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围栏养蟹是在湖泊围栏养鱼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项调整种类结构,获取更大效益的河蟹养殖形式。它将湖泊大水面的优越生态环境与池塘小水体集约化养殖进行了有机地结合,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下面就一起来看看湖泊围栏养蟹技术。
水域的选择
一般可以养鱼的内陆水域,都可以放养蟹苗。根据河蟹的生活习性,最好选择水面开阔、水质清新无污染、pH7. 5 -8.5、溶氧5毫克/升以上、有点微流水的水域。应选择无船只往来的安静环境,并远离出入水口。尽量选择水深l米左右、湖面风浪小较平静的、底质平坦淤泥不深且水草覆盖率较高的浅水湖湾或库汉。
围栏设施
围栏水面的形状,可以是方形、圆形或三角形,面积可根据水域环境与养殖规模而定,从几亩到几百亩,甚至上千亩均可。一般以0.67 -2公顷(10 - 30亩)小面积精养为好。湖汉、湖湾拦一面,河沟、渠道拦两面,开阔湖面拦四周。
为了防止河蟹外逃,需要设置拦网,一般采用2厘米×3厘米至3厘米×3厘米规格的聚乙烯网片,网目大小可视蟹种规格而定,可为0.5 -3厘米。设单层拦网或双层拦网,以双层防逃性能为好。若用双层拦网围栏,内层网采用较大网目的网片,网目1 -3厘米,外层采用较小网目的网片,网目0.5 -2厘米,拦网高出常年水位l米,网墙顶部应设50 - 70厘米倒檐盖网,或在围网上端内侧缝一条宽30 -40厘米的塑料薄膜,防止河蟹攀爬外逃。上、下边扎上钢绳,将网的上钢绳绑扎在桩上。拦网下钢缝接石龙后埋人泥中30 - 40厘米,以防蟹逃。石龙采用网片缝合成IO - 15厘米粗的圆筒,筒内装入直径3-4厘米的卵石或石块,每米石龙重约IO - 15千克。用倒矛桩将底网插入泥中,桩间距2-3米,每隔6-8米加固一竹桩,插入泥底l米左右,高出水底约3米(桩高约4米),竹桩可选用直径7 -8厘米的毛竹。
若外层拦网换用竹箔围栏也可以,一般采用0.8 -1 2厘米竹片,用聚乙烯绳作横筋编结而成。安装时每隔3 -4米设置一根竹桩或木桩,将编结好的箔藤固定在桩上,箔簇之间的接头处用绳或铁丝结牢,不可留有空隙。箔上端装置40厘米宽的钙塑板或塑料膜倒檐防逃。箔下方插入泥中20厘米或插至泥下硬底为止。如能在竹箔内侧基部用土压实,并附有40厘米塑料膜,则防逃效果更好。
蟹种放养
蟹种放养前要将围网内的害鱼,如乌鳢、鳜鱼、鲶鱼等凶猛性鱼类和鲤、鲫、罗非鱼等争食性鱼类捕捞干净,在小面积围栏区可使用生石灰或巴豆清除各种水生昆虫和蝌蚪,特别注意清除水老鼠。
在选购蟹种时应弄清蟹种的出产地,以长江水系的蟹种生长较好。尤其要避免早熟蟹。以每年I -3月份,放养隔年的扣蟹最为适宜。放养蟹种的规格一般为3 - 10克,即每千克蟹种在100 -300只以内为好。要求蟹种大小均匀、规格一致、肢体完整、无病无伤、体质健壮。放养密度可根据计划产量来定,一般以群体增重5倍计算,即希望每公顷产300 - 750千克(亩产达到20 - 50千克),则每公顷放种量应为60 - 150千克(每亩4-10千克)。
饲养管理
管理的好坏关系到养蟹的成败,一定要掌握好投饵、调节水质、防逃三大环节。
1.投饵
饵料是养蟹的物质基础,河蟹是杂食性动物。植物性饵料除天然水生植物外,还有各种菜类、嫩草、山芋、南瓜、麦类、饼类、豆渣、麦麸、米糠等。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小虾、螺、蚬、蚌肉、蚕蛹及各种动物尸体、下脚料、畜禽血、鱼粉、昆虫幼体、丝蚯蚓等。
投喂方法是将小鱼切成段,山芋、南瓜切成片或丝,小麦、玉米要煮熟或浸泡透,螺、蚬要敲碎。每天投喂2次,以傍晚一次为主,占日投饵量的60% - 70%。采取两头精、中间青的投喂配给,即放养前期和8月份以后的生长旺季,多喂精料,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日投饵量为蟹种总重量的3 - 6%.以次日上午基本吃完为原则。为便于检查,应定点和设置饵料台。
2.水质管理
每天检查食台,捞除残饵、烂草和蜕壳。清除拦网内的杂物,有条件的要清洗拦网,以免堵塞网眼,影响水体交换。在水草茂密的拦围区内,每隔20 - 30米开一条2米宽的无草通道,促进水体流通,增加溶氧和透光。在6-9月高温季节,每20日左右,每公顷用150千克(每亩10千克)左右生石灰泼洒一次。若水草不足应投放一些水生植物,如水花生、水葫芦等,以利于河蟹蜕壳隐蔽,并尽量保持环境的安静。
3.防逃
防逃也是日常管理的重点。必须经常检查拦蟹设备有无损坏,一旦发现破损,立即修补加固。注意水位涨落和大风天气,防止网片和竹箔倒伏逃蟹。
4.捕捞和暂养
一般到秋后水温逐步下降,当水温下降至12度左右时,应及时捕捞,一般可用网廉捕捞,或以丝网和地笼相结合。捕起后可用网箱或暂养池进行暂养,并可投喂精料以促进河蟹增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