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为陆生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组成,每一节上均长有步足,故为多足生物。蜈蚣又名叫天龙、百脚虫、少棘蜈蚣、吴公、蝍蛆等,是一种有毒腺的、掠食性的陆生节肢动物。常见的蜈蚣有红头、青头、黑头三种。红头的背部呈红黑色,腹部现淡红色,足为淡橘红色或黄色。青头的背部和足部呈蓝色,腹部淡蓝色,体型小,长度约为红头蜈蚣的二分之一。
黑头蜈蚣背部和足部呈黑色,腹淡黄色,体型更小。上述三种以红头蜈蚣最佳,体型大,产量高,性情温顺,适应性强,生长快。
一般在农村较为多见,常位于潮湿的墙角、砖块下、烂树叶下、破旧潮湿的房屋中等,在夏天较为常见。蜈蚣是肉食性动物,食谱范围比较广泛,尤其喜欢捕食各种昆虫。蜈蚣有毒腺分泌毒液,本身可入药用。适宜人工饲养。
2016养蜈蚣赚钱吗?
蜈蚣养殖前景还是有的,作为一种药用动物,加工泡制后蜈蚣的价格还是可观的。作为食品,油炸蜈蚣也渐渐为部分人接受,销售价格在每条3元左右。
蜈蚣过去多以野外捕捉为主,近几年来随着环境污染加剧,人们滥捕滥捉和应用范围的不断扩大,野生蜈蚣资源越发枯竭,蜈蚣数量显得十分短缺,从这方面来看,养殖蜈蚣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蜈蚣养殖前景确实广阔。
但是,养殖蜈蚣赚钱的是少数,蜈蚣并没有广告说的那么好养,有一定的技术性!那蜈蚣养殖效益到底有多高呢?小七为你算算,公司长期与养 殖户合作,一年四季收购蜈蚣商品虫,不低于2.0元每条保底回收。以三组600条种蜈蚣为例(每批次计算,每条繁育60~100条/次)以每条最低繁殖率 60条计算。利润:600条×60倍×2.0元=72000元(每批次)
蜈蚣养殖成本:养殖饲料十分广泛,一般动物内脏、青菜瓜果、菜场、餐馆、厨房下脚料均可,成本低廉。以投喂黄粉虫计算,3公斤米糠养黄粉虫1公斤,米糠1.2元每公斤,3公斤计3.6元,600条母种平均日食黄粉虫60克合计0.216元。
1、母种每批饲养成本:0.216元×90天=19.44元;
2、幼虫36000条食量成本(幼虫总食量不足母种1/2):19.44元×60倍×0.5=583.2元;
3、人工成本(每日用工1小时):10元/工作日小时×90天=900元;
4、(引种费用10800元-母种育种八次后按商品虫售价1200元)÷8=1200元;
5、养殖建设费用500元;6、药品消毒费用50元;每批综合成本:19.44+583.2+900+1200+500+50=3252.64(元);每批纯利润:72000-3252.64=68747.36(元);以上利润计算为每批次,若按每批次每年室内养殖繁育4次计算;则年利润为:68747.36元×4=274989.44元。
饲养蜈蚣要有三年才能作为成品虫销售的,绝对不像广告里吹嘘的一年成虫。养殖蜈蚣还是有较大的风险的,蜈蚣养殖效益并不高。真正养殖蜈蚣而挣到钱的养殖户,一般都是自己养殖黄粉虫,这样可以把饲料成本降低。另外蜈蚣养殖的价格风险,其市场价格是否稳定,这个问题目前倒不大,目前蜈蚣养殖卖种的多,真正作为药材卖的并不多。
2016蜈蚣养殖前景及市场价格行情分析
蜈蚣作为我国传统的名贵药材人药历史悠久,早在2000 年前就被人们认识并加以利用。我国古今医药名著均把蜈蚣列为解毒、镇痛、克癌、治痛的重要原料药物,但随着农药、化肥的广泛使用以及生态环境污染的影响, 蜈蚣的生存环境遭到严重的破坏,野生蜈蚣的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市场供不应求。近年来,随着社会物质文明的进步,蜈蚣作为治疗、保健佳品,备受人们关注,另 外蜈蚣毒作为近年来开发研究的一种生物毒素,尤其是活体取毒的研究与应用,大大提高了蜈蚣养殖的社会经济效益。除了传统功效外,蜈蚣相关的保健品也相继问 世,同时作为食品也走上了各大城市宾馆饭店的餐桌,致使蜈蚣用量急剧上升。
我国为道地的蜈蚣药材产地,在国外特别是在东南亚的国家享有较高的声誉。以蜈蚣炮制的“蜈蚣酒”、“蜈蚣油”、“蜈蚣散”,民间应用较为普遍,深受欢迎。 近几年,我国医药专家在以蜈蚣治疗胃癌、食管癌、子宫癌、皮肤癌等方面已取得一定的效果。为适应药用量的不断增长,进一步扩大蜈蚣药源,华中师范学院薛慕 光教授等、杭州大学毛节荣教授等,先后开展了蜈蚣的生物学研究;湖北省医药公司、湖北随州、安陆等县医药公司;浙江省医药公司等各地医药部门,先后开展药 用蜈蚣资源的开发和人工饲养工作。
在特种养殖业中,养殖蜈蚣一直被认为是个较好的项目。尤其是前几年长期无序地捕捉,现有野生蜈蚣资源消耗殆尽,使得蜈蚣养殖的商机凸显出来。蜈蚣不易生病,只需昆虫、动物内脏等即可饲养,所需蜈蚣养殖成本不大,是个较好的特养项目,多长远来看蜈蚣养殖前景看好,但小投资者近期却需谨慎。
养蜈蚣致富案例:胡会勇养蜈蚣致富
蜈蚣与蛇、蝎、壁虎、蟾蜍并称“五毒”,并位居五毒首位。因此,大部分人见了蜈蚣的第一反应,都是唯恐躲避不及。但是有人就喜欢上了这个小毒物,一养就是几十万条。偏偏此人还是位美女。日前,记者走进东渡镇兆岸村的蜈蚣养殖场,见到了这位美丽的勇敢者。
清秀的面庞,腼腆的个性,任谁都不会将她与蜈蚣联系在一块。但,事实上,胡顺叶已和蜈蚣打了近4年的交道,摆弄起蜈蚣来是“巾帼不让须眉”,也是东渡镇兆岸村蜈蚣养殖场的法人代表。
说起和蜈蚣的渊源,今年35岁的胡顺叶腼腆一笑。
胡顺叶是胡源乡胡村村人。4年前的一个夏日,一条蜈蚣爬进胡顺叶的家中,在她的脚上咬了一 口,顿时,胡顺叶的脚趾头肿痛难消,胡顺叶的丈夫胡会勇便上网搜索治疗的办法。这一搜,让原本对蜈蚣一无所知的胡会勇了解到蜈蚣居然还有药用价值,不仅能 抗惊厥、抗真菌,还能抗癌防癌。
当时从事木材加工生意的胡会勇渐渐动了养殖蜈蚣的念头。于是,胡会勇开始在网上关注他人养殖蜈蚣的信息。“做木材加工生意也不是长久之计,如果能将蜈蚣养殖成功,也不失为一条致富的路子,兴许还能带动亲戚朋友一同致富呢。”胡会勇如是说。
在胡顺叶的支持下,2008年,胡会勇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从外地购买了红头蜈蚣种苗,在胡村租了一层楼房开始了养殖事业。
第一次,胡会勇从外地以20元一条的价格引进了五千条种苗蜈蚣。没有养殖经验的胡会勇踌躇 满志,没考虑到很多不利因素就冒然下了单。问题是,当时正值十月份,已过了繁殖蜈蚣的最佳时期,但对方说引过来后可以加温养殖。没想到这些蜈蚣到第二年正 月就全军覆没了。当年胡顺叶夫妻俩就损失了11万元钱。
2009年,经一位在福建开车的朋友的引荐,胡会勇又到当地的一个大规模蜈蚣养殖场“取 经”。6月份,胡会勇又从这个养殖场购买了三千条的种苗蜈蚣。或许是水土不服等原因,引进的3000条蜈蚣死了700条。不甘心失败的胡会勇在胡顺叶的鼓 励下又去福建“充了一次电”。2010年,胡顺叶夫妻俩的蜈蚣养殖终于步入了正轨。
2011年,胡顺叶夫妻俩将养殖场从室内搬到了室外,并在东渡镇兆岸村租了四亩多地,开始大规模养殖。
在兆岸村蜈蚣养殖场里,一块块的田地用透明的玻璃围起来,玻璃上面还用黄色的油漆做了标识。这个近1000平方米的农田里,养殖着大大小小20多万条红头蜈蚣,其中成熟的蜈蚣种苗就有将近8万条。
蜈蚣怕见日光,昼伏夜出,喜欢在阴暗、温暖、避雨、空气流通的地方生活。由于气温还没有达到一定的温度,很多蜈蚣还在冬眠之中,只有一部分提前醒来。而提前醒来的蜈蚣,胡顺叶夫妻俩都将它们集中起来。
掀开养殖场一角的一块石棉瓦,一条条粗大的蜈蚣顿时蠕动着身躯出现在我们面前。“这些十一二公分长的大蜈蚣在强光下很不适应,不断地往阴暗地方钻。”胡顺利自如地给蜈蚣盖上了石棉瓦。
“你都不害怕吗?”面对记者的提问,胡顺叶又是腼腆一笑:“刚开始很怕,都用镊子夹,但后来渐渐喜欢上这些蜈蚣,就不怕了,戴起手套来就敢直接抓。”
“蜈蚣喜欢生活在阴暗潮湿处,湿度不能超过80%,一般是在60%~80%之间。蜈蚣喜欢 昼伏夜出;12月底开始冬眠,一直到次年的三四月;六七月产小蜈蚣,到第二年的10月份可成为商品蜈蚣;若要成为种苗蜈蚣,需养殖三年……”胡顺叶念起了 蜈蚣养殖经。“这些年,我跟丈夫学了不少养殖蜈蚣的技术,都能独挡一面了。”胡顺叶笑笑说。
胡顺叶夫妻俩养殖的蜈蚣学名叫少棘蜈蚣,也叫红头蜈蚣。为了让蜈蚣能够在最舒适、最安静地环境下生产,胡顺叶夫妻俩还摸索着专门给它们造了水泥槽。
“两块凹凸不平的水泥槽相叠,刚好形成一个小洞,可供蜈蚣安静地繁殖。因蜈蚣繁殖时忌被打扰。还有,我这水泥槽虽然看上去很粗糙,但是能渗水,可为蜈蚣提供所需水份。”胡会勇自豪地一笑。
蜈蚣是典型的肉食动物,食性广而杂。从黄粉虫、地鳖虫,到鸡肉、鱼肉,都是它的最爱。蜈蚣一般都是夜里才出来觅食。一条蜈蚣的食量不大,三到五天才进食一次,一次不到一克。
经过夫妻俩的精心喂养,去年,蜈蚣总算给他们带来了回报。“商品蜈蚣按市价是两元多一条, 种苗蜈蚣卖15元钱一条。”胡顺叶高兴地说。“去年,我们的收入不到二十万元,还没收回成本。收入主要就看今年了。卖得好的话,估计有六七十万元收入。” 胡会勇自信满满地告诉记者。
“养殖蜈蚣如果掌握了技术,总得来说还是比较轻松的。特别是蜈蚣冬眠的时候,基本不用去管理。”胡顺叶说。
别看胡顺叶敢与蜈蚣打交道,但平日里也和很多妇女一样,爱逛街、爱美。已是两个孩子母亲的胡顺叶更会勤俭持家,总把家里拾掇地干干净净。一家人的小日子过得红红火火。
随着胡顺叶夫妻俩的蜈蚣养殖场规模越来越大,外地的药厂也直接找上门来,表示了收购的意向。夫妻俩希望通过自己的示范,能带动更多的农民朋友一起养殖,共同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