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木芙蓉有哪些形态特征?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为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又名芙蓉花、三变花、九头花等。全国各地均有栽培。
植株高2~5米。枝被星状短柔毛。叶大,互生,阔卵形至圆卵形,长10~20厘米,宽9~22厘米。花腋生或簇生于枝端,直径7~10厘米;早晨开花时白色或粉红色,至下午变深红色,花冠大而美丽,花瓣5,单瓣或重瓣;雄蕊花丝结合成圆筒形,包围花柱。花期7~10月。蒴果球形。
木芙蓉
经过长期栽培,木芙蓉已经形成了不同的品种,常见的有白花木芙蓉,花白色;醉芙蓉,重瓣,花初开时为纯白色,后变为深红色。
木芙蓉花语
木芙蓉的花语:平凡中的高洁、纤细之美、纯洁。
木芙蓉又名芙蓉花、拒霜花、木莲、地芙蓉、华木,原产中国。喜温暖、湿润环境,不耐寒。忌干旱,耐水湿。对土壤要求不高,瘠薄土地亦可生长。属锦葵科、木槿属。落叶灌木或小乔木。丛生,高仅1m许。
大形叶,广卵形,呈3~5裂,裂片呈三角形,基部心形,叶缘具钝锯齿,两面被毛。花于枝端叶腋间单生。9~11月间次第开放。花、叶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脓,凉血止血之效。是湖南省的省花。
芙蓉花的品种、花色繁多。其中白芙蓉:开白花,粉芙蓉:花色粉红,红芙蓉:大红色花,花大重瓣,酷似牡丹,黄芙蓉:又名黄模,黄色花,钟状,花芯暗紫色,花大重瓣,酷似牡丹,为稀有品种。
木芙蓉是一种很好的观花树种。由于花大而色丽,中国自古以来多在庭园栽植,可孤植、丛植于墙边、路旁、厅前等处。特别宜于配植水滨,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分外妖娆,所以《长物志》云:“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
因此有“照水芙蓉”之称。此外,植于庭院、坡地、路边、林缘及建筑前,或栽作花篱,都很合适。在寒冷的北方也可盆栽观赏。
芙蓉花因光照强度不同,故引起花瓣内花青素浓度的变化。木芙蓉的花早晨开放时为白色或浅红色,中午至下午开放时为深红色。人们把木芙蓉的这种颜色变化叫“三醉芙蓉”、“弄色芙蓉”。
有些芙蓉花的花瓣一半为银白色,一半为粉红色或紫色,人们把这种芙蓉花叫做“鸳鸯芙蓉”
木芙蓉有哪些作用?
木芙蓉秋季开花,花大而美,花色多样,是园林中极好的观花植物。可孤植、丛植于园区一隅、庭院之内、屋前宅旁,园林小区的绿地草坪、花坛之中,
公园、风景区假山、喷泉一侧,或列植于园区林缘,路径之旁,或植为花篱。由于木芙蓉喜近水,最宜栽植于池畔水滨。开花时,波光花影,相映益妍,极为宜人,故有照水芙蓉之称。对二氧化硫等有毒气体有一定的抗性,也可选为工厂、矿区的绿化树种。木芙蓉茎皮纤维洁白柔韧,耐水湿,可供纺织、制绳及造纸等用。叶、花、根、皮均可入药,有清热解毒、消肿排浓、止血之效。
木芙蓉的外形和特点
形态特点:木芙蓉叶片呈宽卵形至圆卵形,边缘有锯齿,花朵在枝端叶腋间单生。 生长特点:生长速度快,萌蘖性强。 繁殖特点: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等。 品种特点:品种繁多,常见的有白花木芙蓉、醉芙蓉、重瓣木芙蓉。
木芙蓉有什么特点
1、形态特点
木芙蓉是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2-5米,叶片呈宽卵形至圆卵形,直径为10-15厘米,先端渐尖,边缘有锯齿,花朵在枝端叶腋间单生,花梗5-8厘米,初开时颜色为白色或淡红色,逐渐变为深红色。
2、生长特点
木芙蓉喜光,不耐寒,长江流域以北地区冬季露天栽种时,地上部分经常冻死,但次年春季能从根部萌发新条,到了秋季正常开花,并且植株还具有生长速度快,萌蘖性强的特点。
3、繁殖特点
木芙蓉的繁殖方法有扦插、压条、分株等,其中扦插大多在秋末冬初进行,1个月左右就能生根,压条繁殖在每年6-7月份进行,分株在2-3月份进行,10月即可开花。
4、品种特点
木芙蓉经过长期的栽培,已经形成了许多不同品种,常见的有白花木芙蓉、醉芙蓉、重瓣木芙蓉,其中重瓣木芙蓉主要在福建、广东、湖南、湖北、云南等地种植,大多用于园林观赏。
木芙蓉的特点
叶片特点:叶片呈宽卵性至圆卵形或心形,叶柄被有密集的细棉毛。 花朵特点:花朵初开呈白色,之后依次变成粉红色、深红色。 生长习性:喜光但稍耐阴,不耐严寒。 繁殖多样:可以用扦插、分株、压条等方式进行繁殖。
木芙蓉有什么特点
1、叶片特点
木芙蓉的叶柄被有密集的星状毛与直毛混合的细棉毛,长5-20厘米,叶片呈宽卵性至圆卵形或心形,直径在10-15厘米之间,常5-7裂,裂片呈三角形,边缘具有钝圆锯齿,早落的托叶呈披针形。
2、花朵特点
木芙蓉的花朵单生于枝端叶腋内,花瓣为近圆形,外被有细小的绒毛,而且植株的花朵具有一日三变的特点,清晨初开时呈白色,等到正午时间会变为粉红色,当夜幕降临时,其花朵呈现深红色,故木芙蓉又被称为三醉芙蓉。
3、生长习性
木芙蓉喜欢阳光充足、温暖湿润的环境,具有一定的耐阴性,但不耐严寒,在长江流域以北地区露地栽培时,冬季地上部分容易被冻伤,但到次年春季依旧能从根部萌生新枝条,而且植株适合在疏松肥沃、排水优良的沙壤土内生长。
4、繁殖多样
木芙蓉的长势强健,可以用扦插、压条、分株等方式进行繁殖,其中扦插繁殖适合在秋末冬初时进行,此时选取当年生的粗壮枝条作插穗,然后将其困束放在背风向阳的地方贮藏越冬,等次年2-3月份时取出,缓慢扦插入土壤内。
木芙蓉有哪些特征?
(刘贤旺)
木芙蓉(Hibiscus mutabilis L.)别名芙蓉花、木莲花、拒霜花。为锦葵科落叶灌木或小乔木。原产我国,主要分布于四川、湖南、浙江、江西、福建;河南、陕西、安徽、江苏、湖北、广东、广西、贵州等省区亦有栽培。四川、湖南等省种植历史悠久。《成都记》载云:“孟后主,于成都城上,遍种芙蓉,每至秋,四十里锦绣,高下相照,因名‘锦城,云。”早在1000多年前,湖南芙蓉就遍及湘江沿岸,唐末诗人谭用之就写有“秋风万里芙蓉国”之句,故湖南有“芙蓉国”之称。以花入药,叶、根亦供药用。花含棉花黄甙,少量蜡梅甙,以及矢车菊素-3-接骨木二糖甙;叶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鞣质、还原糖等。药理实验证明:花的水提取物,对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及伤寒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叶、根的水提取溶液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花味微辛,性凉;有清热、解毒、消肿、凉血之功能;用于治疗痈肿、疔疮、烫伤、肺热咳嗽、吐血、崩漏、白带等疾病。叶有凉血、解毒、排脓、消肿等功能;用于治疗痈肿疮疖、乳腺炎、淋巴结炎、腮腺炎、烧烫伤、毒蛇咬伤、跌打损伤等病。根有能清肺热、补气益血的功能;治疗痈肿、秃疮、咳喘、白带等症。
此外,木芙蓉茎皮含纤维素39%,纤维柔韧而耐水,可作缆索和纺织品原料,亦可造纸。
一、形态特征
株高2—6cm,全株被灰色星状短柔毛,尤以叶背为多。根皮黄白色。单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卵圆状心形,长6—16cm,宽7—18cm,掌状5—7裂,基部心形,裂片卵状三角形,先端渐尖,边缘有钝齿。花大,直径7—10cm,单生叶腋或簇生枝端,花梗与叶柄等长或稍长;小苞片8;花萼5裂;花瓣5或为重瓣,白色或粉红色,后变深红色,宽倒卵圆形,先端浑圆,边缘稍有波状弯曲,基部与雄蕊柱合生;花药多数,生于柱顶;雌蕊1枚,柱头5裂,子房5室。蒴果近球形,径约3cm,密生淡黄色刚毛及绵毛。种子肾形,有长毛(图17—2)。
图17—2 木芙蓉
1.花蕾 2.开放的花 3.花枝
二、生物学特性
由于木芙蓉在我国分布较广,其物候期因地而异(表17—3)。在江西南昌于3月底至4月上旬萌芽、抽生枝叶,9月下旬始花,11月中、下旬初霜后花期结束。每朵花一般开放2天。11—12月蒴果陆续成熟。12月经霜后,叶片完全枯萎脱落。
表17—3 木芙蓉物候期(1974年)
(中国动植物物候观测年报第4号)
花大而美,且日变三色,清晨初开为白色,中午粉红色,傍晚则变为深红色,故有人喻为“三醉芙蓉”。据研究,芙蓉花所含甙类随花的颜色变化而变化,清晨花淡黄白色时不含甙类物质,中午粉红色和傍晚深红色时才含甙类,傍晚甙类含量为中午的3倍。
性喜温暖的气候。在四川、湖南、江西等气候温和地区,生长繁茂。《学圃余疏》记载:“芙蓉入江西,俱成大树,人从楼上观,吾地如榛荆状,故须三年一斫却。”但性亦颇耐寒,能经受轻度霜冻和短期-10℃以上的低温。在-10℃以下,地上部分即受冻而枯死,而呈宿根状,翌春从根部萌发新枝,故在冬季较寒冷的地区栽培,应注意防寒。
喜湿润,不耐干旱。适宜池畔、水滨或低洼潮湿而不积水的地段种植。《长物志》载:“芙蓉宜植池岸,临水为佳。若植他处,绝无丰致。”苏东坡诗:“溪边野芙蓉,花水相媚好。”性喜阳,略耐荫蔽。在阳光充足的环境下生长繁茂,花多而艳;过于荫蔽,则生长不良,植株瘦弱,花少而无艳色。对土壤要求不严,但以排水良好的砂壤土为宜。低山、丘陵、平原均可种植。对二氧化硫抗性较强,对氯化氢也有一定抗性,亦宜于在大中城市及工矿区栽培。
三、栽培技术
(一)选地与整地
对环境条件适应性较强,但以选择向阳、湿润、土壤质地疏松,排水良好的地段栽培为好。
定植前,将土地进行全垦或穴垦。按株行距2×3m开穴,穴宽、深各40—50cm,底部要平,并适施腐熟的厩肥、堆肥。
(二)繁殖方法
分株、播种、扦插等繁殖方法均可,但生产上多用扦插繁殖。
1.分株繁殖
根际萌蘖力很强,常呈丛生状,多者每丛可达30—40株。春季萌芽前,挖起株丛,分割萌蘖,带根移栽。
2.播种繁殖
种子有纤毛,常随风飘扬,自落自生。人工繁殖时,于11—12月间采摘成熟果实,晒干脱粒后干藏。翌年3—4月播种育苗。苗床宜选潮湿砂地,作成宽1.2m的高畦,并施适量有机肥与土拌匀,整平畦面,按20—25cm行距开浅沟,将种子匀播沟内,薄覆细土,畦面盖草。播后15天左右出苗,苗高约7cm时间苗,16—17cm即可定苗,保持株距10—12cm。苗期应及时中耕除草,适当追肥。育苗一年,即可出圃定植。
3.扦插繁殖
(1)扦插育苗
在气候温暖的地区,可在2—3月间直接从母株上剪取插穗,随剪随插。在冬季气候寒冷的地区,由于地上部分易受冻枯死,所以在秋季落叶后,于离地面50cm处剪下全部枝条,选粗壮枝梢分截数段,捆成小把,集中贮藏。在地势高燥、排水通畅的朝南地段,挖深0.6—1m的土窖,窖底和四周铺一层稻草,将枝条放入窖内,上面覆土高于地面18—20cm,呈龟背形。翌年3月取出枝条扦插。3月初做好插床,在床面按行距50cm开沟,将枝条剪成长17—20cm的插穗,上端剪口离芽,0.3—0.4cm,每支插穗具芽3个以上,按株距10—13cm斜摆沟内,覆土压紧,以插穗上端露出土面3—4cm为度。扦插后浇透水,畦面盖草。如遇天旱,应经常浇水,保持土壤湿润。苗期除草、追肥2—3次。当年育苗地如有植株开花,应将花蕾及时摘除。在福建、广东等地当年即可定植,而江、浙一带,则应在冬季用草木灰、垃圾肥等壅蔸、培土,保护苗木过冬,翌春定植。
(2)大田直插
在冬季气候温暖地区,可于2—3月间,直接从母株上剪取插穗,或将窖藏的枝条取出,剪成17—20cm长的插穗,直接插入定植穴,每穴插2支,地面露出3—4cm,浇透水,再覆盖枯草烂叶。成活后每穴留苗1株。
(三)定植
一般在3月上、中旬苗木萌芽前进行定植。在定植穴内先填一层表土,再将苗木栽好。栽植深度以超过苗木原入土部分2—3cm为宜。浇透定根水。
(四)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
分株和扦插繁殖的植株,定植后当年即可开花,实生苗则需两年后才能开花。定植后每年于夏、冬季各进行1次中耕除草,冬季适当培土。
2.追肥
每年结合中耕追肥2—3次。春、夏季追施人畜粪水或化肥为主,秋、冬季收花后,在株旁开穴或环状沟,施入堆肥、厩肥或垃圾肥,施后覆土,如能适施磷肥,可提高花数和花的质量。
3.修剪更新
在冬季气候温暖的地区,地上部分生长繁茂,可适当修剪过多的萌蘖、过密和过高的枝条。冬季气候寒冷地区,一般于冬前在离地面50cm处砍去上部枝条,培土壅蔸,以利翌春多发新枝。
(五)病虫害及其防治
1.普通红叶螨
(Tetranychus bimaculatus Harvey)
以成虫、若虫群集于叶背,吐丝结网进行为害,被害叶片呈现灰黄斑点,严重时,叶片焦黄、脱落。一年发生十多代,以雌成虫在杂草附近的土缝或树皮下越冬。翌春平均气温达5—7℃以上时开始活动,3月中旬产卵,4月上旬孵化,5月中旬转移到木芙蓉等植物上,5—6月为害严重。如遇天气高温干燥,为害尤为猖獗。防治方法:为害早期,及时喷洒73%克螨特3000倍液或20%双甲醚乳油1000倍液防治;注意保护瓢虫、草蛉、蓟马等天敌,如有条件可引进天敌,人工释放。
2.棉叶蝉
〔Empoasca biguttula(Shiraki)〕
和小绿叶蝉〔E.flavescens(Fabricius)〕 棉叶蝉在长江流域以南地区,一年发生十多代,寄主植物多达29个科、66种。成、若虫在叶背吸取汁液,被害叶片变黄或皱缩。天气晴朗、气温高时,成虫活泼,为害较烈;温度低于15℃时,行动迟钝,6℃以下,即完全处于休眠状态。小绿叶蝉一年发生5代,以成虫在杂草、落叶和树皮缝隙内越冬,次年4月下旬开始活动,先行产卵、繁殖,并进行为害,直至10月。成虫隐蔽于新梢和叶背,并将卵散产于叶脉组织内。8月份发生数量最多,为害最烈。被害叶片正面出现黄白色小点,严重时,整个叶片苍白,提早脱落。防治方法:清洁田园,铲除杂草,剪除被害枝,消灭越冬场所,减少虫源;发现叶蝉为害时,可在有晨露时喷5%西维因粉剂防治。
3.四纹丽金龟
(Popillia quadriguttata Fabricius)
和无斑孤丽蛂(P.indigonacea Motschulsky)前者一年发生一代,以幼虫在土中越冬,成虫在6—9月间出现,咬食叶片,6、7月发生数量多,为害重;后者也是一年发生一代,越冬虫态不详,6—7月出现成虫,咬食叶片,7—8月发生数量多,为害烈。防治方法:成虫盛发期喷40%氧化乐果1000倍液或5%西维因粉剂毒杀;利用其假死性进行人工捕杀。
4.棉卷叶野螟
(Sylepta derogata Fabricius)
一年发生3代,以老熟幼虫在茎秆、枯叶、杂草等处越冬,翌春4月下旬至5月上旬化蛹,5月中、下旬羽化。成虫有强趋光性,夜出活动,并行交尾,卵产于叶背。初孵幼虫群集食害叶肉,3龄后分散,吐丝卷叶,躲在卷叶内取食,粪便排在卷叶内。幼虫有转移为害习性,为害严重时,造成很多卷叶,食害后仅剩残叶。防治方法,及时剪除虫苞叶;冬季清除杂草、枯枝落叶,集中烧毁,减少越冬虫源;幼虫孵化期喷40%氧化乐果乳剂1500倍液或90%敌百虫800倍液防治。
四、采收与加工
夏、秋两季采摘叶片阴干或晒干,研成粉末贮藏。秋季采摘开放花朵晒干或烘干。收花后挖根,洗净切片,晒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