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栽市场定位,主播行业如何发展?

网络直播是可以同一时间透过网络系统在不同的交流平台观看影片,是一种新兴的网络社交方式,网络直播平台也成为了一种崭新的社交媒体。主要分为实时直播游戏、电影或电视剧等。

网络直播吸取和延续了互联网的优势,利用视讯方式进行网上现场直播,可以将产品展示、相关会议、背景介绍、方案测评、网上调查、对话访谈、在线培训等内容现场发布到互联网上,利用互联网的直观、快速,表现形式好、内容丰富、交互性强、地域不受限制、受众可划分等特点,加强活动现场的推广效果。现场直播完成后,还可以随时为读者继续提供重播、点播,有效延长了直播的时间和空间,发挥直播内容的最大价值。

我国网络直播始于2005年,支持直播的平台数量少,相关技术不成熟,9158最先开创视频聊天业务,呱呱、YY、六间房等跟进者涌现,形成直播模式的雏形;2009-2013年之间,进入启动期,多个PC端直播平台入局;2014-2016年进入爆发期,主流视频网站纷纷布局直播业务;2017年至今,我国直播行业进入相对成熟阶段,并不断涌现新的直播平台。

2008年以来,政府主管部门对于视频内容频频出手,通过监管消除市场竞争带来的负外部性。随着互联网传播渠道的主流化,广电总局从视频内容价值导向、行业从业人员、项目制作管理等方面全方位实行最严管控。针对违法违规直播内容的关停整顿成效显著,粗糙模式的平台淘汰,行业内容规范基本形成,形成良好的发展态势,以精美内容和创新玩法不断打造优质平台,促进整个直播行业的健康发展。

随着网络直播行业快速发展,直播平台不断拓展优质内容,添加更多互动性玩法,渗入到更多的应用场景,并通过精准解读用户需求,推送适当的内容留住用户,实现从前期的用户引流到内容分发和扩散,直至商品变现等一系列环节。整个直播生态产业链趋于成熟,并在不断完善和调整。

头部平台运作频繁 资本市场认可其发展前景

2018年直播行业融资明显向头部平台集中,资本催化行业新一轮洗牌,直播平台在体量和发展前景上差距进一步拉大,头部平台掀起上市热潮,寻求资本盈利机遇,加剧资源和流量的集中效应,二线平台通过合并或深入合作“抱团取暖”,实现资源整合、互利共赢。

——以上数据及分析均来自于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网络直播行业商业模式创新与投资机会深度研究报告》。

现在有什么投资少利润大的生意?

做什么投资小,利润大?我个人认为投资自己,投入少见效快。

不是有这么一句地说的:投资自己是最稳赚不赔的理财方式。

洛克菲勒说过这么一句话:把我的财物都拿走,再把我扔在沙漠,只要让他碰到一支路过的骆驼商队,他就能东山再起。

为什么他那么自信,因为他脑子里的东西谁也不能夺走,他本身具备的能力谁也剥夺不了。

我一直坚信这句话,所以在刚进公司任何事情我都认真完成,并且要完成的比别人好,别人做不好的或不想去做的,我都会主动去做,平时也注重学习别人的先进经验并转化为自己的能力,就这样我进去领导的视野。

由于每次我都能圆满完成,渐渐的我从一个普工升级为副组长,再到组长又转为副主管助理最后转为生产主管。

工资也从刚开始的1100到现在的7000多,几年时间翻了好几倍!

所以说,不管做什么都不如投资自己来的稳赚不赔,能力在身不管身在何方都有用武之地。

怎么评价休闲农业资源是否具有吸引力?

第一节 从发展趋势看资源禀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是指利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乡村田园景观、自然生态环境、农业生产过程和乡土民俗文化,经过项目可行论证、主题创意策划、系统规划设计和精心配套建设,达到能为游客提供乡村休闲、自然观光、消费购物、农事体验、游乐活动、养生度假等多种服务的新型高效产业形态。其重大意义在于保障了农产品质量安全,缩短了农产品流通环节,加快了城乡统筹发展与城乡互动交流,促进了农民就业增收与新农村建设,全面深化和拓展了农业的加工增值功能、休闲服务功能、生态保护功能、观光体验功能、文化传承功能、科普教育功能和示范推广功能,引领农业、农村、农民向现代化方向迈进。有鉴于此,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正成为新的投资亮点,那么什么样的资源才是最重要的、最关键的、最符合未来发展需要的?让我们从以下六个方面来理解资源的禀赋: 一、乡村生态环境成为香饽饽 乡村甘甜洁净的水、绿色的树、蓝蓝的天、清新的空气、安静的环境、森林小气候以及农家美食,无一不令人向往。试想一下,在彩灯迷离的城市,想要看看皎洁的月光都难了,更不用说夏夜起舞的萤火虫,村前老树下的篝火与游戏,很多美好的记忆正与我们渐行渐远。忙里偷闲到乡村,一畦青菜、一架葡萄、一池锦鲤、一盏清茶、一把躺椅,看庭前花开花落,天边云卷云舒,这样的视觉享受,瞬间便可消融一切身心的疲惫。二、体验式劳动演绎成众乐乐劳动,不仅光荣,还产生美与快乐,以及丰收的喜悦。且看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寥寥数语就将一幅乡村恬美的画面展现在今人的面前,这个生活画面与场景放在今天,就可称之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乡村传统劳作是乡村人文景观中精彩的一笔,如草鞋编织、石臼舂米、鸬鹚捕鱼、摘新茶、采菱藕、水车灌溉、驴马拉磨、老牛碾谷、做豆腐、赶鸭子、放牛羊等等,充满了生活气息,令人陶醉,让走出樊笼的现代人放飞心灵。独乐乐不如众乐乐,很多游客都乐于呼朋唤友一起去体验这些传统的劳作,既锻炼了身体,还愉悦了身心。三、探索自然成为教育的补充旅游,实际上是人与自然对话的过程。自然科学是一门宏大的学科,它包罗了天文学、生物学、自然地理学、地质学、生态学、物理学、农学等各种科学,任何在城市里找不到答案的东西都可以在乡村的自然界中获得,比如在城里,你知道写犁字,但你不一定知道犁是什么样;在乡村,在自然里,也许不知道犁字怎么写,但知道犁是什么样。尽管我们追求的是既知道犁是什么样,也要知道犁字怎么写,也即文明和自然的结合达到基本的认知,进一步明白很多道理的话,就相当于格物致知。因此,很多学校经常会组织学生去乡村学习、考察。学生通过在乡村的各种体验,丰富了对大自然及农耕文明的认识,增强了环境意识和团队意识,提高了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锻炼了自身的意志力及掌握野外生存的技能。四、闲适野趣的生活成为追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兴起,是道法自然的思想回归,是农耕文化的再次觉醒。近来发现很多网友的签名都在追求乡村生活情趣,如:“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是水中天;身心清静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表现的是一种禅意。“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体现的是闲适与淡然。哪怕是比较直白的“种田南山下,悠然采菊花;夏卖桃形李,秋收红地瓜”也充满诗意栖居的理想。五、新的业态正引爆行业发展从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许多传统的商业模式与服务业态将与休闲农业结合起来,比如养生公寓、仓储式超市、乡村美容院、乡村酒吧、国际青年旅舍、企事业单位后勤基地、企业培训基地、高端幼儿园、非物质文化传承保护中心、高端社区业主庄园、乡村婚纱摄影基地、影视文化拍摄基地、市民假日大学、大学生创业实践基地、农民创业园、格子农庄、宠物训导中心、民间收藏展示中心、国防教育训练基地、公益社团活动基地等,这些新的业态加快了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整合力度。 六、现有的发展类型可资比照 依据区位优势、资源禀赋、历史文化背景等条件,我国休闲农业发展总体布局分为四类区域,即大中城市和名胜景区周边,依山傍水逐草自然生态区,少数民族地区和传统特色农区。以上地区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相对的优势,具体到单个的休闲农业庄园,又可以分为以下类型:产业形态上包括休闲农业、休闲渔业、休闲牧场、休闲林场、休闲果园、休闲茶园、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展示体验基地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后勤保障基地等;地域分布上包括都市创意体验型、郊野休闲度假型、旅游景区依托型、农业园区配套型、新农村建设示范型、民族村寨文化传承型、山区林下综合开发型、湖区湿地保护利用型、矿区综合治理恢复型和老区产业扶贫带动型等;发展模式上包括大众休闲游乐型、高端养生度假型、区域支柱产业延伸型、专项主题文化深度开发型、特定客源市场对接型、社区支持农业订单型、农民合作组织捆绑型和品牌农庄连锁型等。这些模式与类型,都是建立在一定资源基础之上的,我们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禀赋、评价及其开发,离不开对上述发展类型与模式的研究,到具体的项目规划与建设,也需要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与借鉴。除此之外,还需对前人的研究成果系统学习和融会贯通,下面是学界对狭义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要素比较全面的总结: 1、乡土工艺要素:如剪纸、石雕、木雕、竹雕、皮雕、藤编、芒麻编、月桃叶编、织布、刺锈、腊染、贴饰、陶艺、泥塑、豆画、绣花鞋垫等。2、水利要素:如古井、机井、滴灌、水车、辘轴、沟渠、排水系统等都可以形成乡村特色景观。3、植物要素:如农作物、防护林、行道树、绿篱、盆景、绿化苗木、路边野花(草)、湿地水生植物、野生植物资源等。4、动物要素:如家禽、家畜、水产、昆虫、鸟类、宠物、野生动物、微生物等。5、地貌要素:如山地景观、河谷景观、湖泊景观、岩溶景观等,以及相关联的地形、地貌、岗丘、梯田、坡度、海拔高度等。6、气候要素:如气温、降雨、雪景、雾凇、蓝天、白云、月光、星空等。7、农田要素:如水田、梯田、旱田、稻田、麦浪、高粱地、甘蔗园、红薯地、花生地、瓜园、芝麻花、烟草花、棉花等。8、道路要素:如主干公路、乡间道路、羊肠小道、田间便道、桥梁、石敦、独木桥、马车、人力车、机动车、手推车等。9、农具要素:如犁、耙、耖、耧车、辘轳、骡马大车、风车、木锨、簸箕、石磨、锄头、镐头、铲、织布机、纺线车、弹棉花机等。10、服务设施要素:如电话亭、邮电所、停车场、游览码头、咨询中心、派出所、垃圾收集点、公共厕所、垃圾箱、风雨亭、标志牌等、旅馆、餐厅、小吃店、野餐烧烤点、冷热饮料店、商场、商店、商亭、银行、商务会展中心、各种游乐场和高尔夫练习场等。11、农家小院要素:如纺线车、织布机、风箱、锅台、酸菜缸、木箱、老式床、土床、土炕、活筐、拐子、小木凳、草敦、草垫、锅盖、簸萁、桑叉、斗、升、馍筐、马灯、煤油灯、犁、锄头、镐头、泥缸、酒缸、红薯干、芝麻叶等。 思考题:1、如何理解资源禀赋是先天优势,但并不是绝对优势,比如老矿区经过环境治理后,也可发展成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点?2、即使是同样的资源,开发利用的方式不同,体验或欣赏的角度不同,也会产生差异,思考一下如何使资源表现出最佳效果呢?比如有创意的指示牌,趣味性的导游词等等。 第二节 从规划流程看资源评价 项目规划需要最大限度地搜集项目所在地区及项目具体地段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交通条件、农业产业发展概况,观光旅游资源现状,及已有的相关规划设计结果等。具体包括农业资源的典型性、多样性和罕见性,农产品的营养价值和养生保健价值,各种植物特征及其季相变化,地表水流量及质量和大气质量,历史遗迹,民俗风情,文学艺术,宗教文化,项目所处的区位条件,项目与邻近其它观光资源的组合性、互补性等方面的情况,并对项目的开发潜力和效益进行全面综合的、科学客观的评价。传统的旅游资源调查与评价已经有一套比较完整的体系,在休闲农庄或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实践中,几乎很少运用这个体系。一是休闲农业项目很少有显著的景观资源,也即主要的旅游吸引物不同;二是休闲农业项目首先要强调产业支撑,也即发展模式与功能要求不同;三是休闲农业注重本地客源市场的开拓和回头客的重复消费,也即客源市场与消费方式不同。归结起来,与传统旅游相比,休闲农业项目对相关资源的评价权重与开发方式均有一定的差异性,在此不作赘述,为便于实践中应用,我们不妨从规划的流程来看资源评价。一、电话沟通阶段大部分规划项目都是客户先打电话过来咨询,在电话沟通中我们会问到以下几个关键问题,这其实就是主要资源的初步调查过程:提问:请问项目在什么地方?土地流转工作是否完成? (初步判断项目所在地的经济发展水平及文化底蕴等背景,了解项目前期筹备工作。)提问:离城市多远?大概多少车程?现有道路如何? (主要考虑区位条件以及交通可进入性,最好是离城市不很远也不太近的地方。)提问:项目区占地面积、地形地貌及山地、旱土、水田、水面所占比例情况?现有植被及种养业情况?(主要考虑项目规模、景观基础、生态环境、用地情况和产业结构等方面的基础现状。)提问:项目区水源情况如何?是否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 (如果无法解决生产、生活、景观用水,项目的选址就有问题,如果属于饮用水源保护区,养殖业及水上游乐等将受限制。) 提问:项目区周边是否有景区景点、农业园区、种养基地或休闲农庄?有没有污染型企业? (主要考虑与周边有利因素的结合,差异发展与优势互补,以及不利因素的规避。)提问:请问你们开发此项目的主要优势、初步定位和对规划设计的大体要求?以及项目总投资和一期计划投入的资金是多少?(任何一项投资意向其实都基于投资方自我对一定资源的评估判断和有效掌控,无论这些资源是自有的还是共享的,均可能构成某方面的优势,主要优势可能是品牌优势、技术优势、产业优势、人才优势、政策优势、市场优势、环境优势以及资金实力等。)了解了上述情况后,我们会约定一个现场踏看的日期,在实地考察之前,我们希望投资方通过电子邮件提供项目区地形图、现状照片、投资方企业简介和项目区基本简介,同时我们也会通过网络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社会经济条件、主要特色产业、自然生态环境、乡土民俗风情与历史人文资源等基本情况,以便在实地考察时有针对性地与投资方进行交流。 二、实地考察阶段 实地考察是项目规划必不可少的流程,是客观进行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评价的重要环节,要做的工作主要有以下五项: 1、考察基本条件。主要是核对之前电话沟通的情况,包括交通条件、用地条件、水源条件、生态环境等,如果基本条件不具备,我们会建议项目方另行择址或暂缓投资。2、去除负面因素。主要是规避项目区的不利因素,初步判断是否在能力范围内可以解决诸如污染源治理、地质灾害防治、影响项目区管理及景观之建筑物的拆迁或改造、少量墓葬的遮挡或迁移等问题,不至于使项目的发展将来受到制约或存在重大风险。3、挖掘创意亮点。在实地考察过程中,认真负责是一种职业素养,同时也是激发规划创意灵感的黄金时段,因此要多走、多看、多问、多听、多拍照、多思考、多收集资料,往往一处不显眼却有特殊寓意的景观,一个并不古老却很温馨的故事,或者当地人常见不鲜的物种与习以为常的民俗,说不定都大有文章可做。4、深入走访体验。实地考察过程中,必要的走访与体验可以使我们获得事半功倍的调查效果。比如和老农聊天,我们可以了解到当地小区域范围内的作物栽培情况、气象水文情况、乡土民俗文化等。再如用餐时体验一下当地的特色土菜与酒水饮料,对将来项目区产品开发创意不无益处。特别是当地的乡土文化名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特色种养能人等,最好抽时间拜访一下。另外,项目区周边的景区景点、休闲农庄、种养基地等关联企业也应纳入考察行程。5、全面了解客户。资源是需要人以及由人组成的企业来开发的,因此我们认为投资方自身其实就是第一资源,其他资源开发的成败,客户自身往往具有决定性的作用。有些客户信息在考察交流中就可获得,比如负责人的办事风格、审美情趣与理想追求,项目团队的专业素养和执行能力等;有些信息也可以视情况坦诚地了解,比如项目投资的股东结构与融资渠道,投资方涉及的关联产业及其它背景。 三、资源评价阶段 实地考察结束后的当日,一般会举行一个小型座谈会,双方沟通满意后会商议合同内容,进入正式规划阶段。正式规划阶段将对资源作进一步的补充、比对和分析,并根据项目定位和功能要求,引入项目地以外的其他资源进行匹配,这个时期也可以说是进入了资源的正式评价阶段。资源的正式评价包括质量特征(如稀有度、美感度、奇特度、医疗价值、文化价值、体育价值等),资源丰富度和集聚程度,环境容量,开发利用现状和开发潜力分析;其次是开发利用可行性分析,包括气候条件的影响(表现为旅游旺季和淡季的节律性变化),环境质量现状,铁路、公路、航空交通现状及交通建设的难易程度,服务、配套设施建设现状,资源所在的区位距中心城市的距离,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当地政府对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扶持能力等;三是消费者市场分析,包括资源对各层次消费者的吸引力,确定目标市场、潜在市场及市场的地理区域。资源的正式评价一般采用计算定量法和经验定性法两者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这样可以避免定量的机械化和定性的主观化。下面是笔者对北京挂甲峪旅游度假村规划项目进行全面考察后,即兴创作的民谣体《挂甲峪十八怪》,具有一定资源评价的意义:挂甲峪十八怪六郎挂甲建山寨,盘山公路如腰带。神龟下蛋争朝拜,火山彩石当宝卖。瀑布连潭用锅盖,梯田林下种油菜。果园蚊虫进布袋,稻田养蟹无公害。蟠桃树上李花开,麦秆编成礼帽戴。埋锅造饭有能耐,昆虫下酒很生态。说文解字考老外,游客扮演逍遥派。老夫老妻谈恋爱,花钱来把大阳晒。科学发展变化快,最高领导来几代。 第三节 从创意手法看资源开发 创意是提高资源利用率和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规划的目的就是在现有乡村景观、区域文化和农业产业的基础上,通过创意手段,充分挖掘资源的观赏价值、体验价值、使用价值、科普价值、情感价值、文化价值、生态价值以及衍生的社会价值,实现项目区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的最大化。也就是说,资源开发除了遵循因地制宜、有序开发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外,最重要的就是创意手法的运用,下面列举一些常用的创意手法以飨诸君: 一、主体定位法 主体定位包括主导产业定位、主题文化定位、主要客源市场与消费群体定位。其中主导产业可以是规模种养业、精深加工业或者特色服务业;主题文化可以是专项产品文化、特定地域文化、社科专题文化、历史主题文化或者特色农耕文化;主要客源市场与消费群体的定位不能过于乐观或浮夸,关键要做好本土市场的回头客,在此基础上拓展团体业务与同行参观考察业务。规划科学与否,关键是看定位是否精准,后续的工作就是资源围绕定位配置,创意围绕定位服务,品牌围绕定位塑造。主体定位法的优点在于引导相关资源向目标靠拢,形成一系列相关联的创意亮点,下面举一个笔者关于水稻主题创意的例子:1、特色水稻种植,如荧光稻、彩色稻、香稻、糯米稻等。2、种一小块旱稻,这对于见惯了水稻的南方人也是很新奇的。3、将抽蕙后的水稻移栽到花盆中,在阳台上就可感受稻谷成熟的喜悦。4、将小片水田整成一个大的“足印”形状,命名为“春的脚步”。5、在稻田边安放造型各异的稻草人,比如通话中的“七个小矮人”。6、在山坡边开一小片梯田,实行水稻与油菜轮作,命名为“山寨版龙脊梯田”。7、在水稻田中放养红鲤鱼,开展稻田抓鱼比赛活动。8、在稻田中放养黄鳝和泥鳅,晚上供游客用竹编鳝笼(进口有倒钩刺,鳝钻入难出)捕捉。9、在水稻田上架设梅花桩、铁链桥等拓展运动设施,让游客在稻田上空游玩,不小心的话也可能掉到水田里,既新奇也有一些刺激。10、在插秧时举行开耕节,让游客一起体验“划格子”和插秧活动。11、收割季节举行新米节,庆祝丰收,打糍粑、吃新米,还可送一小包新米作为礼品。12、体验古代大米加工方法,如舂米、用风车吹糠等。13、在大米上刻上游客名字,做成吊饰挂件。14、用各类农产品配合稻草垛堆成五谷丰登的景象。15、按照古代八卦田的模式种植一块“劝农田”16、开发专用礼品米,如富硒米、孕妇专用有机米、学生专用营养糙米等。17、设置一些与水稻有关的文化标牌,如“锄禾日中午,汗滴禾下土”、“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手中有粮,心中不慌”、“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18、其它一些与水稻相关的文化元素如水稻之父袁隆平的宣传挂图、古代农耕用具展览、乾隆御制耕织图临摹等。 二、全息归纳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具有广泛的社会、自然、经济属性,其资源要素可谓包罗万象,随着规划的深入,设计人员必须对资源进行全面的归纳和有效的筛选。比如从时间变化的角度要考虑春夏秋冬、白天黑夜、古往今来等;从产业功能的角度要考虑农、林、牧、副、渔等;从游客基础需求的角度要考虑吃、住、行、游、购、娱等;从客源群体的角度要考虑老、中、青、幼、妇等;从农耕体验的角度要考虑第一产业层次、第二产业层次、第三产业层次的不同项目设置;从农业的功能拓展角度要考虑政治、经济、文化、艺术、教育、体育、科技、物流、信息、环保、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养生保健等等。以上要素,看似纷繁复杂,却是项目后期建设与运营必须面对的,规划的目的也就是要将这些资源要素分出重点、列出主次,并进行分类指导。下面是笔者采用全息归纳法制作的一个果蔬主题园区规划调研的模板,供各位参考:1、园区类型标准示范园、品种展示园、观光采摘园、种苗繁殖园、野生品种园、科技示范园、农民创业园、认养体验园、文化博览园、综合产业园。2、产品定位大众产品、分众产品、专用产品、绿色产品、有机产品、特供产品、保健礼品、功能食品、旅游商品、节日礼品、特种产品、奢侈极品。3、品牌影响特产之乡、地理标志、国保品种、著名商标、品牌节会、门户网站、标准起草、城市宣言、模式推广、科研机构、产业文化、行业协会。4、销售方式经纪贩运、专业市场、农超对接、渠道特供、出口基地、后勤基地、采摘基地、冷链物流、农博展会、网络商铺、组合礼品、期货商品。5、综合利用花的用途、叶的用途、芽的用途、茎的用途、根的用途、果的用途、皮的用途、籽的用途、壳的用途、枝的用途、蔓的用途、整株用途。6、价值挖掘食用价值、原料价值、药用价值、营养价值、观赏价值、美容价值、园艺价值、生态价值、科研价值、育种价值、净化价值、文化价值。7、文化创意物种起源、品种科普、吉祥寓意、成语典故、传说故事、相关书籍、相关诗词、相关影视、相关书画、相关歌曲、相关雕塑、相关节会。8、科技应用太空育种、组培繁殖、远缘嫁接、温室大棚、节水滴灌、配方施肥、生物防虫、机械采收、套种间作、土地退毒、保鲜储运、综合加工。9、包装创新突出生态、突出文化、突出产地、突出环保、突出价值、突出便携、体现时尚、体现乡土、体现另类、体现品质、体现公益、体现情感。10、营销宣传卡通标志、形象代言、有奖征集、动漫短片、主题微博、百度百科、中央七套、行业杂志、行业网站、航空高铁、立柱路牌、主题歌舞。11、品质提升外观形状、色彩光泽、气味类型、口感味觉、果皮厚薄、有籽无籽、甜度糖分、营养成份、微量元素、保鲜耐储、抗病防虫、气候适应。12、品种开发鲜食品种、杂交品种、速生品种、高产品种、矮化品种、延季品种、观赏品种、耐旱品种、多用品种、进口品种、乡土品种、野生品种。13、栽培方式露天栽培、大棚栽培、装盆栽培、套种栽培、有机栽培、无土栽培、立体栽培、反季栽培、粗放栽培、多年栽培、寄生栽培、阳台栽培。14、加工方向加工食品、加工饮料、提炼色素、做成罐头、做成果脯、做成干菜、用作佐料、用作配料、提炼油料、加工饲料、加工药品、工艺礼品。15、食用方法生熟两食、凉拌食用、烧烤煨制、榨汁食用、晒干磨粉、腌制泡制、熏制加工、清蒸煮食、爆熘炒食、冰藏取食、充当主食、休闲零食。16、农耕教育认识植物、观察昆虫、制作标本、学习嫁接、绘画写生、生态教育、耕土播种、浇水施肥、采摘果蔬、手工创意、自制食品、亲子游戏。17、创意景观套种造型、几何菜地、果园迷宫、果蔬盆栽、一树多花、一树多果、瓜果棚架、果蔬雕塑、稻草人偶、果蔬陈列、祈福树王、套种花草。18、林下经济林下养蜂、林下蔬菜、林下野菜、林下药材、林下花卉、林下香草、林下蘑菇、林下昆虫、林下散养、林下采摘、林下休闲、林下运动。19、管理服务行业标准、商标许可、示范评选、招商引资、土地流转、规划咨询、质量检测、科技推广、金融信贷、信息平台、物流体系、营销宣传。20、标准生产水土环境、空气质量、苗木质量、果袋质量、栽植技术、土肥管理、整形修剪、花果管理、病虫防治、保鲜储运、产品分级、包装标识。 三、项目叠加法将资源与项目进行移植或嫁接,可以起到节约用地、节约用材、降低成本等作用,并产生一些出其不意的视觉效果或心理联想。其中空间集约如树上木屋、林下种养、屋顶种草、阳台种菜、稻田养鱼、稻田上布置拓展运动设施等;文化集约如瓜果廊架上布置民谚俗语,钓鱼指示牌做成鱼的形状,围墙上绘制或者镶嵌农耕文化等;景观集约如菜地弄成几何形状,果木种成迷宫形状,水稻种出主题图案,油菜地布置成稻草人乐园等;经营集约如林地改造成养生植物园,散养基地打造成农家动物园,小型湿地建设成生态科普园等。下面举一个项目叠加手法的例子,项目为江西省宜春市现代农业示范园中的一个休闲农业带,相当于园中园的形式,在这条休闲带上布置十一个各具特色的农庄,根据产业现状与发展目标,我们作了以下总体构思: 耕读西村休闲农业带总体构思 1、项目思路 以花为媒,以果为本;以山为屏,以水为魂; 以渠问道,以耕伴读;以旅促农,以园带园。 2、项目布局 葡萄红提逸品园---现有庄园,入口迎宾。 桃李芬芳进士园---江西进士袁州半,桃李芬芳耕伴读。 梅兰竹菊君子园---怡情雅致,琴棋书画。 木通猕猴野趣园---野果荟萃,独具特色。 红枫石榴兴旺园---园林彩叶化,果树景观化。 果桑苎麻把酒园---开窗面轩圃,把酒话桑麻。 樱花玫瑰爱情园---繁花似锦,婚纱摄影。 千年银杏康怡园---国树银杏,健康长寿。 栀子花开童乐园---浪漫童话,七彩记忆。 香柚金橘丰收园---硕果累累,金色诱人。 休闲垂钓养生园---西村水库,度假休闲。 四、景观提升法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过程中除了保持天然的自然风光与农业景观,还需加入一些人文景观要素,并适当进行景观设计与改造,景观设计的表现形式服从于主题思想而千变万化,但基本的手段还是可以归纳为以下七个方面,即运用创新的手法实现果木栽培景观化、蔬菜种植公园化、池塘水系湿地化、田埂交通廊架化、林地采光通透化、民宅改造别墅化和游道小品故事化。下面列举一个杭州八卦田大地造景的例子:在杭州玉皇山下有一处农田,呈八卦状,九宫八格,总面积约90余亩,原系南宋年间开辟的“籍田”。籍田是古代中国以农为本的农耕文化的缩影,是古代帝皇通过神圣仪式活动对农业生产予以重视的场所。爬上玉皇山半山腰的紫来洞,从山上往下望去,就可以望见山下这块八卦田。八卦田齐齐整整有八只角,把田分成八丘,分别种着八种不同的庄稼,一年四季,八种庄稼呈现出八种不同的颜色。在八丘田当中,有个圆圆的土墩,那就是半阴半阳的一个太极图。现在这里建成了八卦田遗址公园,成了体验农耕文化的热门景区。 五、文化衍生法 文化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必不可少的内涵,文化的主要类型有民族文化、异域文化、乡土文化、民俗文化、农耕文化、农事节庆文化、饮食文化、作物文化、图腾文化等,特别是乡土文化运用得最多。乡土文化源远流长,点多面广,题材多样,农村各种民俗节庆、工艺美术、民间建筑、民间文艺、婚俗禁忌、趣事传说等都赋予其浓厚的乡土文化特色。农家生活、耕作方式、传统习俗、地方手工艺品、名特优农产品,以及原生态的乡村风貌,这些都为发展具有乡土特色的休闲农业奠定了基础。其中农耕文化又是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就农耕文化资源而言,关键是要采用艺术化的表现形式,使之具有观赏性、互动性、趣味性、文化性和科普性。需要注意的是,我们在展示传统农耕文化与乡土文明的同时,也应注重现代农业的体验与科普。随着科学和生产力的发展,农业生产方式在不断进步,嫁接、扦插、克隆、组织培养、杂交育种等高科技的应用,轮作、套种、间作、地膜覆盖种植、大棚栽种、无土栽培、立体种植、反季节种植、工厂化养殖等,使得现代农业呈现五彩斑斓的景象。针对旅游者的需求,让游客了解农业生物资源如动植物名称、特征、分类、生活习性,如何播种、育苗、浇水、施肥、除草、灭虫等等,了解农业生产的类型、季节性、周期性、各类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农业生产的地区特点、生产过程等;除此之外,游客还可以亲自参加农业实践,如耕种、收割、打场、采摘果蔬、修剪果树、栽桑养蚕、垂钓、捕捞、养殖等等。农耕文化的展示,笔者粗略整理了一下,大概可以从以下十二个方面入手:1、农业制度的演变,如土地改革的故事。2、农业工具的演变,如水车体验。3、农业科技的总结,如《天工开物》、《本草纲目》等。4、农业物种的变迁,如番茄等外来物种的介绍。5、农业典故的整理,如大禹治水、神农制耒。6、农业名人的展示,如黄道婆、袁隆平。7、乡土文化艺术创作展示,如农民画、民间剪纸、根雕等。8、农业民谚民俗民歌展示,如二十四节气歌。9、农业活动的体验,如插秧、采果、嫁接。10、农业物产的展示与销售,如按省分类的特产展销馆。11、农业景观与农业成就的展示,如全国最美乡村图片展,全国小康示范村盘点。12、现代农业分类科普,如有机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等。 六、产业整合法 一是开发创意型农产品,通过包装创意、栽培创意、用途创意、情感创意等手段,使得普通农产品变成了商品、礼品、纪念品、保健品,甚至成为了艺术品或奢侈品,从而使产品身价倍增,提高了附加值;二是建设创意型主题农园,通过对特定主题的整体设计,按照主题公园的经营思路,把农业生产场所、农产品消费场所和休闲旅游场所结合为一体,将具有相似功能的农作物、动物和农事活动集中展现,创造出主题鲜明的体验空间;三是打造创意型节庆活动,如各类花卉节庆、水果节庆、蔬菜节庆、谷物节庆及美食节、乡村旅游节等。四是匹配相关业态,以农业为基础产业,向第二或第三产业延伸,使之具有多个产业的特征,从而提高农业的加工附加值、服务附加值、文化附加值和科技附加值,如乡村影视基地,艺术家创作村,国学启蒙耕读俱乐部等。五是挖掘乡村创意美食与养生药膳,如发展野生蔬菜与保健蔬菜,开设养生堂,从健康饮食、茶疗茶饮、瑜珈、芳香疗法、中医养生等层面向会员提供健康管理和调养方案。产业整合法也可以说是资源的高效利用法,下面列举一个台湾休闲农业一个名叫《牛来了》的经典创意案例予以说明: 牛来了据你好台湾网报道,宜兰县冬山乡中山休闲农业区内的新寮溪,夏季杂草丛生,每年7、8月份台风来临之前,乡政府都要花钱用挖掘机清理阻塞河道的杂草,以免雨水泛滥。而夏天正是这里的黄金旅游季,被收拾过的地方露出白色的石砾,破坏了绿色的景观。如何解决这个棘手的问题又能留住美景呢?中山休闲农业区是台湾第一个休闲农业示范区, 台湾休闲农业发展协会秘书长游文宏与三富花园农场场长、中山休闲农业区推动管理委员会主委徐文良先生达成了一个共识——一定要用自然生态的、能够永续的方法解决问题。经过反复的思考和讨论,终于想出了“养水牛到河道里吃草”的好点子。这个方法一举多得,首先达到了清除杂草的目的,以水牛取代挖掘机,每年节省将近200万新台币,而前后用于购买7头牛的费用只有26万7千元;水牛和它们的好伴侣鹭鸶构成的独特的田园画面让原本只有柚子、茶叶和水稻的中山活跃起来;学生们也多了一个户外教学的地点,因为水牛目前在台湾已不多见;一家老小亲子旅游,带动了休闲观光产业;而围绕水牛所展开的一系列活动则增加了当地居民的向心力。最初买了两头牛,大家热热闹闹地为它们办了“入厝”的仪式,两个月后怀孕的水牛生下了小牛,于是就给它办了满月酒,并且让游客为小牛取名字,一千多人经过票选,选定“乐乐”作为它的名字,它的爸妈则是“欢欢”和“喜喜”,来年为“乐乐”举行了穿鼻环的成年礼,之后顺理成章地相亲结婚。围绕水牛的创意层出不穷,今年恰逢牛年,世界奔牛节也刚好在台北举行,于是休闲农业发展协会就给各家农场提供牛的初胚,让大家自由发挥,装点各具特色的牛的装置艺术,举行水牛彩绘DIY,推销本地的名产“牛舌饼”等等。起初一个古老的农耕方式的创意,生发出许多与文化和生活有关的附加产品,创造了农村的价值。“放牛吃草”荣获了台湾“农委会”第三届休闲园区设施创意大赛冠军。围绕水牛的每一次创意活动通过媒体的报道,成功地为“中山”进行了形象宣传,水牛成为“中山”的招牌,其知名度反而高过主要的农作物茶叶,花小钱做了大事。游秘书长说,通过“放牛吃草”,大家对生态农耕法更加重视了,用农药的就少了,也更注意环境的整洁,环境变漂亮了,游客自然就多了,良性永续的循环就形成了。有趣的是,放牛管理员的工资也是“永续的”,他的酬劳就是生出来的小水牛!因为草是有限的,协会与管理员约定,只要维持10头牛正常吃草”工作”,新出生的后代小牛都归管理员所有,抵偿他的工钱。 七、综合创意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开发是一个灵感创意与科学决策同时并行的过程,考验的是规划人员的知识结构、生活阅历、创意思维、审美情趣以及对市场商机的敏感度,具体到每一个项目,发展条件与发展目标各不相同,在实施资源开发与项目创意时可谓法无定法,适合就好,否则纵有缤纷创意却落不到实处也是白费心思。以下是我们在规划实践过程中采用过的一些创意手段,姑且叫做综合创意法:突出主题如银杏主题、香草主题、竹子主题、童话主题等;就地取材如石头彩绘、稻草人偶、竹木小品、废物利用等;相地测土如富硒土壤、化石岩层、健康泥浴、陶泥制瓦等;见泉眼开如山泉茶室、涌泉湿地、思源水井、乡村温泉等;见庙参禅如佛法农禅、圣地瑜伽、许愿祈福、放生行善等;小题大作如蚂蚁之家、鸡蛋乐园、大米刻字、树叶拼画等;郑重其事如在休闲农庄的指示牌上标注经纬度和海拔高度等;盘点归纳如豆科植物总动员的逗豆园,地方古八景组画创作等;移花接木如农家动物园用彩绘和修剪装扮出来的山寨版小熊猫;张冠李戴如用旧木船、旧轮胎、旧的生活用具与农具种植花草;无中生有如山顶岩洞布置成山顶洞人居住场景,供游客体验;古为今用如开设古代足球蹴鞠游乐项目,沿用古代更夫巡逻等;洋为中用如安徒生童话乐园、鲁宾逊原木趣味漂流、荷兰风车等;与时借势如赠台珙桐开发,足球预测章鱼哥科普景观小品;勾起回忆如竹制储钱罐开发,乡村年味点心组合产品开发;异地风情如邀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异地表演;历史再现如将当地历史传说故事绘制成墙画系列;大俗大雅如将地方的经典方言制作成趣味展板;穿越时空如门票制作成古代皇宫令牌以及古代科举考试体验等;创造纪录如制作最大的跷跷板、最大的石磨等;逆向思维如开展种豆得瓜(奖励瓜果)活动和忆苦思甜活动等;制造挑战如设置对联绝对和象棋残局,开设智勇大闯关游戏等;适当限制如禁止车辆通行、屏蔽手机信号、不提供碳酸饮料等;故弄玄虚如石壁上刻画古代图腾符号,在游道中间设置迷宫等;拖延时间如夜间播放露天电影和放置竹笼捕黄鳝泥鳅;情感寄托如纪念林种植,小动物认养,延时明信片寄送等;独特体验如在南方住窑洞、睡大炕,土司文化体验等;素质教育如设置无人售货亭倡导诚信,夏令营捡拾稻穗活动等;科普教育如养蜂基地介绍蜜蜂文化与知识;生态教育如组织人工鸟巢捐订与悬挂活动;作物文化如举办玉米文化节、辣椒文化节、开耕节、丰收节等;科技应用如太空育种、无土栽培、物联网开心农场等;设施应用如生态阳光餐厅、充气游乐设施、拓展运动设施等;特色品种如三季玫瑰、早熟草莓、观赏水稻、彩色红薯等;发展对照如建立村史博物馆或举办新颜旧貌图展; 八、功能倒推法功能倒推法常用来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满足园区的基本功能和大众普遍需求,即看什么?种什么?养什么?加工什么?吃什么?玩什么?住什么?卖什么?体验什么?创造并传播什么?另一方面是突出项目的主题特色,即围绕主题来配置资源,许多成功的园区都是在具备基本功能和满足大众需求的前提下打造特色项目,进而拓展特定消费群体的市场。下面的青少年乐园规划案例就是我们根据项目发展定位,围绕青少年需求倒推出来的项目构思: 青少年乐园项目设置 1、亲子活动中心【游乐馆、家长学校】 2、DIY手工制作馆【创意街】 3、农事体验区【农事活动与农耕文化】 4、情景外语体验区【洋人街】 5、国学馆【私塾体验 礼仪教育】 6、故事公园【成语、童话、卡通】 7、第二课堂【趣味数学、趣味历史、趣味地理、趣味定理公式形象化展示】 8、主题景观【感动中国人物长廊、另类诺贝尔奖文化墙、环保雕塑作品】 9、快乐向前冲【儿童户外运动,各类竞技游戏】 10、成长纪念果林【亲情树、友谊树、励志树】 11、爱心行为艺术广场【涂鸦墙、乡村大舞台、儿童情景影视剧拍摄、集体公益行为艺术表演】 12、民间绝活表演馆【动态非物质文化演示、魔术学院】 13、少年假日军校【周末营、夏令营、冬令营、成人仪式】 14、农家动物表演馆 15、肥胖儿童康体中心 16、亲子教育咨询研究中心 第四节 从系统论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系统论认为,整体性、关联性,等级结构性、动态平衡性、时序性等是所有系统的共同的基本特征。世界是关系的集合体,也是过程的集合体,而非实物的集合体。结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来说,需要加强以下四个方面的认识:一、强化系统的组织功能系统论着眼于世界的丰富性和行业的复杂性的同时,强调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不言而喻,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无论是资源体系,还是运营体系,都是一个复杂而庞大的系统,是一个彼此关联的有机整体,如果任由系统自然运行,必然会降低资源的利用率,提高系统的风险性。这就要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要有高效的行政管理与行业自律,有科学的宏观规划与分类指导,有完备的政策支撑与服务配套,而这一切都决定于组织化程度的高低。就拿当前亟待解决的规划服务配套与专业人才配套来说,单一的旅游规划、单一的农业规划、单一的景观设计、单一的建筑设计显然都不切合本行业的发展要求,相关专业人才也是紧缺。从源头上看,急需我们的高等院校根据本行业的特点设置对应专业,目前有个别高校开始涉及这方面的专业课程,另外农业部乡镇企业局自抓这项工作伊始,就在全国各地举办了十多期培训班,起到了应急辅导的作用,今后一段时间,还得高校培育与社会培训相结合,才能适应本行业蓬勃发展的需要。二、提高系统的创新能力 系统论观点的第二个方面的内容就是动态演化原理或过程原理。从哲学上看,这一原理不外是说,世界是过程的集合体,而非既成事物的集合体。我们也可以这样来理解: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一切在变,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既是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动态产业,在遵循因地制宜的前提下,需要全面考虑农业产品结构、休闲服务项目、景观环境、文化氛围、基础设施和运营管理等各方面的多元耦合与立体叠加,简单地照搬他人的做法以及停留在自己过去的经验上,往往会制约资源的合理匹配,因此,持续创新也是本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可喜的是,2012年农业部乡镇企业局启动了全国休闲农业精品创意大赛,此举将极大地提升行业的创新意识与创意热情。三、建立系统的统筹机制 系统论在实践应用中往往采用统筹学的原理,所谓统筹学,指研究如何在实现整体目标的全过程中施行统筹管理的有关理论、模型、方法和手段,是数学与社会科学交叉的一个学科分支。系统是由多个子系统构成的,子系统之间存在协同关系,处理和利用好了子系统之间的协同关系,就可谓实现了统筹发展。下面的例子是笔者针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园区统筹开发建立的一个初级模型,旨在说明建立系统内部统筹机制的必要性和基本路径: 园区统筹发展初级模型1、统筹农村、农业、农民三大主体2、统筹第一、第二、第三三大产业3、统筹产前、产中、产后三大板块4、统筹城市、乡村、园区三大区域5、统筹生产、科研、物流三大环节6、统筹生态、经济、社会三大功能7、统筹核心、示范、辐射三大梯次8、统筹前期、中期、远期三大阶段 四、发挥系统的调配作用 系统论的任务,不仅在于认识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更重要的还在于利用这些特点和规律去控制、管理、改造甚至创造一个健康可持续发展的新系统,使它的存在与发展合乎人的目的与需要。那么,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这个系统又是怎么一个现状呢?可以这么说,身处这个时代,我们不缺少资源,缺少的是资源的优化整合与有效配置;我们不缺少科技,缺少的是科技的配套输出与集成应用;我们不缺少文化,缺少的是文化的价值再现与形式创新;我们甚至不缺少资本与人才,缺少的是资本与人才的快速通道和发展环境。这一切有赖于系统的自我调适与矫正,以及对外部条件的吸引与利用,更需要业界、学界与政界以前瞻性的战略眼光健全行业发展的支撑保障体系,笔者试图从以下四个方面来呼吁构建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可持续发展的系统环境:(一)生态保障体系良好的生态环境本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最宝贵的资源,如若开发保护不当,反而会破坏当地的生态环境,甚至危及当地的生态系统,这点在某些管理混乱的农家乐聚集区已经暴露出来,如不及时处置,对行业将是毁灭性的打击。笔者认为,要使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利用,必须加强以下保护措施:1、切实做好生态保护,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毁林毁草、乱采滥挖野生植物、开山取石、挖土采沙、改变自然水系等破坏生态的行为。2、在农庄及其邻近范围内,禁止建设污染环境的工业设施和对环境有害的项目;禁止露天焚烧秸秆、枯枝落叶、生活垃圾等;控制使用农药、化肥和畜禽养殖规模;采用生态化处理方式,减少废弃物与排放物对环境的影响。3、因地制宜地建设消烟除尘、污水处理和垃圾收集、分类、清理、处置设施,增强污染物处理和达标排放的能力,所有能源及物质不应对周围的生态环境和景观产生污染。4、尽可能采用节能、环保、轻型、可回收利用的材料与设备;建筑物以方便简洁为主,形式不影响视觉景观,符合当地文化特色;基础设施、接待服务设施、农业生产设施等建设方式对环境的负面影响最小化。5、使用绿色能源,如利用太阳能、沼气、风力、生物能、浅层地能等可再生资源,减少污染和能耗。6、合理减少用品洗涤次数,减少洗涤剂和水的使用量;对污水进行生态化处理,中水回收利用;建立雨水收集系统;采用喷灌、滴灌、管渗等先进灌溉技术解决绿化用水。7、道路应采用采用绿色环保的材料建设,高标准做好道路两侧的绿化和排水设施,农庄内要使用绿色、环保的交通工具,提倡徒步、自行车以及畜力等无排放的交通方式。8、农庄绿化与农业种养要以当地物种为主,防止引进外来入侵物种;对景观水体采用微生物、水生植物、岸生植物、鱼类等构成生态水体,达到水体自我净化。9、鼓励将当地的工业品、农副产品、土特产品、手工艺品作为旅游购物商品;杜绝经营、销售野生动物活体、器官、皮毛或标本;推广绿色食品,提倡餐饮适度消费,提供“打包”服务。10、合理划定功能分区,确定合理的环境游客容量,合理设计游览区域和线路,并通过游客服务中心、科普知识讲解标牌、乡土文化读物等开展生态环境教育。 (二)行业认知体系行业的认知度、美誉度和依赖度,意味着市场的认可度和行业的成熟度,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作为新兴不久的朝阳产业,经历或者正经历着观念碰撞磨合、理论争鸣交锋、模式探索实践、媒体惯性围观的行业自我认知与市场前期教育阶段。时至今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尚没有一个公认比较精准的定义,其功能作用的分析也有待进一步探究与细化,但这并不意味着行业的研究没有成果,也不表示大众对行业缺乏认知。我们之所以强调建立行业认知体系,其一在于扩大行业的影响力,其二在于调动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其三在于通过行业认知提高业界素质,进而满足并挖掘消费者需求。行业认知体系的建立有多种途径,包括政府文件解读、重大规划编制、高层人士讲话、典型示范推介、行业学术论坛、专业书刊出版、媒体专题报道、行业节会活动,以及教育培训、会议座谈、宣传挂图、社会调查、网络推广、短信宣传等等。需要说明的是,认知的主体包括外界与业界,很多理念属于行业智慧的结晶,尤其需要业界达成共识,下面列举几个观点与大家探讨之:1、一以贯之所谓一以贯之,就是坚定信念,致力于休闲农业的长远发展。休闲农业对接的是大农业、大旅游、大文化、大生态、大教育、大创意、大休闲、大都市,必然成长为一个大产业。休闲农业也是唯一通过资源优势吸引城市各类先进要素持续向农村流动的农业形态,对新农村的建设具有长远的影响。休闲农业更是农业现代化的排头兵、孵化器、试验田、推广站,是其他农业模式与形态的万能胶、吸附剂与收纳袋,可谓一切先进的农业科技、农业模式都可以基于休闲农业的载体得到运用与展现,比如大家比较熟知的集约农业、特色农业、订单农业、数字农业、观光农业、品牌农业、循环农业、都市农业、创汇农业、绿色农业、生物农业、精准农业、设施农业、节水农业、白色农业、蓝色农业、黑色农业、菌类农业、籽种农业、立体农业、有机农业、自然农业、低碳农业等等,无一不可与休闲农业相融合,因为休闲农业是对各种农业形态功能的拓展而不影响农业生产的过程,我们这么说,并不是为了吹嘘休闲农业的地位与作用,只是为了让大家认识到休闲农业的巨大潜力而已。与此同时,我们也主张在具体的园区运用“五农整合”高效模式,即以高人气的休闲农业为载体,融入高附加值的创意农业,采用高品质的有机农业,引进高科技的生物农业,做成高市场竞争能力的品牌农业,让所在的农村成为美丽时尚的乡村,让园区的农业成为高效快乐的产业,让当地的农民成为富裕而有尊严的群体。 2、两大资源乡村中最宝贵的资源是什么?大家往往最先想到的是生态,这一点毋庸置疑,亲近自然是人的天性和本能需求,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之所以能够蓬勃发展,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那就是乡村浓浓的人情味,纯真的笑容,质朴的言语,经由乡土文明滋润传承的道义与诚信,这种诚信区别于城市文明中被利益捆绑与制度约束的功利诚信。这种感性上的信任是与乡村生态同等重要的宝贵的软资源,如果我们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失去了以诚信为核心的本真,比如自己不生产绿色有机食品,而是到外面采购无安全保障的大路货,这将导致本行业整体性的崩溃。相反,如果我们秉持诚信待客,市场机会就可以无限放大,不仅仅是餐饮、住宿、农副产品销售等赢利渠道得以拓展,很多新的商业形态都可以引入到休闲农业中来,比如乡村仓储式超市、新奇特产品演示展销中心,甚至是时尚奢侈品的体验营销中心,都可以在休闲农庄中发展起来。关于乡村诚信资源保护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从旅游业种汲取教训,现在某些旅游风景区做的就是一次性买卖,很难吸引回头客,不仅价格偏高,而且商品质量与服务质量低下,各种宰客现象严重,这也是越来越多的人不愿意在景区内消费的根本原因。休闲农业的客源半径比风景区要小,我们要千方百计把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除了保护好生态之外,诚信就是最强的核心竞争力之一,我们甚至将诚信列为了休闲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软资源。 3、三多原则在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过程中,我们强调保护生物多样性(原生态),尊重文化多元性(活文化),满足需求多变性(真生活),简称“三多”原则。其中生物多样性是指一定范围内多种多样活的有机体(动物、植物、微生物) 有规律地结合所构成稳定的生态综合体(最典型的如湿地公园);文化多元性不仅体现在人类文化遗产通过丰富多彩的文化表现形式来表达、弘扬和传承的多种方式,也体现在借助各种方式和技术进行的艺术创造、生产、传播、销售和消费的多种方式(最典型的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演示中心);满足需求多变性是因为消费群体和消费理念的变化决定供需市场的变化,无论低层次的生存需求,还是高层次的精神需求,变化总是无时不在的,唯有引领显性需求,挖掘隐形需求,才能满足需求的多变性(最典型的如开心农场)。4、四生理念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在前期发展过程中,逐步确立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生态良好”的三生理念,随着实践的深入,大家越来越觉得休闲农业带给业主与顾客最高层次的享受是深度的互动体验,是对自然与生命的探索,是身体的调养与心灵的愉悦,进而将这些非物质的感受统称为“生命感悟”,由此形成了休闲农业的四生理念。 5、五味思想 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有一些基本的特征与本质表现,比如乡土味、文化味、人情味,这三种味道是最基本的要求,偏离了这三个方向,就不再是真正的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了,在“三味”的基础上,我们还强调有趣味,包括趣味运动、趣味教育、趣味劳动、趣味营销等等,只有趣味性在各个环节得到体现,才能调动顾客深度体验的积极性和快乐感,做到了上述四味,自然就能达到“值得回味”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能给顾客留下深刻的印象,能促使顾客做一个津津乐道的义务宣传员,能勾起顾客美好的回忆并最终促成回头消费的目标。6、六种境界。 提升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的功能与品位,大致有六个方向:一是山与水的交融,这是满足空间审美的主观性与普遍性;二是城与乡的互动,这是促进资源要素的流动性与重塑性;三是动与静的结合,这是统筹乡村休闲的舒适性与趣味性;四是古与今的对话,这是保持文化传承的连贯性与鲜活性;五是中与西的合璧,这是匹配信息社会的时效性与开放性;六是情与景的升华,这是掌控细节处理的艺术性与灵活性。能做到这六点,我们也称之为达到了六种境界。(三)学科支撑体系 一个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学界的支撑,学界的贡献力度,也依赖于学科体系的建设,现在我们呼吁建立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学科体系,既有相关学科的基础,更有市场迫切的需求,可谓恰逢其时。在这个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人才青黄不接的时候,我们不妨走专项课题研究与常规学历教育相结合的路子,需要落实的事情大概如下:一是课题的主管与主持单位;二是课题的实践与协作单位;三是学科带头人;四是紧密与松散兼顾的专家学者群;五是课题计划与学科大纲;六是学术展示与探讨平台;七是研究成果汇编审核与转化渠道;八是与这门学科相关的专业设置、教材编写、技能认定、职称考核、标准制定、机构审批、认证管理等。一门学科就是一个特定的学术生态圈,其分工与合作都是很明确的,大家会根据自己的特长去选择研究链的上游、中游或者下游来开展工作。以下是笔者对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课题研究方向的粗浅分类:1、本学科的上游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基础研究基础研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基本定义、功能概括、形态分类、范畴界定、发展历程和中外比照;二是相关政策法规的修订与起草;三是相关标准的修订与起草;四是产业发展规划和战略研究;五是本行业形象识别体系设计与行业文化研究;六是本行业行政管理体制构架与机制流程的效率优化研究;七是趋势预测与行业预警;八是数据库建设与信息化应用研究;九是与新农村建设、城乡一体化、“两型”社会建设等重大课题的对接;十是与其它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对接。基础研究需要抓紧立项,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采取上级政府与相关部门主导、科研院校与中介机构参与、协会组织与实体企业配合的形式来开展。2、本学科的中游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至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规划设计的策略研究;二是配套产业发展规划与资源整合的策略研究;三是新技术新品种的开发研究与推广策略;四是农产品物流体系与食品安全体系的研究;五是单项的物质与非物质文化在本行业中的应用研究;六是景观环境、特色产品与个性服务等单元要素的研究;七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项目融投资研究;八是项目营销策划与运营管理研究。应用研究要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和转化渠道,可由各级协会牵头,鼓励中介机构与科研院校自主开展,研究成果经审订后可汇编成培训教材,每年举行休闲农业高峰论坛,对积极从事应用研究并有突出贡献的个人和机构进行表彰与奖励。3、本学科的下游即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拓展性研究顾名思义,拓展性研究就是以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为基质,采用发散思维与嫁接手段与其它学科对接,衍生出一系列跨学科的具有创新意义和公共价值的子课题。拓展性研究既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细节提质与形态升级的强大动力,又是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促进其它产业和社会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拓展性研究的范围非常广泛,基本上可遵从“万物为我所用,一切皆有可能”的理念,但主题选择宜小不宜大,宜实不宜虚,选定主题后需要进行深入透彻的盘点分析,再加上独特创意说明或应用指导意见。在此,单从子课题的名称举几个例子,比如《蔬菜瓜果榨汁搭配方法与推广技巧》、《乡村婚纱摄影场景选择与造型创意》、《特色菜谱与新奇菜名创意研究》、《保健植物气味疗法与养生研究》、《乡村墙绘艺术表现形式及题材集锦》、《农庄开设特色格子铺的可行性研究与实施建议》、《景区各类标识牌广告经营方案与操作细则》等,由此可见,拓展性研究既具有前瞻性和通用性,又具有新颖性和实用性,参与研究的主体基本不受限制,是当前尤为值得广泛倡导的研究领域。

回乡创业的农民现在发展家庭养殖业怎么样?

农村有一句俗话说得好,"纵有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由此可见养殖业是一个风险很大的行业,不能盲目进入。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合理的养殖项目。

首先对自己的养殖项目,要做好充分的调查研究工作,周边的养殖户多不多?会不会造成过度竞争?

比如说养鸡项目,到底是个人单独饲养销售还是依靠公司进行商品养殖。这些都是要在实施养殖之前必须做好调查和研究工作,因为它直接决定了你的养殖模式和饲养方法。因为自己圈养跑山鸡的饲养模式和依靠养殖公司饲养商品肉鸡模式,肯定有截然不同。

再比如你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决定是养猪还是养牛或养、羊,养鸡还是养鸭或养鹅。

养殖还涉及到一个关键问题,就是养殖技术。新手和老手截然不同,完全是两个概念,所以不要看到别人养殖一个品种赚钱,自己就盲目跟风。你要了解别人赚钱的各种因素,再对比自己,看看自己欠缺哪种因素。如果自己欠缺的是关键因素,就不要尝试了。

我就是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我地山区的实际情况开展中华蜜蜂的定点饲养。大家都知道,蜜蜂养殖的重要因素就是蜜源和粉源。我们这里的山区春季主要蜜源是油菜花(花期从惊蛰到清明)期间辅以樱桃花、杏花、李花等杂花;夏季的主要蜜源为荆条花(花期以芒种到小暑)期间乌桕、女贞等蜜源竞相开放。春夏之交,从谷雨到小满的这段时间。山间有无患子,七里香等小蜜源过渡。我地山区广泛种植玉米,长达两个月时间差的玉米花次递绽放给蜜蜂提高了丰富的粉源,为蜜蜂的繁殖提供了充分的保障。

处暑节气来了,蜜蜂度过苦夏,山间栾树花,五倍子相继盛开;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白露节繁育一批秋王,为秋繁奠定坚实的基础,中秋节后,山区到处是野菊花和其它百花摇弋的身影。这些都为蜜蜂的秋繁工作提供了天然的保障。

一句话,在农村从事养殖工作,先去做好市场调查,因地制宜学好养殖技术,科学饲养。利用互联网信息多平台销售。最后祝愿大家心想事成,养殖顺利发大财。

盆栽市场定位,主播行业如何发展?

如何传播中国的雅石文化?

在中国大陆地区,所谓的雅石文化还只是一个未成定论的模糊概念,这与日本和台湾省所推崇的雅石文化尚有较大的差距。也许有人不以为然,但眼下呈现出的实情就是如此。

纵观国内奇石市场的经营模式和拓展氛围,我们可以明显看出所存在的诸多问题:一是专业化程度低下,市场开发普遍是简单粗放型运作,没有明显的层次之分,也没有规范的管理手段;二是绝大多数经营者缺乏必备的专业素养,经营手法和推销方式十分随易,赚钱和宣传推广处于严重脱节的状态;三是几乎所有的奇石专业市场都缺乏系统的宣传推广理念和技巧,难以形成应有的专业氛围;四是各地石展杂乱无章且鱼目混珠,不仅真假共存甚至还伪劣当道,各种奖项的设置和评比缺乏可信度;五是各奇石主产地大多混乱无序,当地政府考虑的只是当地奇石带来的经济效益,而几乎没有考虑过对当地石种美誉度的宣传提升;六是绝大多数玩家藏家都缺乏对石文化的深透理解,要么追求石种的多样,要么力拼主题式组合,要么刻意强调所谓的高大上,普遍缺乏优化藏品配置和升华主题的意识 …… 等等这些问题的现实存在,可以说极不利于中华雅石文化的健康发展!

相比之下,日本和台湾地区的雅石文化则显得要悦心许多,尤其是日本,虽然他们玩石藏石的历史并不算久远,而且还主要是受中国石文化的影响,但他们的起点之高和精品意识之强,却是令世界奇石界刮目相看的!日本雅石文化的最大特点是主题提炼鲜明而贴切,唯其讲求石人合一,并且十分注重小范围的展示交流,而藏家们对石品的配置附件和环境则更为讲究。他们从不追求石种的多样宽泛,而是主张宁缺毋滥,直入高端。日本人的玩石理念对台湾石友影响巨大,可以说今天的台湾雅石文化已拥有明显的日式特征,比如尝试雅石与盆景的完美结合,比如强调小品组合的和谐统一,比如提倡人文主义的命题等等,这些都饱含着日本雅石文化的传统特征,而这些充满高端特质的玩石法,又恰恰是我们所匮乏的!

毫不客气的说,我国石文化历史虽悠久,但从目前的情形看,我们石文化的历史底蕴却没有得到有效的挖掘和整理,进而才导致了我们与真正意义上的雅石文化有了相当的距离!那么,怎样才能让中华石文化得到发扬光大和有效传播呢?我想我们必须要做好以下几项基础工作:一是各级行业协会首先得更新理念,认真修定或优化符合市场规律的管理规则;二是进一步提高专业会展的入展和评奖标准;三是多组织小型高端雅石展,以逐步形成高品味的交流氛围;四是各地专业协会要主动把宣传推广当地奇石文化,尤其是传播悠久的奇石文化遗产纳入办事日程,并注重其传播效果 …… 我想,只有通过行业协会和石友们共同不懈的努力,中华雅石文化才能取到实质性的进步和升华,才能得到全世界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