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枝玉叶摆放禁忌,玉树修剪留叶片吗?

玉树修剪留叶片吗?玉树:属景天科,青锁龙属多浆肉质亚灌木。株高可达3米。茎干肉质,粗壮,干皮灰白,色浅,分枝多,小枝褐绿色,色深。叶肉质,卵圆形,叶片灰绿色。花期冬末春初,筒状花直径2厘米,白或淡粉色。原产非洲南部,中国有引种栽培。喜温暖干燥和阳光充足环境,不耐寒,怕强光,稍耐阴。土壤土以肥沃、排水良好的沙壤土为好。玉树叶片肥厚,叶形奇特,光洁宛如碧玉,树冠挺拔秀丽,枝干苍劲古朴,颇具古树风韵。夏秋季节,繁花盛开,伞房花序点缀枝头,绿白相间,十分清雅别致,是一种适宜盆栽的优良植物。

玉树是较大型盆栽植物,它既能开花又有绿叶,是非常好的盆景植物。而且它适应性很强,很好养,如果在它成长的过程中多加护理,长势会更加的旺盛。

对玉树的护理及修剪主要在其生长的三年以后,更适于成年的玉树,因为那时候玉树的枝干都已经固定,多出的是比较凌乱的分支,这种情况下修剪出来的玉树才能有很好的姿态。

玉树应该如何修剪?

生长期:玉树在生长期长得比较快,所以有必要对玉树的病枝以及达不到目的要求的枝条进行修剪,生长期因为玉树长得快,所以要少浇水,以免控制不了整体形状。修剪的方法是打顶,把不满意枝条的尖部剪掉,不让其朝这个方向继续长。

如果玉树的树龄比较老了,我们也可以修剪出各种自己喜欢的形状,只要我们控制好疏密程度,先观察好自己的植株是否能够修剪成自己所需要的,可以在脑海中进行一个大体形状的想象,然后动手修剪的时候一定要使用锋利一点的剪刀,避免伤口破损过大。

花期:春夏季是玉树的花期,一般落花之后我们需要将已经开过花的枝条进行剪掉,根据整体的形状,给枝条保留至少4个芽点。修剪之后这些芽点的位置就会重新长出新的枝条。

冬季:每年12-1月份左右是玉树的休眠期,这段期间可以给玉树进行修剪,主要是将它的枝条进行截短,根据植株的整体大小,保留枝条的长度在10~25cm左右,我们根据植株的整体形状可以长短搭配,这样以后长出叶子就会出现层层叠叠、错落有致的外观。同时在截短枝条的同时需要一并清除一些枯枝败叶,可以让植株更加健康的生长。

玉树在冬季生长会比较慢,甚至停滞,此时的植株不仅需要截短整形,还需要给它进行必要的梳理,将一些长得不好的,不利于造型的枝叶剪掉,一些枯枝病叶都要处理干净,防止那些病枝病叶传染植株其他的枝叶。长得比较密集的枝叶都要适当的梳理一下,增强通风透气。如果发生徒长,徒长的部分需要修剪掉,可以保持植株的形状。

根部:如果是老树桩,根系比较发达,就需要剪掉残根、杂根,保留主根,并且修根剪后不要浇水,以免烂根,要让修后的根自然愈合后,再浇水。

缠绕造型:用金属线在枝条上面缠绕,以达到让枝条顺着自己意愿生长的目的,但好多养花的人舍不得这么做。

其实养玉树很容易,把修剪下来的枝条,扦插到土里甚至是几片叶片都能够扦插成活。这样就能变成很多盆玉树来!

金枝玉叶摆放禁忌,玉树修剪留叶片吗?

玉树如何养成老桩?

阳台花园菜园为您解答。

玉树怎么养成老桩?

玉树是非常常见的家庭盆栽。也是非常容易养护的,它属于景天科的多肉植物。适宜生长的温度在15度到25度。春天、秋天是它的生长旺季。那么如何把它养成老桩?

想要把玉树养成老桩,要按照它的生长习性来养活。

第一、土壤透气

因为玉树的根系不发达,想要它的根系充分的舒展,要用疏松透气的沙壤土。在盆土中掺入一半河沙,或者是用沙质土壤掺配煤渣来养护就可以了。哪怕土壤中没有养分,只要不板结,玉树就会生长的比较旺盛。

第二、充足的光照

玉树叶片比较肥厚和多肉植物一样,也是喜欢充足光照的,但是不需要暴晒。在春天和秋天可以多晒晒太阳,在夏天一定要给它遮荫。因为夏天玉树处于半休眠的状态,不要淋雨,不要多浇水。到了秋天就会恢复生机。

第三、施肥

玉树的枝干比较古朴,木质化比较快。想要它快速的长成老桩,就要让它生长的速度加快。在平时可以给它用氮钾肥为主的肥料,比如自己沤制的饼肥水、淘米水或者是干鸡粪等等。施肥一定要薄肥勤施,避免灼伤它孱弱的根系。

第四、修剪

如果玉树生长过快,要适当的修剪整形,可以将达不到要求的枝条都给它剪掉,或者给它修剪打顶,或者按照自己喜好的形状来设计。

但是它的萌发力不强,修剪的时候可以按照它的株型,适当修剪。很多人喜欢将下部的枝条剪断,给它养成大树的形状或者是悬崖桩。修剪的时候把过密的枝条以及内膛枝修剪掉,顶部的枝条长到一定的高度给它打顶。让它整体比较圆润,长成大树冠的形状。它的枝干比较苍沧桑有力,这样就会形成树形的玉树老桩

扦插一棵小的玉树,如果养护得当,一年的时间就可以长成比较大的一棵玉树。养护几年的时间,枝干就会非常粗壮。再把它修剪成一个盆景的形状,就是非常漂亮的玉树盆景。

如果觉得步岩说的有用,轻轻点个赞吧。关注阳台花园菜园,学习更多养花知识,欢迎交流。

金枝玉叶在夏季可以修剪吗?

由于金枝玉叶发芽多生长快,不但夏季要修剪,随时都可以修剪,修剪不但能促进生长,还能获得一个好的造型。修剪主要剪去徒长枝、弱枝、病枝,抹去过多的新芽。要养好金枝玉叶除了随时修剪外,还需要排水好的土壤、充足的阳光以及适当的水肥,冬天的保温也重要。

土壤:养金枝玉叶的土壤排水性要好,主要是以防烂根,以沙土为主,配以泥炭土和园土。

光照:充足的光照是养好金枝玉叶的一个重要条件,但在夏季需要适当遮荫,其它时间尽量多见光,光照越好,长势越好,如光照不足叶片会变得薄大,太隐蔽的环境还容易掉叶。

温度:最适宜金枝玉叶生长的温度是15-25度,夏季需要摆放在室内光线明亮通风处,温度过高时,经常喷水降温,冬季温度需要保持在5度以上。

浇水:对金枝玉叶的浇水,做到见干见湿,盆土有微微发干才浇水,浇则浇透,不浇半截水,如浇水过多易烂根,夏季高温干燥季节,可向植株喷水降温。

施肥:金枝玉叶的枝叶繁茂,在生长季节需要大量的营养补充,每月需施两次薄肥,以氮肥为主,中间可穿施两次钾肥。

翻盆:一般养了两年的金枝玉叶最好换一次盆,疏松透气的盆土有利于金枝玉叶的生长,换盆时,对过多过长或腐烂的根系进行修剪,重新换上排水好的新土。

扦插:金枝玉叶是比较容易扦插的植物,利用剪下来的枝条作插穗,又可繁殖多盆,在合适的温度湿度下,一般两周就生根。

古代人在斗争中失败后老婆被人抢走霸占?

那你想咋地?让妻子为丈夫殉葬?凭啥啊?

难道古代男人能貌比潘安,还是大如嫪毐?

古代男人都做不到的事,为啥奢望古代女人能做得到?

探讨这种问题,先要抓一个典型,比如古代人妻子的榜样与典范——皇后。

看看皇帝们的潇洒日子,再看看皇后们的凄惨下场,就知道为什么妻子不为夫报仇而选择顺从了。

在古代,皇后是天下之主皇帝的正牌妻子,母仪天下,尊贵无比。

古代的中国封建王朝比较重视所谓的人伦长幼,讲究“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和“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之类的纲常道德。

皇后在古代礼法中是身份最为尊贵的女人,是六宫之主,统率宫廷,内辅皇帝。

皇后是全天下女人的代表,是全天下女人的道德典范,要为全天下女人作出表率。

皇后这一独一无二的象征形象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

在中国历朝历代的宫廷中,按照礼法制度上规定,除了太后和皇帝以外,宫廷所有人都须听命于皇后,皇后有着绝对的权威。

中国皇帝、皇后的夫妇关系一直被一套严格的礼法制度规定和维系着。中国皇帝皇后的结合,很大程度上象征意义大于实际生活意义。

但是中国古代的帝后之间,是否有着真正感情上的沟通吗?

这一点既微妙,又复杂。

中国两千年多年的封建专制历史上,有数不胜数的皇后,同样是坐在皇后的至高宝座上,每个皇后的命运却往往各有不同:有的权势甚至超过了皇帝,有的落寞一生,有的一生平平淡淡毫无波澜,有的宠遇无比却薄命早亡。

但是无论如何统计,大部分皇后的结局都是以凄凄惨惨戚戚落幕。

在封建社会中,不论是登基前就已经结婚的皇帝,还是登基后举行大婚的皇帝,他们的第一个正妻往往不是自己选定的,而是由父皇、皇太后或是自己母妃包办来的。就是说,中国的绝大多数皇帝和他的第一个皇后,都是在没有感情基础的情况下结合的,或者说,是皇帝在不能自主的情况下由他人一手促成的。

从心理上说,长大以后皇帝会产生逆反心理,就像我们对我们父母的叛逆一样,而古代讲究“以孝治天下”,皇帝要维持自己是讲究孝道的,不能和普通人一样向自己父母发泄,自然而然就会对父母替自己选定的皇后产生抵触情绪,不会很倾心,没有产生厌恶感就已经很不错了。

中国的皇后们大多出身高贵,金枝玉叶,尤其是皇帝的第一任后,更是如此。这些皇后虽然出身高贵,地位尊崇,但未必相貌超群,未必温柔体贴,反而很多皇后有着典型的“千金大小姐”的刁蛮任性。

她们大多数都是从在很小的上层圈子中挑选出来的。

不可否认,大部分皇后们由于生长于高门豪族,她们在礼仪、读书、学识、业余爱好上修养极好,加上古代礼仪制度对皇后的要求,因而她们有着一种天然的高贵。

自奉高雅不群的皇后有的不免流于傲,流于骄,甚至于不肯刻意奉迎自己的丈夫皇帝。

她们往往以礼法代替天真,以修养掩盖柔雅,以持重取代娇羞。这些对于母仪天下的皇后来说是必须的、也是应该的,当然也是无可指责的。

但是,这对于在宫廷中专意于享乐,专注于放松的皇帝来说,那就没有快乐可言了。

皇帝天天面对严肃的群臣百官,面对堆积如山的军政大事,面对种种糟心的大小事务,来宫廷就是为了放松心情,享受快乐,结果皇后板着一张脸,要求皇帝一言一行符合礼法,皇帝自然就不高兴了,久而久之,皇帝就算对皇后有一些感情,也会慢慢的被消磨掉,自然就会对皇后失去了兴致。

久而久之,皇后在皇帝的心目中,就变成一件精美的摆设而已。

后宫中的妃嫔贵嫔们却不同,她们可以为了获得皇帝的关注,获得皇帝的宠爱,搜肠刮肚,不惜一切手段,诱使皇帝走向自己,她们可以尽情展示自己的独特魅力,让皇帝享受其中,沉溺其中,不能自拔。如果她们获得了成功,她们便会进一步施展自己独特的魅力,用尽各种手段,怀上皇子,谗毁皇后,最后取皇后之位而代之。

当然,皇后比起宫廷的其他女人来说,还是具有独特的优势,她们作为皇帝的正室坐镇六宫,能正当地进入到皇帝的日常生活,不仅有家势和自身的学识与眼光作为后盾,而且有比较多的机会接近皇帝,有更多的机会让皇帝不再迷恋某个妃嫔。

关键是看皇后能不能自己把握。

但是不管怎么说皇后的尊崇,皇后都无法和太后相比,皇后的命运一直都操纵在自己的丈夫皇帝手中,帝后关系中一切主动权均由皇帝掌握,皇后们在废立上往往是力不从心的。

中国古代宫廷里的普遍情形是,皇帝在礼仪上尊重皇后,在感情上冷落皇后。

所以,作为皇帝的第一位正妻,皇后在感情上大多是极其不幸的。

中国之所以有许多皇后吃斋念佛,就是因为她们心中凄苦,孤独,落寞,痛楚引起的,而伤害她们最深的也只能是自己的丈夫皇帝。

有的皇后较为幸运,如汉武帝金屋藏娇的陈皇后,新婚几年中,和皇帝有过一段所谓的生生死死的恩爱绸缪。然而,好景不长,接着便是失宠以后的无尽落寞。失宠的皇后被废黜的可能性极大。

但中国更多的皇后则是自始至终都没有被皇帝宠幸过,皇帝对她们都是敬而远之。虽然没有宠爱就没有杀害,这些皇后最后一般都是一生平安,被废的可能性相对于受宠、失宠的皇后要小一些。

中国的皇帝是至高无上,唯我独尊的。尤其是那些大权在握,总理朝纲的皇帝,一旦他不喜欢现有的皇后,便可以废掉,另立皇后。

在中国的漫长历史中,废后的事可谓不绝于书,如果皇帝并没有废掉皇后,又对皇后没有什么情意,那么皇帝往往有他自己的考虑。

废后在注重礼法的中国朝廷是一件大事。皇后的大婚是那般隆重热烈,所表明的是皇后的地位极尊极贵,不能轻易动摇。

废后的根据只能是皇后德行上有所亏欠。

如果皇后无可指责,谨守妇道,十全十美,理论上皇帝则很难找到理由将皇后废掉。但更多的时候,皇帝可以以各种乱七八糟的理由指斥皇后失德,严重的甚至直接被宣布废为庶人。

皇帝的任何不满都可以归咎于皇后的失德。一旦皇帝废意已定,皇后连见皇帝的面都不容易,还能如何呢?

如果颁发了废后诏书,哪怕是诬指皇后,皇后也是有口难辩,无可奈何的。

当然,一些还算厚道的皇帝碰到那些谨守礼法,持重、端庄,有着正统的典雅风范,也的确没犯什么大错的皇后保留一些所谓的颜面,给皇后留下最后的一丝脸面。

皇后如果顺利生下了皇子,儿子又被册立为太子,那么,太子作为一代储君,其身份和地位一般能保全自己母亲的地位。比如汉元帝皇后王氏,失去丈夫宠爱已经多年,但汉元帝一直没有将她废掉,原因是王氏所生的儿子是元帝的嫡长子,而且已经被册立为太子。

当然,例外也是很多的。比如宠臣的毁害、诬告,太子储君之位都难保,何况其母亲的后位。辽道宗的萧皇后,就是因为宠臣的诬陷,含恨身亡,太子也无辜牵连被杀。

皇后虽然不能以娇憨、直率、天真、任性等角色扮演来吸引皇帝的注意,但大多数敬礼守法,冷静理智的皇帝都认为,持重、端庄、矜持、守法的女人坐镇宫廷,母仪天下是应该的。

在这些皇帝看来,皇后是象征性的。

有各式各样的妃嫔贵嫔们,她们才是皇帝享乐放松的对象,而这些妃嫔贵嫔们又是万万不能放在皇后宝座上的。比如明神宗朱翊钧,一生爱恋着郑贵妃,但却始终没有废掉皇后。

还有唐玄宗和杨贵妃,一代绝唱,但宠冠宫廷的杨贵妃也是始终未能成为皇后。

中国历史上也有和皇帝两小无猜、总角相交的皇后。

她们和皇帝有着非常亲近的关系,并且顺理成章地成为了皇后,并且在前几年也有过宠冠宫廷的恩爱时刻。但感情来得快,去得也快,命运是最捉摸不透的,也最为无奈。

这些女人走上皇后的宝座,一般都不是皇帝的意思。中国一直喜欢所谓的亲上加亲,皇宫中由于后位的尊贵,更是如此。

中国亲上加亲的皇后是政治需要的产物,其生活幸福与否却是谁也不能保证的,也无法保证的。

事实上,这些和皇帝两小无猜、总角相交的皇后大都不具备使皇帝迷恋的新鲜感(两人太过熟悉),并且很难为皇帝生儿育女——这显然是血缘相近所造成的。比如汉惠帝张皇后“欲其生子,万方终无子”,汉武帝陈皇后“十余年而无子”,汉景帝薄皇后“无子无宠”。

无子和无宠在古代封建礼法社会有着必然的关系,无子则无宠,无宠更无子。

这些皇后以家族为靠山,出嫁前金枝玉叶,如果她们娇惯任性,引起了皇帝的反感,那就更加危险了。天长日久,皇后失宠,后族势衰,皇后既无家族为后盾,又不能替皇帝生下子嗣,命运就只能是更加无奈,更加凄惨了。

这些正常的皇帝,其皇后的命运尚且不可捉摸。

那昏庸无道、昏聩不经的皇帝,其皇后更有无穷无尽的说不出的痛楚。

中国的众多帝王中,隋炀帝杨广可以说是一位不多见的昏君,而他的萧皇后却也是一位不多见的知书达礼、有见识、明事理的女人。她亲眼目睹自己的丈夫皇帝铺张浪费、滥用民力、失德于天下的倒行逆施,并且进行多次劝谏,可惜隋炀帝不听,明知其不可,却又无能为力。她也深知隋炀帝自视极高,认为自己雄才伟略,但是导致的结果却是隋炀帝志大才疏,刚愎自用,一意孤行,不会接受任何形式的劝谏,哪怕是来自皇后。她煞费苦心,写了一首《述志赋》,表达自己如临深渊、忧虑国事的心情。隋炀帝只是一笑置之。最终叛乱的烽烟终于燃起,“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隋炀帝依然终日在迷楼享乐,醉生梦死。还对萧皇后说了一句著名的话:“好头颈,谁当斫之!”至此萧皇后完全失望了。

后来,有人前来报告,说宫廷宿卫们要起来造反,萧后心灰意冷地说:“天下事一朝至此,势已然,无可救也。”

国亡势所必然。萧皇后明白又无奈地等待着不祥的命运,那也是无奈的命运,因为她只是皇后,不是皇帝,无法挽回危局。

宋徽宗赵佶虽然是著名的艺术家,但是论起当皇帝,也只能是昏君,比隋炀帝还昏聩的昏君。他的朝廷整日歌舞升平,纸醉金迷。宋徽宗还自命不凡,以风雅自赏,挥金如土。奸佞当道,朝政废弛。后宫的妃嫔们争姿斗美。唯独宋徽宗的王皇后,自始至终俭朴端庄,遵礼守法,自重自爱。王皇后最后在压抑、冷落中,默默无闻地死去,终年25岁。

中国的古代封建礼法制度规定只有一帝一后。

可是事实上,中国皇后的数量要比皇帝的数量多出许多。

中国大多数皇帝一生中有好几个皇后,但是大多数皇后终其一生只有一位丈夫皇帝。

皇后比皇帝多出的原因,除了皇后早逝而另立新皇后以外,便是废掉原来皇后,改立新皇后。

中国的每一个朝代都有一批不幸的皇后,她们被迫从皇后的宝座上怆然离去。尊贵的皇后一旦被废,其地位往往还不如一个普普通通的宫女。

被废皇后只有三种命运:幽禁;迁往别宫修行佛道;赐令自尽。

这三种命运都是冷酷无情、惨无人道的,无一不饱含着被废皇后的斑斑血泪,更别说其他低人一等的妃嫔被废之后的情况了。

绝大多数皇后被废是由于失宠,爱弛自然恩绝。任何一个拥有权力的皇帝都不可能将自己宠信、倚重的皇后废掉。除非皇帝已经没有了权力,比如汉献帝和伏皇后。

一般地说,失宠和被废有着一定的因果关系。皇后位极尊贵,享有着独有的宠幸,一旦失宠,无法冷静地面对严酷的现实。皇后会因失宠而对皇帝心怀怨恨,进而怒形于色,和皇帝发生冲突,进而触怒皇帝。

在皇帝的眼中,失宠的皇后不仅失去了皇后的尊严和金贵,甚至于失去了一个女人的魅力。她不再引起皇帝的兴趣和注意,得不到皇帝的尊重,在皇帝的心目中便毫无价值。

如果皇后又没有生养儿子,那么在注重子嗣的封建社会里,皇后就更得不到皇帝的重视,皇后的被废就是一种必然的结局。

皇后的得宠和失宠,在等级森严的中国宫廷中有着天壤之别。宫中一切人的尊卑和命运都是以皇帝的意志为转移的。

尤其是宫禁中的女性,全部的希望都寄托在皇帝的宠爱上,宠爱一旦失去,则将一无所有,而且性命也可能不保。

皇后作为宫廷中女人的一员,也摆脱不了这样的悲惨命运。

皇后固然贵为国母,是皇帝唯一的正妻,但皇后并没有十全十美的固宠之法,皇后一代又一代的悲剧命运便重复上演。

所以史学家范晔感叹地说:“物之兴衰,情之起伏,理有固然矣。而崇替去来之甚者,必难宠惑乎?当其接床笫,承恩色,虽险情赘行,莫不德焉。及至移意爱,析嬿私,虽惠心研状,愈献丑焉。爱升,则天下不足容其高。欢坠,则九服无所逃其命。”

被废的皇后是旦夕之间便从九天之上跌入最底层的地狱,从尊贵的国母变为阶下囚的。她们从此长期幽禁,不见天日。遭到这种厄运的皇后大多坚持不了多少时日,便忧郁至死。

有些废后还苦苦挣扎着,撑持时日,希望能有一天追回失去的一切。

可是皇后宝座上那几千年漫长的历史中,如此众多的皇后没有一个是废而复立的。

中国有些皇帝算比较厚道,念及皇后的恩情,在废后于忧怨中死去以后,心中十分懊悔,良心发现,重又追复皇后的名号。如唐玄宗废去了王皇后,王皇后去世,唐玄宗很痛悔,下诏再次追复王皇后。

中国有不少皇后被废以后,改变身份,修行佛道。郭皇后就是宋仁宗一气之下废去皇后的。但是宋仁宗终究是厚道人,没有幽禁郭皇后,而是赐她法名清悟,成为女道人。

后来宋仁宗始终割舍不下郭皇后,多次派人入寺对郭皇后进行问侯,并带上宋仁宗的乐府思念诗。郭皇后身在道观,心在红尘,自然悲喜交集,在三道观中写诗回赠。诗意十分凄婉。就当宋仁宗打算接郭皇后回宫的时候,几天之后,郭皇后却突然病逝,很是诡异。

宋哲宗废后孟氏,被废后也成为道人,法名冲真。

明宣宗朱瞻基被风华绝伦的孙贵妃所迷惑,急不可待地废掉了毫无错处的胡皇后。明宣宗以胡皇后无子多病为由,强行要求胡皇后主动辞位。胡皇后只能照办。明宣宗紧接着就立孙贵妃为皇后,毫无避讳。胡皇后没有过错就被废,满朝文武百官都为之同情,明宣宗的母亲张太后还特意护着胡皇后。但又能如何呢?几年以后,明宣宗也有些后悔,曾自嘲说:“此朕少年事也!”但又能如何呢?

明代宗景泰皇帝皇后汪氏,不同意景帝泰改立太子,触怒了景泰帝,景泰帝废掉了汪皇后,立杭氏为皇后。

明宪宗万历皇帝宠幸万贵妃,万贵妃横行宫中,吴皇后杖责万贵妃,希望她有所收敛。这一下却惹怒了明宪宗,吴皇后无辜被废。继任的王皇后只能对万贵妃听之任之,淡然立世,最后却保全了自己的后位。

明世宗嘉庆皇帝性情乖僻,喜怒无常,先后换了三位皇后,其张皇后是完全无辜被废的。

明朝是中国废后最多的一个朝代,有许多皇后是小过或无过来顺受,听天由命。同时,明代皇权日益加强,皇后的尊严和地位自然而然相应地下降。

明朝的皇后大多数都来自民间,出身寒门小户,没有家族作后盾,明朝废立皇后较之以往来说,已经不是惊天动地的大事,而只是皇家家务小事而已。

中国历史上废黜的皇后绝大多数没有失德行为。

而真正有失德行为的皇后、皇太后往往是大权在握,谁也不能奈何。中国历史上能稳坐皇后宝座的为所欲为的皇后,大多嚣张跋扈,越权揽政,操行沦丧。

她们之所以威行宫中,当然不是一日之功,而是长年的积累,而且往往有着强大家族和个人势力。她们在形成气候的过程中既然势不可挡,那么大势既成,再想推倒她们谈何容易。皇帝即使这时想废掉她们也是不大可能,除非敢冒自己被废或被杀的危险。

中国的皇权是决定一切的最高权力。皇帝不过是行使了皇权才具有令天下敬畏的威力。如果皇后将皇权据为己有,或者皇后牢牢地控制了皇帝从而间接地掌握了皇权,那么,皇后不仅保住了后位,还可以改立太子,成为全天下最有权势的大人物。

这方面最典型的要算唐高宗皇后武则天和清代统治48年之久的西太后慈禧。

宫廷是一个看不见的战场,一个更为残酷的战场,这个战场摆在皇后与妃嫔、宫女之间。

主要对垒者是皇后对妃嫔,至于成千上万的宫女只有先得皇帝的“御幸”,才能介入这个残酷的战场中。

古代的妃嫔制度本身就是一个残害女性的制度,无数个女人只能共有一个丈夫,忧怨、嫉恨的情绪在女人群中翻滚着,沸腾着。

有得志的,便有失意的。皇后是皇帝的正妻,但她无法将皇帝按在自己身边,除非皇帝自愿。

隋文帝与独孤皇后、明孝宗与张皇后这样的皇帝是极个别的,即使是他们,也有越雷池的时候。

所以皇后如果没有不妒忌其他妃嫔贵嫔们的广阔胸怀和莫大修养,每天都会度日如年,如坐针毡,但是自己的丈夫皇帝被这么多妃嫔贵嫔们包围着,皇后一点都不妒忌那是完全不可能的。

而且通过相关文献史料记载,会发现历朝历代皇后的平均寿命都不长,其中大多数都是在40岁以前殒命。

除非成为太后,要不然皇后的寿命都不长,忧心自己的后位,忧心自己无法诞下子嗣,忧心有不安分的妃嫔踩着自己往上爬,忧心皇帝不再宠爱自己等等,一切的一切,每天每月每年循环往复,这种忧心的火焰如果不能烧死对手,耗死皇帝,就会烧死自己,耗死自己。

有些经过磨砺并且理智冷静、修养较高的皇后,知道自己的丈夫皇帝是个什么样子的大海之王,知道自己是无法阻止大海之王的,故而能够进行自我调节,淡然处置。或者每天诵读诗书佛经、读书练字,来回避那些无法避免的烦恼。

少数德行更高的皇后,知道丈夫靠不住,唯一能靠得住的是自己的儿子,那就对自己的丈夫皇帝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安安静静的抚养自己的儿子。

有些深受古代封建礼法制度的女子,也就是所谓的贤后还主动去替自己的丈夫皇帝物色一些自己觉得不会威胁自己地位和看得顺眼的宫女,供给皇帝。皇帝自然要感动一番,为自己能有如此贤德的皇后而庆幸。

毕竟皇后除了这样做之外,还能干嘛?

为妒情所控制的皇后,只会给别的女人提供机会,不能让皇帝见到比自己漂亮的女子。又能如何?

皇后能能阻止皇帝的自由?

可是压抑在皇后心中的火焰不会轻易被浇灭。

那些败下阵来失宠的皇后,在暗地里天天诅咒那些得宠的妃嫔,有些甚至把对手刻成小木人,写上名字,天天用针扎,用刀割。虽然在现实中,被诅咒的妃嫔们并不会受到任何伤害。

势力较强,权力较大的皇后不会这么做、她要直接伤害对手,如何伤害,方式各异。

汉桓帝窦皇后,因为汉桓帝宠爱田圣,憋了一腔子火气,等到汉桓帝一死,立刻火山爆发,汉桓帝的梓宫尚在前殿,变身为窦太后的窦氏就迫不及待地杀了田圣。

武则天更狠。她不择手段地登上了皇后宝座,王皇后和萧淑妃直接被废为庶人,囚在宫中的一间黑室里,屋门在宫外面紧锁,墙上只留一个小洞,一后一妃每天只能从小洞里面领取少量粗陋的食物。唐高宗本性宽厚而懦弱,一天他来到囚禁她们的地方,见到此景,觉得十分心酸。

他在屋子外面喊道:皇后、淑妃在哪里?

二人一听是皇帝的声音,悲哀与欣喜交织,呜咽着说:我俩是有罪的人,已废为宫女,哪里还有尊称!王皇后又说:如今皇上念往日的情分,让我俩重见天日,自由出入院中。请皇上将此院改名为回心院,我俩再生之幸!

高宗说:我自有办法!

这段情节被武后的耳目得知。武后大怒,令人将王、萧各打一百杖、截去手脚,塞在酒瓮中。

武后对高宗说道:让这两个老女人骨头都醉!

两个不幸的女子就这样被残酷折磨死了。

萧淑妃临死前咒骂武后:愿来世你阿武变成老鼠,我变成猫,活生生地咬住你的喉!

有人将此话传给武后,武后十分恐惧,马上命令把宫廷里所有的猫全部杀尽,并且以后不许在宫廷里面养猫。武后至此还觉得不够,下诏将王氏改为蟒氏,萧氏改为枭氏。

后来武后一直心神不定,常常梦见王、萧二人披散着头发,浑身淌着血的样子。武后担心她们阴魂不散,要向她索命,她不敢再住在原来的宫了,移居蓬莱宫。在蓬莱宫又恶梦不断。

这间接地影响了武后称帝之后迁往东都洛阳的动力。

宫廷里面流淌着许许多多女子的血与泪。如同各路诸侯枭雄夺取天下、中原逐鹿一样,宫廷也是一个惨烈的大战场。

这种你死我活的战场上,牺牲者不仅是其中一方,而且包括无数无辜的性命。

武则天,就为了诬陷王皇后,竟将刚出生不久的亲女儿杀死。

在冷如雪深似海的宫廷高墙内,“母以子贵”并不像一句简单的词语,因为诞下皇子而遭受大祸的皇后、妃嫔大有人在。就算她们所诞下的儿子能被幸运地立为太子,有些时候也不能保佑她们平平安安一生,甚至有些时候还正是因为生了太子,这些皇后妃嫔才命归黄泉的。

比如汉惠帝在吕太后的安排下,与吕太后外甥女张氏结婚,来个亲上加亲。因为张皇后一直没有生育,吕太后便想了一招,让张皇后佯装自己已经怀孕,怀了皇子,然后将宫廷内一位身份低微的妃嫔所诞下的孩子抱养过来变成张皇后所诞下的皇子,而那位身份低微的妃嫔被吕太后杀害。

汉顺帝的母亲李氏,是一位普普通通的宫女,她生下汉顺帝之后,被阎皇后杀害,埋在洛阳城北。汉顺帝登基之后,忌惮于阎太后的赫赫威势,宫廷内没有任何人敢将皇帝母亲的悲惨遭遇告知汉顺帝,直到阎太后病逝,汉顺帝才知道自己的亲生母亲是谁。

还有汉献帝的母亲王氏,也是因为生下汉献帝,被已经变成何太后的何氏杀害。

同样的悲剧不停地在宫廷内上演,几千年来都是如此。

权力是和血色紧密紧系在一起的。权力是不容分享的。

古人把宫廷的悲剧及至整个朝政的悲剧称为“女祸”。于是,就有自奉英明的皇帝或朝代,用杀戮的办法,试图根除“女祸”;被杀戮者,就是太子的生母。

鲜卑人建立的北魏政权,居然制定了一项残忍的制度:立其子必杀其母。因此,后妃们都愿生公主、诸王,而不愿生太子。

这项惨无人道的制度,断送了一个又一个年轻母亲的性命。文成帝李贵人,临死前给兄弟写信,托咐后事,每写一句都止不住捶胸恸哭。这项制度到孝文帝时才未再执行下去。

在宫廷内,这个女性魅力、权术的竞技场,失落而暗自垂泪的女子数不胜数。

明光宗的母亲王氏,既没有得到丈夫的宠爱,多年下来就连连儿子一面都见不到。当明光宗得知母亲已经病危的时候,连忙奔向自己母亲的简陋住所,大门一直紧闭着,明光宗直接把大门撞开后冲了进去。王氏数十年来生活艰难,加上思念儿子整日以泪洗面,双目已经失明,她只能用手拉着自己儿子的衣服,哭着说:儿子长这么大了,我死而无恨!然后含泪而终。

这就是皇后和妃嫔们的悲惨命运。

这还是皇帝的老婆,天下最为尊贵的皇后。

皇后和妃嫔都如此悲惨的命运,其他达官贵人妻妾无数的偌大内院,那些女人的下场也是一样凄惨。

如此对待女人的古代男人,斗争失败之后,妻子为什么要为夫报仇?

说不定自己丈夫倒了,自己还能碰到一个真正宠爱自己的新丈夫呢。

比如羊皇后,羊皇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皇后,匈奴人灭亡西晋之后,羊皇后被匈奴大将刘曜看中。而且刘曜虽然打起仗来很是凶猛,对羊氏却十分宠爱。刘曜篡位为前赵皇帝的同时,也立羊氏为皇后。

羊氏由亡国朝代的皇后转为新兴朝代的皇后,可谓是莫大的幸运。

一次,刘曜问羊皇后:我比你丈夫如何?

羊皇后深怀感慨地说:“这怎么能相提并论?陛下是开国圣主,司马氏是亡国暗夫,这根本不能相比。一妇一子和我都不能保护,贵为帝王,妻子被凡庶百姓所辱!我真是想了却此生!哪知还有今日?我出生于高门大族,以为人世间的男人都不过如此,可自从跟随陛下以后发现,天下有真正的大丈夫!”

羊皇后也真心佩服刘曜这个真正的丈夫,刘曜也把她当作知音。

难道羊皇后做错了?当一个得宠的皇后难道不比当一个失宠的皇后强? 为夫报仇?那些丈夫有几个为妻子想过?侍奉你也是侍奉,侍奉他也是侍奉,为什么我不找一个宠爱我的呢?

孟子曰:“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

君臣关系也可以延伸到夫妻关系,丈夫待妻子如何,妻子才能待丈夫如何。

如果丈夫待妻子宠爱有加,那么妻子为丈夫报仇未尝不可;但是丈夫对妻子毫无感情,甚至施行家庭暴力,那么妻子为什么要替丈夫报仇?

任何人都有充分的理由为自己而活。

金枝扦插几天可以见阳光?

金枝扦插两周左右可以见阳光,金枝金枝玉叶不应立即看到太阳,应保持土壤湿润在凉爽通风的位置,并在大约两周内生根。此时,你可以先将它置于散光下一到两周,然后逐渐看到太阳并恢复正常。

金枝金枝玉叶最常见的繁殖方法是扦插,既简单又容易,成功率也很高。最好的扦插时间是春季和秋季。夏季,高温潮湿的伤口易腐烂,冬季不易生根。春秋温湿度更适合金枝玉叶的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