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日本早樱的生长习性

日本早樱对气候、土壤适应范围较宽。无论野生种或栽培种,都表现出喜欢阳光、还耐寒、抗旱的习性,不耐盐碱,根系浅,对烟及风抗力弱。要求深厚、疏松、肥沃和排水良好的土壤,对土壤pH值的适应范围为5.5至6.5,不耐水湿。

在南方土壤粘重的地方,一般混合自制腐叶土(收集树叶及酸性土、鸡粪、木炭粉沤制而成的土壤);注意,混合前必须将原有粘土块全部打碎,否则起不到改土作用。在地下水位不足1米的地方采用高栽法,即把整个栽植穴垫平后,再在上面堆土栽苗。北方碱性土,需要施硫磺粉或硫酸亚铁等调节pH值至6左右。每平方米施硫磺粉2克,有效期1至2年,同时每年测定,使pH值不超过7。山樱、染井吉野等品种树干通直,树体较大,是强阳性树种,要求避风向阳,通风透光。成片栽植时,要使每株树都能接受到阳光。

日本早樱什么时候开花

日本樱花品种较多,花期也因品种而异,从最早开花的日本早樱,到中间开花的福岛樱,最后开花的日本晚樱,整个花期可达一个半月。而日本早樱一般在三月底四月初开花,花期在四月,果期5月到6月,它比日本晚樱生长年限要悠久。

早樱一般什么时候开啊

据了解,每年的三月中下旬,是欣赏早樱的最好时节,再过一段时间,早樱花开过后,晚樱就会紧随其后含苞待放了,到时更是一派落英缤纷的美丽图景,那个时候也是欣赏樱花雨的最佳时机。

观赏樱花按照花期,一般分为早樱,开花时间在2月底-3月中旬;中樱,开花时间在3月中旬-4月初;晚樱,开花时间晚于4月初。

其中早樱因为大多是不太耐寒的种类,所以我们看到的早樱基本在长江流域;中樱和晚樱则是相对耐寒的一类,所以在华北以及北京可以看到。

扩展资料:

樱花(学名:Cerasus sp.):是蔷薇科樱属几种植物的统称,在《中国植物志》新修订的名称中专指“东京樱花”,亦称“日本樱花”。

樱花品种相当繁多,数目超过三百种以上,全世界共有野生樱花约150种,中国有50多种。全世界约40种樱花类植物野生种祖先中,原产于中国的有33种。其他的则是通过园艺杂交所衍生得到的品种。

樱花原产北半球温带环喜马拉雅山地区,在世界各地都有生长,主要在日本国生长。花每枝3到5朵,成伞状花序,花瓣先端缺刻,花色多为白色、粉红色。

花常于3月与叶同放或叶后开花,随季节变化,樱花花色幽香艳丽,常用于园林观赏。樱花可分单瓣和复瓣两类,单瓣类能开花结果,复瓣类多半不结果。

据文献资料考证,两千多年前的秦汉时期,樱花已在中国宫苑内栽培。唐朝时樱花已普遍出现在私家庭院。

当时万国来朝,日本朝拜者将樱花带回了东瀛,其在日本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樱花象征热烈、纯洁、高尚。被尊为日本国花。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樱花

日本早樱的介绍

日本早樱,别名彼岸樱;拉丁文名Prunus subhirtella Miq, (Ce,asus subhirtella Miquel)。蔷薇科、樱属乔木,高4至17米,树皮灰色。小枝淡紫褐色,无毛,嫩枝绿色,被疏柔毛。冬芽卵圆形,无毛。叶片椭圆卵形或倒卵形,长3-8CM,宽2-4CM,和樱桃树相比较,叶子比樱桃树小。花瓣5枚,卵圆形;多为单瓣白色,花看起较稀少。我国北京西安青岛南京南昌等地有栽培。

早樱和晚樱的区别

早樱和晚樱区分在于两者的之间的本质区别和外形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1、树形区别:日本早樱的树高可达17米,树皮呈灰色、横纹状。日本晚樱树皮呈银灰色,有唇形皮孔,高可达8m。

2、叶片形状的区别:日本早樱的叶片为倒卵形至卵状披针形,而晚樱的叶片为椭圆状卵形、长椭圆形至倒卵形。

3、叶片大小的区别:早樱的叶子通常为长3~8厘米,宽2~4厘米,而晚樱的叶片长5~12厘米,宽3~6 厘米,晚樱的叶子比早樱的叶子要大。

4、枝杆的区别:早樱没长叶子的时候,树皮横纹状,老树皮纵裂。小枝为褐色,树杆的皮孔要稀少一点。新枝有伏毛,而晚樱的树皮带银灰色。树杆上的皮孔小而多。新芽颜色较深,呈深褐色,芽较大。

5、花形的区别:早樱的花瓣为5枚,卵圆形,多为单瓣白色,花看起较稀少,而晚樱的花在未开时呈浅粉色,花盛开时呈花色更明艳,更偏红,且花为重瓣,花开时叶较少,花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