芍药暗指女人什么意思,红楼梦里的曲子枉凝眉写的到底是谁?

红楼梦十二钗曲第二支曲《枉凝眉》,是红楼梦一书里,流传最广,最被读者喜欢的一支曲子,这支曲子几乎所有的读者都认为写的是贾宝玉和林黛玉,但是随着电脑的普及,很多文学知识在网络上很容易的就能找到,因此现在的很多红楼梦读者,已经慢慢改变了认为枉凝眉写得是林黛玉和贾宝玉的看法,因为一些文学知识能够证明这支曲子写得不是林黛玉和贾宝玉。

下面星火情殇来和大家一起探讨交流这个问题。

一个是阆苑仙葩,一个是美玉无瑕。若说没奇缘,今生偏又遇着她;若说有奇缘,如何心事终虚化,一个枉自嗟呀,一个空劳牵挂。一个是水中月,一个是镜中花。想眼中能有多少泪珠,怎经得秋流到冬尽,春流到夏。

早些年几乎所有红楼梦读者都认为阆苑仙葩指的是林黛玉,认为绛珠草就是阆苑仙葩,没有人会探寻阆苑仙葩到底是哪种植物,绛珠草又是什么植物,早些年想要查找资料实在是太难了,但是现在因为有了电脑的原因,想查个资料就太容易了。

阆苑仙葩一词出自《集仙录》:西王母所居宫阙,在阆风之苑,有城千里,玉楼十二。“阆苑”为“阆风之苑”的缩写。《说文》中有“葩,华也”,“阆苑仙葩”之“仙葩”即仙花之意。

通过这份资料,让我们知道了阆苑仙葩原来是仙花的意思。

绛珠草在红楼梦原文里说:“西方灵河岸上三生石畔,有绛珠草一株。”绛珠草又是什么植物呢?绛珠就是红色的珠子,暗喻是林黛玉泪血凝结而成,这种植物在东北被称为红菇娘儿,果实绛红成人大拇指甲盖大小,酸甜味美,秋天采集挂在屋檐下,冬天才能食用,这种红菇娘儿在清朝时期,是东北特产,位于东北的满州人对绛珠草最为熟悉和喜爱的。

芍药暗指女人什么意思,红楼梦里的曲子枉凝眉写的到底是谁?

绛珠草不是阆苑仙葩,那么阆苑仙葩指的就不是林黛玉,而是另有其人。

宋人沈立有一首诗《海棠百咏》:忽认梁园妓,深疑阆苑仙,这首诗把海棠比喻成了阆苑仙葩。

唐朝李绅的《海棠诗》:“海边奇树生奇彩,知是仙山取得栽,琼蕊籍中闻阆苑,紫芝图上见蓬莱。”也把海棠比喻成了阆苑仙葩,因此可以确定阆苑仙葩说的是海棠花。红楼梦书里,史湘云被比喻成海棠花,红楼梦六十三回里,大家掣花签,湘云掣出的那根上画着一枝海棠,题着“香梦沉酣”四字,签的另一面上是一句诗:“只恐夜深花睡去。

还有一个证据就是,葩”字在《红楼梦》出现过两次,第一次就是出现在枉凝眉这支曲子里,第二次是第十七回:“描写怡红院内西府海棠“丝垂翠缕,葩吐丹砂” 。 ”史湘云的丫头名翠缕。“丝垂翠缕,葩吐丹砂”联系起来,意思就非常明了,阆苑仙葩指的就是史湘云。

美玉无瑕指的不是贾宝玉,因为十二金钗曲,唱的都是女子,贾宝玉一个男子怎么可能上十二金钗曲呢?而且贾宝玉不是玉,贾宝玉名字上来看意思是假宝玉,前身是神瑛侍者投胎转世,带着一块通灵宝玉,这块通灵宝玉也不是玉,而是女娲补天所剩的一块七彩补天石,通灵宝玉是一个没有修成人形的蠢物,很明显美玉无瑕和贾宝玉没有任何联系。

妙玉的判词画着一块美玉,落在泥垢之中,判曲说:到头来,依旧是风尘肮脏违心愿,好一似,无暇白玉遭泥陷。无暇白玉和美玉无瑕完全是一个词,表示的一个意思,一个水中月,一个枉自蹉呀,蹉就是浪费时间的意思,妙玉每天打坐就是在蹉时间,水中月指的就是修行的人。

一个空牵挂,牵肠挂肚的意思,海棠花被称为断肠花,说明史湘云牵挂着丈夫,镜中花指的就是海棠花,因为海棠虽美但无香,镜中花才会没有香气。

总之,阆苑仙葩指的是海棠花,绛珠草是红菇娘儿,这是确凿无疑的事情,贾宝玉不是玉在红楼梦里是写明了的,所以枉凝眉唱的不是林黛玉和贾宝玉,而是史湘云和妙玉。

史湘云为何喊贾宝玉是爱哥哥?

我估计,史湘云是故意这么叫的,两三岁时这么叫很正常,长大了这么叫,就别有用心了,其实,史湘云也是爱宝玉的。至于宝玉的大名叫什么,肯定姓贾,名字嘛,估计叫瑛,宝玉是神瑛侍者。也有可能,不写宝玉大名是故意的,因为宝玉就是石头,就是石兄,即作者曹雪芹。没有大名,只有乳名,说明宝玉另有其人。至于是不是太子,说不好,即使是太子,也是朱由检的太子,是亡国亡家之人。

红楼梦中史湘云为什么嘲笑薛宝琴这鸭头不是那丫头?

问的莫名其妙,上面的人答的莫名其妙,本人虽看过几遍红楼,但只是爱好而已,加之鲁愚,对红楼多有不解之处,看这题目后,特地又找了红楼梦六十二回看了,湘云在酒席上说的:这鸭头不是那丫头,头上没抹桂花油。之后,晴雯、莺儿一干人不依,说是湘云嘲笑她们,要罚湘云酒等等。宝琴虽在席上,干宝琴何事,又是哪位专家说的这句话是说宝琴的?上面答的:又说宝琴实为宝玉等等,不说文不对题,就是观点也实不敢苟同。 酒席上诸如此戏语,不过是为湘云多喝酒而醉卧芍药花间的前奏,再牵强一点,不过是为提醒前面伏苓霜案一句,未见宝琴对此置一词,怎么就拉扯上宝琴了,恕愚钝,实在闹不懂。

为何独宝玉低头不语?

因为宝玉读的宝钗的花签语,只有一句:任是无情也动人。而这一句诗出自于一首唐诗《牡丹花》,作者罗隐,全诗如下:

似共东风别有因,绛罗高卷不胜春。若教解语应倾国,任是无情也动人。芍药与君为近侍,芙蓉何处避芳尘。可怜韩令功成后,辜负秾华过此身。

作者写宝玉看了花签、低头不语,实际上是暗示宝玉正在心里默念这首唐人的诗、体会和思索着诗里所表达的意思。

《红楼梦》此一回是〈寿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写了两件事,一是贾敬死了,宁国府只有一个尤氏在家,她一人支撑着暂时处理了这件事。一是宝玉过生日,袭人等丫鬟们凑钱在怡红院为他办一场小范围的聚会。一开始有袭人、晴雯、麝月、秋纹四个大丫鬟,每人出半两也就是五钱银子,有芳官、碧痕、小燕、四儿等四个小丫鬟,每人出三钱银子。交给柳嫂,预备下四十碟果子,抬了一坛好绍兴藏酒。

玩行酒令时,宝玉提议玩占花名儿,袭人说这个玩意虽好、但人少了不好玩。小燕说把宝姑娘和林姑娘请来一起玩,宝玉说把探春和宝琴也请来。宝钗和黛玉开始不太想来,在袭人和晴雯连两个小丫鬟一起再三劝说之下才来了。探春很喜欢,不过她提出还要请李纨也来 ——这有原因,因为这个时候是探春和李纨、还有宝钗(暗喻此时是台湾明郑、南明和南方抗清势力、满清并存的局面),临时代为管家。所以也不能不让李纨知道。袭人又把香菱也死活拉来了。

这样一来,我们看,宝钗、黛玉、探春、李纨、宝琴、湘云、香菱,七个人,和前面说的四个大丫鬟、四个小丫鬟,总共十五个女子,连同寿星公宝玉,总共十六个人,一起玩了一场占花名。

宝钗是第一个抽签的,她抽的是一枝牡丹,四字题:“艳冠群芳”,下面镌着小字是一句唐诗:“任是无情也动人”。宝钗将来的命运,作者自己也很难预测,他只是在书中引用了这首诗,暗示了有这么一种可能。宝钗影射满清皇帝,当时可不就是独居高位、风光无两的嘛,如同历史上牡丹花曾经独霸洛阳,可后来呢?

探春第二个抽,她的花签是一枝杏花,题:“瑶池仙品”,诗句是:“日边红杏倚云栽”,探春的故事就是郑成功的故事,也在这里无需多说。

李纨第三个,抽的是一枝老梅,题:“霜晓寒姿”,诗句云:“竹篱茅舍自甘心”。想想李自成的结局就知道,历史上李自成后来是死是活都搞不清楚,天知道躲到哪个旮旯窝里去了。所以李纨还能怎样?也就甘于清贫拉倒咯。

湘云第四,抽了一枝海棠,题:“香梦沉酣”,诗云:“只恐夜深花睡去”。注意,这次前面没人说请她,她是不请自来的。湘云的故事和背景,我个人感觉最难解读,还需要下功夫多阅读各方资料,应该是很能体现中国传统文化之风骨然、而在现实生活中也会因一时意气而屡有犯错的那些文人士大夫。湘云有两句自我画像的诗句是:是真名士自风流,唯大英雄能本色。这一文化群体在明末清初的代表人物都有谁呢?是三大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和王夫之吗?“史家的湘云”这个形象,也许就是这样一些人的典型缩影。但我要说明,我个人对史湘云的解读是很不足够、很不成熟的。

下面是麝月,抽了一枝荼蘼花,题:“韶华胜极”,诗云:“开到荼蘼花事了”。不过这句诗,当时似乎只有宝玉一个人看了,也没告诉麝月,很可能是因为宝玉觉得这句诗让人丧气,所以就他把花签一藏,说喝酒喝酒、就这么混过去了,麝月自己和其他人好像也没问。康熙朝的几十年间,中国的确迎来了一段时期的盛况,周边近邻一个接一个表示对清朝政权的认可和友好,几个原来处于明朝辖区以外的近邻也被清朝一一收纳、臣服(西藏、新疆等),清朝国家版图迅速扩大。不过,《红楼梦》作者在这里借麝月的花签语似乎有所暗示,盛况之后也就没什么更胜于此的了,一切都将归于沉寂。因为清朝统治者是以武力得天下,满清乘着入主中原的生猛势头、一鼓作气将国土面积拓展到极限之后,因为在文化和软实力方面是几乎一片空白,同时又对于在文化上更为先进的、占国民人口绝大多数的汉族人十分忌惮,采取限制和打压的政策,所以在此之后就不会再有什么可持续和夸耀的了。

再是香菱,抽到一枝并蒂花,题:“联春绕瑞”,诗:“连理枝头花正开”,香菱谐音“相邻”,暗指那些居住在江南国土上的汉族百姓,他们与北方的满清政权相邻而居,不得不接受自己的社会地位又额外降低了一格,但他们不是很在意这些身外之物的“皇上”啊、“王爷“啊、“贝勒”、“名“啊“利”的,对于满清鞑子强加在他们身上的关系视若空气。他们有很好的生活情趣,对他们来说,与其诉诸武力反抗当时比自己更强大的满清,弄得丢盔卸甲、折财损命,不如把有限的生命用在写诗作画、吟风弄月、愉情悦性上算了。

接下来是黛玉,她抽的是一枝芙蓉,题“风露清愁”,诗句是“莫怨东风当自嗟”,黛玉的故事基本上就是崇祯的故事,这里我就不多说了。书中写,林黛玉主动往后退、一个人黯然靠墙坐着,喻前明在中国民间的影响正在逐渐消退。

最后是袭人,抽了一枝桃花,题:“武陵别景”,诗云:“桃红又是一年春”,暗示袭人弃旧投新后又有了第二春。关于袭人,请多阅读关于洪承畴的资料,并请对他以及以他为代表的清廷汉臣们的历史选择作一点思考。不过,袭人背后还有一个历史人物,就是雍正。

这一回作者写各人所抽的这些花签、题、诗句,我理解是暗示这几个人的命运。

用一句话证明你看过红楼梦?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相信多少人在读到这句话时,心中都会泛起莫名的感动!

我在第一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就像宝玉、黛玉听到贾母说二人“不是冤家不聚头”时候的感觉,给人回味无穷!

那时候我还在上初中,因为学校校舍变成了危楼,我们刚刚升入初一的学生,就到另一个学校借了三间平房当教室上课。因为我们一年级有6个班,可是只有三个教室,结果就变成了我们都上半天学。

六个半天,三个教室,就这么解决的。现在想起来,当时的学校真是坑人啊,我们上了两年的半天学,到了初三才搬回建好的本校教育楼,上起了全日课。

虽然每天只上半天学,耽误了不少学习,成绩也一般,但是收获就是因为业余时间多,所以看了很多闲书。《红楼梦》就是其中让我最为痴迷的一部。

当时又正值青春懵懂的年纪,对爱情不甚了了,就是觉得很神秘。但是,当我看到第九十一回的时候,这句“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一下子就抓住了我的心灵,我想,所谓的忠贞,也就是如此了吧。

这句话的意思是任凭千变万化,我只有一颗真心,任凭万千异形,我只愿和你长相厮守。

贾宝玉为什么说这句话呢?

那是因为林黛玉当时的醋坛子又打碎了,他用语言试探贾宝玉到底是爱她还是爱薛宝钗,林黛玉问道:

“宝姐姐和你好你怎么样?宝姐姐不和你好你怎么样?你不和他好他偏要和你好你怎么样?”

对于这么饶舌的文化,贾宝玉一听就蒙圈了,想了半晌,忽然大笑道:

“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实际上,林黛玉问得虽然复杂,但其中心却非常简单,就是“你爱我,还是爱她”,就这么简单。

宝玉后来也想明白了,他用了一个比喻回答林黛玉的疑问,实际上,贾宝玉就是用这句比喻来告诉林黛玉,“不管莺莺燕燕的有多少人,我只爱你一个。”

这个回答很明确地向黛玉表明了自己对林黛玉的爱意和忠贞。

黛玉追问:

但是林黛玉的性格啊,就是老不放心,大概是因为父母双亡,寄人篱下的原因,造成了他始终没有安全感的性格。

她又继续追问:

“瓢之漂水奈何?”

贾宝玉继续向黛玉解释自己的忠心:

“非瓢漂水,水自流,瓢自漂耳!”

这两句的意思是瓢被水飘起,动摇不定,身不由己,怎么办?也就是说你对我虽有一颗忠心,但是贾母、王夫人等家长逼迫你娶宝钗,你该怎么办呢?

贾宝玉回答的意思是说:瓢是瓢,水是水,两不相干。也就是,爱谁谁,我不管,我就要你!

贾宝玉起誓:

这时候,林黛玉的心应该放在了肚子里了,既然贾宝玉如此对自己表白,可见贾宝玉的确是一片痴情。

可是黛玉又想起了自己的身体太差,怕活不长久,就又问:

“水止珠沉,奈何?”

意思是说水不流动了,柱子沉到水底去了,怎么办呢?她这话的意思是指,自己的病万一好不了,不久人世,咋办啊?

这是宝玉说:

“禅心已作沾泥絮,莫向春风舞鹧鸪。”

意思是我对你这颗心好比柳絮沾到了泥上,再也不可能飘起来,去喜欢别的女人了。

黛玉于是最后让宝玉发誓,他说的都是真心话。她是这么说的:

“禅门第一戒是不打诳语的。”

就是说撒谎是小狗的意思。

宝玉立刻回答:

“有如三宝。”

他这是用佛法僧三宝来起誓呢,那时候认为“三宝”是神圣不容玷污的,这誓言够重的了吧!

总结:

要是现代人的话,有啥说啥,如果喜欢,就直截了当地说“我只爱你一个人”,这么一表白就完事了。可是在封建社会不行,小丫头小小子不能这么直白的说话,所以两人传达情话只能隐藏在深奥是禅语里。所以,贾宝玉心中想对林黛玉说的“我只爱你一个人”,就变成了"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

《红楼梦》是一个讲述宝黛钗三人情感纠葛的爱情故事。但是三人行总是不可能的,最后终究要淘汰一个女人。那么两个女人同样都喜欢一个男人,这时候就要看谁在男人的心中分量更重一些了。

在爱情的天平上,贾宝玉一直偏向林黛玉的。可是薛宝钗工于心计,又有母亲和王夫人站台煽风点火,所以导致了林黛玉在爱情争夺战中始终处于劣势。但无论最后表面上的输赢如何,在心理上,林黛玉是占了上风,甚至可以说是大获全胜的,因为她爱贾宝玉,而贾宝玉也爱她。贾宝玉对她的爱情誓言就是"任凭弱水三千,我只取一瓢饮"——我只爱你一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