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花

棉花红腐病

【症状】:在棉苗未出土前受害。幼芽变棕褐色腐烂死亡;幼苗受害,幼茎基部和幼根肥肿变粗,最初呈黄褐色,后产生短条棕褐色病斑,或全根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花黄萎病

【症状】:现蕾期病株症状是叶片皱缩,叶色暗绿,叶片变厚发脆,节间缩短,茎秆弯曲,病株畸形矮小,有的病株中、下部叶片呈现黄色网纹状,有的病株叶片全部脱落变成光秆。

【防治方法】: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病后和发病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红粉病

【症状】:整个铃壳表生松散的桔红色绒状,比红腐病的霉层厚,病铃不能开裂,僵瓣上也长有红色霉粉。

【防治方法】: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棉花炭疽病

【症状】:棉籽和幼芽受害,变褐腐烂;棉苗受害,幼茎基部初呈红褐色斑,渐呈红褐色凹陷的梭形病斑,病重时斑包围茎基部或根部,呈黑褐色湿腐状,棉苗枯萎而死。子叶受害,叶缘产生褐色半圆形病斑,病斑边缘紫红色。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花枯萎病

【症状】:病株一般不矮缩,多由下部叶片先出现病状,向上部发展,病叶叶缘和叶脉间的叶肉发生不规则的淡黄色或紫红色的斑块。

【发生规律】:发病与温湿度,枯萎病一般土温在20℃左右时开始显症,土温上升到25~28℃时形成发病高峰,当土温上升到33℃以上,病菌受抑,出现暂时性隐症,入秋后待土温下降到25℃左右,又出现第二次发病高峰。

【防治方法】在轻病田和零星病田,采用12.5%治萎灵液剂200~250倍液,于初发病后和发现高峰各挑治1次,每病株灌根50~100毫升。

棉花立枯病

【症状】:棉籽受害,造成料籽和烂芽;幼苗茎基部受害,出现黄褐色。水渍状病斑,并渐扩展围绕嫩茎,病部缢缩变细,黑褐色、湿腐状,病苗倒伏枯死。子叶受害,多在中部发生不规则形黄褐色病斑,易破裂脱落成穿孔。

【防治方法】:在苗期阴雨连绵,棉苗根病初发时,及时用40%多菌灵胶悬剂、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或50%退菌特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25%多菌灵或30%稻脚青可湿性粉剂500倍液,70%托布津或15%三唑酮可湿性粉剂800~1000倍液喷洒,隔1周喷1次,共喷2~3次。

棉花曲霉病

【症状】在铃壳裂缝处和虫孔处产生黄绿色或黄褐色的粉状霉层,高湿时呈绒毛状褐色霉层,棉絮也霉变,铃不开裂。

【发生规律】:在高温多湿条件下发生,8、9月份的雨量将成为铃病发生轻重的关键因素。

【防治方法】:可喷用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

棉花角斑病

【症状】:真叶发病,初为褐色小点,渐扩大成油渍状透明病斑,后变为黑褐色病斑扩展时因叶脉限制而呈多角形。

【发生规律】:苗期土壤含水量较高,7、8月份的铃期雨量较大,尤遭暴风雨侵袭时,角五病易流行。

【防治方法】:在发病初期,喷洒1:1:120~220波尔多液、25%叶枯唑可湿性粉剂,或65%代森锌可湿性粉剂400~500倍液。

棉花黑星病

【症状】:全铃受害,铃壳变黑、僵硬,不开裂。铃壳上密生小黑点。高湿下全铃满布烟煤状粉末。病铃棉絮烃黑色僵瓣。

【防治方法】:在烂铃病原较复杂的棉区,可喷洒50%多菌灵、70%托布津、75%百菌清或65%代森锌等可湿性粉剂500~1000倍液;为提高防治效果,可用波尔多液或铜皂液加入上述药剂混合施用。

棉花红腐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