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

凉山宁南南丝路集团的厂房里,一批价值百万元的生丝在几名手法娴熟的工人手中包装成捆,几天后,这批生丝将在江浙的丝织品生产商的车间内华丽变身,然后走向市场,甚至出口海外。而在宁南本地的蚕桑家庭农场里,一年中最重要的夏蚕又将开始从蚕子到蚕茧的演变。

居于金沙江边的宁南,伴随着河谷的干热气候,时下已经入夏。江畔层次分明绵延数公里的万亩桑田长势正旺,碧绿喜人,除了防沙固土外,满树的桑叶将为夏蚕提供充足的“食材”。同时,还将被加工成茶叶继续以绿色留在茶客杯中。结出的桑果也将以消暑饮品的形态实现它的经济价值。

由此,在被誉为“中国蚕桑之乡”的四川凉山州宁南县,“蚕”与“桑”完美交合,成富民第一产业。

十万桑农的“绿色”生态牌

金沙江边的宁南县华弹镇因80年前红军长征曾驻扎和战斗而颇有名气,而关于当地人为红军战士熬桑叶汤治疗水土不服的故事至今流传。足见桑树种植在当地的久远历史。80年后,华弹镇则因十万亩蚕桑基地而更加有名,这片绿色已成为当地致富的一张生态牌。

“家临金沙江,吃水不满缸,种地一片坡,收获一箩箩。”宁南县蚕业局局长李兴盛用这四个短句形容曾经的宁南。在超载放牧、农耕下,宁南环境日益恶化,尤其是水土流失严重。而今,飞沙走石之地已成“世外桑源”。宁南人则用这张“生态牌”创造着经济价值。

2006年开始,一种新的种植模式在桑树林中被全面推广。宁南人第一次探索将土地规划为数条宽窄行,窄行种植桑树,宽行则套种黄豆、花生、土豆等低竿经济作物。十年后,这种宽行6尺、窄行2尺、株距1.5尺的栽桑模式被桑农们称为“6215”。

“按照‘6215’模式,每亩地的桑叶可养蚕4张,按每张蚕2000元计算,可收入8000元。同时,套种的其他经济作物每亩可收7000元左右。这样。每亩土地的经济效益便可达1.5万元以上。”李兴盛介绍道。

事实上,桑树还创造着另一种更为直接的经济效应。桑叶助推蚕业发展,“好桑养好蚕”,同时,桑叶茶及桑葚饮品也被研发面市。在宁南,蚕桑养殖户严世友就是“蚕”、“桑”致富的一个典型样本。2014年,通过套种的土豆、玉米等农作物,其收入就达20多万元。而养蚕收入则更为可观。

蚕

由蚕到丝的“白色”致富链

5月20日清早,严世友将春蚕茧装车拉到了县城的蚕茧收购站打包出售。这车蚕茧将经过两次称重,检测出含水率,通过评议小组的各项指标评议,最终定价,整个过程全经电脑系统智能流转。卖得的最后资金将由收购站直接通过银行账户进行划拨,便利而公正。

去年,严世友开始了蚕桑养殖,县蚕业局为他修建了1300余平米的养殖厂房,在自己投入20万启动资金后,办起了家庭农场,聘请了几名养殖工人开启了自己的致富路。一年下来,蚕茧收入近40万元,成了响当当的养蚕状元户。

而据统计数字显示,2014年,养蚕区域已遍布宁南25个乡镇,带动2.5万户10万人从事蚕桑生产。全县养蚕达27.23万张,产茧25万担,农户售茧收入4.43亿元,户平均输入达1.7万元。

再过不久,新一批的夏蚕将进入严世友的养殖厂房,继续为他带来新的经济效益。而进入收购站的蚕茧也会迅速的完成由茧到丝的转变。

宁南县工业集中发展园区内蚕丝加工厂房内,所收购的蚕茧被几名工人分拣成堆,送上流水线退剥成丝。随后,根据成色成股捆扎,进行称重,包装成品。接着,走向下游生产线。在宁南本土企业南丝路集团的厂房里,来自江浙商家一批价值百万的订单,正在进行分拣装订,银白色的蚕丝泛着光泽,品质出众。几天后,它们将在新的流水线上向丝质工艺品转变。

因为出色的高品质,宁南优质丝从大凉山销往全国,同时远销法国、意大利、俄罗斯、澳大利亚等国,成为一大批世界知名品牌的生丝供应地。全县茧丝及相关产业突破28亿元。

金沙江畔的宁南依靠蚕桑走向富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