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皂角刺的功效和用量及禁忌 皂角刺应该怎么服用
1、功效:消肿排脓、去风化痰。
2、主治:痈疽肿毒,瘰疬,疮疹顽癣,产后缺乳,胎衣不下,疠风。
3、用法:
(1)皂角刺山甲汤。
材料:皂角刺9克、山甲片10克、马蓝、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15克、两面针、古山龙、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各12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治肝脓肿。
(2)附子皂角酒。
组成:生附子(不去皮)一两一枚、皂角刺二十—根。
主治:治痛风,妇人血风,身上瘙痒。
制法:上药细锉,分为二处,用好酒二瓶,入上件药,慢火煨,候干至半瓶,再合作—处,用泥密封口二宿即可。
用法:每次温服一盏,不拘时候,无效再服。
禁忌:阴虚火旺者忌。
来源:明·《普济方》。
(3)皂角刺王不留行汤。
材料:皂角刺9克、丹参、王不留行、半枝莲、半边莲、夏枯草、千斤拔各15克、土鳖虫、地龙、橘叶各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3次服。
功效:治乳腺增生。
(4)青陈皮皂角刺蜜饮。
材料:皂角刺30克、青皮20克、陈皮20克、郁金15克。
做法:将材料分别洗净,晒干或烘干,切碎或切成片,备用。将王不留行20克洗净,晾干后敲碎或研碎,加水浸泡片刻,煎煮30分钟,用洁净纱布过滤,取滤汁放入容器,待其温热时加入蜂蜜30毫升,拌和均匀即成。上、下午分服。
功效:疏肝理气,活血散结,适于乳腺小叶增生证属肝郁气滞。
(5)皂角刺丸。
组成:皂角子2两(烧存性)、防风7钱半、槐花7钱半、蛇床子3钱、白矾(枯)3钱、白蒺藜(炒,去刺)3钱、槐角子3钱、羌活半两、蜂房(炒焦)5分、五倍子5分、枳壳(炒)
制法:上为末,醋调绿豆粉煮糊为丸,如梧桐子大。
用法:每服50丸,空心以苦楝根煎汤送下。仍用热童便入白矾末浇洗肛门。
主治:痔痛而复痒。
4、禁忌:
凡痈疽已溃不宜服,孕妇亦忌之。
痛风的老扁方?
下面介绍几个老偏方。
痛风止痛汤
该汤采用川牛膝生地,红藤,丹皮,土茯苓,金银花各25g、金钱草,黄柏各8g、虎杖,路路通,赤芍,车前子,水牛角各15g、地龙12g、生甘草9g。对关节有红肿涨痛,而且病情较急,身体发热出汗,心烦意乱耳鸣,脉数低缓的痛风患者具有缓解作用。
运脾渗湿汤
此汤采用猪苓,滑石,桃仁各15g、瞿麦,蓄,车前子,熟大黄,红花,穿山甲,当归各8g、桂枝5g,生薏米25g,土茯苓50g、萆,白术,川牛膝,石韦各18g。用于痛风性关于炎患者可用此方,对疼痛活动受限,关节扭曲直硬,有痛风石出现,脉络缓慢无力的患者效果较佳。
疏肝解郁消骨汤
该汤采用红花,枳实,木香,香附,柴胡各12g、龙胆草,黄芩,黄柏,木通,丹参,萆各15g、元胡,黄芪各18g、郁金,丹皮,木瓜,夏枯草,元参各8g。头脑发眩,胸闷气短,易怒烦躁,腰膝酸软关节处有肿胀结节,没有精神病情较为严重的痛风患者具有一个及时的控制作用。
山慈菇熏蒸
干蜈蚣6条,皂角刺80g,山慈菇100g,人参、金银花各100g。将药分两次混煮,去汤放入木盆中,先用来熏蒸,待到温度适宜时再用来泡脚,每天两次,每次30到50分钟,三天为一疗程。中药理论里蜈蚣性温,有解毒散结的神奇功效。
以上就是对“治疗痛风的老偏方”的介绍,大家不要盲目选择偏方治疗,痛风是一种比较难治的疾病,要与医生沟通过在试用偏方,切不可自己胡乱治疗
痛风十九妙方(整理收藏)
1、《芪苓蛇蝎丸》
【处方】
当归、黄芪、白晒参、红藤、桃仁、红花、土茯苓、泽泻、蕲蛇、乌梢蛇各60克,全蝎、牡丹皮、海马、白豆蔻、砂仁各40克薏苡仁100克黄柏50克蜈蚣8条炒白术、生甘草各20克;制成蜜丸,每次2丸每天3次。
【功效】益气养血,渗湿清热,活血通络。
【主治】痛风,证属气血亏虚而湿热瘀血胶着。
【来源】曾绍林、益气渗湿通络丸治痛风60例临床观察。现代医药卫生,2007;23(15)
2、息痛汤
土茯苓30克赤芍15克川牛膝15克金钱草15克萆薢15克苍术10克汉防已10克
威灵仙10克山慈菇12克黄柏9克红花6克
发热口干喜冷饮者,加石膏、生地、丹皮;
关节肿胀明显者,加虎杖、海藻、两面针
关节剧痛难忍者,加蜂房、白芷、穿山甲、皂角刺
大便干结难解者,加大黄、瓜蒌仁
血沉偏高者,加豨莶草、鸡血藤、海桐皮
局部形成结节者,加莪术、海藻、琥珀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1周一疗程,用3个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泻浊、通痹止痛。
【主治】痛风,症属湿热浊瘀痹阻;治疗38例,治愈35;好转3例
【来源】福建中医药1999:邱玉珍,自拟痛风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8例。
3、五土五金汤
金钱草30克土茯苓20克金银花20克金刚刺20克土牛膝20克土大黄20克
海金沙15克土黄连10克土鳖虫10克金莲花10克
伴全身发热者,加生石膏30克、知母15克
湿重而关节肿甚者,加萆薢15克,防已10克
关节色深而瘀重显著者,加穿山甲10克、赤芍10克
关节灼热明显者,加蒲公英20克、七叶一枝花15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7天一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瘀通络
【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症属湿热蕴毒、阻滞经络;治疗28例,治愈21例,好转6例,无效1例,有效96.4%。
【来源】山东中医杂志,2000:刘书诊,五土五金汤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28例
4、萆薢星膝汤
黄柏10克胆南星10克白芥子10克露蜂房10克苍术12克薏苡仁30克
虎杖30克忍冬藤20克萆薢20克土茯苓15克川牛膝15克甲珠粉(吞服)5克
三七(吞服)5克
病程3年以上或肝肾功能差,加黄芪、杜仲、枸杞;
肿痛重者加蜈蚣、制乳香、制没药
关节僵硬变形者,加僵蚕、乌梢蛇、威灵仙、豨莶草;
痰热重加川贝、浙贝
伴肾结石,加海金沙、金钱草、鸡内金
痛风缓解期,加枸杞、杜仲、首乌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30天一疗程
【功效】泄浊、豁痰、散瘀
【主治】痛风,症属痰浊留滞、闭阻经络;治疗86例,治愈49例,好转33例,有效3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8.8%
【来源】实用中医药杂志,2005:游绍勤,泄浊豁痰散瘀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
5、泄浊逐瘀汤
土茯苓30g 萆薢30g 薏苡仁30g 威灵仙30g 泽兰15g 泽泻15g秦艽15g地龙15g 桃仁12g 随症加减:
蕴遏化热者加豨莶草、虎杖各15g 三妙丸
痛甚者加全蝎、五灵脂各10g 蜈蚣2条炒元胡15g
漫肿较甚者加僵蚕、陈胆南星各15g 白芥子10g
热重者加生地寒水石各15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4周一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通络止痛、泄浊化瘀。
【主治】痛风,证属湿热内阻、浊瘀结滞;治疗组75例:痊愈13例、好转53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为87.9%。
【来源】孟庆良中西医结合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5例疗效观察。
中医正骨,2006;18(4)14~15
6、益肾化浊饮
【处方】
黄芪15g 山药15g 生地15g白术12g 枸杞子12g防已12g 薏苡仁30g 土茯苓30g 车前子30g瞿麦30g 扁蓄30g 山茱萸10g牛膝10g
随证加减:急性期关节红肿热痛者,加知母、黄柏、苍术各10g忍冬藤30g
慢性期关节皮下结石者,加莪术15g 鸡血藤30g当归10g
伴肾石者,加石韦鸡内金各15g 金钱草、海金沙各3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20天一疗程
【功效】调脾益肾化湿泄浊通痹和络
【主治】痛风,证属脾肾虚弱、痰湿浊毒;共治疗38例,一般治疗3个疗程;治愈12例,有效23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
【来源】黄萌高调脾益肾化湿泄浊法治疗痛风38例。实用中医药杂志,2001;17(5):
7、通络祛风方
【处方】
方一:生地、连翘、山慈菇各12g 知母、丹皮、炒白芥子、车前子各10g苍术、金银花、虎杖、土茯苓、独活各15g薏苡仁30g 甘草梢6g,鲜鸭蛋(带皮煎)
方二:羚羊角粉6g 玳瑁、血竭、淡全蝎、炒僵蚕、炒地龙各12g 蜈蚣10条壁虎7条
熟大黄10g
【用法】方一:每日一剂,以绿豆汤加童尿适量煎药,取汁500ml,每日3 次,于空腹时先食用鸭蛋然后服用;连服2天,停服一天,再续服用,共服6剂。
方二:诸药共研细粉,装空心胶囊,分成10份;每日一份,每份分3次,于饭后1~2小时服用;上述为一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
【功效】滋阴清热、解毒化瘀、祛风除湿、涤痰通络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证属风湿痰热瘀毒互结
【效验】治97例,全部经过3个疗程;停药3月回访:显效61例,好转27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90.7%.
【来源】张爱国等。清络祛风汤和五虫祛风散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7例临床观察。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4(1)22~24
8、痛风速效汤
黄柏10克苍术15克薏苡仁30克牛膝15克土茯苓30克萆薢15克
山慈菇15克生地15克赤芍15克牡丹皮10克秦艽10克威灵仙15克
全蝎10克浙贝母15克僵蚕15克蒲公英3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2周一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凉血解毒、化痰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治疗40例,治愈29例,好转11例。
【心得】治痛风急性发作应从湿热蕴结、瘀热阻滞进行辨证。
【来源】中医药导报2005、11:宋锦华,痛风速效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40例疗效观察
9、鸡鸭鹿仙汤
【处方】
黄柏、苍术、防已、木瓜各12g 鸭跖草、威灵仙、秦艽、伸筋草、豨莶草各10g
杜仲、鹿衔草、牛膝各15g 鸡血藤、山楂各2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
【主治】痛风,证属风湿热邪郁滞脉络
【效验】治42例.治愈3例,显效21例,无效6,总有效率85.72%
【来源】廖乘建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42例疗效观察中国医师杂志1999;1(8): 5051
10、慈茯萆苡汤
【处方】
山慈菇20g 土茯苓、萆薢各30g 薏苡仁20g 威灵仙、秦艽、牛膝各15克全蝎3g
蜈蚣2条甘草5g
随症加减:湿热盛加黄柏15g 忍冬藤30g
瘀血痛重者加乳香、没药各10g
痰浊重者加半夏15g 白芥子10g
肝肾虚者加杜仲、桑寄生各15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一个月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祛风除湿、活血通络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证属风湿浊热阻滞经络
【效验】治52例,一个疗程评定疗效:治愈31例、好转16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0.4% 【来源】林永慈茯萆苡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52例光明中医2007;22(1)
11、龙胆芍蝎汤
【处方】
龙胆草、栀子、黄芩、生地、车前子、泽泻、木通、制乳香、川牛膝、赤芍各10g
柴胡、当归、全蝎(研末冲服)生甘草6g 丹参15g 忍冬藤30g
随症加减:发热加剧、血象升高明显者加生石膏30g 青蒿12g
胃拿较差者或素有胃病者龙胆草减到6克。另加木香10g 鸡内金15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7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利湿、活血化瘀、通络解痉
【效验】共治100例:显效82例、好转18例,全部有效。服药最短5天,最长9天。
【来源】张勇加味龙胆泻肝汤治疗急性痛风关节炎100例。中国中医急症2006 ;
12、四妙三藤饮
【处方】
苍术黄柏各10g 牛膝薏苡仁鸡血藤络石藤宽根藤滑石各15g土茯苓30g 甘草6g
随证加减:红肿较重者加银花15g 石膏50g
痛甚者加全蝎、地龙各10g 蜈蚣3条
夹瘀者加赤芍丹参各15g 三七10g
尿酸结石加金钱草30g 生鸡内金10g 石韦15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15天一疗程
【功效】清热除湿祛风通络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证属风湿热邪阻滞经络。
【效验】治96例,共治2~4个疗程;结果:临床治愈52例,显效26例,好转13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94.8%
【来源】王贵四妙三藤饮治疗痛风性关节炎9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6;14(2)33~34
13、泄浊通络汤
【处方】
方1:虎杖、忍冬藤、土茯苓各30g 牛膝、山慈菇、制大黄、野木瓜、蚕沙、茯苓各15g
白术、知母、黄柏、露蜂房、地鳖虫各12g
方2:生黄芪、山慈菇、木瓜、土茯苓、鸡血藤、川芎各30g,补骨脂、牛膝、茯苓、野木瓜各15g 生白术、杜仲各12g
【用法】方一用于急性期,方二用于恢复期;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7~14天一疗程
【功效】方一清热泄浊、活血通络;方二健脾益肾、活血通络
【主治】痛风。方一证属湿热结聚、瘀阻经络;方二证属脾肾亏虚、瘀阻经络。
【效验】共治34例,治疗2~3个疗程,临床治愈23例,显效10例,有效1例;有效率100%。【来源】王政。泄浊通络法为主治疗痛风性关节炎25例临床观察上海中医药杂志2000:
14、痛风康方
鹿角霜、牛膝各15g续断、赤芍、毛冬青、威灵仙、豨莶草、黄柏、土茯苓、苍术、山慈菇各10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早晚分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壮骨、活血化瘀、清热祛湿
【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证属肾气亏虚、湿热痹阻
【效验】治疗20例,痊愈6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0%
【来源】马剑颖痛风康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04;24(6) 488~490
15、痛风宁汤
【处方】
苍术、川牛膝、全虫、制乳香、制没药各10g,黄柏、松节、桃仁、红花、当归、川芎各15g 薏苡仁30g 生甘草5g 蜈蚣2条
随症加减:局部肿甚皮肤发亮者加猪苓、泽泻各15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服。
【功效】清热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痛风,证属湿热内生、壅阻筋脉
【效验】治100例:痊愈80例,显效1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93%
【来源】刘青痛风宁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100例。四川中医,1999;17(9):22
16、海桐姑藤汤
[组成]
秦艽10g 海桐皮10g 姜黄10g 山慈姑10g 威灵仙10g 防己10g 车前子(包煎)10g
海风藤30g 忍冬藤30g 生甘草3g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每日3次。2周为一疗程。
[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
[主治]痛风,证属风湿淤阻。
[效验]治疗组33例,治愈11例,好转22例。
[方源]葛亚文,化湿通络法治疗痛风33例。江西中医药,2002;33(1):37.
17、鹿牛茅薏汤
【组成】鹿角霜(先煎)、豨莶草、地骨皮、宽筋藤、鸡血藤、白茅根各30克,怀牛膝18克,续断、杜仲各12克,黄芪、生薏苡仁各15克,砂仁(后下)6克
随症加减:腰膝酸软者,加桑寄生、肉苁蓉各30克,兼有风寒湿邪者,加独活、防风、木瓜各12克;湿热明显,关节红肿热痛,口干口苦者,加黄柏;关节疼痛较甚者,加救必应15克,黑老虎30克;伴有肾结石者,加郁金、枳壳各12克,金钱草30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2次温服;15天为一疗程。
【功效】补肾活血,清热除湿
【主治】痛风性关节炎,证属肾虚血瘀、兼有湿热
【效验】共治35例;结果: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关节活动自如、血尿酸降至正常)9例;显效(临床症状好转、关节活动灵活、血尿酸较前降低10%以上)24例;无效(症状缓解不明显,血尿酸与治疗前无明显变化)2例
【来源】马剑颖,补肾活血清热利湿法治疗痛风性关节炎35例,湖北中医杂志,2002;24(5): 40~41
18、《血竭四妙丸》
苍术、黄柏、蜂房各12克薏苡仁、牛膝、忍冬藤、伸筋草、土茯苓、鸡血藤、萆薢各30克,苏木、刘寄奴、山慈菇各15克、血竭(研末冲服)6克车前子20克;
疼痛剧烈加制制南星10克青艽12克;
关节红肿较甚加水牛角石膏30克
大便秘结加酒大黄6克,
【用法】每日一剂,水煎取汁,分3次温服;10天为一疗程。
【功效】清热解毒利湿,活血通络止痛
【主治】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证属湿热蕴毒、热灼血瘀。
【效验】治疗24例;结果:痊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血尿酸恢复正常,1年以上无复发)9例;显效(临床症状缓解,血尿酸水平下降,1年内偶有复发)13例;无效(症状体征无改变,血尿酸水平高于正常)2例,总有效率91.67%
【来源】何刚等,四妙丸加味治急性痛风关节炎24例;中国中医急症,2006;15(1)
19、祝氏湿淤痰消汤
[方剂来源]祝明星;祝氏湿淤痰消汤治疗痛风性关节炎86例。中国民间疗法,2007,15(10) [药物组成]金雀根15克,珍珠草10克豨莶草10克胆南星8克臭梧桐根18克黄精(生用) 20克,虎杖15克
[随证加减]急性期症见关节猝然红肿热痛,口渴,小便黄,舌红,苔黄,脉滑数或沉香,加蚕沙15克,苍术10克,牛膝10克;
恢复期上述症状均不明显加制首乌15克,杜仲15克,党参10克。
国医大师路志正:治疗慢性痛风经验
痛风发病的主要环节是尿酸代谢失常和(或)尿酸排泄减少所引起的血尿酸过高,当尿酸盐浓度超过其饱和溶解度时,可沉积于关节、软组织、软骨、骨骺、肾脏等组织而引起多种临床表现,主要分为急性发作期、无症状间歇期、慢性期。痛风石是慢性痛风的特征性表现,调查数据显示,发病11.6年后会出现痛风石。痛风石形成初期质地较软,随着纤维增生质地越来越硬,此时如关节炎不能得到有效的治疗而反复发作进入慢性期,可并发肾脏疾病,重者可出现关节畸形和肾功能不全。
痛风既是中医病名又是西医病名,路志正考证,痛风一名起源于我国,系元代朱丹溪确立。国医大师路志正指出,中医药在治疗痛风方面有着独特的优势,尤其是慢性痛风期通过中医药治疗可明显减少发作次数,控制发作频率,改善全身症状,进而改善预后。现将路老治疗经验介绍如下,以飨同仁。
病因病机
路志正从现代人的膳食结构、生活条件、生活习惯等变化入手,深入研究了痛风的发病机理,认为饮食失调、损伤脾胃是痛风发病的关键因素,而脾胃失调是慢性痛风反复不愈的症结所在。路志正指出,慢性痛风辨证应着眼于发病的根源,调理脾胃是其治本之道,正所谓“脾胃一调,则周身气机皆调;脾胃一健,则五脏六腑俱健”,即“持中央以达四旁”之理。
路志正赞同丹溪对痛风病因病机的认识,主要强调内因,而风、寒、暑、湿、热、毒等外邪仅为内因前提下之诱发因素,这一点与一般的风湿病(包括白虎历节等)有很大不同。路志正认为其发病或因内有血热,外受风寒,涉水立湿;或因饮食不节,恣啖肥甘,饮酒过度,损伤脾胃;或因劳倦过度,思虑伤脾所致。脾虚胃弱,升降失司,水液运化失司聚而成湿,水湿内蕴,日久则化热,内外之邪相引,则易诱发本病。
路志正认为,本病急性期多以邪实为主,当治其标,可用清热祛湿、活血祛瘀、化痰通络之法,则痛肿可消;慢性期正虚邪实,寒热错杂,当标本同治,以健脾化湿、补肾通络、疏风定痛为法,则痹痛可除。
慢性痛风期,虽关节红肿消失,但仍疼痛或剧痛,肿胀不甚,病程迁延。病邪久恋,正气暗耗,脾、肾、三焦功能失常。正虚邪实,痰瘀交阻,深入筋骨,可致关节僵硬变形。痰浊瘀血凝聚,日久结而成形,则见痛风石。路志正提出健脾祛湿、综合治疗为诊治慢性痛风之大法。
治疗心法
调理脾胃,健脾化湿
痛风急性期缓解后,肿痛虽消,但关节仍疼痛难耐,因此就诊者亦不少见。邪深久恋,戕伐正气,脾气受损,表现为局部关节酸胀,疼痛或剧痛,逢阴雨、风冷天气,症状加重,关节不红不肿,伴见喜暖恶寒、神疲乏力、纳少脘闷、腰膝酸软等症。
《说文解字》云:“痹,湿病也。”《素问·至真要大论》曰:“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痉项强,皆属于湿。”湿邪有内外之分,与风湿病的发生、发展息息相关,是导致关节肿痛难愈的直接原因。
路志正治疗慢性痛风注重调理脾胃,务使脾气得健、水湿得化,常用方剂如防己黄芪汤、三仁汤、藿朴夏苓汤、平胃散等。脾虚湿盛、漫肿困重者,重用黄芪、苍术、薏苡仁,可加萆薢、木瓜、晚蚕沙等;中焦湿阻、脘闷纳呆者,可加藿香、苏梗、荷梗以芳香理气化湿;若兼风邪,疼痛游走,可加防风、威灵仙、海风藤等祛风胜湿、通络止痛;阳虚寒盛、冷痛暗紫者,重用桂枝、附子、细辛等温经散寒。
桂枝
调理脾胃,不忘补肾
肾为先天之本,藏精,主骨生髓;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医碥》曰:“下焦为中土之根,肾命为水火之本。”肾脏与痹证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关系密切,明代张景岳曰:“诸痹者皆在阴分,亦总有真阴衰弱,精血亏损,故三气得以乘之,而为此诸证……是以治痹之法,最宜峻补真阴,使血气流行。”
路志正在治疗慢性痛风过程中,除调补脾胃、以后天补先天之外,也非常重视对肾脏的补益,常辨证施用补益肾气、固精填髓、强筋健骨等法,方选六味地黄丸、金匮肾气丸、独活寄生汤等加减化裁。
慢性痛风一般病程迁延,久必伤及肾气,肾气虚则气化不利,清浊不分,开合失司,精微泄漏而见尿浊、夜尿频、水肿等症,临床常见于痛风性肾病改变。此时治疗,在健脾的同时应不忘补肾,可选熟地黄、山药、山茱萸、女贞子、猪苓、茯苓、玉米须等药。如肾气亏虚、下肢乏力者,重用牛膝、桑寄生、川续断等补肾强筋、通络止痛。
牛膝
老年痛风患者,常伴见腰酸腿软、筋脉拘挛、遗精滑泄、头晕健忘、盗汗耳鸣等肾精亏耗之象,常佐以血肉有情之品,如龟鹿二仙胶等。然补肾之品多滋腻,有碍脾之虞,此时路志正常少佐砂仁、娑罗子等辛香理脾之品以顾护脾胃,使补而不滞。
活血化痰,散结通络
湿热久羁,灼津耗液,炼液成痰,血浊成瘀,痰瘀胶结,气血痹阻不通,肢体关节筋脉失荣,病邪深入骨骱,故可见痛如针刺,关节僵硬、变形、拘挛、麻木、屈伸不利,或在指尖、跖趾、耳廓等处有痛风结节等表现,此乃痰瘀互结之象。
痰瘀作为脾胃损伤的病理产物,可进一步加重脾胃损伤,故路志正在慢性痛风的治疗过程中,强调调补脾胃的同时,也重视活血祛瘀、化痰散结,使邪去正安,常选用双合散、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等。双合散以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二陈汤加白芥子涤痰通络,故名曰双合,乃祛瘀、化痰同施,为治疗痰瘀互结之良方。若兼夹风湿者,可予丹溪上中下通用痛风方,既祛风湿、化痰瘀,又可消滞和中,三焦同治,对上中下之痹痛均可使用。若皮下结节破溃,脂溢脓出,久不愈合者,重用黄芪以益气托毒排脓,加皂角刺化毒透脓,脱腐生肌收口。
皂角刺
中药外治,直捣病所
路志正论治痛风在中药内服的基础上,必佐以中药外治法,以有效缓解关节肿痛等症状,防止其再次急性发作。陈实功曰:“外治之理即内治之理,外治之药即内治之药,所异者法耳。”路志正深谙此理,善用外洗方治疗痛风,通过药物熏洗,可使药力直达病所,加之水蒸气的温热作用,可使气血畅、经络通,内外兼治,能明显缩短疗程。
外洗方用药: 路志正喜用大黄甘草汤、马鞭草、威灵仙等。其中马鞭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利水消肿,《本草经疏》谓:“马鞭草,本是凉血破血之药……血凉热解,污浊者破而行之,靡不瘥矣。”路志正选用此药主要是因为该药可针对急性痛风的主要病因病机,即湿热毒瘀,而马鞭草可起到凉血化瘀、清热利湿、消肿止痛之功效。现代中药药理研究表明,马鞭草主要含有环烯醚萜类物质,其水及醇提取物对滴入家兔结膜囊类的芥子油引起的炎症,均有消炎的作用。
威灵仙可通行十二经络,正如《药品化义》所言:“灵仙,性猛急,盖走而不守,宣通十二经络。主治风、湿、痰、壅滞经络中,致成痛风走注,骨节疼痛,或肿,或麻木。”皂角刺、透骨草、制乳香、制没药、防己、络石藤等祛风除湿、通络止痛之功亦佳,可随证加减。
威灵仙
具体用法: 嘱患者每日1 2次,局部先熏后洗,泡洗半小时,以微微汗出为度,使玄府畅达,排故布新,气血流通,痹痛可除。或浓煎取汁,以纱布蘸药汁温敷患处。
典型医案
吴某,男,时年37岁。初诊日期:2011年3月24日。患者诉左足第1跖趾关节间断肿痛3年。3年前大量饮酒后出现第1跖趾关节红肿热痛,疼痛难忍,步行困难,自行服用止痛药物后症状逐渐缓解。后关节肿痛反复发作,多于劳累后明显,就诊于当地医院,查尿酸570μmol/L,诊断为“痛风”。患者控制饮食后,血尿酸有所下降,但关节肿痛时作,疼痛可忍受。
刻诊: 左足第1跖趾关节微肿、疼痛,全身关节肌肉游走性疼痛,疲倦,眠差,阵发头晕,盗汗,无头痛,纳可,二便可。既往有高血压,血脂异常(现服缬沙坦胶囊控制血压)。舌暗红边有瘀斑、苔薄黄稍腻,脉弦滑细。
诊断: (气血两虚,湿邪郁阻型)痛风。
治法: 益气和血,疏风祛湿。
防风
方药: 防己黄芪汤合四妙丸化裁。生黄芪20g,防风12g,防己15g,炒白术15g,威灵仙12g,桂枝12g,白芍12g,赤芍12g,炒苍术15g,盐黄柏12g,萆薢15g,晚蚕沙(包)20g,炒薏苡仁30g,鸡内金12g,大腹皮10g,大腹皮子10g,六一散(包)30g。水煎服,每日1剂。
外洗方: 苦参12g,马鞭草30g,皂角刺15g,威灵仙15g,防风15g,防己15g,醋延胡索12g,芒硝15g。7剂,局部熏洗,日1剂。
7剂药后随诊,患者关节疼痛消失,头晕、疲倦感消失,盗汗明显减少,睡眠改善。以前方14剂制成颗粒剂口服,每次9g,每日2次,以资巩固。嘱患者忌肥甘厚味及生冷之品。
按: 患者患病前饮食不节,戗害脾胃。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加之痹证日久,耗伤人体正气,故现疲倦、睡眠差、阵发头晕、盗汗等气血亏虚之象。
防己
气血亏虚则四肢肌肉失养,故见倦怠;气虚则清阳不升、清窍失养而精神萎顿,阵发头晕;血不养神,故睡眠差;脾气亏虚,运化失职,水液停聚,湿邪内阻,停滞关节则见关节肿痛;气虚无力以率血行,则脉细;气虚血瘀则可见舌质红暗、边有瘀斑;气虚则水液代谢失调,水液不化,输布障碍,湿邪为患故脉弦滑、舌腻;气虚日久,化源不足,导致气阴两虚,阴不制阳、卫外不固则现盗汗,阴血不足则生内风。
患者就诊时为春分节令,内外风合,挟湿行走,故见游走性疼痛。组方以防己黄芪汤健脾益气化湿治气虚之本,四妙丸清热利湿以除湿之标。药用黄芪、炒白术以健脾化湿;防风、防己祛风除湿;薏苡仁、萆薢利水渗湿;黄柏清热燥湿;炒苍术燥湿,又可升发胃中阳气;桂枝温阳化气,配伍白芍一收一散,调和营血;滑石、六一散、晚蚕沙、威灵仙以祛湿除痹;大腹皮子入脾胃而宽中下气去滞,鸡内金健胃消食,时时不忘顾护脾胃之意。
郑重申明:
皂角刺的食用方法是什么?
皂刺的食用方法
1,皂角刺山甲汤
需要准备的原材料有皂角刺,山甲片,败酱草,蒲公英,白花蛇舌草,两面针,半枝莲,半边莲,金银花,连翘,所有的中药材放入到适量的清水中熬煮,每天熬煮一剂,分成三次服用,能有效的治疗肝脏脓肿的现象,坚持服用一个疗程,效果比较出色。
2,附子皂角酒
需要准备的原材料有附子,皂刺,加入适量的白酒中浸泡,大概等到两个星期左右,每天温服一盏,能够有效的达到治疗痛风,身上搔痒的情况,但是这一种方法并不适合于所有的人群,阴虚火旺者不可以服用,以免造成副作用的现象。
3,皂角刺王不留行汤
需要准备的原材料有皂刺,王不留行,丹参,半枝莲,半边莲,土鳖虫,菊叶,地龙,加入适量的清水中熬煮,每天服用一次,分成三次,服用完毕,坚持一个疗程左右,能够有效的达到治疗乳腺增生的作用,但是在治疗的过程中,也应该掌握好相应的禁忌事项。
4,青陈皮皂角刺蜜饮
需要准备的原材料有皂刺,青皮,陈皮,将所有的中药材清洗干净之后晒干,然后加入到适量的清水中熬煮,最后放入适量的蜂蜜,搅拌均匀即可服用,可以分为上午和下午一起服用,发挥疏肝理气,活血散结的效果,对于乳腺小叶增生患者来说,非常的适合。
5,皂角刺丸
需要准备的原材料有皂角刺,槐花,防风,蛇床子,槐角子,五倍子,加入适量的醋调和绿豆粉之后,每次服用50丸,能够有效的达到,因为痔疮所引起的瘙痒或者是疼痛等现象,效果还是非常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