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白鲳,学名短盖巨脂鲤,原产南美亚马逊河,为热带和亚热带鱼类。淡水白鲳(以下简称淡水鲳)具有食性杂、生长快、个体大、病害少、易捕捞、肉厚剌少、味道鲜美、营养丰富等特点,在扩大池塘养殖对象,增加单位面积产量方面是一种有价值的鱼类,幼鱼阶段还可作观赏鱼。淡水鲳于1982年被引入中国台湾省,之后人工繁殖成功,开始在淡水鱼塘推广养殖。1985年从台湾省经香港引入广东省试养,1987年获得人工繁殖成功,以后逐渐推广全国,成为年产量最高的名特品种之一。
2016养白鲳鱼赚钱吗?
淡水白鲳为食用及观赏鱼,其肉质鲜美、食性杂、生长快、抗病力强、耐低氧、易捕捞,可单养也可混养。
商品鱼养殖一般采用池塘单养、池塘混养和在鱼种池中套养三种方式,其中单养管理方便、经济效益较显著。
一般5月底6月初室外水温达到要求时才能放养。每1000平方米水面可同时配放占总载鱼重量1/5的鲢鳙鱼。投喂量一般为鱼重的4%-6%。水温下降要及时起捕上市。江浙地区一般10月底后起捕或入温水保种。
越冬鱼种规格大、放养成活率高、生长快,但由于越冬保种成本高,保种数量也受条件限制。成鱼塘中每100平方米可混养淡水白鲳150-300尾,在 保证家鱼产量的前提下,可生产出75-150公斤淡水白鲳商品鱼。由于淡水白鲳对药物较为敏感,所以在投放淡水白鲳鱼种前约15天,用 0.5×10-6~0.7×10-6浓度晶体敌百虫全池泼洒,防锚头鳋。如果投放淡水白鲳夏花,应事先在塘角拦一小块水塘强化培育,使其达到与塘中家鱼种 相似规格后再放养。
2016白鲳鱼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淡水白鲳鱼原产于南美等国,是一种名贵的鱼类 它具有食性广、生长快、耐低氧、抗病力强、肉质好、价值高等优点,很受人们的喜爱,且市场销售前景广阔。
养白鲳鱼成功案例:11年潜心研究人工养殖鲳鱼 宁波的鲳鱼“奶爸”终于成功了
在渔民的口中常说这么一句话:鲳鱼(燕尾鲳,即为平时餐桌上的鲳鱼)好退不退,鳓鱼(鲥鱼的近亲)好进不进。
这话概括了两类鱼的鲜明个性:鳓鱼是轻轻一碰渔网就会调头走人,而鲳鱼骨子里带着几分倔强和野性,必定要挣个鱼死网破,也绝不退缩。
所以,当人类想要对鲳鱼进行人工养殖时,它就像是一匹不好驯服的野马,宁愿饿死也绝不服输。这也让鲳鱼人工养殖成了一道世界难题。
5月16日,从宁波大学传来一个好消息,该校生命学院教授徐善良教授和中国水产科学院东海水产研究所合作在温州洞头研究的人工养殖鲳鱼已初步成功,下一步将规模繁育,降低成本,使得养殖鲳鱼能够尽早上餐桌。
11年驯服了性子很野的鲳鱼
在徐善良的眼里,鲳鱼就是一个个性刚烈而倔强的孩子。“东海的鲳鱼,世代到象山港产卵,然后在秋季带着体长六七厘米的孩子们回到舟山的深海过冬。”
一代又一代,它们就一直保持着这种记忆,不愿意改变。
即便在它们前行的途中,发现有渔网,也绝不拐弯,使劲往网上蹭,打上来的鲳鱼经常细鳞受损,就像鸟被褪了毛,最多养一周就死了。
2000年,作为宁波餐桌上的重要鱼类,宁波科技局、宁波海洋渔业局对鲳鱼的人工养殖进行立项,徐善良从那年开始,当起了鲳鱼“奶爸”。
这“奶爸”不好当,毕竟它是一条活在深海里的鱼。给它吃什么?要补充什么营养?水温又要维持多少?这些都是世界上水产专家少有涉及的领域。
鲳鱼“奶爸”曾无数次想放弃
人工养殖鲳鱼的难,到底难在什么地方?
除了性子烈外,人工养殖的温度不好掌握。摄氏7度至摄氏30度,是鲳鱼能够承受的环境,而人工养殖放在鱼池里,冬天需要靠锅炉,夏天要制冷。
另外鲳鱼还有多动症,在水里它会一直一直绕圈游动,几乎不停歇,能量消耗非常大,加上在正方形的池子里,它们经常因为不拐弯而撞得遍体鳞伤。
鲳鱼偏偏又天生一张小嘴巴,每次只能吃一小口,所以,要想不断给鲳鱼增加能量,让它长肥,喂饲料的过程就很折磨人。
徐善良叫来了他的研究生帮忙,从早上7点开始一直到傍晚,大点的鲳鱼每天要喂四次,小的要喂六七次。他常常看到研究生们是一边往池里撒饲料一边打哈欠。
为了解决受伤的问题,徐善良为鲳鱼们换了一个直径5米的圆形鱼池。
原本以为这样一切就好了,然而, 2007年,徐善良还是被鲳鱼折磨到整夜没法睡觉,都快放弃了。
因为徐善良发现,在自己手里养着的鲳鱼总是越养越瘦,“整条鱼瘦得像刀片一样!”这让研究了7年鲳鱼的徐善良感到深深的绝望。
直到后来东海水产研究院决定加盟,徐善良才继续了下来。他发现问题出在饲料上,普通的饲料无法满足鲳鱼的需求。
徐善良换了一种适合鲳鱼的“奶粉”:用马鲛鱼和进口饲料1:1配置,并掺入了骨粉、钙粉、鱼肝油等10多种原料。
果不其然,鲳鱼奇迹般长大长肥了。徐善良觉得,这可能是因为经过多年的养殖,鲳鱼开始慢慢适应了。
现在,徐善良这个“奶爸”调教出来的鲳鱼已经能够自行产卵,进行繁殖了。
再过五年养殖鲳鱼能上餐桌了
洞头的实验基地养殖成功,这相当于已经在实验室里完成了鲳鱼的人工养殖。徐善良要做的,就是降低成本,让鲳鱼的养殖规模化。
目前,人工养殖鲳鱼,成本还比较高。光由马鲛鱼和进口饲料配制的鱼饵,一斤就需要30多元。
经常去菜场的读者应该知道,目前,一条达到一斤的鲳鱼已经卖到120元一斤;三四两一条的鲳鱼也要30元一斤。
徐善良记得,在2000年时,东海鲳鱼资源有50万吨,小鲳鱼不过5元一斤,一斤重的25元一斤。而现在,东海鲳鱼只有5万吨不到的“库存”。
“如果进展顺利,鲳鱼人工养殖在3年内能够规模化,再经过2年的养殖,5年后应该可以正式上餐桌了,到时,鲳鱼价格也会便宜不少。”徐善良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