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桫椤树为什么被称为蕨类植物之王?
- 2、桫椤树如何种植
- 3、桫椤长什么样?
桫椤树为什么被称为蕨类植物之王?
因为桫椤树是属于蕨类植物的,但是桫椤树同时又和其他的蕨类植物非常的不一样,桫椤树也是一种植物,而相比其他的蕨类植物,更多的都是草本类的,所以桫椤树也被称作“蕨类植物之王”。在恐龙的时代是,桫椤树就已经存在了,并且桫椤树还是恐龙的食物,而到今天,桫椤树的数量越来越少,这也就是说桫椤树越来越珍贵,这也是桫椤树为何会被称为“蕨类植物之王”的一个重要原因。
桫椤树是极少的木本蕨类植物之一,一般来说,它们生长在气候比较热的地方的山林里面,它们喜热,喜潮湿。这里说的“热”并非指像非洲一般的炎热的高温,更大的程度上是偏向于温的,也就是说比温高一点点的热。所以主要生长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因为桫椤树越来越稀少,同时它还是国家一辑保护植物,所以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人工种植,栽培桫椤树,就是为了增加桫椤树的数量,不让“蕨类植物之王”灭绝。
在种植桫椤树时,我们首先就要选择一个正确的地方,例如我们不可以在黑龙江,东北等很冷的地区种植它们。我们要在南方的地区种植它们。同时我们还要选定桫椤树会喜欢的潮湿地带,阴阳皆有的地方种植它们。因为桫椤树喜欢酸性土壤,所以我们要把它种植在好透气且土壤为酸性的山地里面。
因为桫椤树在很早的时候就存在了,它曾经和恐龙生活在一个年代,并且还是食草类恐龙的食物,所以桫椤树对我们研究恐龙,研究古生物,地质变迁有着非常重大的深厚意义。如今保护桫椤需要我们高度的重视,我们要从各个方面着手,绝对不可以让桫椤树就此灭亡。
桫椤树如何种植
1、采种。桫椤树是老蕨类植物,所以它是靠孢子繁殖,在孢子的成熟期中,选择一个阴天来采种,将枝条上两侧的叶片剪下晾晒干,就能让孢子与叶片分离,将其过筛,然后将筛取的孢子粒、黑黄色粉沫一起收存播种。
2、播种。桫椤树要在地面温超过10℃时播种,最适合在20-25℃时播种。对于土壤也是有要求的,需要在潮湿、半荫又半阳、透光又背风的山地黄壤土上进行人工撒播,散播前要先做好除草、施肥工作,可以选择透气松酸性腐叶土来作为基肥。
3、起苗。当桫椤树长到1米高度左右时就可以进行移栽,根据根系的情况,挖50-100厘米深、60-120厘米的正方形坑来移栽树种。挖树种的树盘一般在30-60厘米左右,然后将10厘米以上的羽状主叶剪掉,留下2-3个主嫩叶,就可以移栽了。
4、定植。将土壤、树体、根部消毒后,将树种直接放入到挖好的坑中,填上消过毒腐叶土,在操作过程中要给树定位,否则就种歪掉,还要撒上呋喃丹来杀死地下害虫。而后踩实、浇透水、搭架盖上黑色遮阳网,大概30天就可以看到新主叶长大、其他嫩叶萌发。
5、肥水。桫椤苗在播种是不用施肥的,不过移栽时有适当施磷,移栽后期可追用农家肥、尿素等。长成后每年可以施发酵猪牛羊粪之类的有机肥,两个月施一次复合肥。
6、病虫防治。移栽后做好病虫防治、修剪等日常管理即可。
桫椤长什么样?
桫椤 [suō luó]
桫椤别名蛇木,是桫椤科、桫椤属蕨类植物,有“蕨类植物之王”赞誉。桫椤是能长成大树的蕨类植物,又称“树蕨”。桫椤的茎直立,中空,似笔筒,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是已经发现唯一的木本蕨类植物,极其珍贵,堪称国宝,被众多国家列为一级保护的濒危植物,有“活化石”之称。桫椤是古老蕨类植物,可制作成工艺品和中药,还是一种很好的庭园观赏树木。
桫椤是极少数一些木本种类其中的一种。生于林下或溪边荫地,产于中国大陆的西藏贵州赤水及南方各地,在尼泊尔、印度锡金、不丹、印度、缅甸、泰国、越南、菲律宾及日本南部也有分布。
桫椤茎干高达6米或更高,直径10-20厘米,上部有残存的叶柄,向下密被交织的不定根。叶螺旋状排列于茎顶端;茎段端和拳卷叶以及叶柄的基部密被鳞片和糠秕状鳞毛,鳞片暗棕色,有光泽,狭披针形,先端呈褐棕色刚毛状,两侧有窄而色淡的啮齿状薄边;叶柄长30-50厘米,通常棕色或上面较淡,连同叶轴和羽轴有刺状突起,背面两侧各有一条不连续的皮孔线,向上延至叶轴。
叶片大,长矩圆形,长1-2米,宽0.4-1.5米,三回羽状深裂;羽片17-20对,互生,基部一对缩短,长约30厘米,中部羽片长40-50厘米,宽14-18厘米,长矩圆形,二回羽状深裂;小羽片18-20对,基部小羽片稍缩短,中部的长9-12厘米,宽1.2-1.6厘米,披针形,先端渐尖而有长尾,基部宽楔形,无柄或有短柄,羽状深裂;裂片18-20对,斜展,基部裂片稍缩短,中部的长约7毫米,宽约4毫米,镰状披针形,短尖头,边缘有锯齿;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裂,基部下侧小脉出自中脉的基部;叶纸质,干后绿色;羽轴、小羽轴和中脉上面被糙硬毛,下面被灰白色小鳞片。
孢子囊群孢生于侧脉分叉处,靠近中脉,有隔丝,囊托突起,囊群盖球形,膜质;囊群盖球形,薄膜质,外侧开裂,易破,成熟时反折覆盖于主脉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