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玉米粘虫防治时期
- 2、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 3、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害虫之一,玉米粘虫怎么防治?
- 4、玉米粘虫防治方法
- 5、请问专家玉米粘虫一般什么时候发生?一旦发生怎样防治?
玉米粘虫防治时期
5月下旬后期,我省发生的粘虫迁往我国北方地区发生为害。7月中下旬以来,玉米粘虫在我国东北、华北地区玉米田相继大面积发生。低龄幼虫高峰期预计出现在9月上中旬。
玉米粘虫的防治方法是什么?
玉米粘虫,玉米在生长过程中,很常见的害虫之一,基本在种植玉米的区域都有发生,危害极大,又被称为“行军虫”,小帮手记得以前看过一条新闻,某地的玉米粘虫大爆发,粘虫过去之后,玉米像是经历了一场灾难一样,叶片茎杆几乎被吃的全部不剩,很吓人,不过,这种情况并不常见,我们所见到的玉米粘虫,数量较少,但不及时防治的话,也会给玉米产量造成很大的影响。
玉米粘虫主要是吃叶片为主,当粘虫处于1-2龄时,会发现玉米叶片上有很多小孔,就是粘虫吃食的,随着粘虫长到3-4龄以后,叶片就会出现大面积的被咬食现象,如果不去防治,任由它繁殖下去,整片叶片都会被吃掉,危害特别严重。
据观察,玉米粘虫发生的轻重,和当地的降水以及湿度关系很大,假如今年当地降水量较多,导致土壤和空气中的湿度加大,一般情况下,该地的玉米粘虫发生就较严重,另外种植密度过大,田间通风不好的地块,粘虫的发生概率也会加大。
不过,由于粘虫是常见的害虫之一,所以在防治起来,方法有很多,比如利用粘虫的趋光性,可以使用诱捕器、杀虫灯等,也可以使用天敌防治,比如寄生蜂、寄生蝇等,当然,大家最常用的还是化学药剂,玉米粘虫属于鳞翅目类的害虫,所以常用药剂有:甲维盐、高效氯氰菊酯、康宽等,一次防不住,中间隔几天,再来一次,另外,随着粘虫的抗药性不断增强,在药剂选择上,大家不要常年用一种药剂,如果某种药剂防效一般,建议换一种试试。
关于玉米粘虫的相关事宜,小帮手就先说这么多,其实,玉米生长中遇到虫害是正常的现象,但是大家一定要及时防治,不可延误了最佳防治时期,毕竟减产的情况,我们谁也不想遇到。
最后,关于玉米粘虫,如果你有更好的防治办法,可以在下面评论中留言,大家一起来探讨。
玉米粘虫是一种玉米作物虫害中常见的害虫之一,玉米粘虫怎么防治?
群里有种植者发照片说家里嫁接的桃苗今年已经成活了,但是现在发现有的从生长点枯萎了,导致了死苗的问题。更重要的是,新发芽的嫩芽和生长点特别容易被昆虫吃掉,上面的叶子相互缠绕,而害虫则被包裹在里面。对于这种情况,似乎之前已经分享了具体的防控措施。但由于今年高温干旱比前几年更严重,种植者防控不到位,因不及时导致效果不明显。我们将具体分享桃苗粘虫的危害及其防治措施。玉米粘虫是玉米作物中的主要常见害虫之一,属于鳞翅目夜蛾科,又称行军虫,具有远距离迁移和集中爆发的特点,主要发生在小麦、玉米等谷类作物以及棉花、豆类、蔬菜、果树等作物上。因此,玉米田通常存在于桃苗被粘虫危害的地块,害虫是由玉米田向桃苗迁移引起的。
许多种植者回应说,这种药用了几次,但效果仍然不好。为什么会这样?主要和防控时间都是防控措施不到位造成的。防治玉米粘虫的关键是提前预防。为什么这么说?这些粘虫都是从玉米地迁移到桃树上产卵繁殖,嫁接桃苗后要加以防治。这一时期粘虫处于幼虫期,是最好的防治时期。一旦错过后续的虫害暴发,就很难防控,因为粘虫会吐丝把周围的叶子包裹在一起,把自己包裹在里面,所以一般的化学品很难渗透进去,也就是很难消灭害虫,这也是种植者在施药时没有效果的主要原因。也就是人为防控。被黏性破坏的桃苗有一个非常明显的特征:顶叶卷曲,几片叶子相互缠绕,粘虫包裹在里面。当我们在田间看到这样的叶子时,粘虫可以通过互相挤压叶子来消除。但是这种方法费工费时,种植面积小。大规模种植显然不切实际,但可以作为辅助手段。
雌成虫分为长翅、半长翅和短翅。小,暗黄色,胸部有深灰色斑点。前翅灰黄色,长而窄,翅缘有少量但明显的翅纹和长毛。半长翼的长度只有腹部第五段那么长,而短翼呈长三角形状,略呈芽状。蛋肾形,乳白色至乳黄色。如果昆虫的颜色是乳绿色或乳黄色,体表褶皱的石榴有水平隆起的颗粒。蛹或前“蛹”(即三龄昆虫)呈淡黄色,翅芽呈淡白色,蛹片出笼时呈褐色。合理密植,及时浇水,及时清除杂草,有效减少蓟马。蓟马危害严重时,要及时喷洒药剂进行防治,可喷洒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次,22%毒死蜱吡虫啉乳油2500次,或20%氰戊菊酯乳油3000次。
对于已经形成鞭状的玉米幼苗,锥子可以从鞭叶基部插入,从中部打开,使心叶恢复正常生长。黏菌繁殖能力强,产卵位置有选择性。在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上,卵多产于枯叶尖端。孵化后,幼虫集中以喇叭口幼叶的叶肉为食。3龄吃叶子,5龄吃得最多,能把叶子吃光。在玉米中,它主要栖息于喇叭口、叶腋和穗苞。有假死,三岁以后自残,四岁以后集群迁移可以扩大伤害。幼虫取食活动在傍晚、清晨和雨天最高。成年人喜欢吃蜜源植物,对黑光和酸甜酒的混合有很强的倾向性。黏菌喜欢温暖和高湿度的环境。降雨一般有利于发生,但暴雨、暴雨和短期低温不利于成虫产卵。生长密集、地势低、杂草多的玉米田,杂草重。
玉米粘虫防治方法
玉米粘虫成因
降水过程较多,土壤及空气湿度大,气象条件非常利于夏玉米田块粘虫的发生危害。粘虫产卵最适温度一般为19-22℃,适宜的田间相对湿度是75%以上 ,温度低于15℃或者高于25℃,产卵数量明显减少, 遇到高温低湿的气候条件,产卵量会更少。
幼虫不耐高温和低湿,气温19—23℃,相对湿度50%—80%最有利。当温度高达35℃或相对湿度降低到18%时,初孵化的幼虫都不能成活。
粘虫形态特征
卵
卵长约0.5mm,半球形,初产白色渐变黄色,有光泽。卵粒单层排列成行成块。
图片11.png
图片12.png
粘虫幼虫头顶有八字形黑纹、头部褐色、黄褐色至红褐色2~3龄幼虫黄褐至灰褐色,或带暗红色,4龄以上的幼虫多是黑色或灰黑色。身上有五条背线,所以叫五色虫。
成虫体长15—17mm,翅展36—40mm。头部与胸部灰褐色,腹部暗褐色。前翅灰黄褐色、黄色或橙色,变化很多;内横线往往只现几个黑点,环纹与肾纹褐黄色,界限不显著,肾纹后端有一个白点,其两侧各有一个黑点;外横线为一列黑点;亚缘线自顶角内斜至Mz;缘线为一列黑点。后翅暗褐色,向基部色渐淡。
老熟幼虫体长38mm。头红褐色,头盖有网纹,额扁,两侧有褐色粗纵纹,略呈八字形,外侧有褐色网纹。
体色由淡绿至浓黑,变化甚大(常因食料和环境不同而有变 化);在大发生时背面常呈黑色,腹面淡污色,背中线白色,亚背线与气门上线之间稍带蓝色,气门线与气门下线之间粉红色至灰白色。腹足外侧有黑褐色宽纵带,足的先端有半环式黑褐色趾钩。
蛹长约19mm;红褐色;腹部5—7节背面前缘各有一列齿状点刻;臀棘上有刺4根,中央2根粗大,两侧的细短刺略弯。
玉米粘虫的防治
一、化学药剂防治
在粘虫的幼龄阶段,进行药剂喷药防治,常用的药剂可选用甲维盐、苦参碱、高效氯氟氰菊酯、甜核·苏云菌等进行防治。喷药时要均匀喷施在玉米植株上,心叶或地表上,喷洒在地表上时,要尽量打透,可有效杀灭土壤中的粘虫幼虫。
二、卵块诱除
除了药剂防治之外,还可根据成虫产卵的特性,在田间置放扎成把的玉米幼苗、杨柳枝之类的物品引诱成虫产卵。并注意田间枯黄的玉米植株上是否有卵块,如果有的话也进行摘除和草把中的卵块集中处理并销毁。
在玉米粘虫的防治过程中,要及时掌握当地植保部门发布的虫情监测预警信息,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尽量把玉米粘虫防治在三龄以前。防治时间一般选择早晚幼虫取食的高发时间;喷药部位尽量施药在玉米心叶。
请问专家玉米粘虫一般什么时候发生?一旦发生怎样防治?
玉米粘虫一般在玉米即将成熟时发生,也就是每年的六、七月份。
一旦发生,可以喷洒杀虫类药剂,都有很好的治理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