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棘蜈蚣,别名金头蜈蚣,是模棘蜈蚣的近似种。体长110~130毫米,喜居于潮湿阴暗的处所,多以其他节肢动物为食。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常见。少棘蜈蚣是传统的中药材,具有熄风解痉、消肿解毒的功能。

少棘蜈蚣

外形特征

少棘蜈蚣体长110~130毫米。头板和第1背板呈金红色,与墨绿色或黑色的其余背板显著不同;头板的后缘覆盖着第 1背板的前缘。步足为黄色,但最末步足多呈赤褐色,无跗刺而有爪刺。齿板有5个小齿。基侧板突起末端常有2个小棘,罕有1或3个小棘。雄性生殖区前生殖节胸板两侧有生殖肢。雌性产卵时,身体呈“S”形,卵粒由身体末端的生殖孔排出,并在第8、9体节的背板上粘结成团,由母体巧妙地将卵团环抱起来进行孵化。

生活习性

性畏光,白天潜伏在石块下或乱石间,黑夜四出捕食昆虫(如蟀蟋、蚱蜢、金龟子和各种蛾类),也能用毒颚杀死小型的脊椎动物(如麻雀、蜥蜴、蛇等)。它们也食同类。一般在10月以后,天气转冷时钻入泥土,潜伏于离地面10-13厘米深的土中越冬。次年惊蛰后,随着天气转暖,出洞觅食。

少棘蜈蚣

生长繁殖

蜈蚣在春、夏之间产卵,卵数多在15-35个之间,椭圆形,长3-3.5毫米。雌虫具有蜷曲身体,环抱卵群孵化,和保护幼虫的习性。幼虫与成虫的步足数目相同。雌雄两性肛生殖节异形。

栖息环境

蜈蚣喜居于潮湿阴暗的处所,多栖息在腐木、石隙间和阴湿的草地等处。

少棘蜈蚣

分布范围

主要分布于中国和日本,在长江中下游常见。

应用价值

化学成分:含有两种似蜂毒的有毒成分,即组织胺(Histamine)样物质及溶血蛋白质;此外,尚含酪氨酸(Tyrosine)、亮氨酸(Leucine)、蚁酸、脂肪油、胆甾醇等。

药理作用:蜈蚣对戊四氮、纯菸碱和硝酸士的宁碱引起的惊厥均有不同程度的对抗作用。对多种皮肤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对结核杆菌有抑制和杀灭的能力。

药材:少棘蜈蚣是中国传统的药材,载于《本草纲目》中。蜈蚣为少棘蜈蚣的干燥全体。夏季于雨后上山翻动石块,或于房屋附近的砖石堆中捕捉。捉后用沸水烫死,然后用两头削尖的细竹签,插入头、尾两部,借竹片弹力,使其伸直,置阳光下晒干。药材呈扁平长条形,长约14-16厘米,宽约0.6-1.0厘米。全体由22节构成,最后一节细小,称尾脚。头部红褐色,有触角和毒钩各一对。背部黑棕色有光泽,并有两条突起的棱线。腹部黄棕色,瘪缩。每节有足1对,黄红色,向后弯曲,最后的一节如刺。稍有腥气,并有特殊刺鼻的臭气,味辛而微咸。

应用:有熄风解痉、消肿解毒的功能,主治小儿惊风、破伤风、抽搐、口眼歪斜、淋巴结结核、肿毒疮疡等。用量1-3条。

少棘蜈蚣

喂养方法

水对于少棘蜈蚣的生存至关重要,每隔两至三天必须给它们喂一次水。喂水的方式非常简单,只需将一点自来水滴在石头瓦片上那些微小的凹陷处就是了。蜈蚣会很快伏上身去贪婪的吮吸。有时放入一块多汁的梨肉也可以达到相同的效果。在保持供水的前提下,少棘蜈蚣不吃食也可以度过至少1周的时间。少棘蜈蚣多以其他节肢动物为食:多汁的潮虫、体型较大的蚂蚁、蝗虫、蝉都是它的最爱,即使连泽蛙都不放过。它那对骇人的大毒颚是捕食的得力工具。猎物一旦被盯上,就很难逃脱它那精、准、狠的攻击。那对威风的念珠状触角对少棘蜈蚣的生存而言,似乎至关重要。几乎每次进食后,它都会把两只触角轮流垂到颚边,进行非常细致的清理。这些触角上一定分布着发达的感觉器,若粘上污渍,会对其外部环境的感知能力产生很大影响,因为它们只有一对单眼,根本无法看清东西。

蜈蚣在夜晚总处于一种蓄势待发的状态,一旦发现有情况,就立即将身体缩成微略的S型,然后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出击。我要是投入像蚂蚁、潮虫、蜘蛛这样的小型猎物,通常没等我反应过来,便已被它的毒颚牢牢地嵌住,仿佛它们根本没有接触饲养瓶的底部,在我一投入就被接住的一样。猎物亦没丝毫反抗的迹象,就如一个遗失在道上的宝贝被一贪财的过路人突然发现一样,只有被攫取为囊中之物的命运。这一固定动作通常会持续几分钟,似乎是为了等待猎物被完全麻醉,然后,进食才正式开始。少棘蜈蚣先用大颚破开猎物的外壳,再像饮水一样卷动自己的颚和唇须,享用猎物多汁的“内容物”,直到剩一空壳为止,进食通常很快,即使对下面讲到的大个头蝗虫也是如此。

蝗虫是少棘蜈蚣的美食。但在猎食的时候,蜈蚣预备进攻的时候要长一些,似乎是要进一步确保目标的锁定和时机的把握。因为蝗虫(成虫)一旦受惊跃起,捕食计划就会全部落空。确认时机后,少棘蜈蚣的头胸部会像导弹一样弹出,直击蝗虫的胸部前端——据说这是一个致命的神经中枢的所在处。目标被毒颚嵌入后,很快就一命呜呼,随后就像潮虫、小蜘蛛一样的被快速享用。但蝗虫家族的成员并非全部都是小个子,笨蝗——一种成年后后足可以把我的手掌蹬伤的蝗虫,一跃则可以飞行十多米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