蛤蚧又名蚧蛇、大壁虎、仙蟾等,为爬行纲壁虎科动物,分布于广东、广西、云南、福建、台湾等省。蛤蚧是野生动物药材,长期以来,由于需求量不断增加,而产量又不断减少,出现供不应求的现象。早在50年代后期,我国就曾进行了蛤蚧人工饲养试验。几十年来全国各地进行了蛤蚧养殖技术试验,探索了一些方法。目前,在有条件的农村,只要能解决蛤蚧的主食和掌握其繁殖规律,人工饲养蛤蚧则大有前途。
  
  一、蛤蚧的经济价值
  
  蛤蚧是传统的名贵中药材,药用历史悠久,在国内外市场上一直畅销。蛤蚧去掉内脏后的鲜体或干体人药,性温、味甘、微咸,人肺、肾经。具有补肾、温肺、壮阳、益精血、止喘咳的功效。常用于治疗虚劳喘咳、气喘、咯血、消渴、肺结核、神经衰弱、老人脚冷膝软、阳痿早泄、小便频繁和心脏性气喘等症。它又是著名蛤蚧酒、蛤蚧精口服液、蛤蚧糖浆等营养保健品的必备原料。
  
  二、生物学特性
  
蛤蚧  (一)形态
  
  蛤蚧形如壁虎,全长约30厘米。头呈三角形,象蛤蟆头,吻端凸圆,鼻孔近吻端,耳孔椭圆形,眼大突出。口大,有许多小齿。全身密被细鳞,背部分布明显的疣粒。指和趾膨大,底面有单行褶襞皮办,可作吸附用。尾长和身长相等,容易断尾。体色变异大,背面紫灰色,有砖红色和蓝色斑点,腹面灰白色,散有粉红色或黄色的斑点,尾部有白色斑纹6—7条。
  
  (二)生活习性
  
  蛤蚧栖息于悬崖中壁洞缝中,树洞中、房舍墙壁顶部。特别喜欢栖息在周围昆虫多,有草木生,高几米至几十米的山岩上。在石山边的坟墓中及土山石洞中也有栖息。
  
  蛤蚧喜温怕寒,昼伏夜出,冬季多栖息在向阳避风的洞中,人洞深。夏季多栖息在背阴凉爽处,人洞浅,喜几条或单独栖息。性机警,遇惊四处逃逸,嘴能自卫,若突遇异物则咬之不放,被触怒时,常发出咯咯之声并张口回击。蛤蚧遇险能自切其尾,弃尾而逃。蛤蚧不喜水且能游泳,被困在水中时能游水离开。蛤蚧能在峭壁、侧壁或天花板上爬行自如。视力不强,畏光,白天可见5—6米的距离,但有好的听觉。蛤蚧不论雌雄老幼,都喜头向下栖息,能呜叫(图24)。
  
  蛤蚧每年蜕皮1—2次,与生长有直接关系,蜕皮一次通常需要5—6天,体弱者蜕皮时间长些,幼蛤蚧蜕皮较快。蜕皮的顺序是从头、肢、背部先蜕,然后躯干、尾,脚趾蜕完时间较长。与蛇类蜕皮不同的是,蛤蚧非整张蜕出,而是成块状脱落。
  
  温度对蛤蚧的活动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常与蛤蚧的生长发育、活动状态、生存、数量和分布关系密切。
  
  在冬季,当室内温度下降到812以下时,蛤蚧呈麻木或冬眠状态,当室温回升到18℃左右时,麻木或冬眠状态立即解除,即便是隆冬季节亦恢复活动。不同季节的活动强度具有显著差别,以5、6、7月为最强,8、9、10月次之,1、2、3、11、12月最低。
  
  值得注意的是,蛤蚧虽属喜温动物,但不耐高温。对低温特别敏感,不能生长在冬天有冰雪的地方。
  
  据观察,蛤蚧耐低温的能力与个体大小、体质强弱肥瘦有关。肥壮者能忍受5℃左右的温度;瘦弱者只能耐受8℃左右的温度;小蛤蚧遇13℃的温度即冻死。经观察,蛤蚧的适宜温度为26—32℃。
  
  水对蛤蚧的生存也关系密切,不仅有降低体温的作用,而且还可满足体内代谢之需要,食物虽含有水分,但不足,因此,还需饮水。
  
  夏日除给以饮水外,还要进行体外淋水,以免发生地热缺水而死亡。蛤蚧在冬、春、秋季可适应不低于55%的湿度环境,夏季则要求在65%以上[来源:www.cyonE.com.cn/]。蛤蚧对光线的反应特别敏锐,瞳孔能随光线的强弱迅速作出放大或缩小的调节。在全黑的情况下,瞳孔全部放大成圆形;在白天,瞳孔完全关闭。
  
  (三)食性
  
  蛤蚧只有当温度在18℃以下时才取食,一般在天黑开始,日出则停止。饥饿时,即使在光线照射下也取食。蛤蚧以食昆虫为主,并且只吃活虫,死虫及有特殊气味的虫不吃。常食的小虫有:蝼蛄、蚱蜢、牛角虫、蓖麻虫、蚕、禾虫、蜘蛛、蟑螂、蚊、土鳖虫、金龟子等。在饲养条件下,蛤蚧一次可吃7.6克重、6厘米长的蚱蜢。食物的消化由吃人至排出约需12小时以上。蛤蚧耐饿较长时间而不死,耐饥长达200多天。
  
  (四)繁殖
  
  正常情况下,蛤蚧需到3—4龄时才能达性成熟,此时体长约13厘米,体重约50克。5—9月这段时间,都可见到蛤蚧产卵,但以6、7月份产卵最多,5、8、9各月产卵较少,10月也发现有个别产卵的。怀卵待产的蛤蚧,腹部膨大,两侧卵巢各有一个成熟的卵及7—10个未发育成熟的卵。
  
  蛤蚧每年仅产卵1次,每次产卵两个,一般两卵相隔几分钟产出。但也有相隔30分钟至数天甚至数月的。有个别蛤蚧,1年仅产1个卵。蛤蚧在天黑之后交配,交配时雄性靠近雌性,并爬到雌性背面,雄尾根部绕到雌尾根部下面与之对合,几秒钟后各自离开。
  
  在野生条件下,蛤蚧卵产在洞内伸手不及处。在饲养室中,蛤蚧喜将卵集中产在天花板、墙角、墙壁暗角处,卵大多重叠堆积,互相粘连不可分开。铁丝笼内的蛤蚧大多将卵产在笼壁上,也有产在笼顶的,但极少数产在笼底。蛤蚧产卵时,头部朝下,尾部朝上,四肢平行伸展,卵刚产出时,卵壳柔软具粘性,蛤蚧用后腿或后脚不停地将卵往墙壁或笼壁上挤压,约经几分钟,卵就粘于壁上。卵产出几十分钟后,蛤蚧自动离开,没有护卵的习性。
  
  蛤蚧卵最大卵径值是长30毫米、宽25毫米,最小卵径值是长22毫米、宽20毫米。最重卵为了.8克,最轻卵为3.97克,多数为5—7克。卵的质量与孵化率有直接的关系。没有破损的受精卵,只要温度和湿度适宜,都能正常孵化。早产卵、未受精的卵、受霉菌污染的卵和破损卵都不能孵化,孵化率多在50%一60%左右。孵化率较低的原因还与其在胚胎发育过程中温、湿度不适宜造成死胎有关。孵化出的小蛤蚧一般体重为5.25—3.63克,体长为59—51毫米。
  
  三、蛤蚧的养殖技术
  
  (一)饲养房的设计
  
  要选择虫源丰富的地方建立饲养房,无虫期可将蛤蚧集中关养在专门的饲养室里,喂以人工饵料。只要具备合适的隐蔽场所和容易取得丰富食物的环境就可以用作饲养房。旧房要堵死洞缝,使老鼠不能窜人,蛤蚧不能外逃,地面需铺一层三合土;房顶需加天花板;墙壁上都要钉上几块横的木板,好供蛤蚧栖息;在面向虫源的一边,需加铁丝网罩,晚上让蛤蚧到网边取食活动。网内(外)还需再挂一盏20瓦的黑光诱虫灯。
  
  一间2.2米高、4米长、2.5米宽的饲养房,可放养蛤蚧400条左右,房子加大,饲养量增加,但房子不宜太高,否则不便于管理。整个房子可分四部分,一是大蛤蚧饲养房;二是小蛤蚧饲养房;三是工作室;四是蛤蚧活动场。大小蛤蚧饲养房要用砖或片石墙分隔开,内壁上半部砌横沟,沟高5—6厘米,长25厘米以上,南北两面开窗,窗上钉铁丝网,加设可开闭的百页窗,房顶设1—2道缝隙,作为蛤蚧出入活动场的通道。
  
  活动场设在房顶,用铁丝网围成。大蛤蚧活动场的铁丝网孔径为1.5厘米X1.5厘米,小蛤蚧活动场网的孔径0.6厘米X0.6厘米;活动场设木板门或铁丝门,以便饲养人员出入。
  
  黑光诱虫灯安装在大蛤蚧活动场上面,灯下设收集漏斗,漏斗管长约50厘米,昆虫可以落人活动场,但蛤蚧也能从此管逃出,因此在漏斗管下需安装一个能自动开闭的薄铁片,昆虫落下后,薄铁片自动闭合,以防止蛤蚧逃跑,也可以用塑料布制成1米长管套在漏斗下方。小蛤蚧的活动场可将黑光灯挂在铁丝网内,只让小型昆虫进人,大型昆虫可再次飞到大蛤蚧活动场上。铁丝网的造价高,也可以不用铁丝网,而将黑光灯漏斗直接通人饲养房内。也可以利用自然山石,水库中小岛山石饲养。
  
  (二)种蛤蚧的捕捉
  
  蛤蚧是野生爬行动物,因此捕捉蛤蚧首先要了解蛤蚧的生活习性和栖息环境,这样才能达到预期效果。炎热暑天或久旱之年,蛤蚧多住山腰;天凉时多住深洞,天暖时多住浅洞,刮风天多住山背。经常有蛤蚧活动的石缝,缝口无蜘蛛网,洞中有新鲜的呈长椭圆形的黑色或褐绿色粪便。初步确认洞内有蛤蚧后,再行捕捉。捕捉方法有下列几种。
  
  (1)昆虫诱钩法
  
  在观察洞内有无蛤蚧时,要注意里面有无毒蛇栖息,蛤蚧尾部有6—7个白色环,细看易辨认。此外,蛤蚧眼发亮,如果洞内黑暗,可用草茎伸人以诱其出来。蛤蚧常将草茎误为昆虫,从深处爬出。此时用一根1米长的粗铁丝一端磨尖,弯成钩状,钩尖挂蝗虫一只,慢慢伸人洞里,蛤蚧见食,就会一跃而起张口咬住,未等吞下即将铁丝扭转90度,使钩尖钩住蛤蚧的下颚,为避免钩伤蛤蚧上颚,不能直接将蛤蚧拖出,须另外用一根1米长的粗铁丝,一端弯成直角,但不磨尖钩入蛤蚧眼眶,然后把两根铁丝一起拖出洞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