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尾草煮水喝的功效,有哪些名字很好听的中草药?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
在大自然中,有很多好听的中草药名字,它们有以花为名,也有以草为名的,还有以生长习性为名的!
介绍给大家一些好听的名字,金银花、藏红花、百合花,枸杞子、冬虫夏草、夏枯草、透骨草,益母草、飞廉草!
玉竹、苍术、白头翁、地龙骨、北斗根、天南星,威灵仙,牛蒡!
还有杠板归(蛇不过),老灌草,黄瓜地丁,紫花地丁,拔头罐,拉拉秧,老母猪耳朵!
还有很多很多的,大自然的各种草药,都是相辅相成、互相制约的!
我是农村巧红姐,欢迎关注,将带你了解更多新农村的新鲜事!
所用图片均属原创!
武夷岩茶是什么?
你好,我是武夷岩茶君,很高兴认识你!
有人爱我岩骨花香,有人赞我水中沉香,在此由衷的感谢大家对我的厚爱!但也听闻一些朋友说“想认识我很难”。其实我也和想和大家交个朋友,不如我先自我介绍一番。
首先,请看我的族谱。我来自茶叶六大家族: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黑茶中的青茶(乌龙茶)家族。乌龙茶起源于福建,属于半发酵茶,性平和, 有天然花香味,汤色金黄或橙黄,滋味醇厚,鲜爽回甘的特点。
乌龙茶按产地分为四大乌龙,即闽南乌龙、闽北乌龙、广东乌龙、台湾乌龙。闽北包括武夷山、建瓯、建阳、水吉等地,闽北乌龙中产于武夷山市境内的乌龙茶,即为武夷岩茶君本君是也。
其次,呈上我家住宅户型图,敬请参观!我家地址:福建省武夷山市境内,地理坐标处于东经117°37'22~118°19'44,北纬27°27'31~28°04'49之间。境内所产乌龙茶受武夷岩茶农产品地理标志保护,非武夷山市境内所产乌龙茶们,你们不要冒充我哦!
武夷山市境内,因山场的土壤、环境等因素差异较大,所产茶青原料品质高下有别。坊间根据所产茶青品质特点,将武夷岩茶细分为正岩坑涧名茶、正岩茶、半岩茶、洲茶、外山茶。其中三坑两涧所产茶青以高品质而著名,三坑两涧指牛栏坑、慧苑坑、倒水坑、悟源涧、流香涧。但茶青只是原料,与成品茶之间还隔着一套复杂且精细的制作流程,如果制作不当或工艺不到位,成茶品质难免降低,无法保证好茶青必出好茶。因此以山场作为唯一标准来辨别茶叶品质的方式是不可取的。
然后,来感受一番武夷山的气候环境。我生活的武夷山地区,平均海拔650米,年平均气温18-18.5℃,年降雨量约2000毫米,年平均湿度在80%左右。
武夷山景区属于典型的丹霞地貌,多悬崖峭壁,一条深长峡谷盘卧其中,峡谷两侧是九座危峰,分南北对峙骈列。茶园地处峡谷山涧间,云雾易聚难散,空气湿度大;谷中松柏成林,竹海连绵,生态极佳,为茶树提供尤为适宜的生长环境。
接着,请看我的成才之路。从茶树上采摘合格的茶青,需要历经“锤炼”,方可华丽转身,成为具有“岩谷花香”品质的干茶。
武夷岩茶的制作技艺历经千年历史传承,汇聚了数代工艺传承人的智慧结晶,可以说是微妙精深。主要有8项工序:萎凋→做青→炒青→揉捻→烘焙→剔拣→复焙→炖火。其中做青、炖火是最核心的两道工序。
做青:做青是岩茶初制过程中最为核心且精巧的工序之一,目的是通过多轮摇动和静置控制青叶逐步发酵。整个做青过程需经6~7轮的摇动和静置,时间为8~12h。青叶经多轮摇动后,叶缘细胞的破损程度逐渐提高,发酵速度也加快,青叶的红变面积逐渐扩大,生化发酵使叶内的芳香物质不断累积,青叶由原来的青气转化为清香,叶面清澈,叶脉明亮,叶色黄绿,叶面凸起呈龟背形(俗称“汤匙叶”),红边显现。这时,说明做青已适度,迅速将青叶进行杀青,稳定最佳做青效果。
炖火:茶叶在足干(含水量7%左右)的基础上,再进焙笼进行低温慢炖。这也是武夷岩茶所特有精巧的工序。岩茶经过低温久烘,促进了茶叶内含物的转化,同时以火调香,以火调味,修复做青工艺中的一些缺陷,使香气、滋味进一步提高,达到熟化香气、增进汤色、提高耐泡程度的效果。不同茶品对炖火需求不同,火攻按程度高低可分为轻火-中轻火-中火-中足火-足火,对应进行1~5轮炖火。
最后,再翻翻我家的户口本。户口本名为《武夷岩茶君的大家庭》,在册兄弟姐妹800多人,各有其名。
或由故事或传说而得名,有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等。
或以茶的香型而得名,有肉桂、白瑞香、石乳香、十里香等。
或以生长环境而得名,有半天腰、不见天等。
或以茶树形态而得名,有铁罗汉、凤尾草、醉洞宾等。
或是外乡优异品种引入,有水仙、矮脚乌龙、奇兰、梅占等,也融入到武夷岩茶的大家庭中。
兄弟姐妹虽多,但产量贡献却差异巨大。以肉桂、水仙、大红袍(拼配)产量最高,约占岩茶总产量的90%,是名副其实的当家品种;五大名丛和奇种的品种多,但产量占比小,约为10%。
你好!我是武夷岩茶君,很高兴认识你!
=============================
欢迎关注【丹岳茶社】,这里记录茶与生活,分享茶的故事。
这种山里蕨菜能吃吗?
蕨菜对我们这种农村人来讲都知道好吃,这里老乡们把蕨菜叫"郎机",每逢开春季节小山坡上,。權木从中,山边地头都能看到,以前我们清明节前后,去给前辈扫墓时,总能看到大片蕨菜,我总会拔一点来,清洗干净,用开水悼下水,可以炒笋丝肉丝,特别炒腊肉味道更佳,因蕨菜嫩芽,有一种粘液,炒腊肉吃特香脆,还有村民们在旺季时,摘回来很多,一下子又吃不完,就悼下水,晒干,保存,到日后用水一泡,炒腊肉吃味道鲜美,后来听说常吃蕨菜容易致癌报导后,就不太去吃了,关于这个问题,我专门去查阅了有关资料显示,
"蕨菜含有致癌物质,长期,大量摄入蕨菜会增加癌症发病风险,但并不代表一定会引发癌症,而且正确,适量食用烹饪过的蕨菜一般不会致癌"。
蕨菜不是不能食用,而是要有正确处理方法,在清洗后蕨菜,用沸水悼一下,捞出来备用,再用来炒菜,如果想凉拌蕨菜话,再好能加点醋,因为蕨菜经沸水悼水后,以及加醋等方法食用,能把蕨菜里有害成分消除掉,这样食用还是安全的,
因为蕨菜营养成分比
较多,它有抑菌,降压,能促进肠道蠕动,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对身体有一定好处,只要我们不长期的,不大量的,用正确的方法烹饪蕨菜食用,还是一道美味佳肴呢。
以上是我对蕨菜体会,不当之处请见谅。
铁树的果实?
铁树果别称凤凰蛋,为苏铁科植物苏铁的种子,含油和丰富的淀粉,供食用和药用,有治痢疾、止咳和止血的功效。
铁树是一味较为常用的药材,树木的根茎、叶片、花朵和果实都可以入药,有着较高的药用价值。
铁树是是苏铁科苏铁属常绿木本植物,又被称为凤尾蕉、凤尾松和凤尾草。树木的茎干粗壮直立,高度在0.5~8米之间,没有分枝。叶片厚实,多呈羽状,有复叶,小叶片呈条带状,颜色四季常绿,质感坚硬,叶边微卷,反面覆有细密的柔毛。
铁树会开花结果,花朵雌雄异株,花期在6~8月之间。雄花多呈圆柱状,覆有细密的黄褐色柔毛,背面长有药囊,雌花呈扁圆状。树木的果实鲜红,质感较硬,果期在7~9月之间。种子在12月份左右成熟,呈卵状,颜色为红褐色或橘红色。
如何评价急性肾盂肾炎?
您好!您说的症状符合中医治疗“急性肾盂肾炎”的范畴,您可以参照下面的内容进行调理、治疗。
欢迎关注我,为您提供优质的健康答案。
急性肾盂肾炎是由各种常见的革兰阴性菌或革兰阳性球菌引起的炎症性疾病,临床上有严重菌尿伴有寒战、高热、腰痛或脊肋角叩痛的一组综合征。
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病人群多为20~40岁的女性,50岁以上的男性、女婴幼儿也常见。男女比例为1∶10。
根据急性肾盂肾炎的临床表现,本病属于中医学的“热淋”、“血淋”、“腰痛”等范畴。
就临床资料分析急性肾盂肾炎有以下特点:
1.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病因素 任何致病菌都可以引起急性肾盂肾炎,但绝大多数为革兰阴性杆菌,如大肠杆菌、副大肠杆菌等,其中以大肠杆菌最为多见,占60%~70%。球菌主要为葡萄球菌及链球菌,但较少见。
2.常见的诱发与加重因素 ①正常人尿道内常有少量细菌存在,但多数为非致病菌,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致病细菌乘虚而入。②如有尿路梗阻、尿路器械使用、性生活、妊娠、尿路畸形或功能缺陷等诱因存在,均可导致急性肾盂肾炎的发生。
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临床医生多首选抗菌药物的治疗,将中医治疗仅作为辅助疗法,但对于特殊患者如对抗生素过敏或长期反复应用耐药者,可将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且临床确能收到良好疗效。
【病因病机】
《诸病源候论·淋病诸候》指出:“诸淋者,由肾虚而膀胱热故也……若饮食不节,喜怒不时,虚实不调,则脏腑不和,致肾虚而膀胱热也……肾虚则小便数,膀胱热则水下涩,数而且涩,则淋漓不宣。”明确指出本病主要病机为膀胱湿热。
1.饮食不节 过食辛热肥甘之品,或嗜酒无度,使脾胃损伤,受纳运化失职,内蕴中焦,而酿生湿热,下注膀胱而为本病。
2.情志失畅 恼怒郁结,肝失疏泄,气滞不宣,气郁化火,气火循肝瘀滞下焦,影响膀胱气化,气不化津而与热相结合,湿热留滞而为病。
3.外阴不洁 外阴部失于清洗清洁,或房事污染垢秽,致使秽浊污垢之邪由外阴上逆侵及膀胱,酿生湿热为患。
4.房劳过度 劳累过度,或房事不节,或年老体弱久病,均致脾肾亏虚,脾虚而失健运,肾虚不能正常气化,则水谷气血津液运化失常,内蕴而生火生湿,酿生湿热。热灼则阴伤更甚。终至邪恋正伤,而发为本病。
总之,本病病位在肾和膀胱,涉及脾、肝等脏腑,基本病机为膀胱湿热。湿热分外感和内生两种,外感湿热易侵于膀胱而致淋证;内生湿热多侵于脾脏,健运失司而发病。病理性质为虚实夹杂,久病正虚,淋证反复发作,日久不愈多为肾气不足,津液不化,聚而成湿,日久成湿而发病;临证也多见肝胆湿热下注导致气淋之实证者。辨证应以膀胱实热为中心,密切结合主要证候表现,明辨病位。
【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
(1)病史一般1年以内,有发热(>38℃),或腰痛、肾区叩压痛或尿中白细胞管型者。
(2)正规清洁中段尿(要求尿停留在膀胱中4~6小时以上)细菌定量培养,菌落数≥105cfu/ml。2天内应重复培养1次。
(3)清洁离心中段尿,沉渣白细胞数>10/HP。
(4)做膀胱穿刺尿培养,细菌阳性(不论菌数多少)。
(5)做尿菌培养计数有困难者,可用治疗前清晨清洁中段尿(尿停留于膀胱4~6小时以上),正规方法的离心尿沉渣革兰染色找细菌,如细菌>1/HP,结合临床泌尿系感染症状者。
(6)尿细菌数在104~105cfu/ml之间者应复查,如仍为104~105cfu/ml,需结合临床表现来诊断或做膀胱穿刺尿培养。
(7) 经治疗后,仍有肾功能不全表现,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或X线肾盂造影有异常改变者。
2.鉴别诊断
(1)全身感染性疾病:有些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不明显,而全身急性感染症状较突出,易于误诊为流行性感冒、疟疾、败血症、伤寒等发热性疾病。如能详细询问病史,注意尿路感染的局部症状及肾区叩击痛,并做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不难鉴别。
(2)慢性肾盂肾炎
①尿路感染病史在1年以上,经抗菌治疗效果不佳,多次尿细菌定量培养均阳性或频繁复发者,多为慢性肾盂肾炎。
②经治疗症状消失后,仍有肾小管功能(尿浓缩功能等)减退,能排除其他原因所致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③X线造影证实有肾盂肾盏变形,肾影不规则甚至缩小者为慢性肾盂肾炎。
目前认为影像学检查发现有局灶粗糙的肾皮质瘢痕,伴有相应的肾盏变形者,才能诊断为慢性肾盂肾炎,否则尿路感染病史虽长,亦不能诊断为本病。本病常有一般慢性间质性肾炎表现,并有间歇的尿路感染发作病史。
(3)急腹症:有些患者可无尿路的局部症状,而表现似急腹症,如发热、血白细胞增高、腹部局限性疼痛等,易误诊为急性阑尾炎、女性附件炎等。通过详细询问病史及做尿沉渣和细菌学检查则可鉴别。
(4)肾结核:有些尿路感染以血尿为主要表现者易误诊为肾结核,但肾结核膀胱刺激征更为突出,晨尿培养结核杆菌阳性,尿沉渣可找到抗酸杆菌,而尿普通细菌培养为阴性。IVP可发现肾结核病灶X线征,部分病者可有肺、附睾等肾外结核,可资鉴别。但要注意肾结核常可与普通尿路感染并存。普通尿路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仍残留有尿路感染症状或尿沉渣异常者,应高度注意肾结核的可能性。
(5)尿道综合征:患者虽有尿频、尿急、尿痛,但多次检查均无真性细菌尿,可资鉴别。
【辨证论治】
1.膀胱湿热证
证候:恶寒发热,小便频数,点滴而下,尿色黄赤,灼热刺痛,急迫不爽,痛引脐中,腰痛拒按,苔黄腻,脉滑数。
基本治法:清热利湿,通淋泻火。
方药运用:八正散加减。常用药:瞿麦20g,萹蓄20g,通草15g,车前子(包煎)15g,滑石15g,诸药合用,清热利湿、利水通淋;栀子10g清泄三焦湿热;大黄7g通腑泄热,使膀胱、小肠湿热从大小便分利而出;蒲公英30g,白花蛇舌草30g清热解毒、利水通淋;甘草15g调和诸药且止茎中之痛。诸药合用以达清利通淋之效。
加减:腹胀便秘甚者加用枳实10g,并加重大黄用量以通腑;腹满便溏者,去大黄以减泻下之力;小腹坠胀者,加川楝子10g,乌药6g以疏肝气;伴有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者,加白茅根30g,小蓟30g,生地15g以凉血止血;伴有腰痛者,加熟地10g,枸杞子15g,薏苡仁20g,杜仲15g以补肾利湿。
2.肝胆郁热证
证候:寒热往来,口苦咽干,心烦欲呕,不思饮食,小腹痛,尿急尿频,苔薄黄,脉弦数。
基本治法:清利肝胆湿热。
方药运用:龙胆泻肝汤加减。常用药:龙胆草15g,黄芩15g,栀子10g,泽泻15g,通草15g,车前子(包煎)15g,柴胡15g,当归15g,生地20g。方中龙胆草苦寒清热,泻肝胆经实火;与黄芩、栀子相伍,则泻火之力更强;泽泻、通草、车前子泻火利湿,使湿热从小便排泄;柴胡疏肝解热;当归、生地滋阴养血,防肝火耗伤阴液;甘草泻火解毒。诸药合用以达清利肝胆湿热之功。
加减:大便干结,加生大黄10g后下入煎以通便;小便疼痛较剧、灼热、舌质红者,将生地改为鲜地黄,酌加黄柏10g,竹叶10g,滑石10g等以清火利湿。
3.中焦湿热证
证候:寒战高热,午后热盛,大便秘结或溏,脘腹痞满,胸闷不饥,不欲饮,腰痛,小便混赤,尿时涩痛,苔黄腻,脉滑数。
基本治法:化湿清热。
方药运用:三仁汤加减。常用药:杏仁15g,竹叶15g,白蔻仁15g,法半夏10g,厚朴15g,生薏苡仁15g,白通草30g,飞滑石15g,车前草15g,黄芩10g,紫花地丁30g,金银花30g。方中杏仁、竹叶入上焦宣肺化气,清热导湿;白蔻仁、法半夏、厚朴入中焦芳香化湿、和中止呕;生薏苡仁、白通草、飞滑石、车前草入下焦清利湿热、疏通水道;黄芩、紫花地丁、金银花均清热解毒利湿。全方共奏化湿清热之功。
加减:呕恶重者,加竹茹10g清中焦热而利湿;大便溏者,加茯苓15g,泽泻10g以分利水湿;大便秘者,加生大黄(后下)10g以清热通下而燥湿。
4.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
证候:头晕耳鸣,腰酸痛,低热,手足心热,咽干唇燥,小便黄赤混浊成涩痛,舌质红,无苔,脉细数。
基本治法:滋阴补肾,清热利湿。
方药运用:知柏地黄汤加减。常用药:知母10g,黄柏10g,生地15g,牡丹皮15g,石韦20g,茯苓20g,泽泻15g,车前草20g。方中知母、黄柏滋阴清热,泻火燥湿;生地、牡丹皮清热凉血、滋阴补肾;石韦、茯苓、泽泻、车前草清热利水通淋而不伤正,共奏补中寓泻、泻中寓补之功。
加减:骨蒸潮热者,加青蒿10g,鳖甲10g入里达表,引邪外出,以除骨蒸;目花干涩者,加枸杞子10g,菊花10g以滋养肝肾,清热明目;咳嗽喘逆者,加麦门冬15g,五味子6g以敛肺滋肾降逆。
【其他治疗】
1.中成药
(1)八正合剂:主要成分:车前草、通草、萹蓄、栀子、滑石等,具清热利湿通淋之功,适用于膀胱湿热证。每次20ml,每日3次。
(2)清开灵口服液:由胆酸、珍珠母、猪去氧胆酸、栀子、水牛角、板蓝根、黄芩苷、金银花等组成,具有清热解毒功效,适用于膀胱湿热证。每次1支,每日3次。
(3)三金片:重用金樱根为主药,辅以金刚刺、积雪草、金沙藤、羊开口,具有清热解毒、利湿通淋、活血化瘀、止血止痛、化石益肾的功效。适用于膀胱湿热证。每服3片,每日3次,口服。
2.中药针剂
鱼腥草注射液:主要成分为鱼腥草,具有清热解毒利湿之功,适用于膀胱湿热证。每次40~60ml,加入5%或10%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钠注射液250~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
3.单方验方
(1)鲜车前草100g煎汤,每日3大碗,分3次口服,治急性肾盂肾炎及急性膀胱炎引起的尿频、尿急、尿痛、小便艰涩、滞浊淋漏等症。
(2)生地12g,黄柏9g,知母9g,旱莲草12g,蒲公英15g,水煎服。适用于肾阴虚,虚热蕴毒证。
4.针灸治疗
(1)体针
主穴:膀胱俞、中极、阴陵泉、委阳。
配穴:小腹胀满加曲池;高热加合谷、曲池;两胁胀满、口苦,加行间;小便难解,加次髎、中髎。
刺法:膀胱俞直刺0.5~1.0寸,使局部酸胀,向臀部扩散;中极直刺0.5~0.8寸,使针感传至前阴和会阴部;阴陵泉直刺0.5~0.8寸,委阳直刺0.5~1.0寸。各穴均行捻转提插,用泻法。用于治疗膀胱湿热证。
(2)耳针
主穴:取肾、脾、膀胱、三焦、内分泌、肾上腺。
配穴:急性肾盂肾炎加肺,发热配耳尖放血,排尿疼痛加输尿管、尿道。
方法:上述穴位交替取3~5个,常规消毒后,用0.5寸毫针刺入,留针20~30分钟,隔日1次,10次为一疗程,也可以用耳穴压贴法。
5.外治法
(1)敷贴疗法:莴苣菜1握,黄柏100g。两味混合,捣融如膏,取药膏如枣大,放胶布中间,敷贴神阙、小肠俞、膀胱俞,每穴1张,每日换药1次。适用于膀胱湿热证。
(2)熏洗疗法:瓦松60g,水煎,取药液1000ml,入盆,熏洗少腹及阴器,每日1次。适用于膀胱湿热证。
【预后及转归】
1.预后 本病若治疗及时,达到用药疗程,可痊愈,预后良好。
2.转归 本病若治疗不及时,部分患者可多次再发(包括重新感染或复发)。如有复杂性尿路感染,常可演变为慢性肾盂肾炎。
【预防与调护】
1.预防
(1)增强体质,提高机体的防御能力。
(2)经常注意阴部的清洁。
(3)尽量避免使用尿路器械,如必要留置导尿管,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护理规定。
2.调护
(1)多饮水,勤排尿(2~3小时排尿1次),是最实用和有效的预防方法。
(2)宜食清淡、富含水分的食物,忌辛辣刺激及温热性食物;忌烟酒。
(3)调节情志,保持心情舒畅。
(4)对于妊娠晚期合并急性肾盂肾炎的患者,应采取侧卧位,或轮换体位减少妊娠子宫对输尿管的压迫,使尿液引流通畅。
【临证经验】
1.发挥中医特色
(1)中药应用的适应证: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临床医生多首选抗菌药物治疗,将中医治疗仅作为辅助疗法,但对于特殊患者如对抗生素过敏或长期反复应用耐药者,可将中药作为主要治疗手段,而且临床确能收到良好疗效。
(2)明辨病机与病位:肾与膀胱相表里,其间有经脉相通,生理功能十分密切,病理改变相互影响。若肾脏虚则制水失常,湿热内蕴,也必然熏蒸于膀胱,一旦外邪乘虚而入,均能引起脏腑俱病。膀胱湿热蕴结,肾脏失去了正常气化,水道不利,以致尿急、尿频、尿痛、腰痛等一系列症状相继出现。总之,此病以肾虚为本,膀胱湿热为标,且与肝脾有关,其病机以湿热蕴结下焦,导致膀胱气化不利为主。
(3)辨证与辨病相结合:急性肾盂肾炎的治疗,属中医“淋证”范畴。因湿热之邪蕴结膀胱是其主要发病机制,因此,治淋大法在于通淋,使湿热之邪从二便分利而出。清热解毒、利湿通淋之药贯穿治疗之始终。此外,急性肾盂肾炎系菌毒所致,故不论何型,一般均可配合清热、解毒、利湿之品,往往可提高疗效,如黄芩、黄连、车前子、金银花、蒲公英、知母等,对大肠杆菌、变形杆菌等9种菌株有抗菌作用;地榆对绿脓杆菌有抑菌作用;马齿苋、败酱草、半枝莲、土茯苓、黄柏、大黄控制大肠杆菌感染有效。
(4)巩固疗效、防病复发、勿忘扶正:淋证急性发作阶段,起病较急,脉象、舌象多属湿热蕴结,此阶段乃正气未伤,邪气较盛的湿热证,故宜通淋利湿、清热解毒为主,急则治其标,清利其湿热,缓解其尿路刺激症状。但也有湿热邪气未尽,正气已虚,虚实夹杂者,治宜滋阴补肾、清利湿热、扶正祛邪。扶正可提高机体正气,增强其抗病能力,同时因其急性发作,应用清热解毒通淋之药及大量抗生素,有伤正之弊,故尿路刺激症状缓解后,可补肾滋阴扶正为主,辅以清利湿热之药以巩固疗效,防病复发。
2.邹燕勤对急性肾盂肾炎的辨治 邹燕勤认为,急性肾盂肾炎以湿热实证多见,治当清利湿热为主。但素体虚弱及急性肾盂肾炎恢复期阶段往往有虚实夹杂证候。恢复期乃湿热余邪未尽,而体质已虚。湿热证以热为主者往往伤及阴分,出现阴虚湿热证;湿热证以湿为重者往往伤气致气虚夹湿证。对恢复期的治疗应予重视,否则迁延反复或转为慢性疾病,后患无穷。
(1)湿热蕴结证:乃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所致。清热利湿通淋为治疗总则。辨证中湿热证往往有热偏重或湿偏重之别。热重者起病急骤,发热、腰痛、便干明显,以八正散加减治疗。常用药为大黄、黄柏、通草、瞿麦、萹蓄、萆薢、土茯苓、车前草、六一散、紫花地丁、蒲公英等品。若有胸闷呕恶、舌苔白腻等症,乃湿邪偏盛。宜燥湿运脾。以胃苓汤加减治疗,不用苦寒之品。以苍术、白术、法半夏、陈皮、生薏苡仁、茯苓、车前草、鸭跖草、茅根、芦根等品进治。若寒热往来、口苦口干者乃夹肝胆郁热,邪入少阳,致枢机不和。以和解清热,利湿通淋法治之。小柴胡汤合八正散加减治疗。用柴胡、黄芩、黄柏、鸭跖草、蒲公英、瞿麦、萹蓄、滑石、车前子、通草。便秘可加大黄;腰痛明显加独活、桑寄生、萆薢;小溲红赤加小蓟炭、白茅根、仙鹤草,或以小蓟饮子合导赤散加减进治,并可用琥珀粉每日3g,分两次吞服;若发热持续去柴胡、黄芩,加金银花、连翘。
(2)阴虚湿热证:湿热证往往伤阴,特别是热偏重者易热耗肾阴,且用药偏猛也易伤阴。此时湿热留恋,内郁未尽,肾阴耗伤。湿热之症缓解,但小溲黄混微热,腰酸不适,口干舌红,或手足心热。治宜滋肾清利。选知柏地黄丸合滋肾通关丸加减。常用药为生地、山药、知母、黄柏、桑寄生、茯苓、泽泻、荔枝草、车前草、茅根、芦根。溲黄尿热加瞿麦、萹蓄;便干加麻仁丸;腰酸痛明显加川断、枸杞子;阴虚低热加青蒿、银柴胡;口干少津加石斛、麦冬;气短乏力加太子参、生黄芪。
(3)气虚夹湿证:湿热证偏湿重者在恢复期往往出现气虚症状。乃脾肾气虚,湿邪内恋未尽。症见倦怠乏力、食欲不振、腰痛绵绵等。有时小便频数,面、肢轻度水肿。以健脾补肾、益气渗利法进治。六味补气汤合参苓白术散加减治疗。用太子参、生黄芪、炒白术、生薏苡仁、茯苓皮、怀山药、川续断、桑寄生、车前子、茅芦根等品。该证湿热未尽,不用苦寒用甘寒之品如金银花、连翘、紫花地丁、茅根、芦根等。
(4)肝郁气滞证:恢复期也有肝经症状出现,如嗳气、胸闷、胁部不适、性急易怒、小腹急胀诸症。乃肝气失疏,肝郁气滞。治宜清疏肝气,丹栀逍遥散加减。药用丹皮、山栀、柴胡、白术、川楝子、广郁金、杭白芍、桔核、茯苓、泽泻等品。
【验案举例】
1.急性肾盂肾炎属膀胱湿热证(邹燕勤主诊)
钱某,女,58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19日。
患者2011年1月25日因腰痛伴尿频尿急复发查血肌酐为168μmol/L,尿蛋白定量0.11g,予以中药益肾清利治疗后好转,近1周来患者再次无明显诱因出现小便涩痛,尿急,腰痛间作,体温升高,波动于38℃~40℃之间,自行口服氧氟沙星胶囊未有明显改善,为系统治疗入住我院。入院时腰背疼痛,无放射性,小便淋沥涩痛,伴见少腹隐痛,自感畏寒,发热,无头晕头痛,无咳嗽咯痰,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双下肢无水肿,舌淡苔薄黄,脉细数,体温最高39.5℃。检查尿常规:WBC(++),WBC223/μl;血常规:淋巴细胞10.0%,中性粒细胞87.9%;血生化:BUN10.6mmol/L,Scr169μmol/L,CRP187.44mg/L。B超示:左肾发育异常(畸形),右肾轻度积水,肾脏实质性损害,右输尿管显示不清。入院后予以西药退热、抗感染治疗,体温逐渐正常。证属膀胱湿热,治疗予以化湿清热、益肾之品。
处方:瞿麦20g,萹蓄20g,生薏苡仁30g,茯苓30g,车前草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独活6g,桑寄生15g,川断15g,功劳叶(包煎)15g,制狗脊15g,白花蛇舌草20g,凤尾草20g,茅根20g,芦根20g,川芎10g,蔓荆子10g,荆芥10g,防风10g,金银花10g,连翘10g,制苍术10g,白术10g,乌药6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3月22日):患者服药3天后,无发热,腰痛腰酸好转,小便淋沥涩痛及尿频尿急症状消失,同时检查中段尿培养:大肠埃希菌≥105cfu/ml;尿常规:WBC(±),Pro(±)。根据培养药敏结果调整抗生素种类,中药方面,将原方疏风清热之品删去,考虑患者肾衰竭,加用活血化瘀之品。
处方:瞿麦20g,萹蓄20g,生薏苡仁30g,茯苓30g,车前草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独活6g,桑寄生15g,川断15g,功劳叶(包煎)15g,制狗脊15g,白花蛇舌草20g,凤尾草20g,茅根20g,芦根20g,川芎10g,蔓荆子10g,制苍术10g,白术10g,乌药6g,茵陈15g,生蒲黄(包煎)15g,五灵脂(包煎)15g。
三诊(4月2日):10天后患者病情稳定,无腰酸腰痛,无尿频尿急,期间检查尿常规阴性,复查血肌酐145μmol/L,原方加减服用至4月6日,患者出院巩固,仍用益肾清利,活血解毒之剂。
处方:瞿麦20g,萹蓄20g,生薏苡仁30g,茯苓30g,车前草30g,蒲公英30g,紫花地丁30g,独活6g,桑寄生15g,川断15g,功劳叶(包煎)15g,制狗脊15g,蛇舌草20g,凤尾草20g,茅根20g,芦根20g,菟丝子15g,首乌15g,太子参15g,制苍术10g,白术10g,乌药6g,茵陈15g,生蒲黄(包煎)15g,五灵脂(包煎)15g。
按语:本病患者出现发热,尿路刺激症状,结合中段尿培养结果,西医诊断为急性肾盂肾炎。中医辨证为素病体虚,肾气亏虚,湿热之邪趁袭,下注膀胱所致膀胱湿热证。邹老认为,肾为至阴之脏,治疗肾盂肾炎,寒凉药物特别是苦寒之剂慎用,清利之剂亦不宜过用,以防损伤肾气,就是在急性发作期,出现湿热下注标象,亦不宜纯用苦寒清利之剂。故用药时,主以瞿麦、萹蓄、车前草、蒲公英、紫花地丁、蛇舌草等清利之品清热利湿解毒,同时加用川断、桑寄生、狗脊益肾,乌药、蔓荆子疏通肝气,芦根养阴,以防阴液耗伤。兼顾患者有肾功能损害,后期辅以茵陈、生蒲黄、五灵脂解毒利湿、活血。
2.急性肾盂肾炎属肾阴不足,湿热留恋证(邹燕勤主诊)
赵某,男,48岁。初诊日期:2011年4月29日。
患者于2010年9月无明显诱因出现腰背酸痛,未有放射性疼痛,偶有尿血,至当地医院诊治。查血糖升高,尿常规示:隐血(++),蛋白(+),B超未见结石,予以控制血糖治疗。2011年3月再次出现尿血,有结石排出,至南医二附院诊治,查B超示双肾均有结石、海绵肾,予以激光碎石治疗,并行左侧肾脏切开取石术。患者尿血、排石好转,术后即出现体温升高,常波动于37.5℃~39.0℃之间,予以抗感染、退热治疗,时有反复,时有结石排出,持续至今。今门诊查尿白细胞(++),白细胞计数789/μl,为系统治疗入住我院。入院时患者腰酸间作,仍有结石排出,低热,口干乏力,无恶心呕吐,无腹痛腹泻,双下肢无水肿,大便日1行,小便量可,色淡,未有肉眼血尿,食纳可,夜寐尚安,舌红苔薄脉细。入院后检查血肌酐150μmol/L,肾脏B超见LK/RK:11.6cm×6.3cm×6.0cm/12.0cm×7.0cm×6.8cm,双肾形态略小,肾皮质回声几乎消失,双肾内均可见大量强回声光团,后伴声影,双肾集合系统分离,左肾分离3.0cm,右肾分离2.1cm,双侧输尿管均可见扩张,左侧宽约2.1cm,右侧宽约2.1cm,提示双肾积水,双肾海绵肾可能,右侧输尿管结石伴双侧输尿管扩张。辨证属肾阴不足,湿热留恋。治疗予以滋阴补肾、清热利湿之品。
处方:黄柏15g,知母15g,苍术15g,生薏苡仁15g,生地15g,怀牛膝2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15g,萆薢15g,红藤30g,败酱草30g,木馒头15g,连翘15g,浙贝母15g,金钱草30g,石韦30g,海金沙(包煎)15g,冬葵子15g,皂角刺15g,青皮10g,车前草30g,六一散(包煎)10g。每日1剂,水煎服。
二诊(5月9日):服药10天,5月7号尿培养结果回报革兰阳性球菌,计数≤104cfu/ml;复查尿常规示:LEU(++),BLD(++),Pro(+),RBC7/μl,WBC654/μl;血肌酐135μmol/L。患者自觉腰酸乏力好转,无发热,无恶心呕吐,口干稍好转,患者尿白细胞仍较多,加大清热利湿作用,车前草改为60g,并加用活血保肾之品。
处方:黄柏15g,知母15g,苍术15g,生薏苡仁15g,生地15g,怀牛膝2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15g,萆薢15g,红藤30g,败酱草30g,木馒头15g,连翘15g,浙贝母15g,金钱草30g,石韦30g,海金沙(包煎)15g,冬葵子15g,皂角刺15g,青皮10g,车前草60g,六一散(包煎)10g,赤芍15g,茵陈30g,生蒲黄30g,五灵脂(包煎)30g。
三诊(5月23日):服药后患者病情稳定,无尿频尿急等尿路不适症状。反复检查尿常规:尿白细胞在300~500/μl;中段尿培养为无菌生长;检查血肌酐117μmol/L。患者5月24日出院后坚持门诊治疗,仍以滋阴补肾活血、清热利湿之品治之。
处方:黄柏15g,知母15g,苍术15g,生薏苡仁15g,生地15g,山茱萸10g,怀牛膝20g,半枝莲20g,白花蛇舌草15g,萆薢15g,红藤30g,败酱草30g,木馒头15g,连翘15g,浙贝母15g,金钱草30g,石韦30g,海金沙(包煎)1 5g,冬葵子15g,皂角刺15g,青皮10g,车前草60g,六一散(包煎)10g,赤芍15g,茵陈30g,生蒲黄(包煎)30g,五灵脂(包煎)30g。
按语:下焦湿热为急性肾盂肾炎的基本病机,但湿热之邪未得及时清利,迁延缠绵,肾阴愈加亏虚,往往正虚邪恋,虚中夹实。该患者出现低热不退、口干乏力、舌红苔薄脉细,均为肾阴亏虚之证。故本病治疗以清热利湿、滋补肾阴为主。
滋肾法含义广泛,专为肾阴不足、虚火亢动之证而设,代表方有知柏地黄汤、滋肾丸等。常用药有知母、黄柏、生地、山茱萸、枸杞子等,方中知母、黄柏等药具有清热泻火功效已为诸代临床医家谙识,现存中医学著作中也有明确记载,但对黄柏、知母的滋阴作用却很少有人重视。李东垣认为:“真水不足,膀胱干涸,乃无阴则阳无以化,法当以黄柏、知母大苦大寒之药,以补肾与膀胱。”
【小结】
1.急性肾盂肾炎为临床常见病,易反复发作,急性肾盂肾炎的主要病机是膀胱湿热,治疗以清利湿热为主,同时根据患者病情辅以滋阴、清利肝胆、补肾健脾等治疗。
2.对于本病的治疗、常根据病情的虚实变化而有所偏重地选用补肾和清利的治法。中医药治疗泌尿系感染疾病的丰富经验,有效地弥补了单一西药治疗的不足,提高了临床治疗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