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饥饿

1、病因:缺乏饵料,引发饥饿

因生物饵料缺乏,投饵量又不足,使得虾因饥饿发生游塘行为。检查会发现,对虾多数少胃或空胃,常发生在养虾的前期和中后期,多因养虾经验欠缺,对对虾食量与投喂量的估算偏差较大,投喂不足,使对虾处于饥饿状态。

2、诊断

饥饿性游塘呈有规律地群游,沿塘边环游,有一定的方向性。

3、防治方法

①虾苗投喂前10天左右进行肥水,培育基础生物饵料,确保虾苗入塘时基础饵料充足。巡塘发现水质较瘦时,应及时肥水。

②早期育苗建议采用虾奶粉,或多投喂此鱼糜、豆浆和微颗粒饲料等适口饵料。

③养虾过程应根据对虾阶段、水质、天气等情况合理投喂,巡塘时检查摄食情况;饲料加拌芪板青、多糖、维C等,可减少游塘情况的发生。

养虾:对虾养殖11种常见病害

对虾游塘的六大原因及应对方案

二、缺氧

1、病因:缺氧

养殖密度过高、投饵过量、水质恶化、水色发绿、发暗或过浓,傍晚雷阵雨后极易发生。游塘多发生在凌晨,有时前半夜就会开始,严重的甚至发生在白天。

2、诊断

当水体溶氧不足时,对虾会成群结队的浮游到溶氧较多的水面呼吸氧气。

3、防治方法

缺氧造成的游塘现象在整个养殖阶段都可能出现,

①定期使用底质和水质改良剂(目前比较流行且效果较好的就是光合细菌了),15天/次,根据水质情况调整用量;

②投饵量应严格控制,保证投饵90分钟后无残饵,8成对虾肠胃饱满即可;

③增氧机及时开启,机械增氧可加大水体流动,防止虾塘死水,并促进对虾蜕壳生长。

④抛洒增氧制剂;向池内注入新鲜水,并泼洒抗应激药物缓解对虾应激。

对虾游塘的六大原因及应对方案(2)

三、水质恶化

1、病因:水质、底质恶化

①因虾塘底质恶化,特别是当天气发生变化或水中有大量浮游动物水体缺氧时。

②高密度养虾中后期,特别是连年养虾又未能彻底清淤老化虾塘,天气、残饵、粪便分解造成塘水亚硝酸盐、氨氮、硫化氢含量升高,对虾骚动不安。

2、诊断

对虾为逃避恶劣的底质环境而游到中上层,无明显规律性,既有群游也有散游,在水面或水中上层均可能存在,严重时会引发对虾大量死亡。

3、防治方法

①依据水质情况及时排换水,改善水质;

②开启增氧机,保持溶氧充足;投放微生物制剂,去除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

四、疾病

1、病因:红体、白斑、烂黑鳃、荧光、纤毛虫。

2、诊断

病虾在水面多不成群单游,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时而水面打转或不定向的上下游动,有时侧卧塘边浅水处,明显特征是游塘的对虾体表、鳃丝、肝胰脏、肠胃等组织出现各种典型病理特征。这些情况都是病虾发病前兆,应加大巡塘,仔细检查病虾,确诊用药对症,以免造成更大损失。

3、防治方法

①定期适时泼洒消毒剂、微生物制剂以保持池塘的微生态平衡和稳定。

②定期使用VC、芪板青、护肝宝等内服药物,提高对虾抗病能力。

③对寄生虫引起的游塘现象可用碘宝或碘附全塘泼洒,同时内服虾蟹活力宝及VC,促进对虾蜕壳。

对虾游塘的六大原因及应对方案(2)

五、应急

1、病因:外界环境突变

高温、低压、暴雨、暴风、台风过后,引发藻类大量死亡,塘水突然变清或浮游生物种群发生变化、水质恶化。若阴雨持续7天以上,转晴后阳光猛烈照射下易使水突然变浓,此情况易使对虾产生应激性游塘。

2、防治方法

①天气变化,可注入新水,提高虾池水位。

②天气急剧变化前,全塘泼洒抗应激药物,以预防对虾产生应激反应。

③遇到藻相变化,可泼洒抗应激药物,之后再用微生物制剂调节水质,平衡藻相菌相。

六、PH值不适引起的游塘

1、病因:PH值变化

当PH值小于7或大于9时,不但抑制对虾生长,还会造成对虾不适,出现游塘现象。

①因水体过肥,藻类光合作用旺盛导致PH升高,引发虾苗严重不适而游塘

②水体溶解氧严重过饱和,致使虾苗患气泡病而游塘。多因水体过肥,晴天午后。

2、诊断

①早上趴边或游塘: 多是缺氧、PH值低、底质差所致。

②中午游塘:多是中毒性、温度高、毒性强。

③晚太阳下山前后两小时,多是PH值高、氨氮中毒。PH值和温度越高,氨氮中的分子氨比例就越高。分子氨作用于虾鳃,导致生理性缺氧,对虾变得急躁不安就易游塘。

④晚21点到凌晨4点,对虾急躁不安,狂游不止,多是PH值偏低。

3、防治方法

①PH值偏高:适量换水;施用明矾;施用EM菌液降低PH值。

②PH值偏低:适量换水;施用生石灰;施用藻丰宝培植浮游植物,提高池水PH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