拐枣

拐枣科属:

鼠李科枳属

拐枣学名:

枳椇

拐枣别名:

拐枣、金钩子、鸡爪子、万寿果、梨枣等

拐枣形态特征:

落叶乔木,高可达25 m ,枝条开展,形成圆形或倒卵形树冠。树皮暗灰褐色,纵裂。叶宽卵形,缘有细尖锯齿,顶端渐尖,基部圆形或心形,常不对称;嫩枝、幼叶背面、叶柄和花序轴初有短柔毛,后脱落。小花绿白色,花期6月,果柄肉质,扭曲,红褐色,果实近球形,无毛,直径约7mm,灰褐色,果期9~10 月。

拐枣拐枣生态习性:

阳性树种,常见于向阳山坡、山谷、沟边及路旁。喜光,耐寒,喜温暖湿润气候,生长迅速,适应性强,对土壤要求不严,在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微酸性土壤中生长迅速,深根系,萌芽力强。

拐枣产地分布:

主要分布于陕西、江西、安徽、浙江、广东、福建、湖北、湖南、广西、四川、贵州、云南等省。

拐枣繁殖方法:

以播种繁殖为主,也可扦插分蘖。10月采种后砂藏,不宜干藏,2月条播,行距20~25c m ,覆土厚1cm ,播后约30~40天发芽出土。

拐枣药用功效:

李时珍《本草纲目》说它“味甘、性平、无毒,有止渴除烦,去膈上热,润五脏,利大小便,功同蜂蜜。”

拐枣因其味如枣,甜似蜜,形如鸡爪而得名。其实,我们吃的拐枣并非它的果实,而是它肥厚的果柄。其真正的果实很小,圆球形,大如豌豆,坚硬而干燥,有三条纵沟,为黄褐色瘦果。经霜后的拐枣,肉质鲜嫩,甘甜如饴,涩味消失,是食用的最佳时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