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一到每年的春末夏初就会进入产卵期,要养好蜈蚣,提高蜈蚣的养殖效益,对于蜈蚣的这种繁殖习性要有所了解,现将蜈蚣的产卵与孵化习性介绍如下:
蜈蚣的产卵
蜈蚣一般在雌体完成7次蜕皮、达到性成熟之后进行交配。蜈蚣的交配一般在3—6月雨后天晴的清晨在茅草地上进行。每次交 配约2—5分钟。
交配后,约经26—30天,雌蜈蚣卵巢里的卵粒开始发育成熟,腹部逐渐臃肿,不久产卵。产卵前2—3天,蜈蚣不吃不动。找一个阴湿避光、水浸不到的地方,将腹部紧贴在地面上,用头板、口器和身体前面的步足挖一个l厘米深的穴,以备产卵时将头部置于穴内。随即整个身体弯曲成“S”形。产一个卵后。经几分钟间歇,再产另一个卵粒。在不受外界惊扰的情况下,约需2—3个小时产卵结束。蜈蚣卵粒呈淡黄色,透明,椭圆形,卵径约3—3.5毫米。卵粒表面富于粘性,卵膜具有弹性。产卵完毕,约经20分钟,开始进行孵化。
每条雌性蜈蚣一般产卵量为20~60粒,大多为40~50粒,少数为10粒以下。产卵前蜈蚣腹部紧贴地面,自行挖掘浅的洞穴。产 卵时,蜈蚣身体曲成“S”形,卵从生殖孔一粒一粒成串产在自行挖好的浅穴内。在无外界惊扰的情况下,产卵需2~3小时。产完后,随即侧转身体,用步足把卵托聚成团,抱在“怀中”孵化。蜈蚣产出的卵呈椭圆形,大小不一,一般直径约3~3.5mm,米黄色,半透明,卵膜富有弹性。
蜈蚣的孵化
蜈蚣孵卵时间较长,一般需43~50天。卵在孵化过程中,外部形态和内部构造都在随胚胎不断发育逐渐变化。一个月后,卵内 初具幼虫形态,体长约1.2cm,可见卵膜内幼虫的蠕功;35~40天后,幼体体长约1.5Cm,已能上下爬行,但尚不能离开母体;43~ 45天后幼虫体长约2.5cm,能离开母体自行寻食。在整个孵卵期间,母体早已蓄足养料,不必给食,否则反而易造成卵或幼虫被食 物污染而被母体食掉,影响孵出率和幼虫成活率。
母体在孵卵期间,一直不离开卵团或幼体,精心孵化和守护。不时用触角左右摆动躯赶近身的其他小虫,并常用食爪拨弄或用 口吮舔卵团或者幼体。据观察,这是母体食爪的基节腺或口腔腺分泌的液体在清洗卵团或幼体,以防止卵团或幼体遭细菌和其他 污物的沾染。
蜈蚣在产卵或孵卵期间,若受外界惊扰,就会停止产卵,并把已产出的卵或在孵化的卵全部吃掉,这就是所谓蜈蚣的“保护性”反应。蜈蚣食卵后,多能重新产卵和孵卵。但使蜈蚣的产卵期和孵化期大大推迟,且产卵少,孵出率不高,影响蜈蚣的产量和质量。因此,在人工养殖蜈蚣时,在蜈蚣产卵和孵卵期间,应保持周围环境的安静,切忌惊扰,这是养殖管理中必须注意的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