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适应过渡
雏鸡幼小抵抗力差,不宜直接在山地放养,应先进入育雏室进行人工育雏。一般2~3周龄雏鸡脱温后才开始上山放养。放养前须将雏鸡移到鸡舍外饲养3天左右,增强雏鸡对周围环境的适应性和适应外界气温。
2、适时补料
鸡只放养实行以放牧为主,补料为辅的饲养方式。生长期采用定时饲喂、补饲,早晚各补饲1次,补饲量以其能摄取到的食物种类和量而定。饲料要求新鲜、无霉变,防止发生黄曲霉素中毒。
3、添加EM菌
EM菌是有指益微生物菌群,用EM菌饮水或拌料可增强鸡群抗病能力,提高鸡群饲料利用率,促进生长提高日增重,缩短饲养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4、加强调教
利用补饲时间进行定时定点的训练,使之建立起条件反射,有利于以后防疫、补饲及最后收鸡等工作的顺利开展。
5、加强巡查
发现死鸡及时取出并作无害化处理,防止死鸡在林间腐败生蛆被其它鸡误食后发生中毒或爆发传染病等。
6、轮牧放养
根据山坡林地实际情况围栏分区放牧,每隔1周期换1个牧区,实行科学轮牧放养,以鸡粪养林,让草虫有一个生养休息期,有利于食物链的建立,形成良性循环。夏季晚上在山地悬挂白炽灯以吸引更多昆虫让鸡群捕食。
7、控制药残
在生产期间禁用激素、抗生素、只用疫苗和草药防病,防止在鸡肉中产生药物残留,确保产品安全,实现由传统生产向生态及无公害生产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