斜的变化来增加 作品画面的韵律,同时要使这些变化符合客观规律和艺术构图要求,达到预期效果。

展现个性的家庭插花

说起插花,大多数消费者总觉得是件很艺术的事情,轻易不敢尝试。即使在花店里看到了美丽的鲜花,也只是欣赏一下,而少于购买。其实,装饰家庭居室的插花,可以很随意、很简单,不仅美化了家居,丰富了生活情趣,还能展现主人的个性。秋冬季节,百合、剑兰、郁金香、鸢尾等鲜花都可以选来点缀家居。

家庭插花具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很强的个性,随着空间的变化呈现出不同的装饰效果。客厅的桌花、茶几的插花注重的是欢快、明朗的感觉,书房里花则着意于小巧玲珑、雅致安静,卧室的插花,则以温馨、愉悦为佳,而其他地方,如钢琴或冰箱上,装饰性和趣味性比较强。

百合因花型丰满硕大、色彩淡雅恬淡而深得人们的喜爱,成为市场上的畅销花之一。准备一个敞口的玻璃花瓶,放入一大束百合,再点缀些修长宽大的绿色叶材,让百合花自然散开,形成花冠状,衬托在绿色叶片中,清爽而典雅。这样的一瓶花放置于客厅的沙发拐角处,让人颇有眼前一亮的感觉。若是家中有一个圆形浅钵状的容器,钵中放入些清水,水中亦可点缀些小饰物,然后找来一些枝杈,随意搭在容器上面,将百合花枝透过枝杈的间隙,插入水中。这样一个清新雅致的插花,不需花费多少时间,但制作的过程充满了乐趣,而且,可以表现主人别致的创意。摆放在茶几上,可以细细地回味欣赏。

其实,家中有很多细节的地方最容易被忽略,而主人的个性和生活态度往往在细节上被体现得淋漓尽致。选择细长小口的玻璃或陶瓷花瓶,插上一支精心修饰过的百合,用细长的绿色叶材做衬托,将其放置在冰箱或钢琴上,体现出主人简约淡雅的个性。或者,用几何型敞口浅底的玻璃容器盛水,放上几朵怒放的百合花,精致典雅的生活情调悠然而现,若是水中游动着一两条小金鱼,更可增加生活的情趣。

插花可以体现性格,例如用修长的敞口玻璃花器与美丽的龙柳配以饱满的百合,刚性的材质衬托柔美的花蕾,展现的是主人冷静、内敛的性格。其实,无论怎样,创意的灵感来源于对生活的发现。在家动手实现自己的构思并融进个性化的内容,也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牡丹花叶晒干能当茶喝吗?

牡丹花叶晒干不能当茶喝。牡丹是毛茛科、芍药属植物,其变种较多。例如"牡丹皮"药材基原:为芍药科植物牡丹的根皮。"臭牡丹"药材基原:为双子叶植物药马鞭草科植物臭牡丹的根。"锈叶野牡丹"药材基原:为野牡丹科植物褐鳞木的叶。故不能随意把牡丹的花叶当茶叶喝。

[分类]:牡丹的种类非常繁多,仅按花型就可分为:"系、类、组,型"四级。四个系,即牡丹系、紫斑牡丹系、黄牡丹系和紫牡丹系。二个类,即单花类和台阁花类。二个组,即千层组和楼子组。组以下根据花的形状分为若干型,如单瓣型、荷花型、托桂型、皇冠型等。按花色可分:白、黄、粉、红、紫、墨紫(黑)、雪青、绿和复色等。

[生长环境]:牡丹原产于中国西部秦岭和大巴山一带山区,汉中是中国最早人工栽培牡丹的地方。牡丹为落叶亚灌木。喜凉恶热,宜燥惧湿,可耐-30℃的低温,在年平均相对湿度45%左右的地区可正常生长。喜阴,亦少不耐阳。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中性土壤或砂土壤,忌粘重土壤或低温处栽植。花期4~5月。多采用嫁接方法进行栽培,因为与芍药同属芍药属,又多选用芍药作为砧木。

[相关古诗词]:

惜牡丹

——白居易(唐)

惆怅阶前红牡丹, 晚来只有两枝残。

明朝风起应吹尽, 夜惜衰红把火看。

牡丹花礼服历史哪个年代最盛行

牡丹花礼服历史哪个年代最盛行

中国服饰的历史源远流长,从原始社会、商周、春秋战国、秦汉、魏晋南北朝、隋唐、宋辽夏金元、明清,到近现代,都以鲜明特色为世界所瞩目。

(公元前21世纪之前) 关于衣服的发明,战国时人撰写的《吕氏春秋》、

中国服饰史

秦汉

(公元前221~公元220) 秦统一中国后,进行了许多重大的改革。汉代政权巩固,经济发展,中国封建社会达到成熟期。出土文物反映,这一时期的衣料又较春秋战国时期丰富,深衣也得到了新的发展。特别在汉代,随着舆服制度的建立,服饰的官阶等级区别也更加严格。

中国服饰史

锦绣衣料  秦汉服装面料仍重锦绣。绣纹多有山云鸟兽或藤蔓植物花样,织锦有各种复杂的几何菱纹,以及织有文字的“登高明望四海”、“延年益寿”等通幅花纹。此外,绘花和印花织物、朱砂着色织物、超级细薄织物,在河北满城汉墓、长沙马王堆汉墓、广州南越王墓等处都有实物出土,不仅种类多、式样齐,纺织技术也达到很高水平。汉代法律规定,农民只许穿本色麻布衣,西汉后期允许服用青、绿色。但由于商业发展,许多禁令早为商人打破,帝王穿用的精美锦绣,商人却用来被饰墙壁。《汉书》提到,被买卖的奴婢也穿镶花边的丝履,满头金珠花钗,这与椎髻、穿短衣裤的农民,形成鲜明对照。

西汉建元三年(公元前138)、元狩四年(公元前119),张骞奉命两次出使西域,开辟了中国与西方各国的陆路通道,成千上万匹丝绸源源外运,历魏晋隋唐,迄未中断,史称“丝绸之路”。于是,中华服饰文化传往世界。

(581~907)  隋唐时期,中国由分裂而统一,由战乱而稳定,经济文化繁荣,服饰的发展无论衣料还是衣式,都呈现出一派空前灿烂的景象。

丝绸工艺  隋唐社会中上层和殷实之家做衣服多用丝绸,并经多种工艺处理。①彩锦,是五色俱备织成种种花纹的丝绸。最常见的是成都小团窠锦,常用作半臂和衣领边缘服饰。②特种宫锦,花纹有对雉、斗羊、翔凤、游鳞之状,章彩华丽。有彩绫,或本色花或两色花,用于官服,有鸾衔长绶、雁衔威仪、俊鹘衔花等名目;此外还有孔雀罗、樗蒲绫、镜花绫和织造精美的辽绫等。③刺绣,有五色彩绣和金银线绣。另外还有堆绫、贴绢法,温庭筠词“新贴绣罗襦,双双金鹧鸪”即指此法。④泥金银绘画,即用金粉、银粉画在衣裙材料上。舞女衣裙用绣画加工较多。⑤印染花纹,分多色套染和单色染。简单花纹有“鱼子缬”,只作方框形小点子,或作梅花、柿蒂、方胜、网格花纹,多属撮晕绞缬(扎染)类,相当费工。大花五彩多层蜡染、板印,色彩绚丽烂漫,亦称夹缬或撮晕锦,多对薄质纱罗加工,争奇斗胜,使衣着、披帛式样不断翻新。相对贫困的平民百姓虽然也可以用普通的素色丝绸,但麻布类织物仍然是他们主要的衣服材料。

男子冠服  隋唐时期男子冠服特点主要是上层人物穿长袍,官员戴幞头,百姓着短衫。直到五代,变化不大。

随着国家的统一,隋唐朝廷都曾参照前朝旧制,改革舆服制度,规定天子、百官的官服用颜色来区分等级,用花纹表示官阶。隋代朝服尚赤,戎服尚黄,常服杂色。唐代以柘黄色为最高贵,红紫、蓝绿、黑褐等而下之,白色则没有地位。男子官服,一般是头戴乌纱幞头;身穿圆领窄袖袍衫,衣长在膝下踝上,齐膝处设一道界线,称为横襕,略存深衣旧迹;腰系红鞓带,足登乌皮六合靴。从皇帝到官吏,样式几乎相同,差别只在于材料、颜色和皮带头的装饰。无官的地主阶级隐士、野老,则喜穿高领宽缘的直裰,表示承袭儒者宽袍大袖的深衣古制。普通百姓只能穿开衩到腰际的齐膝短衫和裤,不许用鲜明色彩。差役仆夫多带尖锥帽,穿麻练鞋,做事行路还须把衣角撩起扎在腰间。脚上只限穿编结的线鞋或草鞋。

幞头之制出于北齐,隋唐之初逐步定型。这是一种用黑色纱罗做的软胎帽(一度用木胎),裹在发髻的后部,稍稍突起并微微前倾;帽带两条系于帽顶前部,两条垂于颈后,或长或短,式样有三五种,初尚平头小样,而后渐高。唐开元年间玄宗赐臣下“内样巾长脚罗幞头”,可知长脚式先出宫中,后垂的两条带子或下垂或上举,或斜耸一旁或交叉在后,带形初如梭子,继为腰圆式,中施丝弦为骨。到五代时这两条带子平直分向两边,“软脚”变成了“硬翅”,终于形成宋代的展翅漆纱幞头,俗称乌纱帽。

女装  隋唐女装富有时装性,往往由争奇的宫廷妇女服装发展到民间,被纷纷效尤,又往往受西北民族影响而别具一格。

隋唐时期最时兴的女子衣着是襦裙,即短上衣加长裙,裙腰以绸带高系,几乎及腋下。这种始于汉代的套装,在魏晋时期裙腰日高,上衣日短,衣袖日窄;后来又走向另一极端,衣袖加阔到二三尺。隋统一后,上襦又时兴小袖,影响所及,贵族妇女内穿大袖衣,外面再披一件小袖衣,名披袄子。讲究的用金缕蹙绣,听任小袖下垂以为美,竟成一时风尚。唐代长期穿用小袖短襦和曳地长裙,但盛唐以后,贵族妇女衣着又转向阔大拖沓,衣袖竟大过4尺,长裙拖地4~5寸,不得不用法令加以限制。一般妇女穿青碧缬(印花或染花织物),着平头小花草履。

隋唐女子好打扮。从宫廷传开的“半臂”,有对襟、套头、翻领或无领式样,袖长齐肘,身长及腰,以小带子当胸结住。因领口宽大,穿时袒露上胸。半臂历久不衰,后来男子也有穿着的。当时还流行长巾子,系用银花或金银粉绘花的薄纱罗制作,一端固定在半臂的胸带上,再披搭肩上,旋绕于手臂间,名曰披帛。

唐代妇女的发饰多种多样,各有专名。早期高耸轻俊,后期流行用假发做义髻,便显得蓬松。女鞋一般是花鞋,有平头、高头之分,多用锦绣织物、彩帛、皮革做成。线鞋则用彩线或麻线编结而成。鞋的名目有彩帛缦成履、吴越高头草履、重台履、金薄重台履,官服中则有高墙履等。

唐人善于融合西北少数民族和天竺、波斯等外来文化,这在妇女服装上有明显的反映。唐贞观至开元年间(627~741)十分流行胡服新装,戴金锦浑脱帽,着翻领小袖齐膝长袄或男式圆领衫子,穿条纹间道锦小口裤,腰系金花装饰的钿缕带,足登软底透空紧靿靴;部分发髻上耸如俊鹘展翅,脸上无例外地用黄色星点点额,颊边画二月牙,或在嘴角酒窝间加两小点胭脂。待到元和年间(806~820),更发展到蛮鬟椎髻,乌膏注唇,赭黄涂脸,眉作细细八字低颦。五代后期还讲究浓眉上翘的倒晕蛾翅眉,头上满插用金、银、玉、象牙或玳瑁制成的小梳。

唐初,妇女沿袭北齐、隋代旧习,骑马出行必用一种大纱帽隐蔽全身,叫作幂?,后来发展成帷帽,帽形如斗笠,周围垂网帘至颈,或空出前部,靓妆露面(图9)。至今中国南方农村妇女仍有类似的遮阳帽。盛唐以后,帷帽废除,但都市妇女还有将部分纱罗贴在前额作为装饰的,名为透额罗。

宋辽夏金元

(960~1368)  宋代基本保留了汉民族服饰的风格,辽、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饰则分别具有契丹、党项、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点。由于长期争战,客观上促进了各民族服饰的再度交流与融合。

宋代服饰  宋代政权建立后,博士聂崇义于建隆二年(961)上《三礼图》(图10 ),奏请重新制订了服制。此后100多年间,又几度加以完善,且对民间多有禁例,“衣服递有等级,不敢略相陵躐”。然而由于宋代政治、经济等因素影响,“衣服之章,上下混淆”,南宋时已不可遏制。社会上层衣服算是符合常规的,大致有官服、便服、遗老服等三式。

宋初统一南方过程中,从长江流域的后蜀、南唐、吴越得到锦绣彩帛达几百万匹。为示威天下,赵匡胤把2万多人的仪仗队用织绣印染的各种丝绸装扮起来,名作“绣衣卤簿”,还绘有图卷,保留下许多宋代官服制度的重要资料。宋代官服面料以罗为主,江浙地区每年上贡花、素罗即达数十万匹;高级丝织物还有紧丝、透背、隔织、绫、锦、绮、縠、缬、绢等。政府又因五代旧制,每年照例要赠送亲贵大臣锦缎袍料,分七等不同花色。官服服色沿袭唐制,三品以上服紫,五品以上服朱,七品以上服绿,九品以上服青。官服服式大致近于晚唐的大袖长袍,但首服(冠帽等)已是平翅乌纱帽,名直脚幞头,君臣通服,成为定制。差吏男仆则按规定戴两翅向后上方弯曲的曲翅幞头。宋代官服又沿袭唐代章服的佩鱼制度,有资格穿紫、绯色公服的官员都须在腰间佩挂“鱼袋”,袋内装有金、银、铜制成的鱼,以区别官品。“方心曲领”也是朝服的特征,即朝服项间套上圆下方的饰物。

宋代官员公服、制服之外的日常便服,主要是小袖圆领衫和帽带下垂的软翅幞头,依然唐式,脚下却改着更便于平时起居的便鞋。

宋代遗老的代表性服饰为合领(交领)大袖的宽身袍衫、东坡巾。袍用深色材料缘边,以存古风。东坡巾为方筒状高巾子,相传为大文学家苏东坡创制,实为古代幅巾的复兴;明代的老年士绅还常戴用。

劳动人民的衣着变得更短,原因是生产虽有发展,生活却益加贫困。农民和渔夫因而开始被称作"短衣汉子"。

宋代服制的兴废,多与时装的流行有关。从《清明上河图》看,上层人物多穿齐整的袍衫,长可掩足;平民大众则捋袖敞襟、系带裹腿,以便活动。许多服饰在款式,色彩及图案上反映着宋人的崇尚。女装不同于唐风而讲究瘦长,以显苗条;新式的旋袄、胡服等,新颖、大方、素雅。除官员的公服以外,民间一般服装更多地使用复杂而调和的色彩。一般贵族和官僚妇女,衣着虽不及唐时华丽,却配色大胆,已打破唐代以青、碧、红、蓝为主色的习惯;由于清明扫墓必穿白色衣裙,又流行“孝装”,以一身缟素为美。当时衣帽材料始用缬帛(印花丝绸)、销金(加入金线编织的丝织品),花纹突破了唐代对称图案,生色折枝花尤为时尚。这些服饰新风格,常常一面被百官服、命妇服引用,又一面对庶人服、商贾服禁用。南宋末年,表明社会进步的时装被称为“奇巾异服”,却又不断斗美夸丽。

宋时装大体有两类:①传统服装的继承和发展。以旋袄最有代表性,流行也最广泛。其款式与唐代齐膝短大衣式的胡服新装相近。其特色:一是直领,镶一道花边叫“领抹”,多用捻金线彩绣四季翻新花样,谓之“一年景”,绣作者皆出诸寺师姑之手,且设有专市占定东京大相国寺两廊交易;二是对襟,无纽常敞(故又称不对襟),任其露出腰腹围(尚鹅黄色,称腰上黄);三是小袖,袖口及腕缩紧,不同于背子(背心)或半臂(半袖)。②周邻少数民族服饰的吸收。以钓墩最有代表性。它是女子的袜裤,没有裤腰,两腿分离,与毡笠、弯头双色鞋及服装间色,都属当时契丹、女真风俗,士庶仿效,无法禁绝。朱熹曾为之感慨:“今世之服,大抵皆胡服”,可见流行之广而盛。

宋代民间首服也有种种流行。男子流行幞头、幅巾,女子则流行花冠和盖头。妇女发式和花冠,是当时对美追求的重点,最能表现宋代装束的变化。唐及五代的女子花冠已日趋危巧,宋代花冠再加发展变化,通常以花鸟状簪钗梳篦插于发髻之上,无奇不有。简单的,头发做成玉兰花苞式;复杂的,有飞鬟危巧的尖新式、如鸟张翼式,甚至重叠堆砌如一花塔。后一种大概是仿照当时特种牡丹花“重楼子”,用罗帛制作加于高髻之上,后来竟高过3尺,所用角梳也大过1尺2寸。高髻险装风气日盛,不得不用法律限制尺寸,但上行下效,禁令也无济于事,必待新花样出现成风,才能转移先前的爱好。至于后妃公主的凤冠,讲究用金翠珠玉作种种花样,有的用掐丝法表现一大群仙女随西王母赴蟠桃宴故事,名“王母队”,等于把一台乐舞模型安放在头顶,后面还附有两个翘膀,下垂肩际,这种帽子叫等肩冠。还有盖头,是士大夫女眷出门必带之物,以巾蒙首,称幂首巾,南宋尤盛,因朱熹提倡,后人称“文公兜”;婚礼用销金盖头。

辽、西夏、金服饰  辽、西夏、金分别为中国古代契丹、党项、女真民族建立的政权,其服饰反映了在与汉民族进行长期文化交流中,各自发扬民族传统的发展轨迹。

党项族妇女多着翻领胡服,领间刺绣精美。契丹、女真族一般穿窄袖圆领齐膝外衣,足下着长统靴,宜于马上作战射猎;妇女穿窄袖交领袍衫,长齐足背,都是左衽,正与汉人相反,所习惯穿用的钓墩传到内地曾广为流行。此外,黑龙江阿城金代贵族墓出土的男女服装中,还有一种前面连腰、后面敞开的分裆裤,裤口还附有可套于脚心的环带(制式恰如现今的健美裤),前腰高及胸部、上有肩带,后附背带3对,可以结束在胸前,形制与江陵马山战国楚墓出土的绵袴非常相似,也许还与《汉书》提到的多带“穷袴”有关联。

当时北方民族男子发式一般髡发,即剃去顶发,余发散披或结辫下垂耳旁。有身份或交纳大量驼马财物的,才许可拢发裹巾,巾式类似唐代幞头。

辽金政权考虑到与汉族杂处共存的现实,都曾经设“南官”制度,以汉族治境内汉人,对汉族官员采用唐宋官服旧制。辽代以丝绸官服上山水鸟兽刺绣纹样区分官品,影响到明清官服的等级标识。金代则以官服上花朵纹样大小定尊卑,品级最低的用无纹或小菱纹的芝麻罗,“芝麻官”俗语即由此而来。契丹、女真男服因便于行动,也为汉人采用。如《中兴四将图》画像中抗金名将岳飞、韩世忠身边家将的便服,已与金人男服无大区别。

元代服饰  元代于延祐元年(1314)参酌古今蒙汉服制,对上下官民服色等作了统一规定。汉官服式仍多为唐式圆领衣和幞头。蒙古族官员则穿合领衣,戴四方瓦楞帽;中下层为便于马上驰骋,最时兴腰间多褶的辫线袄子(圆领紧袖袍,宽下摆、折褶、有辫线围腰)、戴笠子帽。

元代长衣通名为袍,其式样在北方男女区别并不大,但材料精粗贵贱,却差别悬殊。高级大官服多采用鲜明红彩织金锦,且沿袭金制从花朵大小定品级高低,下级办事人只许用檀褐色罗绢。平民一般禁止用龙凤纹样和金、彩,只许用暗色纻丝。至元二十二年还令“凡乐人、娼妓、卖酒的、当差的,不许穿好颜色衣”。由于禁令限制,反而促使劳动人民因地取材创造了种种不同的褐色,多达四五十种名目,后来还影响到帝王衣着破例采用褐色。

发式,汉族男性变化不多,北方的汉族女性较前简化。蒙古族男性则把顶发从额前垂下一小绺或留作桃形,余发编成大环或麻花状,垂在耳边,帝王也不例外;女性多挽发髻,贵族加戴姑姑冠(罟罟冠),高到二三尺(图11)。帝王尤喜爱各式帽,俱用精美珍贵材料做成,缀珠玉以示尊贵。

元代纺织物有纳石矢金锦、浑金搭子、金段子、兜罗锦、三棱罗、大绫、小绫、南绢、北绢、木锦布、番锦布……种种名目。元代每年举行10余次大朝会,届时万千官员穿同一颜色、式样并加饰纳石矢金锦珠宝的高级礼服,称作质孙服,糜费为历朝少有。这种服式到明代却被用作差役服装。前一代的华服变成后一代的贱服,历史上并不罕见,是改朝换代影响服饰变化的一种必然现象。元代的服装制度与辽金相似。

元代是由蒙古人统治,所以元代的服饰也比较特别。蒙古人多把额上的头发弄成一小绺,像个桃子,其他的就编成两条辫子,再绕成两个大环垂在耳朵后面,头上戴笠子帽。元代人的衣服主要是「质孙服」是较短的长袍,比较紧、比较窄,在腰部有很多衣褶,这种衣服很方便上马下马。

元代的贵族妇女,常戴着一顶高高长长,看起来很奇怪的帽子,这种帽子叫做「罟罟冠」。她们穿的袍子,宽大而且长,走起路来很不方便,常常要两个婢女在后面帮她们拉着袍角,一般的平民妇女,多是穿黑色的袍子。

明清

(1368~1911)  明清两代的服饰面貌有较大差异。明代以汉族传统服装为主体,清代则以满族服装为大流。而两代上下层社会的服饰均有明显等级。

明代服饰  明代政权建立后,曾力图消除元代蒙古族服制对汉族的影响,“悉命复衣冠如唐制”,但当务之急是安定社会、发展生产,未能真正贯彻。至洪武二十六年(1393)才确定了许多主要服饰。由于明代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推广植棉,棉布得到普及,普通百姓的衣着也得到了改善。

上层社会的官服是权力的象征,历来受到统治阶级的重视。自唐宋以降,龙袍和黄色就为王室所专用。百官公服自南北朝以来紫色为贵。明朝因皇帝姓朱,遂以朱为正色,又因《论语》有“恶紫之夺朱也”,紫色自官服中废除不用;样式近似唐代圆领服而尺寸宽大,盘领右衽,两侧各多出一块,称“襬”(摆);衣料多用纻丝或纱、罗、绢,但颜色、花纹有别。最有特色的是用“补子”表示品级。补子是一块约40~50cm见方的绸料,织绣上不同纹样,再缝缀到官服上,胸背各一。文官的补子用鸟,武官用走兽,各分九等(图12)。平常穿的圆领袍衫则凭衣服长短和袖子大小区分身份,长大者为尊。

明代官员的主要首服沿袭宋元幞头而稍有不同。皇帝戴乌纱折上巾,帽翅自后部向上竖起。官员朝服戴展翅漆纱幞头,帽翅长达1尺2寸;常服戴乌纱帽。入冬以后,皇帝还赐给百官毛皮暖耳,很象后世的耳套,平民不准使用;同时有披肩、围脖等御寒用品。受到诰封的官员妻、母,也有以纹、饰区别等级的红色大袖礼服和各式霞帔。此外,上层妇女中已着用高跟鞋,并有里高底、外高底之分。

明代普通百姓的服装或长、或短,或衫、或裙,基本上承袭了旧传统,且品种十分丰富。当时出现一种长身背心,状似士兵的罩甲,故名马甲,在青年妇女中尤为流行(图13)。服饰用色方面,平民妻女只能衣紫、绿、桃红等色,不得用大红、鸦青、黄等色,以免与官服正色相混;劳动大众只许用褐色。一般人的帽,除唐宋以来旧样依然流行外,朱元璋又亲自制订两种,颁行全国,士庶通用。一种是方桶状黑漆纱帽,称四方平定巾;一种是由六片合成的半球形小帽,称六合一统帽,取意四海升平、天下归一。后者留传下来,俗称瓜皮帽,系用黑色绒、缎等制成。

清代服饰  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发易服,按满族习俗统一男子服饰。顺治九年(1652),钦定《服色肩舆条例》颁行,从此废除了浓厚汉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发挽髻,着宽松衣,穿长统袜、浅面鞋;清时则剃发留辫,辫垂脑后,穿瘦削的马蹄袖箭衣、紧袜、深统靴。但官民服饰依律泾渭分明。

清代官服主要品种为长袍马褂。马褂为加于袍的外褂,因起源于骑马短衣而得名,特点是前后开衩、当胸钉石青补子一方(亲王、郡王用圆补)。补子的鸟兽纹样和等级顺序与明朝大同小异。清代官帽与前朝绝然不同,凡军士、差役以上军政人员都戴似斗笠而小的纬帽,按冬夏季节有暖帽、凉帽之分,还视品级高低安上不同颜色、质料的“顶子”,帽后拖一束孔雀翎。翎称花翎,高级的翎上有“眼”(羽毛上的圆斑),并有单眼、双眼、三眼之别,眼多者为贵,只有亲王或功勋卓著的大臣才被赏戴。皇帝有时还赏穿黄马褂,以示特别恩宠。影响所及,其他颜色的马褂遂在官员士绅中逐渐流行,成为一般的礼服(图14)。四、五品以上官员还项挂朝珠,用各种贵重珠宝、香木制成,构成清代官服的又一特点。

丝纺绣染及各种手工专业的进步,为清代服饰品种的丰富创造了条件,形成了炫耀财势的繁琐装饰重于艺术表现的特点。按规定,绫罗绸缎此时已不再是官僚富户的专用品。

清代一般男子服饰有所谓京样高领长衫,腰身、袖管窄小,外套短褂、坎肩(背心),头戴瓜皮小帽,手持“京八寸”小烟管,腰带上挂满刺绣精美的荷包、扇袋、香囊等饰物,可算是时髦打扮,北京一带尤盛。很多地主、商人就如此装束。

清代女装,汉、满族发展情况不一。汉族妇女在康熙、雍正时期(1662~1735)还保留明代款式,时兴小袖衣和长裙;乾隆以后,衣服渐肥渐短,袖口日宽或达1尺多,再加云肩,花样翻新无可底止;到晚清时,都市妇女已去裙着裤,衣上镶花边、滚牙子,多至十几道,有“七姐妹”、“十三太保”、“十八镶绲”诸名,一衣之贵大都花在这上面。满族妇女着“旗装”(图15),梳旗髻(俗称两把头),穿“花盆底”旗鞋。至于后世流传的所谓旗袍,长期主要用于宫廷和王室。清代后期,旗袍也为汉族中的贵妇所仿用。

近现代

(1912年以来) 辛亥革命结束了两千年的封建君主专制,中华民族的服饰进入了新时代。

在此之前,改良主义者康有为于1894年、外交大臣伍廷芳于宣统初年,曾上书改革服制和服式;中国留学生也剪去辫子,改穿西装。1912年,民国政府首先颁行《剪辫通令》,随后参照西洋诸国服饰制度发布《服制条例》;20年代末,政府又颁《服制条例》,主要规定男女礼服和公务人员制服。随着中外交流的加强,五彩纷呈的服装终于冲垮了衣冠等级制度。传统的袍、衫、袄、裤、裙越来越多地接受西方服饰影响,并被许多新品种新款式取而代之。①男装:民国初年出现西装革履与长袍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着中西装都戴礼帽,被认为是最庄重的服饰。20年代前后出现中山装、逐渐在城市普及。广大农村一直沿用传统的袄裤,头戴毡帽或斗笠,脚着自家缝纳的布鞋。②女装:辛亥革命带来了多样化,一身袄裤之外,又多穿用袄裙套装。20年代以来,妇女喜爱旗袍,旗袍逐渐成为时装而不衰。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百废待举,人民致力国家建设,服饰崇向简朴实用。50~70年代,中山装渐成男子主体服装,此外流行过军便装,人民装;女装受苏联影响,连衣裙风靡城市,此外还流行过列宁装等。但在农村,上衣下裤一直是大多数农民的传统装束。1978年后,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体现时代精神、具有中华民族特色的服饰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面貌簇新。

清朝的时候有哪些旗头上面的装饰是本来就有的就直接戴在头上的。

钿子分凤钿、满钿、半钿三种。其制以黑绒及缎条制成内胎,以银丝或铜丝之外,缀点翠,或穿珠之饰。”一般妇女多用铜丝或铁丝做成“头发撑子”,钿子有凤钿、满钿、半钿三种。钿子前如凤冠,后加覆箕,上穹下广;将头发分两缕缠绕其上,再插上扁子、簪子、花等饰物

簪子是满族妇女梳各种发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通常满族妇女喜欢在发髻上插饰金、银、珠玉、玛瑙、珊瑚等名贵材料制成的大挖耳子簪、小挖耳子簪、珠花簪、压鬓簪、凤头簪、龙头簪等。簪子的种类虽然繁多,但在选择时还要根据每个人的条件和身份来定。比如人关前,努尔哈赤的福晋和诸贝勒的福晋、格格们,使用制作发饰的最好材料首选为东珠。两百年后渐渐被南珠,即合浦之珠所取代。

与珍珠相提并论的还有金、玉等为上乘材料,另外镀金、银或铜制,也有宝石翡翠、珊瑚象牙等等,做成各种簪环首饰,装饰在发髻之上,这若是同进关以后相比,就显得简单得多了。进关以后,由於受到汉族妇女头饰的影响,满族妇女,特别是宫廷贵妇的簪环首饰,就越发的讲究了。如乾隆十六年(1751年),乾隆皇帝为其母办六十大寿时,在恭进的寿礼中,仅各种簪子的名称就让人瞠目结舌,如事事如意簪、梅英采胜簪、景福长绵簪、日永琴书簪、日月升恒万寿簪、仁风普扇簪、万年吉庆簪、方壶集瑞边花(鬓花)、瑶池清供边花、西池献寿簪、万年嵩祝簪、天保磬宜簪、卿云拥福簪、绿雪含芳簪……等等。这些发簪无论在用料上,还是在制作上,无疑都是精益求精的上品。

从清代后妃遗留下来的簪饰来看,簪分两种类型。一是实用簪,多用於固定发髻和头型用的。另一类为装饰簪,多选择质地珍贵的材料,制成图案精美的簪头,专门用於发髻梳理后戴在明显的位置上。现故宫内珍藏的多幅宫廷写实画,都有后妃戴簪的描绘。从图上看,她们有的将簪戴在发髻正中,有的斜插在发髻的根部。后妃们头上戴满了珠宝首饰,发簪却是其中的佼佼者。因而清代后妃戴簪多用金翠珠宝为质地,制作工艺上亦十分讲究,往往是用一整块翡翠、珊瑚水晶或象牙制出簪头和针梃连为一体的簪最为珍贵。如北京故宫珍藏的白玉一笔寿字簪就是一块纯净的羊脂白玉制成的,簪梃即是寿字的最后一笔。用同一方法雕刻的翡翠盘肠簪、珊瑚蝙蝠簪都是簪饰中之佳作。此外还有金质的福在眼前管、喜鹊登梅簪、五蝠捧寿簪等以雕刻精细、玲珑剔透而受到瞩目。还有金质底上镶嵌各种珍珠宝石的头簪,多是簪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在一起的,但仍不失其富丽华贵之感。随著清代后妃发式逐步加宽加大,簪饰的形制也逐步朝两个极端发展,一种是簪头逐渐变小,如疙瘩针、耳挖勺、老鸦瓢等;另一种是簪饰越来越大,不仅适合满族妇女梳两把头覆盖面大的特点,还逐渐演变成头花、扁方等大首饰。

头簪作为首饰戴在头上,不仅起到美饰发髻的作用,簪头制成的寓意吉语还有托物寄情、表达心声意愿的美好追求。就清代后妃遗留下的簪饰来说,形式之多,花样之广是前代各个时期所不及的。曾在珍宝馆展出的一支畸形珠“童子报平安”簪,就是一件少有的珍品。簪头是一特大畸形珍珠,约五厘米长,看上去就像一顽童在作舞蹈状。在畸形珠左边饰一蓝宝石雕琢的宝瓶,瓶口插几枝细细的红珊瑚枝衬托著一个“安”字。顽童背后一柄金如意柄,将其与宝瓶连为一体,并将金累丝灵芝如意头露在顽童右侧。从顽童装饰看是个男孩。整个如意连在一起便称.之为“童子报平安”,或“童子如意平安”。封建社会的道德伦理讲究“三纲五常”,即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皇帝的妻妾当然是以皇帝为纲,要为皇室多生子嗣,要“多福多寿多子孙”,以使皇家血脉旺盛,帝王基业万古千秋地传承到永远,这只头簪的用意是不言而喻的。然而事实并非那麽称心如意,清代康熙帝三十五个儿子,长大成人的有二十四个,诸皇子争权夺势,使康熙帝不到古稀之年就撒手人寰。清朝晚期的同治、光绪两位皇帝,即有皇后又有妃子,却无子嗣,致使其母慈禧两度垂帘听政,统治了中国达半个世纪。

慈禧还爱美成癖,一生喜欢艳丽服饰,尤其偏爱红宝石、红珊瑚、翡翠等质地的牡丹簪、蝴蝶簪。咸丰十一年,奕泞病逝承德的避暑山庄。慈禧二十七岁便成了寡妇。按满族的风俗,妻子为丈夫要戴重孝,释服二十七个月。头上的簪子要戴不经雕饰的骨质的,或光素白银的。慈禧下旨令造办处赶打一批银制、灰白玉、沈香木等头簪。同治元年二月,这批素首饰陆续送到慈禧面前。慈禧每天勉强插戴,极不情愿。释服期满,这批首饰全部被打入冷宫。慈禧又戴上精湛华贵的艳丽头簪,直到老年此习不改。

后妃戴簪有季节性,冬春两季戴金簪,到立夏这天换下金簪戴玉簪。直到立冬又换上食簪。清晚期在慈禧身边当过女翻译的裕德龄女士回忆:1903年农历四月24日是立夏,“这一天每个人都得换下金簪戴玉簪”。就在这一尺,慈禧赐给裕德龄母亲、妹妹和她本人每人一支玉簪,“太后拣了支很美的给我母亲,说这支簪曾有三个皇后戴过,又拣了两支很美丽的给我们姐妹俩各一支,说这两支是一对,其中一支是东太后常戴的,一支是她自己年轻时戴的”。清末,后妃头簪子多都是祖宗传下来的遗物,宫中后妃都视若珍宝。慈禧讨她喜欢的人可以任意赏赐,毫无拘束。但对光绪帝却为一支玉簪而恨之入骨,至死都不予谅解。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将光绪囚禁瀛台。一日隆裕皇后去看光绪,光绪极为反感。他与隆裕虽是名义上的夫妻,但夫妻情分丝鼍没有。因此,光绪一见到隆裕就厌恶得连气都喘不均匀。隆裕的到来,光绪看也不想看,连说两次“跪安吧!”隆裕十分恼火,故意装作没听见。光绪见她不走,气得两手发抖,使足了劲想把她推出去,没想到用力过猛,碰到隆裕发髻上的玉簪。玉簪摔到地上立刻粉碎。这支玉簪是乾隆时的遗物,传到慈禧手裏,她又给了隆裕。降裕见状,立刻哭著把这件事告诉了慈禧。慈禧大怒,心中更加气恨光绪,从此派人严加看管光绪,送馊饭,送凉汤,对待光绪像对待罪人一样。政治分歧使慈禧和光绪关系如同陌路人,而一支玉簪成为他们母子亲情彻底决裂的导火索,光绪的英年早逝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在民间,一般来说是富家多用玉质银质,贫家则用骨质。普通人家嫁闺女,银簪子也是必不可少之物。因是陪送来的较为贵重物品,女人们都非常珍视,有的用一辈子也不丢不坏。可民间广泛使用的簪子绝大多数是骨质,所以人们总是习惯将其称之为“骨头簪子”。簪子一般长三四寸,更长些的也有,但很少。簪子头部尖细,尾部有一个圆疙瘩。头细易插入发髻,尾部的小疙瘩能使之牢固。还有一种扁簪子,两头粗,中间细,多是银、铜质。扁簪子的两面分反正,正面饰有花朵草叶及吉祥图案,反面是光的,整个形状略往裏弯。扁簪子具有十分明显的装饰意义,固定发上,闪闪发光。簪子是许多民族的妇女在修饰头发时所不可缺少的装饰品,它是妇女们固发、美发的有效用品,这是它几千年来盛用不衰的主要原因。

头花是簪发展而来的首饰。由花头和针梃两部分组成。由於满族妇女发式是由软翅头发展到两把头,进而成为架子头,最后产生大拉翅,头上的发式也越来越宽大.於是一种覆盖面较大的头饰——头花,便应运而生。头花大多由珍珠、宝石为原料,因此,需要一个稳定的依托,即在簪的基础上做了某些相应的改动。如在针梃的顶端焊一个十字形横托,并於十字横、竖交叉点做头花的主体。起装饰作用的花草枝叶、鸟兽虫蝶、吉字祥符等环抱四周,簇拥著主体。这样互相搭配既使构图的主次关系明显,又使以珍宝为原料的头花本身合理的分担了承受能力。满族妇女在梳头时,把大朵头花戴在两把头正中,称为头正,也有选用两朵相同颜色和造型的分插两把头的两端,俗称压发花,又称压鬓花。

满族妇女除了旗头、簪子外,还普遍喜欢在发髻上插饰花朵,将硕大的花朵戴在头上历来是满族的传统风俗。扑趾源在《热河日记》中记载了满族妇女“野花满鬓,老少无分”.“五旬以上”犹“满髻插花,金钏宝趟”。“即便年近七旬,甚至“颠发尽秃,光赭如匏”仍“寸髻北指,犹满插花朵”。在辽北地区,有些满族妇女甚至在发髻上插一个内装清水的小瓶,瓶内再插上数枝鲜花,生气盎然,反映了她们对美的强烈追求。清前期,国家正值上升时期,人们的生活消费在很大程度上还停留在传统模式上。满族妇女为了满足美的欲望,常将应时的鲜花戴在头上还有一种“金银花缕”。即用纸胎为表,有的似铜丝为质,装成各种各样的花朵,高不过二三寸,最大的也有将近一尺,并选用极精致的珠翠做装点。顺治初年,满族军营中的随军家属,常用这种金银花饰饰於发髻之上。随著清王朝政治的确立,国家政权日益巩固,满族妇女所插戴头花也随之擡高了身价。虽然鲜花遍地,但妇女们更喜欢珍宝质地的头花。这些女性们头上戴仡与其说是为了美饰,莫不如说是为了炫耀。

清晚期,国库困窘,国力日衰,人们生活自然受到影响,为了撙节开支,头花也由昔日的纯金变成镀金、包金,珠宝大花变成了绒花、绢花,甚至纸花、通草花,就连羽毛点翠的头花,都用茜草染色代替了。羽毛点翠首饰在我国流传久远,其工艺水平不断提高,发展到乾隆时代已达顶峰。它以色彩艳丽、富丽堂皇而著称但制作起来非常繁杂。据了解,先用金、银片按花形制成一个底托,再用金丝随图案花形的边缘焊起…圈凸起的槽。在中间凹下去的部分涂上适量胶水待用,用小剪子剪下翠鸟的羽毛,轻轻地用镊子把羽毛排列在涂了胶的底座上。翠鸟毛以翠蓝色和雪青色为上品,然而翠鸟娇小,羽毛柔细,制一朵头花需要许多翠鸟。因翠鸟毛光泽好颜色鲜亮,再配上金光闪闪的凸边,做成头花后戴在头上与其他首饰相比可以产生不同的效果。

现在北京故宫内珍藏的金属类首饰,以乾隆时期的居多。如红宝石串米珠头花、点翠嵌珍珠岁寒三友头花,蓝宝石蜻蜓头花、红珊瑚猫蝶头花、金累丝双友戏珠头花、金嵌花嵌珍珠宝石头花、点翠嵌宝石花果头花、金嵌米珠喜在眼前头花、点翠嵌珊瑚松石葫芦头花等等,都是以焊接底托工艺制成的。它即沿用历史传统技巧,又突出乾隆时期的特点,使虫禽的眼睛、触角、植物的须叶、枝权都用细细的铜丝烧成弹性很大的簧,轻轻一动,左右摇摆,形象活泼逼真,充满动感。还有一种金属焊接作底托与针梃,珠宝花用铜丝扎成一束的头花,也以灵活多变受到后妃们喜爱。它是以不同粗细的铜丝做成花枝、叶枝,再将宝石做成的花瓣、叶片末端的小孔串成花朵、花蕊、花叶、枝权等不同的单枝,然后再按照图形将各部位摆好,将单枝扎成一束,最后集中在一根较粗的铜丝上与针梃扎牢。这样的头花戴在头上效果甚佳,为女性增加了楚楚动人的娇态。此外,金属镶嵌头花,金累丝头花也都以形象逼真、做工精细而被前人喜爱,使后人赞叹。

满族妇女最偏爱的头花当属绒花,尤其是在女儿出嫁时,头上必须戴红色绒花,图火红吉利,据说汉语中的“绒花”,与满语中的“荣华”近音,因此,便有戴绒花即为荣华富贵之意。在满族妇女中,只要条件允许,不仅婚礼喜庆日时要戴绒花,而且一年四季都愿意头戴绒花,求谐音吉祥。尤其到应时节序戴应季绒花:立春日戴春幡,清明日戴柳枝,端阳日戴艾草,中秋日戴桂花,重阳日戴茱萸,立冬日戴葫芦阳生……。清宫后妃们的头花,还有大批的绒花、绢花、绫花流存於世,这些花色彩协调,晕色层次丰富,堪称“乱真”之花。据说唐代杨贵妃鬓角有一颗黑痣,常将大朵鲜花戴在鬓边用以掩饰。因鲜花容易枯萎,就令人研制鲜花颜色做绢花。此工艺不断发展,越制越精。清代遗留下来的绒、绢、绫、绸等质地的头花有白、粉、桃红三晕色的牡丹花,浅黄、中黄、深黄三色的菊花,白、藕、雪青三色的月季花及粉、白相间的梅花等等,历时百年不久,仍鲜艳悦人。

钗和簪的用途相似,都是女子盘髻必不可少的首饰。钗有双梃或三梃的,较之簪对於发髻的固定更为牢固-_-些。古老的钗与簪形式雷同,也是由钗头针梃自然连接…处。如汉代流行的玉燕钗就是其中的一例。相传汉武帝建造招灵阁时,有神女留下一支玉钗。武帝把玉钗赐给一位赵姓宠姬。几十年后,汉昭帝继承帝位,后宫女子时兴戴钗,苦於没有理想的式样,到处寻找。一次,宫女们看到这支玉钗无雕无饰,样子普通,就想把它毁了另做。但等第二天打开钗盒时,只见一支飞燕直奔天空。燕子起飞,尾巴呈叉形的美丽形象,使宫中女子深受启发,於是纷纷以飞燕为式制造头钗。燕子的尾巴插在发髻上十分适宜,因此取名为玉燕钗。随著头钗的广泛使用,各种质地、各种造型的头钗不断出现。最常见的是凤头钗,它的制作就由钗头与针梃两部分组合而成。现在北京的故宫尚存有清代后妃戴过的钗,大多分为两类,一类是钗头上装饰极美,一类是光素钗头无装饰。

人们习惯将无装饰的叫“插子”。插子的形式也很多,有圆头钗、尖头钗、扁头钗,其质地多为金、银、镀金光素的,还有铜、铁等普通妇女所常用的。插子只是起固定发髻的作用。在满族妇女诸多的头饰中,要有一个固定的起主要作用的中心,那个起固定中心作用的就是这种插子。还有一种叫做“银夹子”的钗,若合在一处的两个扁簪子。银夹子既重视其固定发型的实用价值,因其面有图案,又具有显示美观的审美价值,可算是较为理想的钗了。还有属於“荆钗布裙”一类的妇女,因其家境困窘,不甚讲究或讲究不上,只用粗铁丝自制成倒u形的插子,也有用一段直铁丝,磨尖一头,砸扁一头用作髻簪的。

在欣赏往日旗装的风采中,常常可以看到满族妇女头上又宽又长、似扇非扇、似冠非冠的头饰十分引人注目,它的名字叫扁方,俗称“旗头”。“旗头’’的另一个含义即指满族妇女常用的几种民族特徵显著并具有独特风韵的发型,如“两把头”、“水葫芦”、“燕尾”、“大拉翅”、“高把头”、“架子头”、“前刘海”、“盘头翅”等等的总称。扁方是满族妇女梳两把头时的主要首饰。在载涛、郓宝惠两人合写的《清末贵族之生活》一文中,曾讲道:“满族女子平时梳两把j头,式样简朴。皆以真发挽玉或翠之横‘扁方,之上。”横插於发髻之上的类似发冠一样的扁方长三十二至三十三点五厘米,宽四厘米左右,厚零点二至零点三厘米。呈尺形,一端半圆,另一端似卷轴。如一变相横簪,无论是梳两把头或是大拉翅,它都是起到连接真、假发髻之中“梁”的作用。扁方的作用类似古代男子束发时用的长簪,也许扁方就是由此而演变过来的。扁方的质地多为白玉、青玉,少数为金、银制品。

关於扁方这种满族妇女所特有的头饰,在清代小说《儿女英雄传》第二十回:“何玉凤毁装全孝道安龙媒持服报恩情”中,通过对安夫人头饰的描绘可以看到。文中说:“只见那太太……头上梳著短短的两把头儿,扎著大壮的猩红头把儿,别著一枝大如意头的扁方儿,一对三道线儿玉簪棒儿,一枝一丈青的小耳挖子,却不插在头顶上,倒掖在头把儿的后边,左边翠花上关著一路三根大宝石抱针钉儿,还戴著一枝方天戟,拴著八棵大东珠的大腰节坠角儿的小挑,右边一排三枝刮绫刷蜡的矗枝儿兰花儿”……。不管她这一头戴了多少个簪子,却反映出当时清朝中期以后,一般满族官宦人家妇女头饰的写照。

在清代的北方民间,扁方也有很小的。如遇丧事,妻子为丈夫戴孝,放下两把头,将头发集拢於头顶束起,分两把编成两个辫子,辫梢不系头绳,任头发松乱一头顶上插一个三寸或四寸长的白骨小扁方。如果儿媳为公婆戴孝,则要横插一个白银或白铜的小扁方。扁方一般用青素缎、青绒或青纱蒙裹而成,俗称“钿子”,佩戴时固定在发髻之上便可,上面还常绣有各种花纹图案,镶珠宝或插饰各种花朵、缀挂长长的缨穗。王室贵族妇女用的扁方从质地到样式制作都堪称精美绝伦,在扁方仅一尺长的窄面上,透雕出的花草虫鸟、瓜果文字、亭台楼阁等图案惟妙惟肖,栩栩如生。王妃贵妇们戴著扁方故意把两端的花纹露出,以引人注意。在扁方上缀挂的丝线缨穗,据说是与脚上穿的花盆底鞋遥相呼应,使之行动有节,增添女人端庄秀美的仪态。每逢喜庆吉日或接待贵客等满族妇女便要戴上扁方了。戴上这种宽长的扁方,限制了脖颈扭动,使之身体挺直,再加上长长的旗袍和高底旗鞋,使她们走起路来显得分外稳重、文雅。

勒子,俗称“包头”,北方人称其为“脑包”,是一条中间宽两头窄的长条带子,戴在额眉之间。原为江南和中原地区老年妇女冬季围头的御寒品,明清之际广为流传,贵妇用以装饰,贫女用以避寒。东北地区已婚的满族妇女使用的勒子使头发稍稍后仰,较江南妇女的平髻略有变化。其形质多用纱、罗、绸、缎等制成黑色长带,绕头一周。明嘉靖年间勒子尚宽,其后逐渐变窄,但制作异常精细。上绣各种吉祥花色图案,也有中间镶嵌珍珠、宝石做点缀的。清代妇女戴勒子,沿袭明代旧制。如清早期雍正十二妃图轴中,就有两位美人头戴勒子,从画面上看,有纱绸的,也有貂皮的,反映了不同季节戴不同式样与质地的勒子.如北方冬季寒风凛冽,勒子大多用貂皮制作,称为貂复额。明末清初,正是勒子盛行之时,无论宫廷贵妇还是民间女子都掀起遮眉勒热,由於贫富之别,勒子的质地,以及勒子上缀的饰物都有所差别。这种遮眉勒在北方比较实用,因此流行起来经久不衰。除勒子外,还有一种金约,类似勒子形制,但比勒子还要窄些。

流苏是满族妇女十分喜爱的首饰,其造型近似簪头,但在簪头的顶端垂下几排珠穗,随人行动,摇曳不停,与古代八大类首饰中的步摇极为相像。步摇首饰始见汉代,最初只流行於汉代宫廷与贵族女人头上。何为步摇?“步摇者,贯以黄金珠玉,由钗垂下,步则摇之之意。”步摇属於汉代礼制首饰,其形制与质地都是等级与身份的象徵。汉代以后,步摇才逐渐被民间百姓所见,才有机会在社会上广为流传。在贵族妇女中,还实行过一阵加於冠上的步摇冠。戴在头上较之步摇更富有富贵豪华之感。

在北京故宫举办的《中国文物精华展》中,曾展出过几件辽宁省出土的金树形步摇冠饰件,金树是冠状伞形,一根两枝树权分别展开了大小四十余件树枝小枝权,每一小枝权顶端各有一两个可以活动的小金环,环下各系一片金树叶,稍一触动枝摇叶摆,华美无比。它的出土使我们感到祖先的聪明才智和高超的创造力,同时也可以了解到封建帝王妃嫔生活之奢侈。史载,唐宋之后步摇形制变化多端,除金质外还出现了玉石、珊瑚、琉璃、琥珀、松石、晶石等珍贵材料制作的步摇。明代四大名画家之一唐寅在《招仙曲》一诗中写道:“郁金步摇银约指,明月垂璫交龙椅”。由此可知明代步摇用“郁金”,这也许是用金属与珠宝镶嵌的一种步摇形制。其中不乏明代时兴起来的焊接新工艺。将金累丝与金底托焊接在一起再嵌上珍珠宝石等作点缀,其实用耐久程度大大超过了雕琢、焖压等传统工艺技术。

清代步摇大多采用了明代焊接制作新工艺方法。在台湾故宫博物院编辑的《清代服饰展览》图录中,有一件“点翠嵌珠凤凰步摇”,就是使用了金属焊接作底托,风身用翠鸟羽毛装饰,其眼与嘴巴用红色宝石、雪白的米珠镶嵌,两面嵌红珊瑚珠。凤身呈侧翔式,尖巧的小嘴上衔著两串十多厘米长的小珍珠,坠角是一颗颗翠做成的小葫芦。整个步摇造型轻巧别致.选材精良,实为罕见。

在另一图录中又有一件“吉庆有余”流苏,形制近似类同。与针梃连接的流苏顶端是一金累丝的金戟(古代作战武器),戟上挑著一个下垂的金累丝的磐,磐的两端义各下垂一珠串,一串为珍珠青金石蝙蝠点翠华盖,下坠著红宝石坠角。另一串为珍珠蜜腊鱼及点翠华盖,红宝石坠角。整个流苏由戟、磐、蝙蝠、鱼等组成,谐音“吉庆有余”。这件流苏寓意吉祥,形式别致,不但起著装饰发式作用,还集嗡意、象徵、谐音於一体,堪为流苏首饰的上乘之作。

流苏一词的本义原是指古代人装饰车马帐幕时用的彩线丝穗。而步摇与流苏在形制上和功能上如出一辙,至於步摇的名称为什麽没有被沿袭下来,反而为流苏一词所取代,尚有待日后的进一步考证。

满族妇女所喜爱的流苏,多种多样。顶端有凤头的、雀头的、花朵的、蝴蝶的、鸳鸯的、蝙蝠的等等。下垂珠串有一层、二层、三层不等。现在北京故宫珍宝馆展出的清代后妃首饰中,有一件“穿米珠双喜字流苏”,它是皇帝大婚时皇后戴的。流苏顶端是一羽毛点翠的蝙蝠,蝙蝠嘴裏衔著两个互套在一起的小金环,连接著一个羽毛点翠的流云如意头。如意头下平行缀著三串珍珠长穗,每串珠又平均分成三层,每层之间都用红珊瑚雕琢的双喜字间隔。串珠底层用红宝石作坠角。整个流苏自顶端到坠角长二十八厘米,是流苏中较长的一种。这种长流苏一般歪插在发髻顶端,珠穗下垂,刚好与肩膀平。此外,清宫珍藏的流苏,顶端以凤衔滴珠的最为常见。如“龙凤呈祥”、“彩凤双飞”、“丹凤朝阳”、“凤穿牡丹”等等。凤凰是百鸟之王,据说它能给人带来幸福、美好、光明。凤凰衔珠的形象,寓意凤鸟筑巢,准备育雏。封建时代的帝王都希望自己多子多孙,所以后妃的头饰中以凤凰为题的很多。

清初时的普通旗女和汉族妇女模仿满族贵妇发饰,以高髻为尚,梳时在头顶后部将发平分两把,向左右方横梳成两个长平髻,两髻合宽约一尺,俗称“叉子头”(也称“两把头”、“或“把儿头”)。作叉子头时,又在脑后头垂下一缕头发,下端修成两个尖角,形成燕尾形名谓“燕尾”。清吴士赞《宫词》对这种发式作了描写“髻盘云成两道齐,珠光钗影护蝤蛴。城中何止高於尺,叉子平分燕尾低。”这些宫词对满族妇女的独特发式作出形象的描绘。

“团头”,又叫旗鬓,是民间常见的发式。满族妇女进人中年以后,便不再盘“头翅儿”,而改梳“团头”,其造型好像一个带花纹的馒头,但“团头”不同于一般平民百姓中年妇女的“疙瘩鬓”。两者梳法位置不同叫法也有区别,疙瘩鬓在脑袋后下方。团头位置在正上方,把头发在头顶梳成竖式的圆形或扁形高髻.有的也留“燕尾儿”,并在发中插戴银、铜质扁方等首饰。一些老年妇女因头发较少,在头顶绾成一个螺旋式的“卷儿”,即简单又便利,直至近些年在满族聚居的农村还可以看到。

还有一种叫做“水葫芦”的发式,俗称“水鬓”。即挑下两鬓微弱之发,用肥皂水傍耳根成钩形,丰颊面颐,相衬如桃花带雨,格外美观。

康乾以后,由於受汉族发髻“如意缕”的影响,满族j妇女一般均将发髻梳成“一”字形,俗称“一字头”、“如意头”等。清代中期,满族妇女的发髻样式逐渐增j高.“双角”也不断扩火,满族妇女发式由h两把头这种髻式发展到架子头,同时也是由自己头发梳理而成的发式逐渐发展到借用架子由真、假发相掺杂而成的发式,发髻上多插有饰物。其中有种名叫“扁方”的板状饰物,初时形状较小,到清代后期,特别是咸丰年间,满族妇女的发式变得更加高大和夸张,已演变为一种“高如牌搂”式的固定装饰,从而取代了用架子梳的两把头。

《阅世篇》曾载:“顺治初,见满族妇女辫发于额前,中分向后,缠头如汉装包头之制,而架饰其上,京师效之,外省则未也。”嗣后这种发式愈演愈高,至后期而为既高且大的形式,有人形容其头就像顶著一块小黑板者即指此式。这种牌楼式的装饰上面不用头发,纯粹以绸缎为之,做成一顶“扇形”的冠,戴时只要套在两把头发髻之上,这就是俗称的“大拉翅”,是满族贵妇的发式。这些贵族妇女们头戴高高的饰物,再穿上她们习惯穿用的那种高底旗鞋,身材显得格外修长,走起路来也愈加稳重、端庄。

大拉翅,又称“大京样”,“大翻车”、“达拉翅”,类似於现在舞台和影视剧中所见到的清代宫装样式,应是由“两把头”发展而成,即以头顶发髻为“头座”,在上面加戴青色素缎或纱绒架制成的发饰,脑后也留“燕尾儿”。这种发式清末流行於北京,而且越加越高,发展成类似后来“旗头板”的式样,并在正面饰以花朵,侧面悬挂流苏(线穗),所以东北一些地区叫“京样”或“宫装”。

“大拉翅”头饰是形似一个扇面的硬壳,约尺把高。裏面是用铁丝按造头围的大小做一圆箍,再用布袼褙做胎,外面包上青缎子或青绒布,做成一个固定的装饰性的大两把头,再插一些用青素缎、青绒、青直径纱或绢制的花朵。需要时,戴在头上即可,无需梳掠,不用时取下搁置一边。既起到美饰头发的作用,又摘戴方便自如,可谓两全齐美。大拉翅,形似大如意,勾在颈后的燕尾,也比原来的大,几乎挨到衣领上。因大拉翅以粗铁丝做架,承重性较强,上面设有插簪、钗、流苏、疙瘩针、耳挖勺、头花等固定装置,满足了同时佩戴众多首饰的需要。

满族妇女的这种发饰,是贵族妇女的专用发饰,故宫博物院藏《雍正行乐图》,作清初贵妃形象,就绘有这种发饰。因这种发饰属於达官贵族阶层女性的盛装,所以平民妇女在结婚时,也常常以此为“礼冠’’戴在头上,好像汉族的“凤冠霞帔”一样觉得荣华和富贵。直到清末,“大拉翅”仍为满族妇女的主要发饰,无论官宦命妇、民间女子纷纷效仿。其实上述的头式除贵族妇女外,很少有人在日常这样打扮。原因是既费时间又费劲儿,而且必须由别人帮助完成。梳好后不能随意俯仰枕靠,无论站或坐都要直著脖子,虽然漂亮但并不舒服。民间除在婚礼等隆重场合或年轻姑娘媳妇过年时梳外,很少能见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