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无胚乳单子叶植物(尽可能多写,可写科名,附种名)

1、眼子菜科 眼子菜属

属中文名:眼子菜属

属拼音名:yanzicaishu

属拉丁名:Potamogeton

中国植物志:08:40

描 述:Potamogeton L. 眼子菜属,眼子菜科,约100种,分布于全球,我国有眼子菜P. distinctus Benn. 等约30种,各处均产之。 淡水生草本;茎纤细,脆弱,分枝;叶互生或对生,沉水的薄,出水的革质,基部有鞘,鞘离生或一部与叶柄合生;花两性,小,排成腋生的穗状花序;花被片4,凹陷,绿色,镊合状排列;雄蕊4,着生于花被片的柄上;心皮4,无柄,1室,有胚珠1颗;花柱缺或短;果核果状,果皮的外层含有空气,以便藉此浮水远播他处;种子无胚乳。

所有物种:

矮眼子菜

白茎眼子菜

篦齿眼子菜

篦齿眼子菜(原变种)

扁茎眼子菜

长鞘菹草

崇阳眼子菜

穿叶眼子菜

单果眼子菜

钝脊眼子菜

钝头眼子菜

钝叶眼子菜

钝叶菹草

浮叶眼子菜

光叶眼子菜

禾叶眼子菜

湖北眼子菜

鸡冠眼子菜

尖叶眼子菜

蓼叶眼子菜

龙须眼子菜

内蒙眼子菜

南方眼子菜

拟竹叶眼子菜

扭叶眼子菜

帕米尔眼子菜

铺散眼子菜

泉生眼子菜

柔花眼子菜

丝叶眼子菜

丝叶眼子菜(原变种)

微齿眼子菜

线叶眼子菜

小节眼子菜

小眼子菜

小叶眼子菜

眼子菜

眼子菜属

异叶眼子菜

竹叶眼子菜

菹草

2、泽泻科

分类地位:泽泻科(Alismataceae)是被子植物门、单子叶植物纲、泽泻亚纲的一科。对该科在系统学上的位置有不同意见,有不少人认为该科为单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科之一。但从维管束解剖学上看,导管上具有单孔或多孔,已具有相当的进化特征。

形态特征:多年生草本,有根状茎。叶大多数基生,直立或浮水以至沉水,泽泻叶随生活习性有种种形态。花有花梗,生于花茎上成总状花序,或生于花茎的轮状分枝上成圆锥花序,两性或单性,整齐,萼片3,花瓣3,雄蕊6至多数,稀3,花粉粒常球形,有多面体,具圆孔,外层与内层同厚,或外层较厚,孔有9~29,稀2~3,心皮分离,6至多数,稀3,子房上位,1室,有1倒生胚珠,稀较多。瘦果,稀蓇葖。种子无胚乳,胚马蹄形。染色体基数x=5~13。

种属分布:有13属90种,广布于各地,生水中或沼泽地。中国有5属13种,南北均产。习见的有泽泻属(Alisma Linn.)、慈姑属(Sagittaria Linn.)、毛茛泽泻属(Ranalisma Stapf.)植物。

3、兰科 Orchidaceae

1. 拟兰亚科 Apostasioideae Rchb.

001. 三蕊兰属 Neuwiedia Bl.

002. 拟兰属 Apostasia Bl.

2. 杓兰亚科 Cypripedioideae Lindl.

003. 杓兰属 Cypripedium Linn.

004. 兜兰属 Paphiopedilum Pfitz.

3. 兰亚科 Orchidoideae

1. 鸟巢兰族 Neottieae Lindl.

01. 头蕊兰亚族 Limodorinae Benth.

005. 金佛山兰属 Tangtsinia S. C. Chen

006. 头蕊兰属 Cephalanthera L. C. Rich.

007. 无叶兰属 Aphyllorchis Bl.

008. 火烧兰属 Epipactis Zinn

02. 对叶兰亚族 Listerinae Lindl.

009. 双蕊兰属 Diplandrorchis S. C. Chen

010. 无喙兰属 Holopogon Komarov et Nevski

011. 鸟巢兰属 Neottia Guett.

012. 对叶兰属 Listera R. Br.

03. 管花兰亚族 Corymborkidinae Miq.

013. 竹茎兰属 Tropidia Lindl.

014. 管花兰属 Corymborkis Thou.

04. 斑叶兰亚族 Goodyerinae Klotz.

015. 斑叶兰属 Goodyera R. Br.

016. 袋唇兰属 Hylophila Lindl.

017. 血叶兰属 Ludisia A. Rich.

018. 爬兰属 Herpysma Lindl.

019. 钳唇兰属 Erythrodes Bl.

020. 叉柱兰属 Cheirostylis Bl.

021. 旗唇兰属 Vexillabium F. Maekawa

022. 全唇兰属 Myrmechis Bl.

023. 翻唇兰属 Hetaeria Bl.

024. 叠鞘兰属 Chamaegastrodia Makino et F. Maekawa

025. 线柱兰属 Zeuxine Lindl.

026. 二尾兰属 Vrydagzynea Bl.

027. 开唇兰属 Anoectochilus Bl.

05. 绶草亚族 Spiranthinae Lindl.

028. 绶草属 Spiranthes L. C. Rich.

029. 肥根兰属 Pelexia Poit. ex Lindl.

06. 针花兰亚族 Acianthinae Schltr.

030. 铠兰属 Corybas Salisb.

031. 指柱兰属 Stigmatodactylus Maxim. ex Makino

07. 隐柱兰亚族 Cryptostylidinae Schltr.

032. 隐柱兰属 Cryptostylis R. Br.

08. 葱叶兰亚族 Prasophyllinae Schltr.

033. 葱叶兰属 Microtis R. Br.

2. 兰族 Orchideae

09. 兰亚族 Orchidinae

034. 红门兰属 Orchis Linn.

035. 舌喙兰属 Hemipilia Lindl.

036. 苞叶兰属 Brachycorythis Lindl.

037. 舌唇兰属 Platanthera L. C. Rich.

038. 凹舌兰属 Coeloglossum Hartm.

039. 蜻蜓兰属 Tulotis Rafin.

040. 反唇兰属 Smithorchis T. Tang et F. T. Wang

041. 尖药兰属 Diphylax Hook. f.

042. 角盘兰属 Herminium Guett.

043. 无柱兰属 Amitostigma Schltr.

044. 兜被兰属 Neottianthe Schltr.

045. 手参属 Gymnadenia R. Br.

046. 长喙兰属 Tsaiorchis T. Tang et F. T. Wang

047. 白蝶兰属 Pecteilis Rafin.

048. 阔蕊兰属 Peristylus Bl.

049. 玉凤花属 Habenaria Willd.

050. 合柱兰属 Diplomeris D. Don

051. 兜蕊兰属 Androcorys Schltr.

052. 孔唇兰属 Porolabium T. Tang et F. T. Wang

10. 双袋兰亚族 Coryciinae Benth.

053. 双袋兰属 Disperis Sw.

11. 鸟足兰亚族 Satyriinae Schltr.

054. 鸟足兰属 Satyrium Sw.

3. 树兰族 Epidendreae Humb., Bonpl. et Kunth

12. 香荚兰亚族 Vanillinae Lindl.

055. 香荚兰属 Vanilla Plumier ex P. Miller

056. 肉果兰属 Cyrtosia Bl.

057. 山珊瑚属 Galeola Lour.

058. 倒吊兰属 Erythrorchis Bl.

13. 盂兰亚族 Lecanorchidinae Dressler

059. 盂兰属 Lecanorchis Bl.

14. 朱兰亚族 Pogoniinae Pfitz.

060. 朱兰属 Pogonia Juss.

15. 芋兰亚族 Nerviliinae Schltr.

061. 芋兰属 Nervilia Comm. ex Gaud.

16. 天麻亚族 Gastrodiinae Lindl.

062. 天麻属 Gastrodia R. Br.

063. 双唇兰属 Didymoplexis Griff.

064. 锚柱兰属 Didymoplexiella Garay

17. 肉药兰亚族 Stereosandrinae S. C. Chen, Z. H. Tsi et G. Zhu

065. 肉药兰属 Stereosandra Bl.

18. 虎舌兰亚族 Epipogiinae Schltr.

066. 虎舌兰属 Epipogium Gmelin ex Borkhausen

19. 白及亚族 Bletillinae Schltr.

067. 白及属 Bletilla Rchb. f.

20. 宽距兰亚族 Yoaniinae S. C. Chen, Z. H. Tsi et G. Zhu

068. 宽距兰属 Yoania Maxim.

21. 羊耳蒜亚族 Liparidinae Lindl. ex Miq.

069. 羊耳蒜属 Liparis L. C. Rich.

070. 沼兰属 Malaxis Soland. ex Sw.

071. 鸢尾兰属 Oberonia Lindl.

072. 套叶兰属 Hippeophyllum Schltr.

22. 紫茎兰亚族 Risleyinae S. C. Chen, Z. H. Tsi et G. Zhu

073. 紫茎兰属 Risleya King et Pantl.

23. 布袋兰亚族 Calypsoinae E. G. Camus, Begon et A. A. Camus

074. 山兰属 Oreorchis Lindl.

075. 杜鹃兰属 Cremastra Lindl.

076. 筒距兰属 Tipularia Nutt.

077. 布袋兰属 Calypso Salisb.

078. 独花兰属 Changnienia S. S. Chien

24. 珊瑚兰亚族 Corallorhizinae E. G. Camus, Bergon et A. A. Camus

079. 珊瑚兰属 Corallorhiza Gagnebin

25. 美冠兰亚族 Eulophiinae Benth.

080. 美冠兰属 Eulophia R. Br. ex Lindl.

081. 地宝兰属 Geodorum G. Jacks.

26. 萼足兰亚族 Cyrtopodiinae Benth.

082. 兰属 Cymbidium Sw.

27. 合萼兰亚族 Acriopsidinae Dressler

083. 合萼兰属 Acriopsis Bl.

28. 拟白及亚族 Bletiinae Benth.

084. 球柄兰属 Mischobulbum Schltr.

085. 云叶兰属 Nephelaphyllum Bl.

086. 带唇兰属 Tainia Bl.

087. 毛梗兰属 Eriodes Rolfe

088. 滇兰属 Hancockia Rolfe

089. 粉口兰属 Pachystoma Bl.

090. 苞舌兰属 Spathoglottis Bl.

091. 黄兰属 Cephalantheropsis Guill.

092. 鹤顶兰属 Phaius Lour.

093. 虾脊兰属 Calanthe R. Br.

29. 坛花兰亚族 Acanthephippiinae S. C. Chen, Z. H. Tsi et G. Zhu

094. 坛花兰属 Acanthephippium Bl.

30. 筒瓣兰亚族 Anthogoniinae S. C. Chen, Z. H. Tsi et G. Zhu

095. 筒瓣兰属 Anthogonium Lindl.

31. 吻兰亚族 Collabiinae Schltr.

096. 吻兰属 Collabium Bl.

097. 金唇兰属 Chrysoglossum Bl.

098. 密花兰属 Diglyphosa Bl.

32. 竹叶兰亚族 Arundininae Dressler

099. 竹叶兰属 Arundina Bl.

33. 笋兰亚族 Thuniinae Schltr.

100. 笋兰属 Thunia Rchb. f.

34. 贝母兰亚族 Coelogyninae Benth.

101. 贝母兰属 Coelogyne Lindl.

102. 独蒜兰属 Pleione D. Don

103. 曲唇兰属 Panisea (Lindl.) Steud.

104. 足柱兰属 Dendrochilum Bl.

105. 石仙桃属 Pholidota Lindl. ex Hook.

106. 耳唇兰属 Otochilus Lindl.

107. 新型兰属 Neogyna Rchb. f.

108. 蜂腰兰属 Bulleyia Schltr.

109. 瘦房兰属 Ischnogyne Schltr.

35. 多穗兰亚族 Polystachyinae Schltr.

110. 多穗兰属 Polystachya Hook.

36. 毛兰亚族 Eriinae Benth.

111. 毛兰属 Eria Lindl.

112. 美柱兰属 Callostylis Bl.

113. 盾柄兰属 Porpax Lindl.

114. 牛角兰属 Ceratostylis Bl.

115. 宿苞兰属 Cryptochilus Wall.

37. 禾叶兰亚族 Glomerinae Schltr.

116. 禾叶兰属 Agrostophyllum Bl.

38. 柄唇兰亚族 Podochilinae Benth. et Hook. f.

117. 牛齿兰属 Appendicula Bl.

118. 柄唇兰属 Podochilus Bl.

39. 矮柱兰亚族 Thelasidinae Schltr.

119. 矮柱兰属 Thelasis Bl.

120. 馥兰属 Phreatia Lindl.

40. 石斛亚族 Dendrobiinae Lindl.

121. 石斛属 Dendrobium Sw.

122. 金石斛属 Flickingeria Hawkes

123. 厚唇兰属 Epigeneium Gagnep.

41. 石豆兰亚族 Bulbophyllinae Schltr.

124. 石豆兰属 Bulbophyllum Thou.

125. 短瓣兰属 Monomeria Lindl.

126. 大苞兰属 Sunipia Lindl.

4. 万代兰族 Vandeae Lindl.

42. 指甲兰亚族 Aeridinae Pfitz.

127. 带叶兰属 Taeniophyllum Bl.

128. 肉兰属 Sarcophyton Garay

129. 五唇兰属 Doritis Lindl.

130. 象鼻兰属 Nothodoritis Z. H. Tsi

131. 拟万代兰属 Vandopsis Pfitz.

132. 蛇舌兰属 Diploprora Hook. f.

133. 羽唇兰属 Ornithochilus (Lindl.) Wall. ex Benth.

134. 脆兰属 Acampe Lindl.

135. 盖喉兰属 Smitinandia Holttum

136. 火焰兰属 Renanthera Lour.

137. 匙唇兰属 Schoenorchis Reinw.

138. 毛舌兰属 Trichoglottis Bl.

139. 掌唇兰属 Staurochilus Ridl. ex Pfitz.

140. 鹿角兰属 Pomatocalpa Breda

141. 钻柱兰属 Pelatantheria Ridl.

142. 大喙兰属 Sarcoglyphis Garay

143. 隔距兰属 Cleisostoma Bl.

144. 花蜘蛛兰属 Esmeralda Rchb. f.

145. 湿唇兰属 Hygrochilus Pfitz.

146. 蜘蛛兰属 Arachnis Bl.

147. 白点兰属 Thrixspermum Lour.

148. 异型兰属 Chiloschista Lindl.

149. 尖囊兰属 Kingidium P. F. Hunt

150. 万代兰属 Vanda W. Jones ex R. Br.

151. 钻喙兰属 Rhynchostylis Bl.

152. 叉喙兰属 Uncifera Lindl.

153. 寄树兰属 Robiquetia Gaud.

154. 凤蝶兰属 Papilionanthe Schltr.

155. 蝴蝶兰属 Phalaenopsis Bl.

156. 低药兰属 Chamaeanthus Schltr.

157. 风兰属 Neofinetia H. H. Hu

158. 萼脊兰属 Sedirea Garay et Sweet

159. 指甲兰属 Aerides Lour.

160. 长足兰属 Pteroceras Hassk.

161. 钗子股属 Luisia Gaud.

162. 香兰属 Haraella Kudo

163. 盆距兰属 Gastrochilus D. Don

164. 槽舌兰属 Holcoglossum Schltr.

165. 鸟舌兰属 Ascocentrum Schltr.

166. 拟蜘蛛兰属 Microtatorchis Schltr.

167. 火炬兰属 Grosourdya Rchb. f.

168. 管唇兰属 Tuberolabium Yamamoto

169. 虾尾兰属 Parapteroceras Averyanov

170. 巾唇兰属 Pennilabium J. J. Smith

171. 槌柱兰属 Malleola J. J. Smith et Schltr.

被子这种植物是什么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中最晚发生,又最具生命力的植物类群。全世界约有被子植物400多科,10000多属,260000多种(科、属、种数目依不同的被子植物分类系统略有变化)。被子植物占据着现代地球大部分陆地空间,是世界植被的主要组成成分。

(1)中国被子植物物种的巨大多样性

世界上被子植物物种最丰富的国家是地处热带的巴西和哥伦比亚,它们分别居第一和第二位。中国国土主要部分不在热带,但被子植物种数的仍居世界第三位,约300余科,近3100属,30000多种,属、种数目分别占世界被子植物的75%、30%和10%。中国被子植物中包含100种以上的就有60科(表1)。但是如果我们把多样性不仅理解为物种丰富度,而且也包括生态类型、起源差别以及分布特点等的多样,那么中国被子植物的多样性是其他国家不能相比的。

表1 中国被子植物中含100种以上的科

种 数

>2000

菊科

Compositae

1500~2000

豆科

Leguminosae

1000~1500

禾本科

Grmineae

蔷薇

Rosaceae

兰科

Orchidaceae

800~1000

唇形科

Labiatae

毛茛科

Ranunculaceae

500~800

莎草科

Cyperaceae

杜鹃花科

Ericaceae

玄参科

Scrophulariaceae

伞形科

Umbelliferae

400~500

十字花科

Cruciferae

大戟科

Euphorbiaceae

龙胆科

Gentianaceae

苦苣苔科

Gesneriaceae

樟科

Lauraceae

报春花科

Primulaceae

茜草科

Rubiaceae

虎耳草科

Saxifragaceae

300~400

紫草科

Boraginaceae

石竹科

Caryophyllaceae

百合科

Liliaceae

杨柳科

Salicaceae

山茶科

Theaceae

200~300

天南星科

Araceae

萝藦科

Asclepiadacaeae

小檗科

Berberidaceae

忍冬科

Caprifoliaceae

景天科

Crassulaceae

壳斗科

Fagaceae

紫堇科

Fumariaceae

蓼科

Polygonaceae

荨麻科

Urticaceae

100~200

爵床科

Acanthaceae

槭树科

Aceraceae

石蒜科

Amaryllidaceae

番荔枝科

Annonaceae

夹竹桃科

Apocynaceae

冬青科

Aquifoliaceae

五加科

Araliaceae

凤仙花科

Balsaminaceae

秋海棠科

Begoniaceae

桔梗科

Campanulaceae

卫矛科

Celastaceae

藜科

Chenopodiaceae

旋花科

Convolvulaceae

葫芦科

Cucurbitaceae

木兰科

Magnoliaceae

野牡丹科

Melastomataceae

桑科

Moraceae

紫金牛

Myrsinaceae

桃金娘科

Myrtaceae

木樨科

Oleaceae

鼠李科

Rhamnaceae

芸香科

Rutaceae

茄科

Solanaceae

马鞭草科

Verbenaceae

堇菜科

Violaceae

葡萄科

Vitaceae

姜科

Zingiberaceae

中国有平均海拔4500m以上的巨大青藏高原,也有广阔的平原低地,山岭重叠、河川纵横、气候多样、地质古老,这些是决定中国生物多样性丰富多彩的主要因素,在被子植物方面表现最为清楚,中国被子植物多样性至少有以下三个特点,

a.生态类型齐备 各种生活型的植物从乔木、半乔木(如梭梭属(Haloxylon))、灌木、半灌木(如沙拐枣属(Calligonum))、小半灌木(如蒿属(Artemisia))、直到多年生草和一年生草,无不具有。生态类群方面,从高山冻原植物(如多瓣木(Dryas octopetala)、松毛翠(Phyllodoce caerulea))到热带雨林种类;从超旱生荒漠植物到潮湿低地的湿生、水生种类;从高寒风大环境的青藏高原垫状植物到华南热带海滨的红树林,各种类型都有代表。

各个气候带都有大量代表科属,例如,桦木科(Betulaceae)、壳斗科栎属(Quercus)的落叶树种,以及杨柳科(Salicaceae)、忍冬科(Caprifoliaceae)、小檗科(Berberidaceae)等是温带的代表;樟科(Lauraceae)、木兰科(Magnoliaceae)、山茶科(Theaceae)、壳斗科的常绿树种,金缕梅科(Hamamelidaceae)以及冬青科(Aquifoliaceae)、五加科(Araliaceae)、蓝果树科(Nyssaceae),还有单种的连香树科(Cercidiphyllaceae)和水青树科(Tetracentraceae)等是亚热带的代表;至于中国热带森林中包含的科就更多了,常见的科有龙脑香科(Dipterocarpaceae)、番荔枝科(Annonaceae)、橄榄科(Burseraceae)、山榄科(Sapotaceae)、楝科(Melisceae)、藤黄科(Guttiferae)、使君子科(Combretaceae)、天料木科(Samydaceae)、大戟科(Euphorbiaceae)和四数木科(Datiscaceae)等。

b.原始古老成分很多 在植物系统学研究中,被认为是比较原始的或早期发生的被子植物类群,在中国分布不少,有些仅仅分布于中国。中国的木兰科(Magnoliaceae)、毛茛科(Ranunculaceae)、水青树科、连香树科、三白草科(Saururaceae)、金粟兰科(Chloranthaceae)、金缕梅科和木通科(Lardizabalaceae)等科的植物,在研究被子植物的起源和系统发育方面的重要性,早已为中外学者所公认。近年来,中国在被子植物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这些成果对于揭示被于植物的物种多样性,以及揭示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c.特有类型极其丰富 中国被子植物有极其多种多样的分布区类型,其中特有类型所占比重极大。到目前为止,统计中国被子植物持有属共有246个,特有种约17000种。古老孑遗种伯乐树(Bretschneidera sinensis)、连香树(Cercidiphyllum japonicum)、领春木(Euptelea pleiospermum)、昆栏树(Trochodendron aralioides)、银缕梅(单氏木)(Shaniodendron subaequalum)、水青树(Tetracentron sinensis)、半日花(Helianthe-mum songoricum)、四合木(Tetracena mongolica)、鹅掌楸(Liriodendron chinensis)和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等都是中国特有的例子。这些植物的研究对于认识中国乃至世界被子植物的系统发育和物种多样性形成的历史过程都是极为重要的。

中国被子植物特有属、种主要分布于秦岭-大别山一线以南,横断山脉以东的东南部地区,其中又有三个特有属、种分布相对集中的待有现象中心:(i)川东-鄂西-湘西北中心,这里的被子植物特有木本属几乎均为落叶乔木或灌木,具有温带性质;(ii)川西-滇西北中心,即横断山脉南段,这里的草本属在全部属中占的比例较高,被子植物的木本属几乎全为落叶乔木或灌木,青藏高原的快速和强烈隆升使本区产生大量新特有种,大大丰富了中国被子植物的多样性;(iii)滇东南-桂西中心,由于地理位置偏南,处于北回归线附近,居泛北极植物区和古热带植物区的分界线上,其乔木持有屑中几乎一半为常绿植物,

特有藤本届全部为木质藤本植物,它们所隶屑的科均为热带分布的科,显示出明显的热带性。

(2)中国被子植物面临的威胁

中国人口众多,开发历史悠久,在被子植物中,材质优良的森林树种和药用、经济植物从来都是开发的重要对象,因此中国被子植物的物种多样性受到了严重破坏,如兰科植物(Orchidaceae)和樟树(Cinnamomum spp.)、楠木(Phoebe spp.)、牡丹(Paeonia spp.)、黄连(Coptis spp.)、阿魏(Ferula spp.)、贝母(Fritillaria spp.),以及红豆树(Ormosia howii)、核桃揪(Juglans mandshurica)、黄檗(黄菠萝)(Phellodendron amurense)、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格木(Erythrophleum fordii)、蚬木(Burretiodendron hsienmu)、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紫荆木(Madhuca pasquieri)、榉树(Zelkova schneideriana)、油丹(Alseodaphne hainanensis)、海南大风子(Hydnocarpa hainanensis)、金丝李(Garcinia pauci-nenvis)、野人参(Panax ginseng)、姜状三七(P. zingiberensis)、屏边三七(P. stipuleanatus)、甘草(Glycyrrhiza uralensis)、黄芪(Astragalus membranaceus)、剑叶龙血树(Dracaena cochinchinensis)、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草苁蓉(Boschniakia rossica)、巴戟天(Morinda officinalis)、刺参(Oplopanax elatus)、刺五加(Acanthopanax senticosus)和库页红景天(Rhodiola sachalinensis)等,因其树干、根或全株作商品贸易而遭到严重破坏,致使各自的分布区面积急剧缩减,野生资源明显减少。根据已有资料估计,中国被子植物约有4000种受到各种各样的威胁,列入珍稀濒危保护的植物约1000种,其中分布区极窄、植株很少的极危种有缘毛红豆(Ormosia howii)、绒毛皂荚(Gleditsia japonica var. velutina)、羊角槭(Acer yangjuechi)、盐桦(Betula halophila)、普陀鹅耳枥(Carpinus putoensis)、天目铁木(Ostrya rehderiana)、膝柄木(Bhesa sinensis)、红榄李(Lumnitzera littorea)、毛叶坡垒(Hopea mollissima)、广西青梅(Vatica guangxiensis)、落叶木莲(华木莲)(Manglietia decidua)、华盖木(Manglietiastrum sinensis)、峨嵋拟单性木兰(Parakmeria omeiensis)、异裂菊(Heteroplexis vernonioides)、青毛杨(Populus pamirica)、毛叶紫树(Nyssa yunnanensis)、无喙兰(Archinecttia gaudissartii)、双蕊兰(Diplandrochis sinica)、金佛山兰(进兰)(Tangtsinia nanchuanica)、孔唇兰(Porolabium biporosum)、异形玉叶金花(Mussaenda anomala)、海南海桑(I style="mso-bidi-font-style:

回答者:zfqfh - 举人 四级 1-6 16:45

提问者对于答案的评价:

谢谢你,上帝会保佑你!!!

评价已经被关闭 目前有 2 个人评价

50% (1) 不好

50% (1)

其他回答共 5 条

被子植物

被子植物(Angiosperm)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最高级的一类,自新生代以来,它们在地球上占着绝对优势。现知被子植物共1万多属,约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中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被子植物能有如此众多的种类,有极其广泛的适应性,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提供了它适应、抵御各种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下面我们列举的被子植物的五个进化特征,是与裸子植物相比较而得出的,至于能产生种子、精子靠花粉管传送、有胚乳等种子植物共有的特征,在此就不赘述了。

(一)具有真正的花

典型的被子植物的花由花尊、花冠、雄蕊群、雌蕊群4部分组成,各个部分称为花部。

被子植物花的各部在数量上、形态上有极其多样的变化,这些变化是在进化过程中, 适应于虫媒、风媒、鸟媒、或水媒传粉的条件,被自然界选择,得到保留,并不断加强造成的。

(二)具雌蕊

雌蕊由心皮所组成,包括子房、花柱和柱头3部分。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子房的保护, 避免了昆虫的咬噬和水分的丧失。子房在受精后发育成为果实。果实具有不同的色、香、味,多种开裂方式;果皮上常具有各种钩、刺、翅、毛。果实的所有这些特点,对于保护种子成熟,帮助种子散布起着重要作用,它们的进化意义也是不言而喻的。

(三)具有双受精现象

双受精现象,即两个精细胞进入胚囊以后,1个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合子,另1个与2个极核结合,形成3n染色体,发育为胚乳,幼胚以3n染色体的胚乳为营养,使新植物体内矛盾增大,因而具有更强的生活力。所有被子植物都有双受精现象,这也是它们有共同祖先的一个证据。

(四)孢子体高度发达

被子植物的孢子体,在形态、结构、生活型等方面,比其他各类植物更完善化、多样化,有世界上最高大的乔木,如杏仁按(Eucalyptus amygdalina Labill.),高达156米;也有微细如沙粒的小草本如无根萍[Wolffia arrhiza (L.) Wimm.],每平方米水面可容纳300万个个体 有重达25千克仅含1颗种子的果实,如王棕(大王椰子)[Roystonea regia (H.B.K.) O. F.Cook];也有轻如尘埃,5万颗种子仅重0.1克的植物如热带雨林中的一些附生兰;有寿命长达6千年的植物,如龙血树(Dracaena draco L.);也有在3周内开花结籽完成生命周期的植物(如一些生长在荒漠的十字花科植物);有水生、砂生、石生和盐碱地生的植物;有自养的植物也有腐生、寄生的植物。在解剖构造上,被子植物的次生木质部有导管,韧皮部有伴胞;而裸子植物中一般均为管胞(只有麻黄和买麻藤类例外),韧皮部无伴胞,输导组织的完善使体内物质运输畅通,适应性得到加强。

(五)配子体进一步退化(简化)

被子植物的小孢子(单核花粉粒)发育为雄配子体,大部分成熟的雄配子体仅具2个细胞(2核花粉粒),其中1个为营养细胞,I个为生殖细胞,少数植物在传粉前生殖细胞就分裂1次,产生2个精子,所以这类植物的雄配子体为3核的花粉粒,如石竹亚纲的植物和油菜、玉米、大麦、小麦等。被子植物的大孢子发育为成熟的雌配子体称为胚囊,通常胚囊只有8个细胞:3个反足细胞、2个极核、2个助细胞、1个卵。反足细胞是原叶体营养部分的残余。有的植物(如竹类)反足细胞可多达300余个,有的(如苹果、梨)在胚囊成熟时,反足细胞消失。助细胞和卵合称卵器,是颈卵器的残余。由此可见,被子植物的雌、雄配子体均无独立生活能力,终生寄生在孢子体上,结构上比裸子植物更简化。配子体的简化在生物学上具有进化的意义。

被子植物的上述特征,使它具备了在生存竞争中,优越于其他各类植物的内部条件。被子植物的产生,便地球上第一次出现色彩鲜艳、类型繁多、花果丰茂的景象,随着被子植物花的形态的发展,果实和种子中高能量产物的贮存,使得直接或间接地依赖植物为生的动物界(尤其是昆虫、鸟类和哺乳类),获得了相应的发展,迅速地繁茂起来。

被子植物分为两个纲----双子叶植物纲(木兰纲)和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

被子植物拉丁名 Angiospermae,来源于希腊文复合词。Angio—包被的与—sperma种子,两者接合,用复数第一格即成 Angiospermae,英文名为 Angiosperm。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适应性最强的类群。在不同的系统,被子植物有300多至400多科,l万多属,20—25万种。超过植物界总种数之半。它们分布于各个气候带。由于气温高、雨水多的缘故,热带、亚热带最多。南美亚马逊河区有约4万种。其他热带地区有2—3万种。温带地区因气温降低,雨量少了,种类渐减。以我国情况看,云南省气候条件好,植物达万种以上,而河北省地处北纬26—43度之间。相对种类减少很多,约有2,500种。北极地区则大大减少,许多地方几乎无被子植物,仅少数地方有少数种类顽强生存。如北极柳(Salix lanata)、北极罂粟(Papaver radicatum),其分布纬度达80度以上。在南半球南极大陆的莫尔吉特湾詹尼岛附近,有石竹科植物厚叶柯罗石竹(Colobanthus crassifolius)生存。另外,从海拔高度看,地势越高,气温越低,大约每上升100米,气温降低0.5℃,植物种类组成也有变化;在珠穆朗玛峰地区,气候严寒,只有少数耐寒种类方可生存。5,000—5,500米地区还能找到石竹科的伏繁缕(Stellaria decumbens)。雪莲花(Saussurea involucrata )在新疆天山高处也有分布。

极端的自然环境还有沙漠。如我国新疆省的沙漠地区,有胡杨(Populus diversifolia )和梭梭(Haloxylon ammodendron)生存,能适应干旱气候。北非撒哈拉大沙漠中下雨极少,有的地方十几年无雨。有一种植物叫矮生齿子草 (Odontospermum pygmaeum),由于极端干旱形成只有几十天极短的生命周期,称为短命植物。它在稍有雨水时,能发芽生长到开花结实,完成一代任务。平时稍有湿润,花就张开,一旦干燥,花即闭合,十分灵敏。美洲墨西哥的沙漠地区,有一类特殊适应干旱的植物就是多浆植物,著名的为仙人掌科。全身多刺,叶退化,茎含水多用以抗旱。其中有的种类形如巨人,如用刀砍开,可以直接喝到水。在盐碱地上,有抗盐性强的被子植物,以黎科最著名。如盐角草(Salicornia herbacea)为一年生草本,肉质,叶极小。茎节状,可以行光合作用。在它的茎的横切面上有引人注目的特征:如表皮薄而光滑,栅栏组织有两层,内部细胞大、含水多,维管组织在中心。多水性是由于钠(Na)离子影响下形成的。盐角草活物重量的92%以上为水分。干燥了的盐角草燃烧后留下的灰分极多,占干量的45%以上。上述的茎结构、含水多和灰分多,均是典型的盐生植物特性。盐角草生在盐沼地上,是盐分最多的地方,可为其标准代表。黎科的盐生植物的进化就是在盐演条件下进行的。

被子植物的特征

被子植物是植物界进化最高级、种类最多、分布最广的类群。现知被子植物有 l万多属,20多万种,占植物界的一半。我国有2700多属,约3万种,是药用植物最多的类群。被子植物的种类能有如此众多,适应性有如此广泛,这和它的结构复杂化、完善化分不开的,特别是繁殖器官的结构和生殖过程的特点,给予了它适应、抵御各种不良环境的内在条件,使它在生存竞争、自然选择的矛盾斗争过程中不断产生新的变异,产生新的物种,而在地球上占绝对优势。和裸子植物相比,被子植物有真正的花,故又叫有花植物;胚珠包藏在子房内,得到良好的保护,子房在受精后形成的果实既保护种子又以各种方式帮助种子散布;具有双受精现象和三倍体的胚乳,此种胚乳不是单纯的雌配子体,而具有双亲的特性,使新植物体有更强的生活力;孢子体高度发达和进一步分化,除乔木和灌木外,更多是草本;在解剖构造上,木质部中有导管,韧皮部有筛管、伴胞,使输导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更加完善,同时在化学成份上,随着被子植物的演化而不断发展和复杂化,被子植物包含了所有天然化合物的各种类型,具有多种生理活性。

被子植物的分类

被子植物分为二个纲,即双子叶植物纲和单子叶植物纲,它们的基本区别如下:

双子叶植物纲 单子叶植物纲

根 直根系 须根系

茎 维管柬成环状排列,有形成层 维管束成星散排列,无形成层

叶 具网状脉 具平形脉或弧形脉

花 各部分基数为4或5 各部分基数为3

花粉粒具3个萌发孔 花粉粒具单个萌发孔

胚 具2片子叶 具1片子叶

以上区别点不是绝对的,实际上有交错现象,如双子叶植物纲中的毛茛科、车前科、菊科等有须根系植物;胡椒科、睡莲科、毛茛科、石竹科等有维管束星散排列的植物;樟科、木兰科、小檗科、毛茛科有3基数的花;睡莲科、毛茛科、小续科、罂粟科、伞形科等有 l片子叶的现象。单子叶植物纲中的天南星科、百合科、薯蓣科等有网状脉;眼子菜科、百合科、百部科等有4基数的花

双子叶植物纲

(一)离瓣花亚纲 Choripetalae

离瓣花亚纲又称古生花被亚纲 (Archichlamydeae)。包括无被花,单被花或有花萼和花冠区别,而花瓣通常分离的类型。雄蕊和花冠离生。胚殊一般有一层珠被。

离瓣花亚纲恩格勒系统分科目录

(二)合瓣花亚纲 Sympetalae

本亚纲又称后生花被亚纲(Metachlamydeae),主要特征是花瓣多少连合成合瓣花冠。花冠形成了各种形状,如漏斗状、钟状、唇形、管状、舌状等,由辐射对称发展到两侧对称。花冠各式的连合,增加了对昆虫传粉的适应及对雄蕊和雌蕊的保护。因此,合瓣花类群比离瓣花类群进化。

花的轮数趋向减少,由5轮(花萼 l轮,花瓣 l轮,雄蕊2轮,雌蕊的心皮 l轮,如杜鹃花科、柿树科等)减为4轮(花萼、花瓣、雄蕊、心皮均为 l轮,如木犀科、忍冬科等),各轮数目也逐步减少,如雄蕊的数目从与花冠裂片同数,如由5(旋花科、茄科、报春花科)减为4—2(唇形科、葫芦科),心皮数由5(杜鹃花科)减为2(四轮花类的心皮均多为2个)。

通常无托叶,胚珠只有一层胚被。

合瓣花亚纲恩格勒系统分科目录

单子叶植物纲

被子植物的分类系统

19世纪以来,许多植物分类工作者为建立一个“自然”的分类系统作出了巨大努力。他们根据各自的系统发育理论,提出的分类系统已有数十个。但由于有关被子植物起源、演化的知识特别是化石证据不足,直到现在还没有一个比较完善的分类系统。目前世界上运用比较广泛的仍是恩格勒系统和哈钦松系统。在各级分类系统的安排上,克朗奎斯特系统和塔赫他间系统被认为更为合理。

一、恩格勒系统

这是德国分类学家思格勒(A.Engler)和勃兰特(K.PrantI)于1897年在其《植物自然分科志》巨著中所使用的系统,它是分类学史上第一个比较完整的系统,它将植物界分13门,第13门为种子植物门,再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两个亚门,被子植物亚门包括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个纲,并将双子叶植物纲分为离瓣花亚纲(古生花被亚纲)和合瓣花亚纲(后生花被亚纲)。

恩格勒系统将单子叶植物放在双子叶植物之前,将合瓣花植物归并一类,认为是进化的一群植物,将柔荑花序植物作为双子叶植物中最原始的类群,而把木兰目、毛茛目等认为是较为进化的类群,这些观点为现代许多分类学家所不赞同。

思格勒系统几经修订,在1964年出版的《植物分科志要》第十二版中,已把双子叶植物放在单子叶植物之前。共有62目,344科,其中双子叶植物48目,290科,单子叶植物14目,54科。药用植物学教材被子植物分类部分采用修订的思格勒系统,但有的内容有变动。

二、哈钦松系统

这是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J.Hutchinson)于1926年和1934年在其《有花植物科志》I、II中所建立的系统。在1973年修订的第三版中,共有111目,411科,其中双子叶植物82目,342科,单子叶植物29目,69科。

哈钦松系统认为多心皮的木兰目、毛茛目是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但过分强调了木本和草本两个来源,认为木本植物均由木兰目演化而来,草本植物均由毛茛目演化而来,结果使得亲缘关系很近的一些科在系统位置上都相隔很远,如草本的伞形科和木本的山茱萸科、五加科;草本的唇形科和木本的马鞭草科等,这种观点亦受到现代多数分类学家所反对。

三、塔赫他间系统

这是前苏联植物学家塔赫他间(A.Takhtajan)于1954年在其《被子植物起源》一书中公布的系统,他首先打破了传统把双子叶植物分为离瓣花亚纲和合瓣花亚纲的分类;在分类等级上增设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他将原属毛茛科的芍药属独立成芍药科等,都和当今植物解剖学、孢粉学、植物细胞分类学和化学分类学的发展相吻合,在国际上得到共识。

塔赫他间系统经过多次修订,在1980年修订版中,共有28超目,92目,416科,其中双予叶植物(木兰纲)20超目,71目333科,单子叶植物(百合纲)8超目,21目,77科,显得较繁锁。

四、克朗奎斯特系统

这是美国植物学家克朗奎斯特(A.Cronquist)于1968年在其《有花植物的分类和演化》一书中发表的系统。在1981年修订版中,共有83目,388科,其中双子叶植物64目,318科,单干叶植物19目,65科。

克朗奎斯特系接近于塔赫他间系统,把被子植物门(称木兰植物门)分成木兰纲和百合纲,但取消了“超目”一级分类单元,科的划分也少于塔赫他间系统。现我国有的教科书采用这一系统。

系统演化的两大学派关于最古老被子植物的形态特征问题,原始类群和进化类群各自具有的形态特征问题,长期以来成为植物分类学家研究的中心,争论的焦点,尤其是对被子植物的“花”的来源上,意见分歧最大,形成两个学派,即所谓“假花学派”和“真花学派”,或者称“柔荑学派”和“毛茛学派”。前者以德国植物学家恩格勒为代表,后者以美国植物学家柏施及哈利尔,英国植物学家哈钦松为代表。

一、假花学派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和裸子植物的球花完全一致,每个雄蕊和心皮,分别相当于1个极端退化的雄花和雌花,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棵子植物麻黄类的弯柄黄Ephedra campylopoda,如下图所示,在这个设想里,雄花的苞片变为花被,雌花的苞片变为心皮,每个雄花的小苞片消失后,只剩下一个雄蕊,雌花小苞片消失后只剩下胚珠,着生于子房基部。由于裸子植物,尤其是麻黄和买麻藤等都是以单性花为主,因而设想原始被子植物是具单性花。这种理论称为假花学说(Pseudanthium theory)。根据此说,现代被子植物的原始类群,应该具有单性花、无被花、风媒花和木本的柔夷花序类植物,如木麻黄目、胡椒目、杨柳目等。这一学派的观点为现代多数系统学家所反对,根据解剖学、孢粉学等研究资料证明柔荑花序类应为次生类群。

二、真花学派

认为被子植物的花是由原始裸子植物两性孢子叶球演化而来,因而设想被子植物是来自裸子植物中早已灭绝的本内苏铁目,特别是拟苏铁(Cycadeoidea),其孢子叶球上的苞片演变为花被,小孢子叶演变为雄蕊,大孢子叶演变为雌蕊(心皮),其孢子叶球轴则缩短为花轴。这种理论称为真花学说(Euanthium theory)。根据此说,现代被子植物中的多心皮类,尤其是木兰目植物被认为被子植物较原始类群。

真花学说与假花学说示意图

浙江天台发现植物新种“华顶卷耳”,如何发现的?有什么特点?

2021年,是我国生态环境方面大丰收的一年。前前后后已经有太多珍稀的动植物出现,“活化石”双蕊兰、国宝级动物朱鹮、“杀一只灭全家”的冠斑犀鸟、印度野牛、“顶级食肉兽”黄喉貂、鹿羊牛驴“四不像”……等等,这些都是我国最好的见证。当然,好消息还不止这些。

这不,在浙江的台州市天台县又发现了一极其珍稀的极小种群新物种现身,它就是“华顶卷耳”。十分难得的是,这一物种从发现到命名历时百年,在近日刚刚发表了这一成果。这是继1990年“华顶杜鹃”被命名以来,第二个以天台山“华顶”命名的新物种。而此次刚采集的“华顶卷耳”也才仅此一窝,全球而言都只有我国天台山以及四明山这2个分布点。那么这一物种究竟有何特点?为何会出现在天台山并且以天台山命名呢?下面还是由魔方来科普一下。

又是浙江!为何现身天台山?其实早有先例!

据2021年发布的相关数据统计,浙江位于我国沿海,现有林地面积高达9903万亩,森林面积高达9113万亩,活立木总蓄积3.85亿立方米,森林蓄积3.46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为61.15%,森林覆盖率高居全国前列。而天台山,位于浙江天台县的城北,西南和东北分别连接仙霞岭和舟山群岛,因为其“佛宗道源、山水神秀”而享誉海内外。

而单就自然资源而言,天台山有九大仙草之首、轻身延年的“铁皮枫斛”,也有誉为长生不老的“乌药”,产茶等等。同时,天台山内气候温和,年均气温在16℃,森林覆盖率高达94.4%,植物资源高达350多种。而动物方面更是被称为“珍稀动物园”,古时《宋代老虎的地理分布》这本书就有记载,老虎当时就有分布在天台山,这也更加显现出其在生态资源方面的丰富。

那么问题来了,为何现身天台山呢?一方面而言自然就是因为其环境好,而另一方面则是因为这里其实早就有发现“华顶杜鹃”的先例。乃至浙江前段时间发现的同样是全球仅中国2个分布点的天目臭蛙,或许不管是人还是动植物其实都有扎堆现象吧,珍稀物种的不断显现,也是冥冥中吸引了其他物种。

“华顶卷耳”是何物种?有何特点

“华顶卷耳”属于石竹科极小种群新物种,据相关数据统计,石竹科此前大约就已经有2000种,其“亲戚们”可谓全世界而言分布广泛,北半球的温带以及暖温带,甚至环境艰苦的非洲也有。不过对于“华顶卷耳”这一新物种就不一样了,它的特点就是罕见、珍稀,经过科学家们的多方探索,也只有在我国的天台山以及四明山有。又因为在天台山属于模式产地,最初的时候就是在这里发现,因此就用了天台山“华顶”命名,“华顶卷耳”由此而来。

根据科学家们调查发现,“华顶卷耳”喜欢分布在890米到1000米的极为狭小的范围内。观察在野外最新拍摄的照片来看,整体上“华顶卷耳”呈现绿色,花朵白色,和农村比较常见的多株分叉的白色菊花十分相像。整体长得比较高,叶子大约在2cm,花朵大约5cm,花朵茎杆5cm,在植株茎杆上长有短密的毛须。

值得一提的是,国际著名的植物学期刊《PhytoKeys》近日正式发表了采自天台县的石竹科一新种——“华顶卷耳”(Cerastium huadingense Y.F. Lu, W.Y. Xie et X.F. Jin),这就是最好的肯定、官方认证了!那么除了这个原因外,究竟为何它一经发现会引发如此大的轰动呢?其实和它跨越百年的研究历程分不开!

“华顶卷耳”跨越百年终于落定,它的珍稀性体现在哪里?

不得不承认“华顶卷耳”的发现让我国的物种又多了一个成员,其研究又更进了一步,它是十分珍稀的。首先,就其发现历程来说,跨越百年就已经是一个大BOSS,好事多磨。

1924年的时候还在南京读大学的秦仁昌现身在天台山偶然采集到了一种卷耳属植物,经过鉴定属于产自欧洲的卷耳Cerastium vulgatum。1955年研究所专家崔友文先生编写《中国植物志》的时候对标本进行鉴定为产自地中海的抱茎叶卷耳C. perfoliatum。1978年浙江大学的张朝芳也意外采集到了该种标本,不过当时并未进行鉴定。一直到2017年,杭州师范大学的教授金孝锋博士重新检视标本,发现它的与众不同之处,并且告知了《浙江植物志》的高级工程师谢文远。

终于,2018年4月,谢文远专门远赴当初的记载地天台山寻找,经过解剖比较,确实和金教授结论一致,于是对该物种根据发现地命名为了“华顶卷耳”。而更为意义深远的是,由于“华顶卷耳”的新发现,2021年7月开始天台县就启动了县域植物多样性本底调查,谢文远作为负责人在前期调查中,已经又发现了“落叶女贞”、“裂颖茅”、“有尾水筛”等三种台州市新记录植物。

其次,其珍稀性同样在于它的少,经过后来科学家们多方调查,发现仅天台山和四明山有,全球也仅这2个分布点。最后,对于生物多样性来说,石竹科新物种的发现这意味着又多了一种。并且石竹科的物种一般而言都有药用以及观赏价值,“华顶卷耳”如此罕见,如果未来能得以系统繁殖并且开发它的各项价值,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发现。

总结

生活就是这样,如果放到普通人身上,或许就长在面前,但是这一辈子都不会觉得它有什么不一样。但是生活的乐趣也正在于此,如果某天看到官方报道说某某新物种发现,但是却惊奇地发现居然就在自己身边,那又该是怎样的一种狂喜。就像此前发现的天目臭蛙,很多网友表示这不就是自己小时候,甚至现在家门前都会有的吗?那么此次同样如此珍稀的“华顶卷耳”你有没有见过呢?

总而言之,如今的生态环境是越来越好了,加之很多物种都有相似性,因此用肉眼看着相像也正常。伴随着这些珍稀物种的出现,其实也是我们在环境保护方面作出努力的最好回报。生态系统是一个圈,我们人类也置身其中,相对而言人类可能处的位置要更顶端一些,自然能力越大责任越大。生态保护本就是行于当代、利在千秋的事,希望未来有更多的人加入其中,那么更多的珍稀物种出现就都不是难题了。

我国孑遗植物有哪些

1..水杉,为我国特产,落叶乔木,柏科水杉属唯一现存种,中国特产的孑遗珍贵树种,第一批列为中国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的稀有种类,有植物王国“活化石”之称。

 2. 银杉,是三百万年前第四纪冰川后残留下来至今的植物,中国特有的世界珍稀物种,和水杉、银杏一起被誉为植物界的“国宝”,国家一级保护植物。

 3. 红豆杉,又称紫杉,属浅根植物,其主根不明显、侧根发达,是世界上公认的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是第四纪冰川遗留下来的古老树种,在地球上已有250万年的历史。

 4. 台湾杉,我国特有树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为第三纪古热带植物区孑遗植物。曾广泛分布于欧洲和亚洲东部,由于第四纪冰期影响,仅存于云南、湖北、湖南、四川、贵州、台湾及缅甸北部局部地区。

 5. 瓦勒迈杉,是一种样子怪怪的树状物,是世界最古老的物种之一,人们此前对它的了解仅来自于具有1.2亿年历史的化石。

 6. 松叶蕨,为松叶蕨科多年生纤细草本,小型蕨类。是最古老最原始的陆生高等植物。生于山上岩石裂缝中或附生于树干上。

 7. 桫椤,曾是地球上最繁盛的植物,与恐龙一样,同属“爬行动物”时代的两大标志。桫椤名列中国国家一类8种保护植物之首。

 8. 银杏,又称白果,在第三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

 9. 珙桐,是1000万年前新生代第三纪留下的孑遗植物,在第四纪冰川时期,大部分地区的珙桐相继灭绝,只有在我国南方的一些地区幸存下来,成为了植物界今天的“活化石”。

 10.鹅掌楸,又称马褂木,中生代侏罗纪晚期到新生代第三纪,白垩纪有化石发现,第四纪冰川期大部分灭绝,只剩下中国鹅掌楸和北美鹅掌楸。

 11. 长柄双花木,残存于南岭山地山顶矮林或灌丛中,被列为国家Ⅱ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12.石松,泥盆纪

 13.木贼,泥盆纪

 14.崖柏

 15.日本金松

 16.双蕊兰

 17.苏铁

 18.杜仲,新生代第三纪

 19.水清树,新生代第三纪

 20.领春木,新生代第三纪

 21.粗榧

 22.榧树,人参 第三纪

 23.笔筒树。不仅属于地球远古时代残留的树蕨类植物,而且是侏罗纪时代的孑遗植物。笔筒树属于大型树蕨类植物,不开花,没有果实与种子,以孢子繁殖,一般而言,笔筒树只生长于潮湿阴暗的原始森林中,对古植物的研究有价值,而且亦是研究台湾与大陆植物地理关系的好材料。中国湛江发现有此树。

这里有详细介绍:

老秃顶子,名字不美山很美

老秃顶子,是一座山。

哦,确切地说,老秃顶子不仅仅是一座山,而是一群山,是一个由海拔1000米以上的九座山峰领衔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长白山龙岗支脉向西南方的延展。其中,最高峰老秃顶子海拔1367.3米,素有“辽宁第一峰”之美誉。

老秃顶子,名字虽不美,却名符其实。

因为老秃顶子有着典型的植被垂直分布。从下往上走,海拔950米以下是落叶阔叶林带,再往上100米为云冷杉和枫树、桦树的混交林带,再往上100米为针叶林带,再往上100米为岳桦林带,再往上50米为灌木丛带,之上则为草地。非常搞笑的是,山顶草地中间竟真的有千余平米寸草不生,光秃秃的,好像一个秃顶的壮汉,故名老秃顶子。

老秃顶子,名字虽不美,但山很美。

从沈阳驱车2个多小时,就进入了辽宁本溪地界的桓仁县。车行高速,但不枯燥,车窗外的景色着实让人目不暇接,眼花缭乱。这样的景致绝不是江南的细雨霏霏、远山如黛,而是塞外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这才是北国的真面目。红、黄、橙、绿、白、灰、赭石,七彩的色彩,层层叠叠,交相辉映。看,左手边这一座山像是天才小画家的随手涂鸦;看,右手边这一座山像是印象派大师的风景画;前方穿过一个隧道,天哪,眼前的这座山简直就是作画的天仙不小心打翻了颜料盘,把这般多的色彩一股脑地倾倒在这北国之秋的画布上。

美景盈目,并不觉得旅途疲倦。

从铧尖子、木盂子下高速,直奔木盂子方向。这一大片现在都叫华来镇,是由铧尖子、木盂子和二户来子的“三合一”,取了前一个的“铧”,后一个的“来”,又简约,又谐音,又文雅,就叫了华来。但老秃顶子实在是因为“雄性”特征过于明显,叫起来又朗朗上口,好叫易记,就因循守旧,没有改名。

在老秃顶子山脚下,有一个暖河子村;在暖河子村,有一个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标本馆。标本馆分为沙盘馆、动物标本馆和植物标本馆。

我们看到的老秃顶子沙盘模型,逼真地呈现出以主峰为中心,分别向东、西南、北三个方向的“丫”字形山脉走势,峰峦沟壑,蜿蜒起伏,蓊蓊郁郁,多姿多彩。在沙盘上,我们看到老秃顶子横跨桓仁、新宾两县,占地约15000公顷。沙盘上的各色彩灯闪烁,我们由此知道了保护区的核心区、缓冲区和实验区,知道了在哪里发现了什么珍稀动植物,在哪里要特别注意“熊出没”。

在动物标本馆里,我们看到了黑熊、野猪、狍子、麝、麂子,金雕、苍鹰、秃鹫、大鸨、大鹅、大雁以及松鼠、花栗鼠、黄鼠狼和蛇。

在植物标本馆里,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紫衫、黄蘖,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水曲柳、人参、核桃楸、紫椴、红松、天麻、双蕊兰等。这其中又以双蕊兰最为有名,因为双蕊兰是有着“活化石”之称的一种孑遗植物,而且是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独有物种,真可以说是“蝎子粑粑独一份”。

友人超级热情,陪着我们爬了两天的山路。既欣赏到了如画的美景,又避开了国庆、中秋“双节”去旅游景区时的人山人海,“下山看脑袋,上山看屁股”的窘境。这个“双节”过得真舒坦。

在老秃顶子,南北坡有着截然不同的景致。

北坡,山深林密,秋水潺潺。大森林里,一棵棵红松粗壮挺拔,高耸入云。愈往山上走,温度愈低。及待走到天桥河,不仅爬山出的大汗一扫而光,而且明显感觉到了由凉爽宜人到寒气逼人的神奇变化。

一路上,各种各样的植物让我们着实感受到知识的匮乏。据说这山里的植物多达1788种,但我们能够辩识的却微乎其微。我们边走边看,边看边认,红松、核桃楸、桦树、枫树、槭树、蒙古栎,即使那些草本植物,我们也好多都不认识,只知道其中的一些很好吃。在前一天,我们就在朋友家的餐桌上抢先尝到了这座大山在春夏秋三季出产的大腿蘑、苦嫩芽和山糜子,边吃边聊时还听说刺五加更好吃。这些地道的山野菜,口感好,味道佳,是真正绿色、野生、无污染的纯天然食品,最受老饕们喜爱。

密林深处有东北抗联当年的宿营地、练兵场,半山腰上有一条清澈的天桥河。一股股涓涓细流从山间石缝中涌出,聚少成多,汇成了这条欢腾跳跃的天桥河。

天桥河的溪水,至真至纯。俯下身子,在上游鞠一捧尝尝,河水有“井拔凉”的清冽,清冽中又有稍许甘甜。天桥河的景致,美不胜收。一条小溪,飞珠溅玉,一枝红枫,火红招摇,几块长满青苔的山石,沉静安稳,一水一石之恋,动静相宜,一枫一松交映,红绿相间,这让摄影爱好者们心花怒放,流连忘返。天桥河的空气,沁人心脾。在天桥河,尽可以舒胸展臂,多做几次深呼吸,因为此处负氧离子含量每立方厘米平均值为7900多个,瞬间峰值高达10000个,所以一定要来此做一次最朴素、最实用、最有效的“洗肺”。

南坡,盘山公路蜿蜒向上,蓝天白云,群山锦绣。一条山路,十里画廊。车在仙境转,人在画中游。车行不远,我们在车中就再也坐不住了,干脆停车步行,千万别枉费了这大好景色,就做一回“好色之徒”吧。

哇,快看,这棵大枫树灿烂如火,霞飞满天;嘿,这是棵什么树啊,高大威猛,满身尽披黄金甲,玉宇轩昂临凡尘;咦,这几片叶子怎么会独自起舞,还跳的这么喜兴,这么欢快;哈哈,这才进入深秋,有一种树竟一叶无存,光溜溜的。应该说,一棵光溜溜的树实在是不好看,但远望一大片光溜溜的树,也很不错,是它们构成了七彩大山中的那道浅灰色,从远处望去,有些云雾缭绕。

我们一边爬山,一边感慨,一边赞叹,惊讶于大自然的天造地设,鬼斧神工,惊讶于上天的如椽巨笔,浓墨重彩,绘就这群山锦绣,秋景如画。

太美了!真的是太美了!

老秃顶子山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视觉冲击,更多的是视觉享受和心灵慰籍,这更是一次绝妙的色彩疗程。

在山腰上休息的时候,我想起当天凌晨,当我从留宿的农家热炕头上爬起,站在农家小院中,清醒一下宿醉的昏沉。山村宁静,夜色无边。猛然间,抬头望见圆月当空的晴夜里,繁星满天,晶莹闪烁,一颗颗星星那么亮,离我那么近,一下子让我记起不久前一位朋友从西藏发来的图片,那是布达拉宫的星夜,一颗颗星星就是这么亮,这么近。

于是,我想,远离城市中的水泥森林,远离车水马龙的喧嚣吵闹,远离PM2.5的爆表雾霾,要来一次青山绿水的超值体验之旅,要来一场放松身心的视觉享受盛筵,那么,朋友,我隆重推荐老秃顶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