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今年“暖冬”天气和种植面扩大影响,苍南西红柿出现严重卖难现象。在当地,市场上10元就可买到一麻袋西红柿,甚至有农户宁愿让西红柿烂在田里,也不愿去采摘。
但在距苍南仅40余公里的瑞安市马屿镇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景象却截然不同:不仅社员所种的3000亩地里采下的西红柿已悉数卖光,而且该合作社还组织社员前往苍南收购西红柿,进而转卖到外地市场去。
梅屿的农户们到底有什么“妙招”?日前,记者来到瑞安一探究竟。
田间市场:供需枢纽
一大早,梅屿农户谢丙芬夫妇把刚刚采摘的3000公斤西红柿运到位于外三甲村的梅屿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今年番茄不好卖,收购价每公斤0.7元,不过‘田间市场’价格还相对高一点,如果是自己找下家,价格更低,每公斤收购价只有0.5元左右……”谢丙芬说。
谢丙芬口中的“田间市场”,就是梅屿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眼下,在梅屿社区,几乎家家户户的农户都将番茄等农产品运到梅屿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因为这里的价格“比外面高”。
三年前,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梅屿社区建成了温州首个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占地5000多平米。梅屿的农产品以西红柿为主,因此,一到新鲜番茄上市的季节,市场就热闹起来,临近地区的农民们纷纷将西红柿运到市场;量多时,市场就派车去农民家取货。
在交易市场,记者看到,两名市场的工作人员正对收来的西红柿按照大、中、小三类进行分拣、装箱;而市场另一头,一辆大货车即将完成装货,不久将满载着20吨的西红柿前往常州市场。
“我们还真不怕西红柿卖不出去!温州今年的西红柿不好卖,我们就卖到常州去,常州的市场如果饱和了,我们还可以卖到北京、武汉去。总之,哪里的价格高、需求大,我们就卖到哪里!” 交易市场负责人洪邦钱有底气地说。他告诉记者,最近两个多月来,“田间市场”每天都有数十吨到200吨的西红柿运往山东、福建、湖北等地。
梅屿农民这样的“底气”其实来之不易。洪邦钱还清晰地记着,2002年,梅屿的西红柿遭遇“大滞销”,整亩整亩的西红柿都烂在了田里,甚至被倒入河中。就是那时开始,梅屿农民意识到“抱团走出去”的重要,第二年便组建了100多人的销售团队,分赴全国10多个城市开拓市场。
“常州市场就是我和几个社员在2004年前后开拓起来的!”洪邦钱说,仅以常州市场为例,当年刚去开拓市场的时候,一天往往卖不了一车;而这两个月,每天都能在常州卖掉四五车的西红柿(一车载货量20吨)。“现在,梅屿的西红柿已经在常州当地小有名气了!当地消费者越来越接受我们的西红柿品种。”
自“田间市场”建起来后,合作社经手的交易量更是直线上升。现在,连瑞安以外的一些农户也会将西红柿运到这里卖。温州附近地区的收购商也会来这里收购。
洪邦钱介绍,眼下,苍南的西红柿滞销,合作社里就有几个社员每天负责到苍南收购西红柿,收购价平均在每斤0.5元左右,而转卖到外地市场,还有每斤0.2元-0.3元的价差可赚。像这样的“转手生意”,每天也有三四十吨的量。
田间净菜:时尚商机
“田间市场”解了农户销售的“烦恼”,但却不能让农户们尝到“增收”的甜头,因为单凭收购,这些农产品仍是低端的果蔬,上不了档次。在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几位负责人心里,他们更想依托田间市场的现有资源,做高端、更有利润的“净菜”。
“净菜”也称新鲜消毒蔬菜,即用新采摘的蔬菜,经过整理、洗涤、消毒等加工操作后真空包装而成。
去年10月,梅屿在外做生意的几位商人与梅屿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成立温州万科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公司地址紧邻着梅屿农产品原产地交易市场。
记者来到温州万科农业一楼的净菜加工配送中心一探究竟。工作人员介绍, 配送中心除了人工择菜,其他的切菜、洗菜、包装……全部由机器一手搞定。这里安装的一条德国技术的新鲜蔬菜加工生产流水线,可对新鲜蔬菜进行全自动旋转接料、甩干、振动沥水、二次卧式混流喷冲清洗、提升、切菜、挑拣输送等,尽量减少人为二次污染,这条生产线1小时可生产0.8吨净菜。
在净菜产品冷藏车间,记者看到了真空氮气包装的净菜样品,在一包切好的土豆袋中,土豆丝条条细小均匀;而包心菜则是切成一段一段;红萝卜则是薄薄的片。所有选送来的农产品均来自与公司合作的种植基地。
洪邦钱告诉记者,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节奏加快,对生活质量和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无公害蔬菜需求量加大。各种“净菜”美观干净,节约时间和精力,还可以搭配销售。
“以最普通的白菜为例,只是做简单的配送,每公斤利润只有0.2至0.4元,如果换做’净菜’,利润至少可翻番。”洪邦钱说。
今年年初,瑞安市人民医院、华峰集团、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等单位最先与万科农业签订长期配送协议。万科农业每天会根据客户发来的需求单,对蔬菜进行整理后,由专车进行配送。
“当然,净菜配送最大的市场还是在超市和便利连锁店。这也是我们今后主要努力的方向。” 洪邦钱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