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位原本在繁华都市打拼的年轻人,却放弃干得还不错的工作,回到家乡的山里养土鸡。在近七个月的创业中,他们既有丰收的喜悦,同时也面临诸多困难。这些困难又是其他想回乡创业的新农人极有可能遭遇的,那我们就一起来听听过来人的故事吧。
三个年轻人合伙养土鸡
10月30日清早,记者来到桐城市文昌街道汪洋村,冒着淅淅沥沥的小雨,记者踏着泥泞的山路步行约20分钟来到位于汪洋村林场的山中仙生态农庄,几间矮小昏暗的平房就是刘坤和两个小伙伴创业的地方。
进入平房,刘坤、刘蓬、李乾坤三个人正在核对当天的订单,这一天他们要给市区的订户送两只土公鸡和100枚土鸡蛋。 “我们没有货车,就靠骑摩托车送货,非常辛苦,但是从没有耽误订户的需求。 ”今年31岁的刘坤是创业团队的核心,2006年从安徽工业大学毕业后在江苏南京一家公司做销售,尽管他工作很敬业,但收入并不高,而且经常出差,难以顾家。
谈起为何回乡养土鸡,刘坤说,这还要从自己有孩子以后的遭遇说起,前几年他的孩子出生后,想托老家的父母弄点土鸡蛋和老母鸡,他原以为农村搞点这些还不是小事一桩,哪知道父母却告诉他,现在农村养鸡的人很少,土鸡蛋、土老母鸡很难买。“那件事对我刺激很大,没想到乡村也很难吃到土鸡蛋和土老母鸡,这不正是商机吗? ”刘坤告诉记者,他找到了两位初中同学,一位是在郑州做企业管理的刘蓬,另一位是在无锡做食品加工的李乾坤,经过几天的沟通与谋划,决定放弃城里工作,一起回到桐城老家养土鸡。
创业困难接踵而来
今年4月份,刘坤、刘蓬、李乾坤三个人回到桐城老家,在老家附近的三个地方租了近百亩山场和70亩地。“4月底,我们以每只10元的价格买回来800只土鸡苗。 ”刘坤说,没想到回来十几天后,鸡苗就开始死亡,陆陆续续死了近20%。对于创业正处于兴奋的三个人来说,这个打击也不小。李乾坤告诉记者,他们三个人就去桐城市畜牧部门请教,经过兽医的指点,原来是因为鸡苗养殖密度太大造成挤压致死,在专家的建议下,他们调整了养鸡密度,这样就基本控制住鸡苗的死亡。
“养殖了两个月以后,我们就把土鸡散养在山里,但是不久又出事了。 ”刘坤说,由于土鸡散养,不可避免会跑到附近村民的庄稼地里啄食,因此不少村民跑来索赔。 “如果不赔偿农民的损失,我们在当地就无法安心创业,遇到极个别的坏人,说不定会投毒报复。 ”刘坤告诉记者,最终他们就以高价来流转村民的土地,这样显然增加了成本。在流转土地的过程中也是一家一家谈,相当浪费精力和时间。
“创业中遇到的困难还有就是政府部门工作人员服务不到位,很难了解到国家对农业创业的政策。 ”刘坤说,今年7月份他们注册成立山中仙畜禽养殖公司,在注册公司的过程中遭遇到很多次办事难,政府工作人员脸难看,询问一些涉农补贴也是极不耐烦。 “我们感觉如果没有关系,很难获得什么补贴。 ”
用QQ群卖鸡蛋
虽然困难重重,但是刘坤他们三个人还是坚持到现在,而且养殖的母鸡也开始下蛋了。 “9月初,200只母鸡开始下蛋,现在每天可以收获150-160枚土鸡蛋,在当地每枚土鸡蛋1.2元,这一个多月下来已经销售出去近6000枚土鸡蛋。”刘坤说,现在母鸡舍不得卖,想到春节前再卖,公鸡现在每只一斤八两的售价是50元,已经销售出去200多只。
“现在我们主要靠自己建立的QQ群销售土鸡蛋,靠消费者之间的口碑推荐来发展客户,这样虽然慢但是客户的忠诚度高。 ”李乾坤说,现在稳定客户是100家,每天可以销售土鸡蛋200枚左右,土公鸡3-5只。此外,他们还经常邀请客户来养殖场参观,采摘附近的柿子,品尝自己烹饪的土鸡汤。
谈到未来的发展,刘坤说,在三年之内一定要在桐城市区开办自己的餐饮店,全部采用自己养殖的土鸡和土鸡蛋,打造自己的品牌,在餐饮店里设置产品柜台,方便消费者购买土鸡蛋和土鸡。 “明年要使自己的养殖场存栏土鸡5000只以上,虽然困难很多,但是我们对农业的未来充满信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