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禾雀花什么时候开,花语是什么

禾雀花(拉丁名:Mucuna birdwoodiana Tutch),又名白花油麻藤、花汕麻藤、雀儿花。是国家二类保护植物,禾雀花为蝶形花科黎豆属木质藤本植物。禾雀花原产亚洲热带和亚热带地区,中国南方地区均有栽培。 由于禾雀花四季常青,每逢清明节前后繁花似锦,吊挂成串犹 如禾雀花飞舞,颇具观赏价值。

禾雀花性喜温暖湿润气候,耐阴耐旱,畏严寒。生性强健,生长迅速,攀援力强,花期3-5月,果期6-11月,园林中其藤蔓攀援棚架生长,花期花序悬挂于棚下,吊挂成串,多者每串20-30朵。

禾雀花花语是什么(禾雀花有什么寓意)

禾雀花的花语:欢快、快乐。

禾雀花的传说

相传明代八仙之一铁拐李一日清晨闲游至公坑寺,在路过一片农田的时候看见成群的麻雀欢快地在稻田间飞来飞去偷吃稻谷。农夫见此情景,拿起扫把从农田的一头赶到另一头,但扫把还没落地,麻雀却又落了地,农夫无计可施,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半年的收成被麻雀尽情地肆虐着,老泪横流。铁拐李为农夫打抱不平,随手寻了一根藤条,使出了八仙拥有的法术把这些嚣张的麻雀捆绑在了藤条上,然后把藤条一串一串的挂到了树上,只让它们在青黄不接的清明前后飞出来禾雀花的花语及传说花卉百科。从那以后,没有了讨厌的偷吃稻谷的麻雀,却多了惹人怜爱的禾雀花。

禾雀花的花语是什么?

脱俗的爱

禾雀花传说

新会棠下镇乐溪村后小蓬莱山上(现已划归江门市蓬江区)的公坑寺(天成寺)有奇花,名“禾雀花”。其藤粗过人臂,攀缠于其他树上,如挂秋千,如晒罗带,苍劲盘曲,蔓延公坑寺周围三四十亩地。其花大小如禾雀,一串串挂于树间,绵连不断。每串二三十朵,由一青绿色小藤串连,酷似千万只禾雀栖息于林中浓荫下。花呈米黄色,有四瓣,花托似雀头,并且有两个如眼睛的黑点。正中向阳一瓣如雀背,侧两瓣如雀翼,底瓣后伸如雀尾。花房内有一撮细长略弯的花蕊,人们称之为“内脏”。若不经意碰损某一部分,伤痕即出现微量似血的液体,令人顿生怜悯之情。摘一朵完整的花搁置两小时后,即变成褐色,与真禾雀毛色一样。每年清明前后,禾雀花开,如万千只鸟栖息树上,蔚为壮观。

禾雀花一般开花不结实,解放以来只有1961年结过豆荚。据老农说,禾雀花每30年结子一次。鲜花是鲜甜可口的时菜,晒干可作清凉药品。

据说,公坑的禾雀花是广东禾雀花的发源地,有700年的历史。古刹奇花,流传不少神话故事。

相传明代有一位云游僧,云游到小蓬莱山,见这里翠林深幽,风景甚佳,就将一颗带来的种子种在禅院前。种子发芽,生成藤蔓,长出酷似禾雀的花朵,便是现在禅院前的这棵禾雀花。这棵禾雀花花开得最为壮观,成为传统的最佳观赏地。公坑漫山遍野的藤蔓都缘于这棵禾雀花。

又有传说,一天,八仙之一的铁拐李云游到公坑寺,看见一群一群的禾雀(麻雀)飞到稻田里偷吃稻谷。农夫拿着扫帚从这边赶,禾雀飞到那边吃;从那边赶,禾雀飞到这边吃。农夫眼巴巴地看着大群禾雀啄食他半年辛苦种出来的粮食,痛心疾首,呼天抢地。而顽皮的禾雀反而叽叽喳喳地嘲笑农夫无能,互相打闹雀跃。铁拐李见此情景,觉得这群禾雀太顽皮、太过分了,便随手从山边址下一条山藤,使出法术,把禾雀全捆绑往,一串一串的挂在树上,只准它们在青黄不接的清明前后飞出来。从此,这里再没有禾雀偷吃稻谷了,而公坑也多了一种禾雀花。

禾雀花有什么寓意?

禾雀花象征着欢快、快乐的生活,又因花团绵簇,形似百鸟,还流有“百鸟朝凤”一说。传递着积极向上,团结幸福的满满正能量,受此花祝福而生的人,将毕生幸福安康,快乐成长。

禾雀花本是生长在亚热带地区,在我国的南方种植最为普及。它喜向上生长,给一积极向上的感觉,花香清新淡雅,紧依腾曼而生,花开似鸟儿,灵动趣味性的花朵,特别受到小朋友们的欢迎。

养禾雀花注意事项:

1、修剪:在冬季植株进入休眠或半休眠期,要把瘦弱、病虫、枯死、过密等枝条剪掉。也可结合扦插对枝条进行整理。

2、换盆:只要养护得法,它就会生长很快,当生长到一定的大小时,就要考虑给它换个大一点的盆,以让它继续旺盛生长。换盆用的培养土及组分比例可以选用下面的一种:菜园土:炉渣=3:1;或者园土:中粗河沙:锯末(茹渣)=4:1:2;或者水稻土、塘泥、腐叶土中的一种。

有人能告诉我禾雀花花语代表什么吗?

禾雀花外形奇特,花开四瓣,花托似禾雀头,两旁各有一粒似眼睛的小黑点,正中一瓣,弯弓似雀背,两侧花瓣似雀翼,底瓣后伸,是尾巴。远看还以为真的是一群禾雀藏身花藤。这种“藤上奇花”———禾雀花,花瓣呈淡绿色,外形与禾雀极为相似,还有着各种惟妙惟肖的动作造型,受伤的时候还会“流血”———花瓣受损伤时会流出浅红色的液体。据了解,禾雀花又名白花油麻藤、雀儿花,为蝶形花科藤本植物。

禾雀花一般长在山涧野外,在广东以新会公坑寺的禾雀花最出名,不过,如今赏花不必出城了。据华南植物园介绍,在华南植物园的蕨园和药用植物园,禾雀花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其中一棵已近百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