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可能对于很多人来说算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养殖,其实不然,蚕一种具有很高经济价值的吐丝昆虫。以桑叶为食料,茧可缫丝,丝是珍贵的纺织原料,主要用于织绸,是优良的纺织原料,在军工、交电等方面也有广泛用途。

养蚕的利润

养蚕的利润

桑蚕茧养殖分为春蚕、伏蚕、秋蚕,秋蚕又分中秋蚕和晚秋蚕,春蚕质量最好,秋蚕次之。饲养品种有农桑、大中华等。桑蚕茧的生长周期受限于气温,每年春季4月20日左右开始养殖春蚕,26-27天为一个生长周期,5月20日左右开始夏伐,桑树重新长出新叶后,6月25日左右开始养殖伏蚕,24-25天为一个生长周期,因中秋蚕与伏蚕间隔时间短,怕消毒不好影响生长和质量,一般不养中秋蚕,晚秋蚕一般在9月5日左右开始养殖,10月上旬结束。伏蚕一季由于受气温、环境、收购价格等因素影响,有的养殖户选择养春蚕、秋蚕两季,也有选择养殖三季蚕的。从调查中了解到:一棵桑树苗0.4元,一亩地植1440棵,7—8年为一周期,平均每年投入的桑树为87.27元/亩。

养蚕的利润

桑蚕亩净利润为7542.49元,每50公斤桑蚕价格为2817元。由于收购价格上涨,蚕茧收益增加。近几年来茧丝加工企业快速增长,茧丝加工总产量和原料蚕茧的总需求量大幅度上升;茧丝加工企业为了维持正常生产,不得不在原料茧价格高、利润空间不大的情况下,也要共同购进原料。

科学养蚕 收入上万

东兴区富溪乡罗井村7组村民黄国芝今年39岁,养蚕20多年了,在村里是养蚕能手。黄国芝的成功之处在于她相信科学,善于通过学习不断提高养蚕技术。

今年黄国芝在镇上拿了4万多个蚕蛋,成本价56元。“我们村都是到镇上统一拿蚕蛋,镇上还组织培训,教我们如何养蚕,每年我都要参加培训,学习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养蚕技术。”黄国芝说道。

“拿了蚕蛋以后,就开始高温孵化,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消毒,保持蚕房清洁卫生,否则蚕宝宝很容易死亡。”黄国芝指着屋内刚刚孵化出的蚕子说。她介绍,加强通风、降温、补湿工作,坚持灵活开关门窗,饲喂新鲜桑叶,坚持小蚕不吃隔顿桑叶,大蚕采用条桑育,严格防病,坚持用足用好新鲜石灰粉,确保蚕座干燥,蚕基本上不发病。记者见到屋内很干净,除了蚕子以外基本上没有放其他物品。

蚕子长大后就要开始分床,黄国芝为了扩大养蚕量,还在屋后修了一个蚕房。“现在蚕子还小,等长大点,这间屋子就不够用了,就要搬到屋后的蚕房去。”黄国芝把记者带到了屋后的蚕房参观。

黄国芝说:“建蚕房国家有补助,自己也可以省些钱。”黄国芝向记者介绍自己是如何开始养蚕的。

养蚕的利润

“国家要求村里退耕还林,但是退耕还林以后土地就少了,收入也就少了,于是我就想不如在退耕的土地上种上桑树来养蚕。于是就开始养蚕了。”说着,黄国芝把后院的蚕房打开给记者看。

养蚕大部分时间都很清闲,但是也有一段时间是非常繁忙的,就是蚕子结茧前那段时间,那个时候的蚕子吃得多,上山摘桑叶、饲喂蚕子很忙碌。

“不过养蚕的利润还是可观的。一年下来有上万元的收入,而且成本低,风险也不大。”黄国芝说道。

养蚕的利润

种桑养蚕 村民月收入万余元 

琼中县位于海南岛中部,东连琼海、万宁,西接白沙,南与五指山、保亭、陵水毗邻,北和屯昌、澄迈、儋州交界。琼中境内域位于热带海洋季风区北缘,雨水充沛,气候温和,年平均温度22.5℃,年最高温度33℃,年平均最低温度12.8℃,日夜温差大于10℃,夏无酷暑,冬无严寒,是中外游客避寒暑的旅游胜地。

种桑养蚕 村民月收入万余元

六年前,他从广东一个亲戚那里,得知“种桑养蚕”月入可达万元的消息;六年后,当他站在自家两层小楼前,憧憬着自己的养蚕事业时,脸上洋溢着幸福的微笑。他,就是琼中县和平镇新民村村民李东平。和李东平一样,村里约有三分之二的农户通过“种桑养蚕”实现了每年新增上万元的收入。

地少、山多、人均收入少

琼中县和平镇新民村是一个有24户村民的小村庄,这里的土地资源有限,平整的土地很少,山坡地较多,过去村民靠种橡胶和槟榔维持生活,平均每户年收入只有两三千元。因为收入有限,几年前村里的年轻人几乎都外出打工了。

李东平家里种了一亩多水田,几年前还种植了600多株橡胶树,2005年开割收胶时,一场台风将橡胶树全部刮断了。2006年春节,一个亲戚到李东平家做客,称广东那边“种桑养蚕”发展不错,收益好的两年就能盖上小洋楼。他听了非常动心,就与广东徐闻县丝绸公司联系“种桑养蚕”的事情。当年11月份,他和另一名村民种植了20亩桑树,然而干了一年,不仅没赚到钱还亏了。

养蚕的利润

“种桑养蚕”年收入增加

为此,妻子与李东平大吵了一场,不让他养蚕了,但李东平不愿放弃。第二年,他又投入了四千元并建了一间40平方米的蚕房,还参加了养蚕培训班,通过学习,当年不仅收回本钱而且还略有盈余,这让李东平看到了希望。

2009年,当地政府开始推动“种桑养蚕”的发展,指导培训农户养蚕技术和管理。有了政府这棵“大树”的支持,李东平信心更足了,他当年租了10亩地种桑树,在一家人的精心管理养殖下,到年底一算账净赚了1.5万元!随后,李东平又盖了一间60平方米的蚕室。

2010年,李东平认识了浙江养蚕专家楮培甫,并聘请其为技术顾问。随后,老楮从浙江海宁老家带回六张高产蚕种,开始在海南试养。李东平的养蚕事业又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政府扶持建小蚕育种室

2010年11月份,随着全县养殖户增加,小蚕供应很紧张。李东平考虑养小蚕,将蚕茧孵化技术留在琼中。小蚕的技术含量高、利润也高。琼中县农业局得知消息后,告知其将出资支持。随后在楮培甫的指导下,李东平投资12万元盖起了120平方米四间共育室,室内还装上了空调。共育室同时可以孵化80张小蚕,除供应本村外,还可供应附近其他村庄。2011年,李东平从公司拿来种蚕,根据养殖户的订单孵化养殖四龄小蚕,一年共养殖小蚕600张,每张小蚕利润110元,去年仅小蚕一项就挣了6.6万元,加上养大蚕的收入,共收入8万多元。

日前,记者在李东平的共育室内看到,不同于其他养蚕户在地上养殖,李东平的小蚕都是上架在笸箩里饲养,安静的室内传出蚕宝宝吃桑叶的沙沙声。李东平介绍,现在共育室24小时离不开人,他每天工作18个小时,一家三口都在共育室里忙活。

养蚕的利润

全县蚕茧总产值近亿元

随着收入的增加,去年李东平盖起了小洋楼,他拥有了二百多平方米的新家。在李东平的带动下,新民村除了槟榔、橡胶这些传统的经济作物,几乎所有的山地草坡都种上了桑叶。去年,新民村全村“种桑养蚕”收入达到42万元。像李东平一样,村里不少养蚕的农户都盖起了新房,原先出外打工的年轻人也返回家乡种桑养蚕,十几个“光棍”也娶上了媳妇。

据统计,今年新民村“种桑养蚕”的收入已达到50万元,到年底可达到60万元。琼中县和平镇农业办主任、种桑养蚕技术员肖程文介绍,该镇目前养蚕户有202户,桑树2000多亩。去年该镇“种桑养蚕”的收入193.3万,今年可能会达到200万元左右。

据了解,目前,琼中县10个乡镇30%以上农业人口都在从事种桑养蚕业,已经有20个村庄成为种桑养蚕的重点示范村,桑树的种植规模已经达到1.8万亩,蚕茧总产值近亿元。

这几年,琼中农民种桑养蚕盖起洋楼,买了小车的报道频频见诸报端,难怪村民都爱开玩笑,现在不是“人养蚕”,而是“蚕养人”了。不仅如此,种桑养蚕这项成长于农村的产业,不仅反哺当地农民,还将福惠地方经济。

据介绍,目前,琼中正计划建设缫丝厂,一旦缫丝厂投入使用就可以对蚕茧进行深加工,以后种桑养蚕的效益会更加可观,也会形成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而海南省丝绸集团有限公司已于去年底正式成立并落实用地,进入总体规划阶段,一个全新的茧丝绸产业正在海南破茧欲出。

养蚕的利润

“破茧而出”

琼中正计划建设缫丝厂,一旦缫丝厂投入使用就可以对蚕茧进行深加工,以后种桑养蚕的效益会更加可观,也会形成产销一条龙的产业链。

目前国内对于蚕丝的需求已经越来越大,实际现在的蚕丝供应已无法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如果条件允许,养蚕是一个很不错的农村创业项目。