蜈蚣作为传统名贵中药材,在我国有近2000年的应用历史,近年来随相关科学研究的进行,蜈蚣的传统药用功能不断得到证实,同时一些新的生物活性也不断被发现。长期以来我国蜈蚣药材的供应基本依赖野生资源,近年来由于蜈蚣产区农药化肥的大量使用使环境不断恶化,野生蜈蚣种群数量不断减少,加上传统的人工捕捉的人力成本也不断上升,药用蜈蚣市场供应出现一定缺口,蜈蚣价格也不断上涨。我国蜈蚣养殖产业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并不断发展,但是产业的整体水平较低且极不规范,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尤其是目前市场上很多不法商人借所谓“公司加农户模式”进行虚假宣传,夸大蜈蚣养殖的前景,引诱养殖户盲目引种,从而获得不法收入,严重危害养殖户的利益,并对蜈蚣养殖产业健康发展造成了不良影响。蜈蚣养殖产业是一项需要采用科学方法对待的产业,本文对蜈蚣养殖产业的现状进行了系统的分析,指出了目前蜈蚣养殖产业中存在的若干问题,并对目前养殖业中突出的问题提出了一些解决思路。

蜈蚣产业发展的现状与思考

蜈蚣养殖:蜈蚣养殖技术要点

一、蜈蚣的分类和生物学特性

1、蜈蚣分类及药用蜈蚣种类

蜈蚣属节肢动物门,气管亚门,多足纲,蜈蚣目,大蜈蚣科。目前,全世界蜈蚣目已经记述了3个科32个属620种动物,中国有蜈蚣目种类3科5属30种(亚种),其中最常见的为少棘蜈蚣。药用蜈蚣种类有少棘蜈蚣(Scolopendra mutilans L.Koch),多棘蜈蚣(Scolopendra mutilans Newport),模棘蜈蚣(Scolopendra subspiuipes Ieach),哈氏蜈蚣(Scolopen?dra dehaani Brandt)[1]。我国药典收载的品种为少棘巨蜈蚣(Scolopendra subspinipes mutilans L. Koch)[2],少棘巨蜈蚣也是目前药材市场和蜈蚣养殖市场的主要品种。

2、蜈蚣习性

蜈蚣喜群居,胆小易惊,栖息于阴暗潮湿环境,如石块间、墙角或草堆等处。蜈蚣为变温动物,有冬眠习性,每年立冬前后冬眠,翌年惊蛰后出洞觅食。蜈蚣属杂食性动物,具有饥饿时相互残食的习性。畏光怕渍水,昼伏夜出,一般在晴天无风或微风夜晚活动活跃,每天20-23时是蜈蚣活动高峰。

气温在25℃以上比较活跃,20℃左右活动一般,15℃-10℃活动量少,10℃以下活动更少,甚至不活动。夏季天气闷热气温高是蜈蚣生长活动的高峰期,尤其是雷阵雨后活动更为活跃。

3、蜈蚣的繁殖特性

蜈蚣雌雄异体,异体受精、卵生,有孵卵和育子的习性。繁殖过程包括交配、产卵、孵化等过程。雌性蜈蚣头部扁圆呈饼状,雄性头部稍有隆起呈椭圆形,雌性躯体较大,躯干部较宽,腹部肥厚,雄性体型小,躯干部窄,腹部紧缩薄瘦。野生状态下雌蜈蚣4龄后性成熟,每年5-7月产卵(地域不同稍有不同),每年产卵一次,每次产卵20-60枚不等[3],母蜈蚣产卵后将卵团抱于怀中孵化,孵化过程中受惊扰易吞食所产的卵,一段时间后重新产卵。蜈蚣卵的孵化期一般在21-24天[4],幼体孵出后数天后离开母体独立生活[5]。人工养殖条件下,幼虫至少生长2年才能达到药用标准。各种蜈蚣都有自己的年龄与体长有一定的对应关系,如野生状态下正常生长下的少棘蜈蚣,一龄时体长为5cm,二龄7cm,三龄9cm,四龄11cm,五龄12cm,六龄13cm。四龄的蜈蚣即为成体蜈蚣,具有繁殖能力。有研究[4]表明少棘蜈蚣幼体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饲养9个月平均体重仅1.136 7g,1龄蜈蚣平均体长仅6cm。

二、蜈蚣的药用价值及应用

中医学认为蜈蚣性辛、温,有毒,归肝经;具有息风镇痉,通络止痛,攻毒散结等功效[6]。临床经验表明蜈蚣具有止痛、拔毒、活血等主要功效,常用于治疗肝风内动,痉挛抽搐,小儿惊风,中风口喁,半身不遂,破伤风,风湿顽痹,偏正头痛,疮疡,瘰疬,蛇虫咬伤等疾病[7]。现代药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蜈蚣具有抗菌、抗肿瘤等功效,蜈蚣提取物体外对多种肿瘤细胞具有抑制作用[8,9]。刘细平等[10]研究发现蜈蚣提取液能抑制裸鼠Bel-7404移植瘤的生长,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提高荷瘤裸鼠的胸腺指数及脾指数,增强裸鼠免疫功能有关。另外蜈蚣毒今年也成为研究的一个热点[11,12],其化学成分也不断被揭示[13,14],其中很多成分具有多种生物活性,如抗肿瘤、抗菌等。

蜈蚣入药有2000多年的历史,临床应用较为广泛,对疑难杂症的治疗也颇有疗效,中医临床抗肿瘤亦是常用药,在用于抗肿瘤的中药方剂中,蜈蚣是出现频率最高的一种动物药之一,药用价值较高。但是,作为一种动物药,蜈蚣虽然药用价值价高,但实际应用并不是特别的广泛,因此用量远没有半夏、白芍等大宗药材那么大,而且蜈蚣有毒,有研究表明蜈蚣冻干粉有缩短果蝇寿命的作用[15],这些因素限制了蜈蚣的广泛应用。

三、我国蜈蚣产业发展的特点

1、规模小经营粗放

目前我国蜈蚣产业总体而言经营规模小,蜈蚣成品用途基本以中药材市场为主,其他用途极其有限,因此蜈蚣市场整体上规模不大。且中药材市场上蜈蚣属于常规品种,市场需求规模不大[16]。目前市场上的蜈蚣仍基本依赖野生蜈蚣,由于总体资源在减少因此在供应方面规模也不大,另外在人工养殖方面,现有养殖单位多为农民经营,规模小,技术粗放,产量低。在中药材市场蜈蚣药材仅仅是出现了一些供应不足,并未出现用量大增的情况,蜈蚣仍属于常规品种,用量并不是很大,至于食用市场,实际需求量很小,基本可以忽略。国际市场基本没有需求,蜈蚣的药理学研究近年来确实是一个热点,但距离产品的开发还很有距离,因此短期内不会对蜈蚣的市场需求产生多大的冲击。

2、养殖技术科技含量低

目前蜈蚣产业的从业人员以农民为主,多依靠经验进行生产。总体而言科技含量低,具体体现在以下方面:(1)人工养殖技术发展缓慢,养殖管理技术粗放,科技投入少水平低。目前蜈蚣养殖还采用传统的方法,长期低效益运作,笔者调查发现很多养殖单位养殖密度过大,蜈蚣残食时有发生,蜈蚣生存环境差,蜈蚣抗病能力下降,易感染传染性疾病。另外养殖饲料应用没有针对性,不能根据蜈蚣不同生长发育阶段需要提供对应营养成分,影响了蜈蚣的产卵率和生长速度。(2)蜈蚣产品的利用基本还以药材为主,产品多以原材料形式出现在市场上,附加值低,无成熟的高科技含量的新产品问世。(3)对蜈蚣常见的疾病缺乏有效的防治方法。目前,绿僵菌病、消化道炎症、蜈蚣咽喉部溃疡病、粉螨病以及寄生线虫病等疾病对蜈蚣养殖业已经造成了很大威胁,但是目前对于很多蜈蚣的疾病防治方法尚处于研究状态,缺乏有效的针对性手段,目前的预防措施仅仅只能是通过加强蜈蚣饲养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并用某些药物作为辅助治疗的手段。如蜈蚣的粉螨病,粉螨寄生后,一方面由于它们吸食蜈蚣体液,消耗蜈蚣大量的营养物质使蜈蚣消瘦、衰竭而死亡,另一方面,粉螨还产生毒素刺激蜈蚣,使其无法进行正常的摄食饮水等生命活动,由于粉螨咬破了蜈蚣的皮层,使蜈蚣容易被病原菌感染而继发传染病,尚无很好的药物可以防治,因为能杀死粉螨的药物,往往对蜈蚣也有害,因此实际养殖过程中只能从管理上加以控制。故加强蜈蚣疾病防治相关的研究,对于蜈蚣养殖产业已是迫在眉睫。(4)蜈蚣药材采收、加工、储存[17]及鉴别技术仍沿用传统方法,药材质量缺乏有效控制。在人工养殖的蜈蚣药材药效和野生品种有无差异,炮制加工方法是否可改进等方面的技术进展缓慢。经营单位限于条件只能沿用传统方法,相关的科研成果[18]转化也存在问题,没有能为生产提供指导。

四、我国蜈蚣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1、虚假宣传炒作严重

笔者实地调查走访养殖户并通过相关网站调查发现目前蜈蚣养殖市场存在着严重的炒作行为,某些养殖单位通过夸大养殖经济效益,夸大蜈蚣的繁殖系数和存活率,在宣传时有意降低技术难度,并夸大市场上蜈蚣用量。笔者曾在某网站看到某公司称其优良品种的少棘巨蜈蚣种虫,年产卵3-4次,每次产卵多达100粒,而有研究[4]显示少棘蜈蚣的平均产卵数在48.5枚,因此这是严重的误导行为。另外笔者查阅了近10年的专利检索,并未发现有蜈蚣育种方面的专利研究,因此市场上某些单位宣传中所谓的良种也是一种虚假宣传。另外在对加盟养殖农户的宣传资料上人为夸大成活率,在计算经济效益时都按100%的成活率进行计算,以此误导加盟户。

2、技术难度高且发展缓慢

蜈蚣养殖技术受限于本身的难度进展缓慢,笔者饲养蜈蚣过程中发现蜈蚣人工养殖难点主要有以下方面:(1)蜈蚣生长缓慢,在人工养殖条件下需要2-3年左右时间方能长到药用规格,生产周期长成本高。(2)蜈蚣有相互残食特性,蜕皮的蜈蚣极易遭遇攻击,高密度养殖时残食更为严重,因此幼体存活率低。(3)蜈蚣对环境的适应力较弱,环境变化易发生疾病,且发病后一旦拒食基本难以采取有效治疗措施。(4)管理难度大,蜈蚣胆小易惊人工养殖条件下密度高易发生惊群,影响正常进食和生长。(5)鼠害、蚂蚁等天敌危害增加了管理难度。有研究显示[4]小群或单窝饲养可以提高存活率,但又增加了管理难度和成本。以上因素导致蜈蚣养殖生产周期长成本高,因而经济效益并不像某些养殖单位所宣传的那样一本万利。

3、产品科技水平低

目前为止市场上蜈蚣产品主要以中药饮片为主,用到蜈蚣的中成药品种很少,产品欠缺科技含量。医药方面,蜈蚣的应用仍沿袭中医经验,而未能把近代药理学研究的相关理论加以应用,也无较为新颖的以蜈蚣提取物为主成分的药物或其他产品问世,产品科技含量低。蜈蚣作为传统中药其应用基本还是沿用传统的中医理论,其用量用法上大多沿用前人记载,其量效关系和毒理学实验的相关理论的实际应用仍有待研究。有调查研究显示[19],中医临床中蜈蚣的用量多以条为计量单位,相同规格的蜈蚣,其重量差异也较大,最大的相差0.9124g,最小的也相差0.2073g。所以,蜈蚣以条为计量入药是不科学且不符合药典要求的。此类问题都是由于中药现代化过程中未解决的问题,即中药的量效关系不明确,加上实际应用中出现的一系列毒性反应[20-21],也导致很多病患对药方中的蜈蚣较为敏感,这也影响到该品种药材的应用和需求量。

而且,目前对于蜈蚣药材,缺乏系统的质量控制手段。现行版的中国药典仅有醇溶性浸出物、水分和总灰分测定项,没有蜈蚣指标性成分含量测定等质量控制标准,甚至连理化鉴别等手段也没有。

4、科技人才缺乏

目前我们蜈蚣养殖的从业人员大多为普通农民,他们很少接受过高等教育,对于中药材的药性理论以及动物科学都缺乏系统的认识。21世纪以来,大多数动物养殖业都有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趋势,实现这一转变的核心动力就是品种优良化、技术科学化、市场知识化,这些都需要专业人才的支持。而目前我国蜈蚣的研究仅是一些常规饲养及极少量的疾病研究,深层次的分子生物学等方面的研究几乎为空白。为此,有必要加强人才培养,组织引导更多的科技人员尤其是青年人才进入蜈蚣养殖业,服务于蜈蚣养殖业,在蜈蚣的产业中发挥应有作用,以实现蜈蚣产业的根本性转变。

5、缺乏监管

目前蜈蚣养殖市场严重缺乏监管,某些养殖单位借所谓的公司加农户模式,以免费培训的方式,引诱农户上当,高价购买种苗。农民本身受限于知识文化水平极易被某些单位精心设置的猫腻所蒙蔽。另一方面蜈蚣药材市场具体用量鲜有全面的调查研究,这也为有些经营者进行虚假宣传夸大蜈蚣用量提供了便利。

五、我国蜈蚣产业可持续发展的策略

1、加强科技攻关

鉴于当前蜈蚣养殖市场的混乱局面,其根源在于技术难关并未突破,因此急需加强科技投入,以突破技术难关。技术攻关上主要应集中在以下方面:(1)加速蜈蚣生长缩短养殖周期,重点研究无冬眠养殖技术,尤其是加强环境控制技术、打破冬眠对蜈蚣生理的影响以及无冬眠养殖摸式对蜈蚣药用价值的影响等的研究。(2)研究蜈蚣的繁殖规律,努力提高繁殖系数和存活率。(3)良种选育,培养性质优良的品系。(4)加强蜈蚣疾病的防治研究,重在预防,从流行病学角度摸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蜈蚣疾病预防技术。(5)摸索集约化养殖管理技术,开发工厂化大规模饲养、加工、质量检测及控制技术。(6)培养科技人才,服务蜈蚣现代养殖业、加强下游产品开发。

2、加强市场监管引导和规范

笔者认为鉴于蜈蚣的养殖难度,其养殖模式应该是集约化和大规模的,其技术的复杂程度并不是普通农民所能简单学习即掌握的,因此监管部门应对市场加强引导和规范,媒体也应肩负起正确引导的作用,并从经济规律上揭露其所谓“免费培训,供应种苗,高价回收”实际以高价出售种苗为目的的虚假本质,据笔者调查发现目前市场上的蜈蚣种虫价格高达10-20元每条,蜈蚣种虫来源多为传统蜈蚣产区人工捕捉的野生蜈蚣,而非宣传中所谓的优良品种。另外应加大对不法商贩的打击力度,整顿规范市场,引导蜈蚣养殖市场健康可持续发展。

六、小结

近年由于产业空心化等因素,导致很多企业逃离实体经济,越来越多的人投机心态增长,这种背景下诸如蜈蚣养殖等特种养殖猫腻层出不穷,上当受骗的人也为数众多。广大群众要认识到几乎所有的特种养殖项目本身都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并不是简单培训就能掌握,另外对于技术猫腻其实不难分辨,只要不抱有侥幸心理就不会上当受骗。就蜈蚣养殖产业而言,笔者的经验认为不是当前的发展模式所能做好的,限于技术的难度和成本周期等因素,产业的发展还应该以集约化工厂化养殖方式进行。

参考文献:

[1] 刘文军,解斌,杨春晓. 关于药用蜈蚣本草考证的补充记述[J]. 长春中医学院学报,1994,10(4):46.

[2] 药典委员会.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版一部[S]. 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335.

[3] 刘亚珠. 少棘蜈蚣的规范化养殖[J]. 基层中医药杂志,2002,16(6):46-47.

[4] 陈忠平. 药用蜈蚣幼体人工饲养的初步研究[J]. 暨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16(3):85-88.

[5] 潘继兰. 蜈蚣四季巧管护[J]. 湖北畜牧兽医,2007,(5):39.

[6] 穆文华. 中药蜈蚣的合理应用[J]. 中国乡村医药杂志,2007,14(8):48-49.

[7] 蔺爽,曲晓波,李娜,等. 动物药整理研究--蜈蚣[J]. 吉林中医药,2009,29(7):615-616.

[8] 周永芹,韩莉,刘朝奇,等. 蜈蚣提取物诱导SHa细胞凋亡及其作用机制的研究[J]. 实用医学进修杂志,2007,35(3):150-155.

[9] 徐晓琳,王春梅,赓迪,等. 蜈蚣提取物对S180及H22荷瘤小鼠的影响及其毒性的实验研究[J]. 中药材,2010,33(4):499-503.

[10] 刘细平,钟德玝,王劲,等. 蜈蚣提取液对裸鼠移植肝癌治疗作用研究[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0,19(15):1842-1 845.

[11] 姜璐璐,曹艳华,王诗敏,等. 蜈蚣毒素的研究进展[J]. 西北药学杂志,2009,24(6):517-520.

[12] 赵耀儒,刘万红,余方,等. 少棘蜈蚣毒素多肽SsmTx1全长cD-NA的克隆和序列分析[J]. 武汉大学学报,2010,56(3):331-335.

[13] 刘兵,谭竹钧,陈明军,等. 少棘蜈蚣活性蛋白提取及纤溶作用性质研究[J]. 时珍国医国药,2009,20(6):1301-1 302.

[14] 李兴暖,肖湘,王云. 中药蜈蚣多糖的分离纯化及性质研究[J].中药材,32(6):846-848.

[15] 崔小冬,王超然,张长清,等. 蜈蚣提取物对果蝇寿命的影响[J].中药材,2007,30(9):1065-1 067.

[16] 黄克玲. 蜈蚣价虽涨养殖须谨慎[J]. 农村新技术,2010,16:14.

[17] 高玉英,张海清,丁来壮. 全蝎与蜈蚣的储存体会[J]. 山西中医,2007,23(2):60.

[18] 林秀玉,李可强. 蜈蚣商品药材中有害元素分析[J]. 辽宁中医杂志,2010,37(12):2 420.

[19] 李福兵,杨晓东. 浅议蜈蚣的用法用量[J].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0,(10):61.

[20] 胡远强,王华,熊刚. 蜈蚣治疗鼻咽癌致慢性中毒1例[J]. 临床肿瘤学杂志,2007,12(5):324.

[21] 赵鹏俊,邹永祥. 口服蜈蚣致急性肾功衰竭死亡1例[J]. 中国中药杂志,1998,23(2):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