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兰花清新美丽,华而不媚,端庄贤淑,外形极像莲花,但又与莲花颇为不同。当玉兰盛开时,花开满树,先花后叶,曼妙的身姿亭亭玉立于枝桠之间,为庭院增添春日明媚,玉兰花开阵阵芬芳,沁人心脾,使人心旷神怡,那么玉兰花要怎么养呢?
玉兰花怎么养
玉兰性喜光,较耐寒,可露地越冬。爱高燥,忌低湿,栽植地渍水易烂根。喜肥沃、排水良好而带微酸性的砂质土壤,在弱碱性的土壤上亦可生长。在气温较高的南方,12月至翌年1月即可开花。
玉兰是早春色、香俱全的观花树种,栽植时,要掌握好时机,不能过早、也不能过晚,以早春发芽前10天或花谢后展叶前栽植最为适宜。
移栽时,无论苗木大小,根须均需带着泥团,并注意尽量不要损伤根系,以求确保成活。栽植前,应在穴内施足充分腐熟的有机肥作底肥。栽好后封土压紧,并及时浇足水。
1、施肥
白玉兰性喜阳光充足和湿润的环境,不宜长期在碱性土壤生长,栽植应选择避风向阳、排水良好和肥沃的地方。花前应有充足的水份和肥料,以促美丽的玉兰花
其花大香浓。玉兰枝条不多,除枯枝、病虫枝和扰乱树形的枝外,一般不需修剪。花谢后如不留种,应将果剪除,以免消耗养分。白玉兰耐寒力较强,在华北、东北地区南部,均可露地越冬。
玉兰花较喜肥,但忌大肥;生长期一般施两次肥即可有利于花芽分化和促进生长。一次是在早春时施,再一次是在5-6月份进行。肥料多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新栽植的树苗可不必施肥,待落叶后或翌年春天再施肥。玉兰的根系肉质根,不耐积水。开花生长期宜保持土壤稍湿润。入秋后应减少浇水,延缓玉兰生根,促使枝条成熟,以利越冬。冬季一般不浇水,只有在土壤过干时浇一次水。
2、修剪
玉兰枝干伤口愈合能力较差,故一般不进行修剪。但为了树形的合理,对徒长枝、枯枝、病虫枝以及有碍树形美观的枝条,仍应在展叶初期剪除。此外,花谢后,如不留种,还应将残花和蓇葖果穗剪掉,以免消耗养分,影响来年开花。
3、盆栽
玉兰花多为地栽,盆栽时宜培植成桩景。
盆栽玉兰,可行蟠扎处理,即在四月发芽后,随着新梢的生长,随时进行蟠扎,扎成弯曲姿态,限制主干拔高。又因玉兰是深根系,久居盆中,容易长势衰弱,故花谢后应修理主根,下地培植,于花前再上盆,这样才能花繁、花艳。
玉兰花养殖方法与注意事项
1、摘叶
在室内养殖的玉兰花在每年的春分到清明之间可以选择出室培养一段时间,多在阴天或多云的天气进行,出室后的2-3天是玉兰对室外环境的适应时间。然后将植株上的老叶摘除,仅保留枝梢上的几片嫩叶来促进新梢生长。此后每到一次花落时,就需将少量老叶摘掉,为新枝的生长与花芽萌生节省所需养分。在玉兰花的生长期,必要和适度的摘心工作,也能够控制养分的平衡分配,促进侧枝的生发。
2、养分
玉兰花由于花期长,花型大和花量多的特点,生长所需的养分也较多。需要进行适度的施肥工作来为其生长提供充足养分,从而保证玉兰在正常的花期到来时能够开出茂盛美丽的花朵。上盆的时候要施以足量的底肥,5-7月份的花期期间每隔5-7天要用以磷钾为主的有机液肥(腐熟的饼肥水)进行一次施肥。要坚持“薄肥勤施”的原则,肥料可以配制得先淡后浓,切忌施以生肥,以免烧根情况发生。此外,每7-10天还要采取一次根外的施肥,可喷施百分之零点五浓度的植物催长素与百分之零点三浓度的磷酸二氢钾。
3、浇水
玉兰的根属于肉质根,水量的控制要到位。所以初夏到晚秋期间每天都要进行一次的浇水让土壤保持适度湿润,特别是在干旱的“三伏天”要在早晚都浇水一次,空气湿度也要通过对叶片与花盆的喷水来提高。若浇水用的是自来水,应谨防土壤被碱化,如有叶片黄化的情况要及时施用硫酸亚铁水或百分之零点七左右浓度的酸醋水浇根。春季多雨天气时要避免花盆产生积水,以防烂根。
4、光照
玉兰的生长需要接受充分的光照,生长期应放置于日照长和光照强的阳台或其他向阳处,开花期间更要注意光照方面的养护,每天要保证6小时以上的光照时间。长期在荫蔽处进行养护,不利于玉兰的正常开花。只有在强光直射时间长的“三伏天”要进行适度的遮荫,通常是在每天的12-16点之间。此时还应对地温进行降温处理,具体方法为向地面浇喷凉水,同时也会提高空气的湿度,人工来为玉兰的生长创造适宜的环境。
玉兰花常见病虫害
玉兰常见病虫害:有炭疽病、叶斑病、有炸蝉、红蜡蚧、吹绵蚧、红蜘蛛、大蓑蛾、天牛等,一旦发现可用药物喷杀之。但有天牛蛀枝干及根茎部,有时可将树致死,如发现有锯末屑虫粪,就应寻找虫孔,用棉球蘸敌敌畏原液塞进虫孔,再用泥封口,即可熏杀。
玉兰花有什么药用价值
玉兰花含有柠檬醛、丁香油酸等 玉兰花性味辛、温,具有祛风散寒通窍、宣肺通鼻的功效。可用于头痛、血瘀型痛经、鼻塞、急慢性鼻窦炎、过敏性鼻炎等症。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玉兰花对常见皮肤真菌有抑制作用。
纯洁如玉,馨香如兰,玉兰花有着忠贞不渝爱情的寓意。在中国,当遇见喜庆吉日,玉兰花成为人与人相互连接的纽带。玉兰象征着的友谊,有着玉兰的秀美,也有着玉兰的性格,播种一棵玉兰,收获满树新生与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