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棚虾养殖户如何调控藻相 农村创业网

藻类的生长是根据自身所需营养变化来调控的,所以我们首先要了解各种藻类所需要的营养,然后在适当加以调整,就可以调控出小棚水质中藻相生长的方向。

所需营养养殖中我们经常听到的一句话:“养虾先养水,养水先养底”。 “养水先养底”,意思就是:要想让水质好,就必须养好底。那么这个底又是什么?

底主要是指底质污染源,底质好,水体悬浮物少,水质靓爽,这就是所谓的水好。其实还有另一层意思,就是底质营养库。塘底营养库丰富,藻类生长好,水质靓爽。小棚中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来源,一部分从套水和人工施肥中,获取氮、磷等营养物质。另一部分是从塘底饲料残饵以及藻相更替产生的有机质,在菌群的参与分解下,供藻类吸收其营养物质。“养水先养底”中的养底,就是指底质污染少、塘底营养库丰富。所以底质营养库,关系着水体藻相的方向。

各种藻类生长所需要的营养:

(1)绿藻生长营养,氮磷比,磷偏多于氮

小棚养殖用淡水,都是从生活用水的河道中加入的,河道中夹杂着生活污水,生活用水含磷量高。这样小棚直进河水,就很容易培养出绿藻水体。这就解开了一个难题,“小棚直接套河水,为什么水越套越肥越绿?”就是因为河水中氮磷比,偏磷,所以刚好适合绿藻的生长营养,水越套越绿!

(2)硅藻生长营养,氮磷比,氮偏多于磷

小棚养殖用地下井水,部分井水氨态氮含量偏高,小棚进水放苗,都是以不停的加注地下井水为主。养过小棚的养殖户就会观察到一个常见的现象,放苗前期水都是偏淡黄色和茶褐色,拿到显微镜下检查水体以硅藻为主。

这时候,可能有些养殖户不明白,为什么养到中期有些棚水会变成油绿油绿的水,大量套井水,水反而越来越绿了?其实这还有个因素就是,养到中期因为大量投饵料带来的营养补充,造成塘底的营养发生了氮磷比的倾斜,水体总营养转变成偏磷,绿藻开始慢慢出现。又因硅藻生命周期短,且生长密度也没有绿藻大,所以硅藻竞争不过绿藻,水体绿藻大量生长。这个时候即使不停的的套井水中的氮肥也无济于事,因为绿藻成为了优势种群,加氮肥已经无法改变当前绿藻生长趋势。养殖户朋友要明白一个道理,绿藻喜偏磷肥,但是它不是不吸收氮肥!

所以大家了解硅藻的生长形态后,千万不要犯这种错:“以绿藻为主的水体,只要加氮肥就可以改变绿藻生长趋势。”从竞争力来讲,硅藻即使在肥效充足的时候,只要稍微有适合绿藻生长的肥效,绿藻就能迅速生长。硅藻因其自身生长周期短,压其它藻相力度弱等问题,最终还是会演变成绿藻水体。所以就会经常看到一个现象就是:小棚水绿油油的,还不停的泼氨基酸来改变肥度配比,结果就是水越肥越绿。

针对于小棚水体硅藻如何压制绿藻,小编有个方法,在绿藻为主的水体,水体过肥过绿,想转变成硅藻水。首先,套水、消毒或打芽孢杆菌把长势旺盛的绿藻压制掉一大部分,根据感觉绿藻老化或往下走的趋势,并且有少量硅藻出现。这个时候就可以打“腐殖酸钠”,目的就是进一步压制绿藻,利用腐殖酸钠的遮光作用。水体变暗后,绿藻生长减缓,硅藻开始大量生长。硅藻占到一定优势后,也不是最稳定时期。后续还要定期少量多次补充氮肥以及含有硅酸盐的氮肥,供硅藻吸收,以达到主导水体藻相的目的。这就是压制绿藻的方法,大家可以去尝试。

(3)蓝藻易生长于氮磷比失衡的水体中

因小棚养殖的特殊构造--水温高密度大肥效难可控,就很容易生长出蓝藻。蓝藻对小棚养殖的危害是非常大的,可以这么讲:只要小棚里有大型蓝藻出现,对虾就很容易出现肝绿、肝萎缩、肝中毒等一系列养殖病害,继而保苗率低,养殖无产量。其危害不亚于红体、白斑等病毒性病害。所以蓝藻的防控也是至关重要的!

蓝藻生长得肥效,很多养殖户朋友认为,是磷偏多的水体容易长蓝藻。其实对于这个问题,华中农业大学的金辉老师编写的《看水养鱼》一书中,明确的讲述了关于蓝藻容易爆发于氮磷比失衡的水体,有兴趣的养殖户朋友,可以去了解下。对于氮磷比失衡水体容易生长蓝藻,那么我们应该怎么防控蓝藻?

在养殖中定期补肥的时候,少用单一的肥,多使用一些全价肥来培藻。其一,肥效不单一,氮磷比不失衡,蓝藻难以生长。其二,全价肥营养全面,藻种生长全面,可有效的抑制蓝藻的生长。

(4)甲藻、隐藻、裸藻等有害鞭毛藻类

对肥效没有特殊的要求,即可吸收氮肥,又可以吸收磷肥。喜食悬浮有机质和氮肥。

因小棚养殖的特殊够造型,藻类的更替和饲料残饵两大污染力远远超过了藻类的自净能力。小棚水体就变的富营养化,有机质悬浮物因其颗粒大,属于大分子有机质,又不能直接被藻类吸收。而必须在菌群的参与下将其分解成小分子有机质,藻类才能吸收利用。

在这一过程中菌群的参与是至关重要的。但是在养殖中因消毒问题或天气问题,菌群的补充并不及时,很难以起到实际的作用。而鞭毛藻类可以直接利用大分子有机质,无需菌群分解的限制。因此小棚养殖中是无法避免鞭毛藻类的存在,其对小棚养殖带来的危害是:白天代谢释放毒素,晚上运动消耗棚底氧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