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斑鱼在鱼类分类上属于鲈形目,鮨科,石斑鱼属,因身上长有特殊的条纹和斑纹而得名。它是一种岛礁性底层鱼类,我国主要分布在东海和南海,石斑鱼是名贵海产之一。一般体长7~15厘米,体呈棕色,体侧有6条褐色横带,带间排列整齐,带的宽度大于两带之间的距离。背鳍1个;尾鳍圆扇形,有众多不规则的黑斑白背鳍、臀鳍浅黄色。它的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当地售价较高,在国内外市场上久负盛名, 供不应求,远销港澳、东南亚和日本等。沿海常见的品种有宝石石斑鱼、六带石斑鱼、云纹石斑鱼、青石斑鱼、纵带石斑鱼、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等。
一、生活习性
石斑鱼属沿海暖水性中下层鱼类,主要栖息在岩礁地带、海底洞穴以及有空隙珊瑚礁。一般不结成大群,性凶猛,是肉食性鱼类,有互相残食现象。尤其在稚幼鱼阶段,个体小的常被个体大的吞食。食物以虾、蟹等甲壳类为主,鱼类和软体动物次之。石斑鱼是雌雄同体,随着个体的成长,可发生性转变,一般先雌后雄,在性腺未成熟之前,不易区别出雌雄。每年从3月起开始产卵,有多次产卵的特性。据研究观察,青石斑鱼摄食周期一年有两个高峰,第一个高峰出现在春季的五月份,第二个高峰出现在秋季的八月份以后。
二、生长分析
据试验显示,青石斑鱼在水温22-30℃之间时,鱼活跃,摄食量大,生长快;当水温下降到22℃以下19℃以上时次之;水温下降到19℃以下时,摄食量明显减少,生长速度减慢,活动情况随着水温的下降而减弱;在室内水池越冬时还观察到,水温降到10℃以下再不捕食死饵,但对活的甲壳类仍能选食;当水温下降到7.5℃以下时,停止摄食,鱼处于静止不动状态;水温低于5.5℃时,出现死亡。对盐度的适应范围较广,在11‰-41‰之间都能生存,最适在30‰左右。
三、生长期
在浙闽沿海是5月~11月,两广和香港、台湾省沿海是4月~11月,海南是3月~12月。石斑鱼从体长10厘米生长到商品鱼体重500克~750克需要 16个月~24个月,可采用两种养殖周期安排生产。一种是从第一年3月~5月份投放体长10厘米的鱼种,养到入冬,体重达150克~200克,在网箱内越冬,一直养到第二年冬前上市。另一种是3月份~5月份投放体重200克的大规格鱼种,到入冬前可养到500克~700克上市,或者养到第二年冬前体重 1.5公斤左右上市。赤点石斑鱼和鲑点石斑鱼的生长速度比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慢,所以青石斑鱼和点带石斑鱼的上市规格要大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