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是九月份的第一个节气,这时,晴天白天最高气温仍达30℃以上,但夜晚最低气温只有20℃左右,温差高达10℃以上。每年的白露前后,草鱼苗都会出现大批发病死亡的现象,所以养殖户也称之为“白露关”。草鱼苗白露期发病周期长(1个月),范围广,死亡率大,症状多样,诊断治疗极为困难。

养鱼:池塘主养草鱼的三种模式

白露期草鱼苗种成活率提高方法

本人通过近几年对草鱼苗白露期疾病的跟踪研究,分析得出白露期造成草鱼苗发病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一、温差应激过大

白露前后天气转凉,昼夜温差加大,水温迅速降低,特别是遇到大风、降雨等异常天气,水温变化非常剧烈,因为鱼是变温动物,水温变化直接影响体温从而引起生理变化,温差应激过大会造成鱼体肠道损伤,肠黏膜通透性增加,抗原及毒性物质渗入;同时温差应激也会造成免疫系统损伤,鱼体的血液指标发生一系列的变化,造成鱼体免疫力下降。

二、养殖环境恶化

1、经过一段时间的饲养,池塘内残渣剩饵、粪便、死亡的浮游生物等有机质不断蓄积,长时间的累积就出现了环境恶化。

2、鱼苗池的增氧设备配备通常不足,随着鱼苗长大,池塘的负荷增加,对溶氧的需求增大,池塘经常出现低氧。

3、白露期昼夜温差大,上下水体对流加剧,底层有害的物质及低氧水体被带到水面,导致水环境发生剧烈变化。

三、病原微生物入侵

进入白露,随着气温的降低,水温也开始下降,此阶段水温处于25℃-30℃之间,非常适合病毒、细菌以及寄生虫等繁殖;另一方面,表层水温的下降导致水体上下层对流,底层有害物质和病原微生物被带入水体,容易使鱼感染疾病。这个阶段,危害草鱼苗的主要疾病有病毒性出血病、细菌性烂鳃、肠炎以及寄生虫病。

1、病毒性出血病

病毒性出血病病原是草鱼呼肠孤病毒,主要感染10cm左右的1龄草鱼苗,白露前后草鱼苗正好处于这个阶段。其主要症状是鳃盖、眼眶四周、下颌及口腔有点状出血,肠道充血但柔韧性好,偶见肌肉出血,鳃完好;另外病毒性出血病不但可以使草鱼苗直接致死,而且极易引发继发性细菌感染。

白露期草鱼苗种成活率提高方法(2)

肌肉充血盒口腔充血

2、细菌性烂鳃、肠炎

细菌性烂鳃和肠炎也是白露时期草鱼苗发病的主要病因。烂鳃严重者开天窗,鳃丝腐烂,末端带泥,鳃软骨外露,鳃盖内侧表面充血;肠炎以腹部膨大,肛门红肿,肠道充气充血化脓等症状为主。

白露期草鱼苗种成活率提高方法(2)

细菌性烂鳃和细菌性肠炎

3、寄生虫

白露时期草鱼苗寄生虫感染以指环虫和车轮虫为主,它们会造成鳃部的机械损伤从而引起继发性细菌感染,常常是引起草鱼烂鳃病的罪魁祸首,因此,对寄生虫的杀灭也不容忽视。

4、代谢器官受损

①养殖过程中投饵量过大,肝脏长期超负荷代谢,导致内脏器官损伤、病变(绿肝、花肝、肝萎缩、肝脾肿大等),从而使鱼体抵抗力变差。

②迅速生长的鱼苗免疫系统发育出现滞后,从而导致对病害抵抗力较低。

白露期草鱼苗种成活率提高方法(2)

黄肝和肝肿大

应对措施

一、疾病预防

1、第一、稳定水质,减少应激:

白露前15天开始适当加深水位防止温差应激过大,同时在变天前全池泼洒解毒抗应激产品如“速效解毒灵”、“百毒清”、“应激灵”降低鱼体应激,定期补充“藻益生”加磷肥为藻类提供各种所需的营养元素,保持水体肥度和活力。

2、第二、及时杀虫,消除隐患:

白露前7-15天开始,对鱼鳃部及肠道进行检查,指环虫、车轮虫、九江头槽绦虫等寄生虫要进行杀灭,然后用“金典”或“卫捷”进行消毒。

3、第三、底部控菌,抑制病原:

白露前用氧化型底改类产品,如“爽底”配合“氧乐多”或者颗粒氧氧化分解底部有毒有害物质;晴好天气再用微生态产品如“菌王底改”或“利水素”进行水体和底质的改良,降低天气突变时上翻有机质消耗水体溶解氧,有效降低发病的概率。

二、投喂管理

在白露前15天开始逐渐减料,降低鱼苗的代谢负荷,建议白露阶段的投喂率为2%左右,直至秋分;同时配合肠立健+贞高+鱼宝康保健内服,每15天一个疗程,每个疗程5天,修复由于前期投料、乱服药物,水质恶化等造成内脏器官的损伤,排毒素、保肝胆、促代谢,提升苗种的免疫力。

白露期草鱼苗种成活率提高方法(3)

健康草鱼的肝脏:颜色红润、有光泽、弹性好!

三、疾病治疗

1、病毒性出血病

以预防为主,目前暂时没有药物能够有效的治疗该病。

发生此病后,首先用百毒清+应激灵解毒抗应激,改善水环境;然后外用“金典”消毒,防止继发性细菌感染;同时内服中草药清热解毒,提高免疫力。

2、细菌性肠炎、烂鳃

先全池泼洒“速效解毒灵”或“百毒清”改善水质;

再用“卫士”或“卫捷”全池消毒,同时内服“鱼血安+鱼宝康” 3-5天;

选择晴天使用“利水素”或“菌王底改”改善水质,防止病情反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