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莓

刚刚结束的“五一”小长假,是开心草莓园园主胡良梅夫妇俩六七年来,过得最轻省的假期。按说每年这个时候,草莓销售应该迎来又一个小高峰,可由于前些天,有媒体曝出草莓检测出乙草胺的消息,致使她家的草莓园几乎无人问津。没有游客上门,就意味着她家的草莓滞销了。

胡良梅夫妇俩自打在顺义区李桥镇租下10个温室种草莓,逢年过节就没识闲儿。不过夫妇俩不怕劳累,却很怕这门庭冷落的“轻省日子”。近些天,草莓里被检测出乙草胺成分的事儿让大家谈草莓色变,胡良梅也听说了。他们两口子赶紧给一些老客户打电话,解释自家草莓园里都铺了地膜,不会长草,绝对没有喷洒乙草胺,可大多数人的反应都是将信将疑。果然,“五一”三天假期,总共只来了五六家采摘客,采摘了不到20公斤草莓。“去年这个时候采摘平均价格在每公斤40元至50元,今年已经降价到每公斤20元至30元,还是没人上门。”胡良梅说,就连平日里紧追着她收草莓的小贩都没了踪影。虽说现在已是草莓采摘后期,可距离5月底拉秧还有近一个月时间,她家一天的草莓收获量就有150多公斤,成熟的草莓卖不出去,就只能烂在温室里。为了降低损失,他们两口子只好提前把两栋温室的草莓拉秧,送给附近的养羊户当饲料。

同样为草莓叫屈的还有昌平区崔村镇天润园草莓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郑学军。“乙草胺这种农药,我们根本不用。”郑学军见面头一句话就直奔主题,他指着草莓温室操作间墙壁上的挂板说,市农业局农业技术推广站给我们草莓种植户都发了草莓生产田间操作指南,明确规定了毒杀芬、克百威、杀草醚等五十多种高毒农药为草莓生产禁止使用农药。温室里,草莓畦垄地上覆盖着黑膜,上空吊着一个个硫黄熏灯和一张张黄色、蓝色的粘虫板。“有了这些技术,既能灭草,还能杀菌灭虫,根本不需要喷洒除草剂,即便需要打药,也是通过区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发放的补贴卡来购买半价的生物农药,这目录里根本没有乙草胺。”他无奈地说,有些农户以前摘完草莓,到社区门口,每天能卖近百公斤,“乙草胺事件”一出,草莓根本无人问津,小贩在地头收购价格压到了每公斤4元,连成本都不够。

记者了解到,其实赶在“五一”小长假前,市食品药品安全委员会办公室已发布消息,表明在对草莓主产区、批发零售市场、超市开展的全市范围的抽检中,所抽取的175个样本均未检出乙草胺。同时,有关部门也表态将在生产和流通环节加强监管和抽检。高频率的抽检、监管和专家答疑,对于缓解公众恐慌大有帮助。不过,对于降低草莓种植户的损失,收效尚不十分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