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蚊母树的简介
1、简介:
蚊母树(拉丁文名:Distylium racemosum Sieb.et Zucc.)。别名:米心树、蚊母、蚊子树、中华蚊母,金缕梅科,蚊母树属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鳞垢,老枝秃净,干后暗褐色;芽体裸露无鳞状苞片,被鳞垢。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产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多生于海拔100~200m 之丘陵地带,日本亦有分布。长江流域城市园林中常有栽培。
2、形态特征:
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鳞垢,老枝秃净,干后暗褐色;芽体裸露无鳞状苞片,被鳞垢。
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长3~7厘米,宽1.5~3.5厘米,先端钝或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深绿色,发亮,下面初时有鳞垢,以后变秃净,侧脉5~6对,在上面不明显,在下面稍突起,网脉在上下两面均不明显,边缘无锯齿;叶柄长5~10毫米,略有鳞垢。托叶细小,早落。
总状花序长约2厘米,花序轴无毛,总苞2~3片,卵形,有鳞垢;苞片披针形,长3毫米,花雌雄同在一个花序上,雌花位于花序的顶端;萼筒短,萼齿大小不相等,被鳞垢;雄蕊5~6个,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长3.5毫米,红色;子房有星状绒毛,花柱长6-7毫米。
蒴果卵圆形,长1~1.3厘米,先端尖,外面有褐色星状绒毛,上半部两片裂开,每片2浅裂,不具宿存萼筒,果梗短,长不及2毫米。种子卵圆形,长4~5毫米,深褐色、发亮,种脐白色。
嫩枝有鳞垢,叶革质,椭圆形,长约5厘米,先端钝,侧脉不明显,无毛,全缘。海南尖峰岭保护区的植株,高达16米,叶厚革质,第一对侧脉强劲,有点像三出脉。
3、价值:
对烟尘及多种有毒气体抗性很强,能适应城市环境。 树皮内含鞣质,可制栲胶;木材坚硬,可作家具、车辆等用材。对二氧化硫及氯有很强的抵抗力。
文母树是什么树?
蚊母树别名米心树、蚊母、蚊子树、中华蚊母,金缕梅科,蚊母树属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鳞垢,老枝秃净,干后暗褐色;芽体裸露无鳞状苞片,被鳞垢。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产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多生于海拔100~200m 之丘陵地带,日本亦有分布。
蚊母树总状花序长约2厘米,花序轴无毛,总苞2~3片,卵形,有鳞垢;苞片披针形,长3毫米,花雌雄同在一个花序上,雌花位于花序的顶端;萼筒短,萼齿大小不相等,被鳞垢;雄蕊5~6个,花丝长约2毫米,花药长3.5毫米,红色;子房有星状绒毛,花柱长6-7毫米。
扩展资料:
蚊母树可在春夏季节扦插繁殖,还可在春季用播种法繁殖。等小苗长到合适的大小时进行造型。也可用生长多年植株矮小、苍劲古拙的蚊母老桩制作盆景,一般在春季发芽前或雨季移栽,移栽前先对树桩进行一次粗剪,剪去多余的枝条。
根系也要适当修剪,剪除过长的主根,多留侧根和须根,挖掘后做好保鲜保湿工作,先栽在瓦盆或地下“养坯”,等成活后再进行造型,并移入细盆观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蚊母树
蚊母树的介绍
蚊母树(拉丁文名:Distylium racemosum Sieb.et Zucc.)。别名:米心树、蚊母、蚊子树、中华蚊母,金缕梅科,蚊母树属常绿灌木或中乔木,嫩枝有鳞垢,老枝秃净,干后暗褐色;芽体裸露无鳞状苞片,被鳞垢。叶革质,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产于中国广东、福建、台湾、浙江等省,多生于海拔100~200m 之丘陵地带,日本亦有分布。1长江流域城市园林中常有栽培。
文母树是什么?
蚊母树又叫米心树,蚊子树。
蚊母树多是生长在亚热带的常绿林中。长江流域城市园林一般都有栽培的。它喜光,喜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也有一定的耐阴能力,但是耐寒性比较差。蚊母树的生长对土壤要求并不严格,酸性中性的土壤都可正常萌发,但是用肥沃,排水性好,松软的土壤栽培会更旺盛的生长,萌发能力强,比较耐修剪,养护期间可经常修剪处理。
蚊母树种植注意事项
按习性进行日常养护,大水大肥、高温高湿、半荫半阳管理。
新叶长到深绿后修剪,一年可整型3-4次,整枝造型前要施肥。
切勿失水,否则生长不良,轻者枯枝,重时枯桩。
蚊母树一般病虫害较少,但若种在潮湿阴暗和不透风处,易遭介壳虫危害。待发芽要注意防鼠、防鸟。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蚊母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