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家一个复垦和环保的双向政策我相信许多养殖的朋友都已经感受到了压力,特别是水库、河流、湖泊我网箱的拆除让养殖大规模的减少,这个时候大家都把眼光放到了池塘养殖,可是土地资源依旧是个大问题。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个高产的养殖品种,仅供参考。

占地少产量高的黑斑蛙养殖技术

一、历史简介

黑斑蛙:称黑斑侧褶蛙、属于脊索动物门、两栖纲、无尾目、蛙科、侧褶蛙属。

2012年,黑斑蛙驯化摄食人工饲料成功

2014年大规模养殖推广

2017年达到5万亩以上

二、场地的选择

青蛙喜欢在安静、温软、潮湿的环境中生活

1、偏离公路

2、暴雨洪涝不淹、干旱时能及时获得供水

3、水源好、无污染

4、相对平整、优选稻田为主

5、远离有粉尘有污染的工厂

三、食台的制作

为了防止饲料散落和方便青蛙采食人工配合饲料,投喂青蛙需要采用专门的食台。

食台大小一般为长1.5米,宽1米,也可以根据场地采食区的大小来适当调整食台的大小。食台四周采用2厘米×3厘米规格的小方木条做框架 ,用40目的尼龙网布做底部。为了提高制作效率,一般框架用3厘米的气动射钉钉牢,尼龙网布用气动马钉钉牢。

一口约200平方米的蛙池,需要准备约24个食台,一亩地3个池则需要准备72个左右的食台。

占地少产量高的黑斑蛙养殖技术

四、养殖模式

1、回型沟模式:每个池子面积在200平方,池子构造呈“回”字型,中间陆地面积占到三分之一,可种植水稻或其他植物。四周放置饵料台 ,饲料投喂在饵料台供黑斑蛙摄食。“回”型沟水深在20厘米。

2、单型沟模式:每个池子面积在200平方,池子构造中间三分之一为水沟,水深在20厘米。池子外围为陆地,可放置饵料台,供黑斑蛙摄食、休息。投苗量为每亩10万到15万只,亩产2000斤以上。

五、病害防控

2016年,黑斑蛙的病害开始大量爆发,所以大家在后期的养殖中,一定要时刻关注蛙病的防控!

原则:“无病先防 有病早治”,莫存在侥幸心理!

重点防控疾病:歪头病(也有叫脑膜炎、白内障),腐皮病;

预防:因蛙存在互相残杀的情况,所以养蛙期间建议大家定期消毒(聚维酮碘),特别是雨水过后;水质改良剂的使用,个人认为可能效果有限(因蛙池密度太高);内服方面,可以内服三黄散+板黄散(中药制剂、消化酶等),每月两个疗程,一个疗程7天;

治疗:发现歪头和眼球发白的情况,及时消毒。湖北、浙江、安徽几个地方,及时消毒可控制疾病的蔓延。目前,多选用碘制剂(复合碘)1 瓶可用3~5亩面积,戊二醛1瓶可3~5亩面积,因蛙池的面积一般较小,且水体较少。连续消毒2次。

内服方面:可用100克10%氟苯尼考+400克三黄散,拌料投喂。每1500斤蛙用一组,连用5-7天。

六、总结

1、蛙类产品是一种蛋白质转化效率极高的养殖品种,市场接受程度越来越高具有周期短、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

2、蛙类养殖作为特种养殖品种,前景广阔,但在环保高压,市场对于高品质水产品需求旺盛的前提下,如何优化养殖模式,减少污染物排 放,提高养成品品质问题上下功夫,这些都是急需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