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田养蟹新模式。水稻田里面施肥打药,却让里面的河蟹遭了殃,传统的稻田养蟹两者不能兼顾,在辽宁盘山有一种现代化的模式,是一种新的技术,实现了水稻河蟹双丰收。
传统的稻田养蟹技术存在着水稻产量受限制、河蟹生长速度慢、两者不能共赢生长的问题。导致农户积极性不高。现在盘山县和上海有关科研单位一道,研发推广新的稻田养蟹模式“盘山模式”。这种模式实现了水稻、河蟹两者共赢,所以也被叫做“1+1=5”模式,它实现了粮食安全、食品安全、生态安全、农民增收、企业增效,是农业部近年大力推广的一项实用技术。本期科技苑稻田养蟹新模式稻田养蟹技术着重围绕下面几点:
1.稻田养蟹,如何提高水稻产量,实现保粮争蟹
2.如何解决稻田里养蟹,蟹的生长速度慢、成活率低的问题
3.盘山稻田养蟹新模式是如何在水稻与河蟹之间实现双赢。
相关知识:
稻田养蟹成败的关键:
一是优质蟹苗,每千克在16万只以下,并要求生长整齐,色泽明亮:
二是优质健壮,附肢齐全,以长江中华绒鳌蟹种为好;
三是淡化处理4天以上,最后一次淡化的盐度在4‰以下。
稻田养蟹的目的主要有三种:一是以培育蟹种为主,蟹苗在稻田经过4个月的饲养、培育成规格为每千克400只的蟹种,一般每667平方米产量可达15-20千克;二是以养殖商品蟹为主,以每千克40-100只的蟹种在稻田饲养4-5个月,当年上市每只可达120克以上,每667平方米产商品蟹一般在20-30千克;三是以暂养育肥为主,从7月份开始,陆续放养规格每只50-100克的蟹种,进行高密度精养催肥,年底可育成较大的商品蟹,每667平方米产30-50千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