蚯蚓养殖区的建设与管理


  蚯蚓养殖区的建设方法与蚯蚓繁育区的建设方法相同,养殖床高20厘米,宽1.5米,长度不限,每两个养殖床之间保留2米的过道,以便饲养管理。将带蚓茧的基料均匀地撒在养殖床上,约20天后幼蚓钻出,在这期间应注意管理养殖床。养殖床应保温、保湿并及时加料。养殖床要经常进行疏松,保持空气流通和幼蚓成活。使用铁耙松土时,动作要轻,避免伤害表层的蚓茧和幼蚓。同时还要搞好清沟排污等工作。

  由于蚯蚓喜湿怕干,养殖床温度在15-25℃,湿度在60%-70%之间,注意及时浇水降温。夏季最好把稻草铺在养殖床上再浇水,这样稻草可起到遮光的作用。夏季每天早晚各喷1次水,春秋季1-2天喷1次水,喷水应掌握宁少勿多的原则,基料干燥时即可浇水,而不能一次浇得太多,喷水要匀、细、透。当发现养殖床表面平整时即要补料,将基料按堆堆放在养殖床的过道间,按长方块状均匀地铺在养殖床的表面,补料厚度为8-10厘米。为给蚯蚓保留更多的透气空间,基料可按梅花状放置,料间空隙6-8厘米,如基料有团块,可用耙子打碎。幼蚓生长60天后就长成成蚓了,这时要及时采收。在大部分蚯蚓体重达400-500毫克时即可采收,蚯蚓采收的最佳方法仍为光照下驱法(略)。大田饲养蚯蚓,每亩可产蚯蚓2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