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包括:秸秆覆盖;免耕、少耕施肥播种;杂草和病虫害防治;深松。保护性耕作是以机械化作业为主要手段,采取少耕或 免耕方法,将耕作减少到只要能保证种子发芽即可。它是相对于传统耕作的一种新型耕作技术。

什么是保护性耕作?    

保护性耕作包括四项技术内容:

   

1、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

  改革铧式犁翻耕土壤的传统耕作方式,实行免耕或少耕。免耕就是除播种之外不进行任何耕作。少耕包括深松与表土耕作。   深松既疏松深层土壤,基本上不破坏土壤结构和地面植被,可提高天然降雨入渗率,增加土壤含水量。保护性耕作主要靠作物根系和蚯蚓等生物松土。    

2、覆盖物

  收获后秸秆和残茬留在地表做覆盖物,是减少水土流失、抑制扬沙的关键,因此要尽可能多的把秸秆保留在地表。   将30%以上的作物秸秆、残茬覆盖地表,在培肥地力的同时用秸秆盖土,根茬固土,保护土壤,减少风蚀、水蚀和水分无效蒸发,提高天然降雨利用率。  

3、免耕、少耕施肥播种与传统耕作不同

  保护性耕作的种子和肥料要播施到有秸秆覆盖的地里,故必须使用特殊的免耕播种机。   在有残茬覆盖的地表实现开沟、播种、施肥、施药、覆土镇压等复式作业,简化工序,减少机械进地次数,降低成本。    

4、保护性耕作条件下杂草和病虫相对容易生长

  必须随时观察,一旦发现问题,要及时处理。改翻耕控制杂草为喷洒除草剂或机械表土作业控制杂草。     保护性耕作将作物残茬帮助土壤保存肥料与杀虫剂,减少其流入地表水中的可能。   事实上,残茬可以使杀虫剂的流失减少一半。保护性耕作减少风蚀,因此减少了空气中的灰尘量;减少拖拉机进地的行程减少了 矿物燃料的排放;在有机质中聚集更多的碳减少了释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