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为海水鱼网箱养殖提供良好的水质环境
(1)加强网箱区环境的日常保护:
每个养殖区网箱连续养殖两年后,应统一收上挡流装置及网箱,休养3~6个月。
根据放置网箱地点的浅与深,养殖4~5年后,可在预留的空闲海区内移动网箱位置。并对原网箱点的底质进行清理,以利底质生态环境的修复。
网箱区的环境卫生:一是“渔排”上的人粪尿等生活污水、废弃物、残饵、垃圾、病死鱼、油污等应收集上岸进行无害化处理。二是换洗网箱应在彩条布箱内消毒后冲洗,并把冲洗网箱的污水进行收集和处理。三是“渔排”外围要有防油污设施。
(2)推广鱼、贝、藻间养的生态养殖模式:
在留足网箱之间的通道和周边空间的前提下,采用海水鱼网箱、贝类、藻类养殖区间隔布局。贝类可滤食水体中悬浮的残饵颗粒和浮游植物而生长良好,并使海水变得清洁;藻类可吸收鱼类和贝类排放的氮、磷而生长良好,且藻类光合作用产生的氧,可增加水体中的溶氧量,保证鱼、贝生命活动需要,促进鱼、贝类产生的污染物的氧化,还可生产出优质贝、藻产品。如此在网箱区一带形成一个互利互补的良性生态群落,既提高海区养殖效率,又可以改善海区生态环境。
(3)使用优质、适口人工配合颗粒饲料并适量投喂:
优质、适口的人工配合颗粒饲料能够提高饲料利用率,降低饵料系数,减少残饵量。应以优质的浮性人工配合饲料代替鲜杂鱼肉投喂,既可保护水产资源,又可减少残饵对网箱养殖区的污染。
2、为海水鱼网箱养殖提供种质优良与体质健壮的苗种
(1)苗种的种质要求:
使用原种或经选育的生长快、个体大的良种亲鱼;改变目前由于滥用小个体亲鱼进行近亲繁殖,造成海水鱼养殖种类个体小型化、抗病力下降和性成熟提前等种质退化现象。
(2)苗种的体质要求:
推广低密度生态式培育,大黄鱼全长2厘米鱼苗的出苗量宜控制在5000尾/米3以下(其他海水鱼养殖种类还要更低些),做到育苗阶段不用药或少用药,鱼苗生长快、活力好、无病害,成活率高。
网箱养殖的海水鱼鱼种放养密度应适当,不是密度越大越好。在网箱区水较深、布局合理、水流畅通和水质良好条件下,养殖的大黄鱼可按单产105千克/米2或15千克/米3、成活率90%的计划,以及鱼种和养成鱼的规格来投放鱼种。
3、病害的防控
目前网箱养殖海水鱼的主要疾病是由病毒性、细菌性、寄生性、敌害生物、饵料引起的及其他引起的。防治鱼病,应以防为主。
(1)苗种检疫:
苗种的调运或投放前要进行检验、检疫,防止病原体带入。有病的苗种应在原地进行治疗、处理,痊愈并杀灭了传染性病原后才能调运与投放,从源头上切断病原传播。
(2)病害防治综合措施:
推广使用鱼类疫苗,以减少养殖用药。选购抗病力强的苗种。切断病原的传播途径:病、死鱼必须进行无害化处理,不得丢弃入海,以防疫病传播。鱼种先消毒,后投放。
4.养殖现场质量安全监控
(1)建立健全监控体系:
建立养殖现场质量安全监控机构与队伍。进行日常的质量安全检测。技术员巡回或驻点对养殖投入品以及关键环节进行指导和监控。渔排操作工人经相关培训后上岗。按照《水产养殖质量安全管理规定》,建立健全水产养殖生产记录等制度。
(2)养殖现场监控:
网箱区环境监控:一是定期定点监测:每月大、小潮水各1次,监测项目根据需要而定,发现水质超标及时查找原因并予以排除。二是突发事件(暴雨、倾废、漏溢油、化学品等污染及缺氧死鱼发生时)监测:可有针对性地选择主要项目检测。
鱼病防治与用药监控:一是进、出网箱的苗种要进行病原检查与登记。二是病鱼要及时发现、检查、登记,并向技术员报告。三是病鱼要正确处理并送有关技术部门检测与诊断。四是专业技术人员依据病情提出处理意见,开出处方,施用的药物要符合NY 5071—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药物使用准则》,严禁使用禁用药,可用的药物也要注明休药期。施药人员按处方用药并记录。
饲料监控:一是对冰鲜饵料来源、鲜度,是否带入寄生虫等病原体和违规使用福尔马林防腐剂等进行检查与记录。二是对配合饲料生产厂家、日期、批号、保质期,是否符合NY 5072—2002《无公害食品渔用配合饲料安全限量》标准要求,以及存放地点安全性、饲料质量等进行检查与记录。三是计算合适投喂量。
商品鱼起捕前的质量安全监控:一是确认施用的药物已过休药期。二是因施用过某种药物与饲料,而对商品鱼质量安全可能造成影响时,对有关指标进行检测。三是捕鱼前停饵1天;活鱼运输的要停饵3天。四是活鱼运输时,要检查是否存在“应激反应”。五是选用质量安全有保障的厂家生产的保鲜用冰。六是起捕网箱及保鲜箱要做好标志与记录,以便溯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