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苹果价格频频陷入大起大落的“价格怪圈”。
市场人士预计,2016产季全国苹果产区整体气候与去年相比不够“给力”,苹果套袋量增加,但果实偏小,质量有一定下滑,优级比例降低至50%以下。呈现东部减产,中部持平,西部增产格局。整体估算下来苹果总产量将进一步增长,同比增产2%-3%,预计产量约4350-4390万吨的之间。2015年这一数据约为4261万吨,创历史新高。
苹果产量不断增长背后,种植面积的增长是近年来压在苹果价格上的一座“大山”。
据权威数据统计,中国水果的总产量四年增加了4600万吨,每年增加1153万吨的巨量,产量的不断增长导致水果价格相应出现下滑,尤其是我国的苹果产业,目前种植面积和产量还在继续增加,令人担忧。
此外,库存、进出口、替代性水果消费等因素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苹果价格。
2016年10月,富士苹果上市后价格一路下滑。卓创分析师认为,由于存货商已经连续两年亏损,收货积极性不高,2016年客商整体入库量将较前年偏低。此外,2016年富士苹果产量增加但质量整体一般。
一位从事苹果生意十余年的王女士表示,在成熟市场,苹果有着3:3:3原则,即1/3的产量入库,1/3销鲜果,1/3榨果汁;而在我国,有七成的苹果都在库存状态。“蓄水池”过大,产业链价格不透明,缺乏价格发现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将导致价格波动加剧。
“每当苹果价格达到历史高位的时候,一些原来养猪的、收大蒜的,都跑来收购苹果了。”烟台市苹果协会相关负责人感慨道。而当苹果落价的时候,无人问津。2016年上半年,苹果果农及存货的客商几乎是全面亏损。
近两年,与苹果价格下跌相伴的,是国内物价水平抬升、包括农资和人工费等在内的苹果种植成本增加,农民掘金难度增加,遇到大跌的年份,仅能维持温饱。市场人士呼吁,政府亟须改善价格调控手段,加强市场信息服务和监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