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池不宜过大,一般有水泥池和玻璃钢池两种,玻璃钢池直径2.0米,深度50厘米,供水方式采用表层笛式管或圆管供水,池中心有排水孔,水流均匀,水交换量—般在10—20升/分钟,流速很小。水泥池,可由圆形成方形,面积3—5平方米均可,采用莲篷头供水,池中心有排水孔,池底及池壁表层要光滑,池底无漏缝,培育池在使用前由2—4%的食盐水或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洗消毒。
水质必须符合养鱼用水标准,PH值在6.5—8.5之间,溶解氧在6克/升以上,水温在14—25℃之间。放苗前务必测量水温、PH值和氨氮。仔鱼孵出后宜在进入底栖生活以前放入育苗池中。仔鱼放养水温差不宜超过2℃。如温差过大应采取降温措施,放养密度为1500—2000尾/平方米。鱼苗刚放入培育池,是其生活史的敏感期,在行为上经历了从垂游到平游,从平游过渡到底层生活的过程,在过渡到主动摄食以前的仔鱼几乎不能克服水流,因此池内水的流速要小,流量控制在3—5升/分钟,水深控制在20—40米,同时,史氏鲟有明显的畏光性,应避免阳光直射,上方要有遮光设施,养殖水温为13—23℃,应保持水温稳定,不可波动太大。
当鱼苗长至全长2.1厘米时,仔鱼卵黄吸收完毕,即要开始投喂。史氏鲟的开口饵料可以是卤虫无节幼体、小型枝角类、轮虫等,开口两天后可改为剁碎的水蚯蚓,要少量多次投喂,最初10—12次/天,一周后改为8次/天。鲟鱼喜弱光,灯光下摄食积极,故夜间必须投喂,日投饵率在20%左右,以每次投喂略有剩余为准,史氏鲟的鱼苗培育也可直接用人工配合饲料开口,饲料的粗蛋白为45—50%,粒径在0.2—0.4厘米,日投饵率与投喂次数与生物饲料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